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19讲 鸦片战争后国家出路的探索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20252024 【甲】28·太平天国的影响 河北·7·边疆危机加深促进学风转变浙江(6)·5·轮船招商局2023 湖北·7·对洪秀全的评价海南·6·洋务企业的特点广东·7·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2022 北京·6·“开眼看世界”江苏·6·洋务运动,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湖北·6·史学研究方法;史料价值,洋务运动广东·6·洋务派的争论 浙江(1)·10·中体西用重庆·8·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2021 【甲】28·太平天国的严峻形势 江苏·6·洋务运动时期,职业观念发生变化福建·6·国家实力影响军工企业发展 湖北·6·中体西用天津·5·李鸿章主张学习西方器物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1840鸦片战争1851金田起义1853定都天京1856天京事变1864天京陷落1861安庆内军械所1862京师同文馆天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1895《马关条约》特征 晚清时期(1840—1912年),一方面,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逐渐加深;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中国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表现 表现 屈辱沉沦 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抗争探索 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发起了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经济模式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文化交流 随着西学的不断传入,西学东渐逐渐成为潮流。“中体西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革命思想先后登场,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国家治理 随着中西交流的增多,西方国家治理模式逐渐传入中国,中国在外交、选官、关税、城市建设等方面逐渐与国际接轨,国家治理呈现出近代化的趋势1.开眼看世界一、地主阶级的探索(1)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林则徐、魏源、郑观应等为代表的志士仁人,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链接·选择性必修3·P70】林则徐徐继畬魏源(2)表现人物 林则徐 魏源 徐继畬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瀛寰志略》内容 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包括国际法知识 了解外国知识的“百科全书”,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影响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 两次鸦片战争均以失败告终,致使领土主权丧失内忧外患直接目的根本目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维护清朝统治解内忧——镇压农民起义排外患——抵御外来侵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奕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洋务派(中央)(地方)【学思之窗】材料: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中说: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阅读上述史料,你能理解洋务新政的目的吗 自强、求富实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性质 人物 企业/机构 意义军事工业 (自强) 曾国藩 安庆内军械所 仿造西式船炮的开端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当时远东第一大制船厂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 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民用企业 (求富) 轮船招商局 第一家民用企业开平煤矿 最早使用机器采掘的煤矿张之洞 汉阳铁厂 近代最早的官办钢铁企业湖北织布局 商品远销海外海防建设 李鸿章等 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新式教育 / 新式学堂 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等);军事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等)/ 派遣留学生 1872-1875年,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先后派出四批福州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2.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评价 ①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链接·选择性必修2·P26】②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链接·选择性必修2·P45】③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未能达到;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历史解释】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即由商人出资,政府委派官员来管理。但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是商办、实则是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1.背景二、农民阶级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拜上帝2.过程北伐、西征1864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摘自《天朝田亩制度》【1】前期:《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①按人口平分土地②圣库制度分配产品→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3.重要纲领(2)目的:建立“四有两无”的社会(3)评价:①革命性: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②落后性:仍然追求小农经济,未能超越封建主义的范畴③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政治:主张中央集权、“以法治国”、舆论监督和直接选举政府官员。经济:鼓励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提倡保险事业。社会: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文化:反对迷信,提倡新式教育。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互利。【2】后期:《资政新篇》(洪仁玕)(2)地位:提出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潮流局限性:①没有解决农民对土地的迫切希望与要求,无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未能实施。(1)内容:(3)评价:3.重要纲领【思考】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3.