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铁路中学、锦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富锦市铁路中学、锦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第三次月考
历史试题
(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在军事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
A. 和平解放西藏 B. 土地改革 C. 抗美援朝 D. 镇压反革命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这部宪法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3 - 1956 年,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公私合营 B. 建立生产合作社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赎买政策
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956 年,中共八大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中共八大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B. 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开展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4 年 10 月 16 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 “两弹元勋” 的科学家是( )
A. 邓稼先 B. 钱学森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文化大革命” 中,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文化大革命” 开始于( )
A. 1966 年 B. 1967 年 C. 1976 年 D. 1978 年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次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
A. 开展土地改革 B. 实行改革开放 C. 进行 “大跃进” D. 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
改革开放后,我国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
A. 建立人民公社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实行公私合营
1980 年,我国在广东和福建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下列不属于这四个经济特区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E. 海南
1992 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 )
A.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B.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C. 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D.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增强企业活力 B. 实行按劳分配 C. 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在 20 世纪 90 年代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时间是( )
A. 1992 年 B. 2000 年 C. 2002 年 D. 2010 年
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 构想首先成功运用于解决( )
A. 香港问题 B. 澳门问题 C. 台湾问题 D. 西藏问题
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 “一国两制” 构想的提出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D. 全国人民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在 20 世纪 70 年代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01 年,我国加入了一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这个国际组织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联合国 C. 亚太经合组织 D. 欧洲联盟
近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 )
A. 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 卫星 B.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C.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 D. 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能够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 人们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 B. 食物匮乏,人们凭票证购买粮食
C. 住房条件得到改善,很多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D. 出行主要靠步行或骑自行车
得分 评卷人 二、组合列举题(每小题1分,共7分)
2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我国在 1950 - 1952 年进行了______,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2.1953 - 1957 年,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
23.1966 - 1976 年,我国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内乱,这场内乱被称为______。
24.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首先从______开始。
25.1984 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等 14 个______。
26.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 “______” 的伟大构想。
27.2008 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______届夏季奥运会。
28.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改正:______
29.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随后在全国农村迅速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
改正:______
30.1997 年 7 月 1 日,澳门回归祖国,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
改正:______
31.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改正:______
32.(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 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 分)
材料二中 “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 是指什么协定?这一事件的胜利有何意义?(4 分)
33.(8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 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哪些改革?(4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重要理论成果?(2 分)
34.(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 邓小平
材料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一国两制” 构想最初是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 构想的含义是什么?(3 分)
香港回归祖国有何重大意义?(3 分)
35.(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材料二:1971 年 10 月 25 日,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1)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2 分)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有哪些?(3 分)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重大意义?(2 分)
得分 评卷人 五、活动探究题(36题8分,37题10分,共18分)
36.(8 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科技、外交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以 “新中国的辉煌成就” 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
要求:
手抄报内容包括经济建设、科技、外交三个方面的成就,每个方面至少列举两项。(6 分)
手抄报的标题要醒目,排版要合理,图文并茂。(2 分)
37.(10 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为深入了解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主题探究活动。
(1)请你帮助同学们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各列举一项)。(6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4 分)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C 2. C 3. A 4. B 5. B 6. A 7. A 8. B 9. B 10. E 11. B 12. A 13. B 14. A 15. B 16. C 17. D 18. A 19. B 20. C
二、组合列举题
21.土地改革
22.重工业
23.“文化大革命”
24.农村
25.沿海开放城市
26.一国两制
27.29
三、辨析改错题
28.(×);改正: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9.(×);改正: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首先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随后在全国农村迅速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经营权(使用权),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
30.(×);改正:1997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归祖国,这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31.(×);改正: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史料解析题
32.(1)抗美援朝战争。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 分)
(2)《朝鲜停战协定》。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 分)
33.(1)背景:“文化大革命” 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 分)
(2)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增强企业活力;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等。(4 分)
(3)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 分)
34.(1)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3 分)
(2)意义: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3 分)
35.(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 分)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亚非拉国家的支持等。(3 分)
(3)意义: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2 分)
五、活动探究题
36.(1)
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科技: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6 分)
(2)示例:辉煌新中国,成就耀东方。(2 分)
37.(1)
经济: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文化: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冬奥会等大型文化体育活动。(6 分)
(2)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等。(4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