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六单元 家乡的童谣第三课时 《快乐的诺苏》课题 《快乐的诺苏》 单元 6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少数民族音乐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演唱和聆听不同民族的儿歌,认识我国各民族,培养民族团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快乐的诺苏》作为第三课时内容,是单元中感受彝族音乐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该乐曲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对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认知,为单元整体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在单元中起到拓展音乐视野、深化民族文化体验的作用。作品分析:《快乐的诺苏》是根据彝族民间舞蹈音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为五声民族 D 羽调式,节奏欢快,旋律优美流畅,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题由月琴演奏,接着在音区变化中用各种乐器反复演奏;第二部分主题由琵琶演奏出较为抒情的音乐旋律;第三部分由扬琴主奏,采用加花的创作手法再现主题音调。音乐表现了彝族人民轻歌曼舞、歌唱美好生活的欢乐场面,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音乐学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聆听和模仿能力,但对音乐的节奏、旋律等要素的分析能力较弱。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学生有初步的认知,但不够深入。在本课学习中,需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彝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现能力。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聆听歌曲,感受彝族音乐欢快、热闹的情绪,体会音乐中旋律、音区、力度等音乐要素所营造的音乐形象,提高音乐感知能力。艺术表现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模唱乐曲主题旋律,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区分独奏与合奏的不同音响效果,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创意实践目标: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尝试为乐曲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和伴奏节奏,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文化理解目标:了解彝族的基本文化和音乐特点,尊重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感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重难点 重点:感受彝族音乐的欢快情绪,认识月琴、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区分独奏与合奏的不同,能听辨出不同乐段的主奏乐器。难点:听辨不同乐段的旋律变化和乐器音色特点;用动作准确表现音乐的节奏和情绪变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 1. 讲述故事:“阿依住在大凉山上,她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会唱歌的乐器。有一天,盒子不小心摔开了,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原来是月琴在唱歌!月琴的歌声吸引了好多小伙伴,他们围着篝火跳起了‘跳月’舞。”2.火把节邀请函:播放月琴、琵琶、扬琴等乐器音色,请同学们辨别 1.认真聆听故事,感受情境。2.辨别三种乐器音色,并记住这些音色 通过故事和音乐片段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音色,为新课学习做铺垫。二、新课教学 1. 播放《快乐的诺苏》片段,提问:这首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2. 提问;为什么乐曲名字是《快乐的诺苏》,介绍 “诺苏” 是彝族自称。3.快乐的诺苏就是快乐的彝族人,那你们了解彝族吗?介绍彝族。 1.聆听音乐片段,回答问题,表达对音乐情绪的感受。通过刚刚听过的月琴音色,辨别乐曲中熟悉的乐器。2. 思考问题,了解乐曲名字的意义。3.认识彝族。 通过完整聆听建立整体感知,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乐曲意义。分段聆听1.1第一部分:播放第一部分,提问:“第一部分是什么乐器主奏的?”出示月琴卡片,简单介绍月琴。1.2再次播放第一部分,提问:“第一部分的主题部分出现了几次?情绪是怎样的?”