重要纲领①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②不能冲破封建社会的制度和思想③没有先进的领导阶级(2)客观原因(直接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材料3:(1853年)5月起,更大兴土木……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贼情汇纂》材料2:这是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1: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天朝田亩制度》4.失败原因材料4:“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自我军两位勇猛王爵英王、翼王死后,我军确受重大损失,但如洋人不助敌军,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洪仁玕自述》 ——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 2019年。材料2:咸丰帝的放手,责任落在各省地方官身上,兵要自己调,勇要自己募,饷要自己筹,朝廷是一点儿也靠不着。……一些聪明的官吏,见此情势,不再求助于朝廷,而是求助于邻省。……一些跨省的官僚集团也开始形成。如曾国藩、胡林翼、骆秉璋的湘系集团,两湖已成为其基地,势力扩大到数省……他们之间的二指宽的条子,效能作用大于堂堂圣旨的十倍!——茅海建著.苦命天子 咸丰皇帝奕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143-144 页。5.影响①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②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大为削弱。(1)积极:③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部分官僚提出向西方学习,发起了洋务运动。广西山多田少,地皆硗确,物产甚稀,居民谋生无计,十室九空,冻馁难堪,盗心易动;林峦太密,盗迹易藏;得、梧二郡,界连东粤,伏莽尤多。——清廷自述《粤寇起事纪实》材料3: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材料4:太平天国明确提倡女性放足,脚的解放使女性在军事斗争以及经济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没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但女性放足与男性的蓄发一同为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李长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录》④推动社会习俗的变迁(2)消极:①造成巨大破坏;②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5.影响(1)积极:【历史解释】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的新旧时代特点【唯物史观】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考向一 理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3年2考]重要考点 三年考情创新示例 2026高考命题预测太平天国运动 2023·湖北卷T7:以史学研究切入,考查对洪秀全的评价 (1)命题情境:以学术观点、文献史料、历史现象构建情境(2)角度预测:突出考查太平天国对晚清政治机构、经济及历史发展趋势的影响2024·全国甲卷T28:以镇江府土地集中于农户为情境,考查太平天国的影响 1.(2024·全国高考甲卷·28)据研究,19世纪上半叶,江南的地权相对集中,此后一段时期,—些府县地权趋于分散。例如1888年,有报道称镇江府“大地主不复存在”,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个体小农手中。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西方列强入侵 B.民族资本主义的逐渐发展C.太平天国运动 D.农村土地商品化程度提高C【解析】19世纪50年代之前,地权集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尖锐,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太平天国在所到地区没收各类官田和地主土地,将其分配给农民耕种。同时,战争迫使地主放弃自己的土 地,逃到太平天国影响之外的区域。这就导致大量土地成为无主地,许多佃农和无地农民因而获得土地,成为拥有土地的自耕农。因此,太平天国势力所及的地区地权分配趋于分散。江南一些地区被太平军长期占领,地主阶级受到冲击较大,地主权势被严重削弱,农民小土地所有制占据优势地位,这种状态非短期内所能恢复。所以C项正确。农村土地若商品化程度高,土地自由买卖,会导致土地向地主集中,故D项错误。西方列强入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均与分配土地给个体小农关联不大,更没有引起晚清地权趋向于分散,故A、B项错误2.(2023·湖北高考·7)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 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 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C来源 内容太平天国方面 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清廷方面 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 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考向二 自强求富——从开眼看世界到洋务运动[3年8考]重要考点 三年考情创新示例 2026高考命题预测开眼看世界 2022·北京卷T6:以日本学者的认知,考查近代的“开眼看世界” (1)命题情境:依托学者观点、个人言论、历史概念、歌谣、史论等创设新情境(2)角度预测:①利用主干知识,考查西学东渐与洋务运动的特点及影响②从碰撞与交融角度考查晚清向西方学习的特点2022·重庆卷T8:以歌谣为情境,考查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 洋务运动 2023·海南卷T6:以轮船招商局为情境,考查洋务企业的特点 2023·广东卷T7:考查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2022·广东卷T6:利用李鸿章与张之洞的言论,考查洋务派的争论 3.(2022·广东高考·6)表1 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二人争论的问题是( )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D主张张之洞 储铁宜急,勘路宜缓……前六七年积款积铁,后三四年兴工修造(铁路)……岂有地球之上独中华之铁皆是弃物?李鸿章 筹划开矿,炼成铁条(钢轨),器款甚巨,岂能各省同开?……日本铁路日增,至今工料皆用土产,惟钢轨等项仍购西洋。4.(2023·海南高考·6)轮船招商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管理模式。创办初期,李鸿章通过允许其承运官物、免税、贷款和缓息等多种途径,使它在与外国轮运公司的竞争中未曾处于劣势。从1874年到1892年,年年盈利。由此可知,该局( )A.得益官方扶助,实力匹敌洋商 B.过于依赖官方,不利自身成长C.专意谋取贴补,影响竞争公平 D.享有垄断特权,助推同业发展A5.(2023·广东高考·7)晚清洋务派创办各种新式企业;日本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二者的共同点是( )A.引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 B.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C.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经营方式 D.瓦解了封建统治的基础B6.(2022·北京高考·6)《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A7.(2022·重庆高考·8)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 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 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D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