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第9课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课程标准】了解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之间的历史渊源,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意义。目录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概念解析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基本上是在资产阶级提出的纲领、口号下进行战斗的。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推翻封建统治,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道路,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制度。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资产阶级建立起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并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占有他人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资本主义制度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①16—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强大,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材料一 地处大西洋沿岸的英国抓住了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历史机遇,海外贸易迅速扩大,国内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英国贵族不顾农民反对,掀起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他们采用资本主义的方式经营农业,因而被称为新贵族。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材料三 国王常因为增加新税与议会发生争论,当矛盾无法调和时,查理一世在1629年解散议会长达11年。国王和议会的矛盾已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世界通史新贵族: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剥削雇佣农业工人,或将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坐收资本主义地租。由乡绅转变而来。②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二:1625年,(英王)查理一世继位后,在财政问题上与议会产生矛盾。1628年,国王召开议会,企图解决财政困难......次年,国王解散议会,实行独裁,大量出售专利权,征收新税......激起社会不满。②王权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16401653164916591660168816891701(2)过程王朝复辟时期爆发革命处死国王共和国军事独裁君主立宪制《王位继承法》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克伦威尔查理二世詹姆斯二世①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经过两次内战,议会获胜,处死国王。②结束:随后,英国经历了共和国、军事独裁和王朝复辟时期的反复斗争,1688年,发生“光荣革命”,革命成果获得巩固。③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扩大议会权力,限制王权。④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规定此后国王不得为天主教徒,也不能与天主教徒结婚。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2、美国独立战争(1)背景材料一:18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日益加快了步伐, ……资本主义经济……尽管它们尚处在资本主义手工工厂阶段,但却代表了经济发展的方向。材料二:1763年时(英国政府)宣布禁止向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移民。……然后,是施行一系列财政措施,公布了“糖税法”、“驻兵法”、“印花税法”和“汤森税法”;其目的是为了将英国繁重的税收负担的一部分转嫁到美利坚殖民者身上上。——全球通史材料三: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摘自《独立宣言》①经济(根本原因):北美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英国对北美的殖民剥削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政治: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限制和剥削,引起人们不满。③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发表《独立宣言》,宣告美国建立③ 1781年② 1776年7月4日① 1775年4月④ 1783年英军投降莱克星顿枪声,战争开始英国承认美国独立(3)性质: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2)过程2、美国独立战争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3、法国大革命材料三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革命走向成功,上至议会,下至城堡开始有人讨论“人的权利。” ——玛丽·普拉特·帕米利《法国简史》(1)背景材料一 资产阶级对旧政权极不满意。他们愤恨自己受到贵族的冷落、被王室看作二等臣民并被排除在官僚机构、教会和军队中的高级职位之外。简言之,资产阶级想要获得与他们日渐增长的经济力量相称的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是伏尔泰、卢梭灭亡了法国!”——路易十六①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②政治: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③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④外因:受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①1789年7月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控制的制宪会议掌握了政权②1789年8月议会颁布了《人权宣言》③1791年议会颁布宪法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④1799年拿破仑发动军事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实行帝制;入侵一些欧洲国家⑤1804年,颁布《法国民法典》⑥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欧洲各国联合)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制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2)过程维护了大革命所确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恩格斯说,这部法典“总括了革命的全部法规,在法律上承认了整个这种完全改变了的秩序。”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法国大革命这场革命(法国大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①推翻法国封建专制统治;②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障碍;③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鼓舞了资产阶级革命斗志。根据材料分析法国大革命的意义。(3)意义3、法国大革命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归纳总结: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1)经济上:(2)阶级上:(3)政治上:(4) 思想上:2.结果: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革命胜利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基础。启蒙思想的影响。1、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责任内阁制,又称"议会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政权组织形式。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德国汉诺威选帝侯登上英国王位,即乔治一世。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们去料理国事。18世纪20年代,在当时的多数党领袖罗伯特 沃波尔成为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议会改革,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给予城市小资产阶级、工人、农业工人以选举权;(普选权)知识扩展渐进性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权利法案》内容:(1)从立法、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2)确立议会在选举、言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原则:(1)法律至上(2)议会至上确立----《权利法案》1689年立法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立法权征税权军事权司法权1701年《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1、英国君主立宪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选民选举国王议会内阁上院(贵族院)下院(平民院)多数组阁负责形式任命任命 世袭提请国王监督国家元首行政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国王:虚君,统而不治,礼仪性的国家元首;议会:国家的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内阁: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内阁实际上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下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立法权1、英国君主立宪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2、美国联邦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确立——1787年宪法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联邦制原则:美国为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各州政府拥有一定自治权;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总统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联邦法院(司法权)分权制衡2、美国联邦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承认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等。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末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2、美国联邦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确立——1787年宪法三、法国大革命与民主共和制的确立确立——1875年宪法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终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制度。