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五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五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九年级中招第二次模拟试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 (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史记》曰:“《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文中的“其本”指的是(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
2.右图漫画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代表人物的经典语句。下列名言符合他观点的是( )
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3.下列诗句内容所反映的历史发展特征是( )
“书统文并车统轨,官员任免令中央。”——《诗颂中华》
“一纸推恩藩镇裂,金舆自此统八荒。”——《武帝政略颂》
A.诸侯争霸割据 B.重农抑商政策 C.中央集权强化 D.皇帝世袭制度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有一种叫“羌煮貘(mò)炙”的食物。羌煮是中原人仿照羌人将精选的鹿肉煮熟后切成块,蘸着各种调料制成的浓汁吃。貊炙是貊人发明的一种烤乳猪,汉人仿其做法,用火慢烤乳猪,一边烤,一边往上洒酒和抹油。“羌煮额炙”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
A.民族交融的发展 B.早期国家的初现 C.崇文抑武的风气 D.藩镇割据的局面
5.唐朝时期,长安城内设有“波斯邸”“胡商市”,聚集了大量波斯、大食商人。许多外国商人还在朝廷担任官职,掌管财政事务。以上现象说明了唐朝( )
A.官僚制度十分成熟 B.文化兼收并蓄 C.经济发展依赖外商 D.开明的统治政策
6.《天工开物》中记载某一技术的流程为:“造字模,择其可用者,分类贮之;排版时随需取字,以松脂、蜡等粘固。印毕烘烤,字模自落,收存备再用。”由此可知,该技术的特点是( )
A.工艺繁复,价格高昂 B.反复使用,方便节约
C.字体规范,墨色均匀 D.单版专用,不可拆分
7.以下年代尺呈现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空白处应为( )
A.设立澎湖巡检司 B.建立金瓶掣签制 C.设置伊犁将军 D.派遣驻藏大臣
8.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列强如此嚣张行事的依据是( )
A.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B.外国军队能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C.进出口货物关税需双方协议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9.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至11月底,湖南、陕西、江西等13省相继宣布独立,部分新军倒戈加入革命军。清廷紧急调遣北洋军南下镇压,但部队行动迟缓、士气低迷。这一系列事件集中预示着( )
A.民主科学思想深入人心 B.革命具有广泛群众基础
C.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D.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10.下面是某历史著作的章节标题节选,据此推断第三章的主题应为( )
第一章 破旧立新,唤醒民主科学意识 第二章 救亡图存,青年运动席卷全国 第三章 …… 第四章 星火初燃,各地组建先锋组织 第五章 联合抗争,促成革命统一战线
A.共和确立,民族资本曲折发展 B.真理之光,共产主义扎根中国
C.三湾定调,人民军队听党指挥 D.改弦更张,西安兵谏和平解决
“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以占领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暴动接连失败,革命力量被迫转向反动统治薄弱的农村区域,这成为决定中国革命前途的关键性转变。”以下能体现这一“转变”的是( )
A.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第一枪 B.八七会议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C.毛泽东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中央红军完成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
12.据史料记载,1938年豫西各县组建农民运输队超200支,向徐州会战前线运送弹药20万箱,洛阳妇女救国会募集军鞋50万双。这些举措意在( )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B.支持全民族抗战
C.促成国共两党合作 D.加速解放战争胜利
13.下列日记中“社”所指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今天全村敲锣打鼓庆贺入社,父亲将家里的六亩地和两头黄牛都归了集体。社长说往后要统一安排农活,秋后按工分和土地分红。”——摘自王建国日记(1954年)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公私合营的工厂
C.人民公社 D.包产到户的村社
14.1973年4月,基辛格在致尼克松的备忘录中写道:“与中国的对话已促使西欧重新评估其对华政策。”同年11月,中国与西班牙签署建交公报。至1974年底,巴西、委内瑞拉等南美7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一现象表明( )
A.中美同盟关系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B.中国放弃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C.国际格局变动推动中国军事政策调整 D.中美关系缓和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
15.若要研究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状况,下列史料可信度最高的是( )
A.希罗多德《历史》中记载的巴比伦城 B.开罗博物馆馆藏的古埃及法老雕像
C.犹太教《圣经·旧约》描述的空中花园 D.尼尼微古城出土的亚述王宫泥板文书
16.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生产力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东、西方世界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下列选项相关史实无法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证:1762年利物浦贩奴船获利15万英镑,“其中65%转化为冶铁业资本”。该记载直接揭示了( )
A.奴隶贸易助推资本生产积累 B.工业革命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C.殖民扩张促进文化多元交流 D.垄断资本操控世界商品市场
18.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写道:“拿破仑的铁骑所到之处,贵族领主的羊皮卷契约在法典的火焰中化为灰烬。”这一描述主要揭示拿破仑战争( )
A.扩大了法国版图 B.打击了封建势力 C.维护了独裁统治 D.损害了人民利益
19.“他笔下的向日葵仿佛在燃烧,星空如同漩涡般流动,每一笔都饱含着对生命的炽热渴望。”材料中的“他”的作品还有(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人间喜剧”
C.《夜间的咖啡馆》 D.《英雄交响曲》