带领同学一起数一数1.3提问:“你听出它们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在音高变化时提示学生注意聆听。1.4展示两条不同音高的旋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钢琴哼一哼以下两条旋律,用动作表示两条旋律的音高变化2.1第二部分: 播放第二部分:“琵琶小仙女来了,她的声音像羽毛一样轻,速度变慢了。”2.2展示琵琶构造及弹奏坐姿的卡片,给同学们简单介绍琵琶。2.3第二乐段的情绪是轻柔抒情的,请用动作表示听到的旋律一起跳羽毛舞。3.1第三部分:播放第三部分,提问:“提问:“现在月琴、琵琶和谁一起演奏了?好多乐器一起演奏叫什么?声音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通过聆听让同学们知道独奏和合奏的意义。3.2,再次播放,提问;“第三段音乐表现了什么?”通过提示前两段音乐情绪,引导学生发现歌曲表现了彝族人民一起歌唱美好生活的热闹场面。 1.聆听音乐,辨别月琴声音,认识月琴。2. 跟着老师一起数主题次数,明确知道主题出现了6次,感受乐曲情绪。3.通过老师提示,明白乐曲主题音高的高低变化。4. 用动作表示不同音高的旋律。5.辨别琵琶音色,感受乐曲速度变化。6.了解琵琶知识。7.根据乐曲旋律变化,用动作表示,一起跳羽毛舞。8.辨别扬琴音色,了解独奏和合奏的不同。9.仔细聆听乐曲,感受音乐情绪,回答歌曲表现了彝族人民一起歌唱美好生活的热闹场面。 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认识月琴音色,感受旋律和节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音乐感知和模仿能力。通过对比聆听和动作创编,帮助学生感受琵琶音色和音乐情绪的变化,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帮助学生理解合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完整聆听1.播放完整乐曲,展示不同的彝族舞蹈动作,让同学们根据感受到的音乐情绪,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2.出示主题乐段改编的歌曲,老师示范一遍,请同学们根据主题乐段的给你的感觉,为下面歌曲标记上恰当的力度记号,唱一唱。3.乐器大联欢,组织同学们参加乐器模仿游戏。 1. 聆听完整乐曲,观察教师动作,自己根据乐曲组合不同的动作,一起跳舞。2. 根据教师展示的歌曲,为歌曲标记上强弱符号3.参与乐器模仿游戏 通过舞蹈编创、歌曲标记、乐器模仿,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乐曲结构,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创意表达能力。四、课堂拓展 1.展示彝族 “火把节” 热闹场景图片和视频,介绍火把节习俗,播放相关音乐片段。2.引导学生根据本课音乐创编彝族舞蹈,展示基础舞步(三步一踢、围圈舞),鼓励学生自由创编。 1. 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火把节文化。2. 学习基础舞步,创编舞蹈动作,参与展示。 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加深对彝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舞蹈表现能力。五、课堂评价 1. 组织小组互评,发放 “小组音乐” 贴纸表,由组长带领给其他小组贴贴纸(声音亮、动作齐、合作好、笑容甜)。2. 发放 “我的音乐小勋章” 评价卡,引导学生根据表现给自己点亮星星。3. 邀请学生互赠点赞卡片,说出同桌的具体优点。 1. 小组互评,观察其他小组表现,进行评价。2. 学生自评,反思自己的学习表现。3. 互赠点赞卡片,表达对同伴的欣赏。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欣赏他人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课堂总结 1. 出示知识回顾表,提问:“今天学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音乐情绪是怎么变化的?独奏和合奏的区别是?”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2. 总结:“音乐就像彩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希望你们像小诺苏人一样,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快乐!让我们下次继续探索民族音乐的奇妙世界。” 1. 思考并回答问题,回顾本课知识。2. 聆听教师总结,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 帮助学生梳理本课重点知识,强化学习记忆,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继续探索的兴趣。