艰难性曲折性3、法国民主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立法权)(行政权)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总统内阁任命(众议院同意)参议院众议院副署参议院同意可以解散众议院(行政权)法国议会制民主共和制结构示意图3、法国民主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相似性2、政党制度(1)形成两党制(英、美)或者多党制(法)(2)特点:是议会斗争的产物;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1、实行代议制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资产主义的扩展1861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70年,意大利完成了统一1871年,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1861年,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废除农奴制改革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9世纪,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此同时,长期在农奴制压迫下生活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掀起了大规模反对农奴制的革命斗争。1853-1856年,落后的俄国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俄国遭到惨败,充分暴露了政府的无能和农奴制度的腐朽,也使俄国统治者猛然惊醒,他们意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发展本主义工业,才能使俄国走上强大的道路。——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②阶级矛盾尖锐;③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三、资本主义的扩展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由于耕地减少,经济上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获得“解放"的农民又在“工役制”或“对分制”的形式下,重新遭受地主的盘剥。三、资本主义的扩展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关税西部领土建州奴隶制提高降低蓄奴州维护废除自由州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宅地法》——推动西进运动,扩充联邦实力《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获得广泛黑人支持。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是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登记人连续耕种5年后,就可以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 ——《宅地法》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性质(实质):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局限:黑人仍备受歧视。三、资本主义的扩展19世纪中期,意大利处于分裂状态;1861年,意大利经过革命和反侵略战争,建立了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意大利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实现统一。加富尔性质:一场民族独立运动,一场国家统一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意大利的统一1648年,德意志分裂成314个大大小小的邦国……1814年,由38个邦国组成的德意志邦联成立,但各邦依然拥有着独立的主权。除了混乱的货币,邦国之间还设立了重重关卡,收取繁重的关税,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国家分裂越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容克贵族俾斯麦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人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起用“铁血宰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于1864年—1871年,先后击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统一了除奥地利以外的德意志。1871年1月,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宣告成立;4月,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联邦制。三、资本主义的扩展德意志的统一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国家元首:世袭产生,大权在握,任免官员,解散议会。国家元首:世袭产生,统而不治。行政首脑:国王任免,统领内阁,对国王负责。行政首脑:国王形式任命,统领内阁,对下院负责。立法机关: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联邦议会代表由各州君主任命,掌握权力;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权力较小。立法机关:分上院和下院,上院代表世袭产生,权力极小;下院由普选产生,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德英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三、资本主义的扩展黑船事件倒幕运动(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进行改革。(2)内容①推行废藩置县、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②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肯定了天皇神授不可侵犯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3)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日本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政策具体内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文明开化是明治政府在19世纪70-80年代推行的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文化科学、生活方式等,借以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运动。三、资本主义的扩展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影响(1)积极: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2)消极:①国内: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②海外:列强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资产阶级制度的确立—政治制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人民主权,民主选举。权力的分散与制约英国:下院议员直接选举,首相间接选举。美国:众议院议员直接选举,参议院议员和总统间接选举。德国:帝国议会议员直接选举。英国:下院与内阁发生冲突,内阁对议会负责需集体解散,也可提请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法院独立。美国:三权分立机制,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分权,政党政治。政治妥协和西方民主政治(1)英:代议制的确立过程即是国王与议会、贵族与资产阶级不断斗争、不断妥协的过程。(2)美:1787年宪法就是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中央与地方、工业资产阶级与种植园主妥协的产物。(3)法:一票共和既是保皇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4)德:容克贵族主导国家统一和代议制的建立,又与资产阶级分享政权,也是妥协的一种表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1)民主化模式——英、法、美基本特征:①公民享有充分的民主,实行普选制。②实行真正的政党政治。③形成了健全的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是真正的立法机构。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资本主义发展较为充分,都经历了一场大规模的比较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扫荡了旧的统治势力,使人民接受了革命的洗礼;②以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启蒙思想为武器。(2)极权主义模式——德、俄、日基本特征:德国实行的是披着民主外衣的专制主义;俄国则一直坚持沙皇专制,整个近代根本就没有设立过真正的议会;日本实行的是天皇体制,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天皇神圣不可侵犯”,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形成根源:①三国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没有相对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领导,没有经历资产阶级革命; ②德国通过王朝战争、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进入到资本主义阶段,没有经历革命的洗礼,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的120余年,是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浪潮从局部向全球扩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的峥嵘岁月。资本主义发展,启蒙思想引领和旧制度危机,导致英法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诞生了以英国君主立宪,法国民主共和,美国三权分立联邦体制为代表的现代民主社会。到19世纪中期,中东欧、北美、东北亚地区又在工业化大潮和民主化思潮双重合力下,连带发生了资产阶级性质革命或改革运动。基于历史和国情差异,各国迈向现代化的途径、特点和结果有所不同,但是,1860年代的大变革,毕竟谱写了一段资本主义制度在更广阔的空间得以扩张和在更纵深的领域得以确立的华彩乐章。课堂小结1640年1688年1775-1783年1789 -17941861年1868年1871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农奴制改革开始日本明治维新改革开始意大利统一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的一些先进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革命是完全意义上的反封建革命,取得的胜利也至多是推翻封建制度(或殖民统治)、解决资产阶级掌权的问题。它只能是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特别是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加强,英、美、法资本主义制度得到巩固,俄、德、意、日等国通过不同方式,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呈现世界规模,到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了。1861-1865美国内战本课小结德意志统一1870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