20.1961年,首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斗争。1987年《欧洲单一文件》正式生效,规定“成员国应协调外交政策以增强欧洲全球影响力”。同年,日本《外交蓝皮书》提出“要承担与世界经济地位相称的国际责任”。这些事件( )
A.预示着国际局势的新发展 B.突出了社会信息化的趋势
C.强调文明多样化的重要 D.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非选择题 (共5小题,30分)
2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历经逾7个世纪,形成了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共同构成的城市建筑群。如今,北京城市中轴线向南北延伸,向北一直延伸到鸟巢、水立方,向南一直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北京中轴线的规划既保留了历史的延续性,又融入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1)据材料一,概括北京中轴线的发展特点。(2分)
材料二 明嘉靖四十四年 (1565年)至1911年,北京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得以保持和延续。1912年后,北京中轴线由服务于皇家转为服务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轴线所代表的神圣性、权威性开始受到局部侵蚀与消解。
新中国成立后,天安门地区实施了系列改建工程,在此建设开阔的广场。随着封闭空间的破除,用开阔的前场突出天安门的主体地位,中轴线上的重点也由紫禁城转变为天安门,象征着时代的交替。
——摘编自《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变迁与空间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划线句中两次“转变”的理解。(2分)
(3)北京中轴线于2024年7月27日申遗成功。请你举出一例河南省境内的文化遗产并为该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一条合理性建议。(2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在“国步维艰,外患日棘”的局势下,张之洞主张将大力发展近代机器工业作为“富民强国”之本。即所谓:“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等项,以及民间日用,无一不取资于铁”。在这样思想认识的指导下,张之洞首建汉阳铁厂。汉阳铁厂生铁年产量最高在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
——摘编自王奎《张之洞与汉阳铁厂》
材料三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洋纱、洋布的倾销对中国手工棉纺织业形成极大冲击。张寒及时看到了洋纱倾销的危险性。他在大生纱厂的《厂约》中提及:“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为中国利源计……”。1900年至1921年间,大生资本增长六倍。以此为基础,张謇发起创办了20多个股份制企业,涉及盐垦、冶金、金融银行等行业。
——摘编自《清末大生纱厂及其附属企业创立的社会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片内容之间的历史联系。(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张之洞和张謇的活动有何相似之处 (3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再列举出一例19世纪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活动。(1分)
2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动画电影产量统计
时间段 年均产量 总产量
1978—1989年 2—3部 约30部
1990—1999年 4—5部 约50部
2000—2009年 6—8部 约70部
2010—2019年 15—20部 约150部
改革之初,生产创作的动画电影大多是单一的神话题材。其后,我国动画内容出现了《小兵张嘎》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和《兔侠传奇》武侠题材等不同类型作品的创作。另外,专业动画频道的出现也让我国的电视动画取得了很大的发展。2000年以后,央视少儿、北京卡酷、上海炫动、湖南金鹰等24小时专业动画频道相继诞生。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动画发展迅速》
材料二 “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要求电视台黄金时段必须播出国产动画;2012年,《‘十二五’时期国家动漫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动漫与科技融合。与此同时,互联网视频平台开辟动漫专区,《西游记之大圣归来》(2015)、《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哪吒2之魔童闹海》(2025)等作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3D技术’ 实现票房与口碑双赢。《哪吒2之魔童闹海》突破140亿票房,甚至走出国门,收获北美和东南亚影众的一致好评。”
——摘编自《中国文化产业政策汇编》《中国动漫产业十年发展报告》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趋势。(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我国动画产业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3分)
(3)请为中国动漫产业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分)
24.(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后期,德国通过铁路建设将鲁尔区的煤矿与钢铁厂紧密连接,形成了欧洲最密集的工业网络。到1900年,鲁尔区产煤量占全德80%,生铁产量占70%。政府通过关税保护政策扶持重工业,同时鼓励银行向企业提供长期贷款,推动化学、电气等新兴产业发展。”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工业文明的兴盛》
材料二 二战战败使德国工业遭遇毁灭性打击,1946年西占区工业产能仅为1936年的33%。1948年马歇尔计划实施后,西德通过马歇尔计划获得重建资金,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其汽车与机械制造业已占据欧洲领先地位。1990年两德统一后,政府投入1.6万亿马克改造东德老旧工厂。2000年起,欧盟环保标准推动德国工业转型,大众汽车在沃尔夫斯堡建成首个零排放电动车工厂。2013年德国启动‘工业4.0’战略,西门子等企业将柏林旧钢铁厂改造为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摘编自玛丽·弗尔布鲁克《德国史1918-2014:危机与变革》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后期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请用示意图的形式梳理二战后德国工业的发展状况。(3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德国的工业发展道路对中国产业转型发展有何借鉴意义。(1分)
25.(6分)请阅读下面材料,围绕其中观点,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二十四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G20HASGZHOU SUMMIT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弥合分歧,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成功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 2016年杭州G20峰会通过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就推动科技创新、新工业革命、数字经济等议题达成共识,为世界经济拓展了新边界。 2025年2月21日, 中国第23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以优异成绩通过联黎部队军事能力评估,充分展现了中国维和部队高超的专业水准和精神风貌。