板书设计 快乐的诺苏(彝族音乐) 乐器:月琴、琵琶、扬琴 情绪:活泼→ 抒情→ 热闹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快乐的诺苏第六单元 家乡的童谣(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拓展05课堂评价06课堂总结本课目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能用自然的声音模唱乐曲主题旋律,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音乐情绪,区分独奏与合奏的不同音响效果,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创意实践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尝试为乐曲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和伴奏节奏,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文化理解了解彝族的基本文化和音乐特点,尊重和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意识,感知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聆听歌曲,感受彝族音乐欢快、热闹的情绪,体会音乐中旋律、音区、力度等音乐要素所营造的音乐形象,提高音乐感知能力。新课导入阿依住在大凉山上阿依的神秘乐器她有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会唱歌的乐器有一天,盒子不小心摔开了,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月琴的歌声吸引了好多小伙伴他们围着篝火跳起了‘跳月’舞新课导入火把节邀请函彝族小朋友邀请我们参加森林舞会,可是需要闯过‘音乐大门’才能进去哦!猜猜哪个声音月琴发出的?新知讲解聆听歌曲,感受情绪这首乐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轻松活泼、热烈欢快!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月琴、琵琶、扬琴新课讲解为什么乐曲名字是《快乐的诺苏》四川大凉山的彝族人称自己为→诺苏所以快乐的诺苏→快乐的彝族人新知讲解认识彝族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彝语,彝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主要聚集在楚雄、红河、凉山、毕节、六盘水和安顺等地,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新知讲解分段聆听 —— 第一部分月琴第一部分是什么乐器主奏的?彝族月琴,中国弹弦乐器。音箱圆形的称库竹、棱形的称八角月琴。二百年前已在彝族地区流行。演奏时,琴置于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竹片或牛角片弹弦发音。新知讲解分段聆听 —— 第一部分出现了6次,情绪是活泼的第一部分的主题部分出现了几次?情绪是怎样的?你听出它们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吗?旋律的音高有高有低新知讲解分段聆听 —— 第一部分跟着老师钢琴哼一哼以下两条旋律用动作表示两条旋律的音高变化新知讲解分段聆听 —— 第二部分琵琶演奏出较为抒情的音乐旋律现在月琴休息了,谁来唱歌了?这段音乐的速度变快还是变慢了?变慢了新知讲解琵琶的秘密新课讲解温柔的羽毛舞琵琶的声音像羽毛一样轻轻飘起来,我们的动作也要慢慢的请你用动作表示听到的旋律请表现好的同学上台表演 “羽毛舞”,其他同学用沙锤轻摇伴奏新知讲解分段聆听 —— 第三部分现在月琴、琵琶和谁一起演奏了?扬琴好多乐器一起演奏叫什么?合奏新知讲解分段聆听 —— 第三部分第三段音乐表现了什么?表现了彝族人民一起歌唱美好生活的热闹场面新知讲解完整聆听根据你感受到的音乐情绪,跟着音乐一起跳起来吧!新知讲解根据主题乐段的给你的感觉,为下面歌曲标记上恰当的力度记号,唱一唱新知讲解乐器大联欢分工游戏:A 组:模仿月琴(右手食指上下 “弹拨”)B 组:模仿琵琶(左手按弦,右手 “轮指”)C 组:模仿扬琴(双手握笔敲击)教师指挥:用手势切换各组 “演奏” 顺序,感受合奏的协作感。课堂拓展彝族音乐大搜索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青年男女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课堂拓展彝族舞体验基础舞步:三步一踢:左-右-左-踢围圈舞:牵手慢速走步,强拍顿步请根据以上彝族舞蹈特点,根据本课音乐创编舞蹈课堂评价小组互评小组名称 声音亮 动作齐 合作好 笑容甜太阳组月亮组星星组课堂评价我的音乐小勋章音乐小勋章 倾听小达人(能听出乐器声音) 舞蹈小明星(会跳 3 个以上动作) 乐器小侦探(能区分独奏 / 合奏)我的表现 (最多三颗星)我的小目标下次要更认真听第二段琵琶的声音想学会转圈圈的动作明白合奏的意义课堂总结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回顾表 问题 答案今天学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音乐情绪是怎么变化的?独奏和合奏的区别是?彝族活泼—抒情—热闹独奏是一个乐器,合奏是很多乐器课堂总结音乐就像彩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颜色!希望你们像小诺苏人一样,用歌声和舞蹈表达快乐!让我们下次继续探索民族音乐的奇妙世界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快乐的诺苏》.pptx 【新课标】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快乐的诺苏》教案.doc 彝族火把节.mp4 快乐的诺苏.mp3 快乐的诺苏_伴奏.mp3 快乐的诺苏_伴奏_减速.mp3 扬琴.mp3 月琴.mp3 琵琶.mp3 第一乐段.mp3 第三乐段.mp3 第二乐段.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