历史 参考答案
评分建议:本试卷体现新课程理念,具有开放性,评阅非选择题时,应尊重考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鼓励创新。考生答案若与本参考答案不一致,只要符合题意与课标,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5 CBCAD 6—10 BCADB 11-15 CBADD 16-20 CABCA
2.【解析】题干材料“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和漫画中的信息“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学派为道家学派,道家认为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故B选项正确.A项属于儒家思想;C项属于法家思想;D项属于墨家思想。故选B项。
3.【解析】题干材料“书统文并车统轨,官员任免令中央”是说秦代统一文字、车轨,推行郡县制,中央任命官员,这一系列举措加强了中央集权;“一纸推恩藩镇裂,金與自此统八荒。”指汉初郡国问题的割据隐患也因为汉武帝的推恩令而逐渐消弭,使得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A、B、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C项。
8.【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影响。据“投资、生产”“改变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可以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由对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大大加深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与控制。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
18.【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拿破仑”“贵族领主”“法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战争扩大了《拿破仑法典》的影响,传播了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平等等资产阶级先进思想,有利于冲击欧洲的封建制度。A、C、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B项。
20.【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不结盟国家”“增强欧洲全球影响力”“日本 承担 国际责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西欧、日本相继崛起发展,冲击了两极格局,国际形势显示出了多极化的趋势,预示着新局势的发展。B、C、D选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故选A项。
21.(6分)
(1)起源早,发展历史悠久;中轴线不断向南、向北延伸;逐渐增加了许多重要建筑;体现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2分)
(2)1911——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因此,作为皇权象征的中轴线属性开始发生变化。(1分,合理即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而天安门广场成为举行重大庆典和群众集会的地方。此时中轴线的变化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1分,合理即可)
(3)文化遗产:洛阳龙门石窟。(符合题意即可,1分)
建议:科学划分保护区并利用AI系统动态监测保护;构建数字化智慧景区管理与游客分流制度;文旅融合与社区参与结合,落实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保护方法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22.(6分)
(1)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企业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意思相近即可,2分)
(2)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列强入侵):都通过办厂方式来振兴国家;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都践行了“富民强国”的思想。(3分,答出三点合理即可)
(3)康有为、梁启超发动戊戌变法,推动政治改革救亡图存;农民阶级兴起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孙中山创办兴中会等革命救国。(符合题意即可,1分)
23.(6分)
(1)动画电影数量不断增加:生产创作的动画题材类型由单一走向多样化:电视动画取得较快发展。(2分)
(2)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推动;动画行业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制片人和相关制作人员的努力和创新;全球化下文化交流发展的国际环境等。(3分)
(3)示例:科技为翼,国漫腾飞:IP无界,文化有声。(符合题意即可,1分)
24.(6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科学研究的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等。(2分)
(2)二战后,遭受严重打击,产能下降→马歇尔计划接受援助,获得恢复发展→2000年后,逐步改造转型,迈向“工业4.0”,智能化发展。(3分,合理即可)
(3)充分利用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要走绿色发展道路;政府应提供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等。(1分,合理即可)
25.(6分)
中国勇担大国责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保证了会议的顺利进行。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也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中国积极协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立场,努力维护G20经济发展合作大局;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呼吁世界各国积极参与维和行动,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综上所述,中国勇担大国责任,推动世界和平发展。
一等(6-5分) ①题目恰当,观点明确;②史实运用正确; ③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二等(4-2分) ①题目恰当,观点较为明确;②史实运用基本正确; ③条理较为清晰,语句较为通顺,表述较为完整。
三等(1-0分) ①立场不正确或题目不恰当,观点不明确;②史实运用不正确; ③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表述不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