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经济开发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驻马店经济开发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卡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 以下两枚特种邮票出自中国邮政发行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
A. 黄河流域早期文明代表 B. 我国早期国家的印证
C. 长江流域早期文明代表 D. 远古陶器制作的中心
2. 《诗经》十五国风中,全部或大部分属于中原地区的有9个,占总数的60%;以篇数而论属于中原九国的诗篇共计109首,占国风总数的70%。这反映出( )
A. 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 B. 《诗经》的创作风格单一
C. 华夏文明的多元发展 D. 黄河流域是诗歌发源地
3. “不敢为天下先”旨在告诫人们在日常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应保持不与他人相争的态度,以退为进。这句谚语表达的是( )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法家思想 D. 墨家思想
4. 国家博物馆馆藏的琅琊刻石有“维秦王兼有天下”刻文(下图1)。它和下图2的“汉并天下”瓦当共同表达的主题是( )
A. 统治者对民生的重视 B. 汉代汲取秦亡的教训
C. 秦汉大一统局面建立 D. 我国文字统一自汉起
5. 据有明确纪年的墓葬中的女性服饰可以看出,北魏女性服饰的流行趋势是从以保暖功效为主的风帽长袍到更重视装饰意义的中原襦裙、拷裙。这一变化反映了( )
绍祖墓女俑(477年),头戴风帽,身着对襟长袍,下着长裙
染华墓女俑(526年)身着拷褶、襦服长裙,梳发髻
A. 鲜卑纺织技术的进步 B. 北魏时期的民族交融
C. 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 D. 鲜卑女子地位的提高
6. 柳永《望海潮》一词写道:“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诗句主要描绘了宋朝的( )
A. 政治制度 B. 经济状况 C. 对外关系 D. 社会风气
7.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部科技著作“生铁、熟铁连续生成工艺”流程图,它证明我国已初步具备现代冶金工艺的雏形。这部科技著作是( )
A. 《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本草纲目》 D. 《天工开物》
8. 下表是1858年和1902年中国部分进口货物税率表。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货物 计税单位 1902年税率A 1858年税率B A比B增减(%)
黄蜡 100斤 1.60两 1.00两 +60
沉香 100斤 10.00两 2.00两 +400
黑胡椒 100斤 0.76两 0.36两 +111.1
白胡椒 100斤 1.13两 0.50两 +166.7
白豆蔻 100斤 10.00两 1.00两 +900
肉桂 100斤 4.00两 1.50两 +166.7
棉花 100斤 0.60两 0.35两 +71.4
棉纱 100斤 0.95两 0.70两 +35.7
A. 国人对进口货物的崇洋媚外 B. 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丧失
C. 自然经济无法满足国内市场 D. 国际香料市场的不稳定
9. 太平天国本以推翻清政府为目标,与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本无差别。但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它还担负了与以往不同的新使命。针对新使命,本着“知己知彼”的思想,太平天国颁布了( )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清帝退位诏书》 D. 《临时约法》
10. 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召开了数次重大会议。1935年,华北危急加剧,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由此可知,中共开启了( )
A. 从错误指挥到正确领导的转折 B. 革命力量从分散到聚集的转折
C. 由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的转折 D. 由死的危险到生的希望的转折
11.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防御中进攻”的策略,其中最典型的战例是( )
A. 淞沪会战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12. 1946年,蒋介石声称,只需3到6个月,就可以取得全国性胜利。但在国民党30万大军重围之下,解放军在中原解放区就坚持了6个月,为其他战区迎击国民党全面进攻争取了宝贵时间。这一结果( )
A. 打消了国民党发动内战的念头 B. 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
C. 增强了人民解放军必胜的信心 D. 刺激了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
13. 1962年东方歌舞团成立,舞者们一开始便学习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舞蹈,将平等、尊重、包容的理想具象化在舞蹈之中,使歌舞成为亚非联结的新型纽带。这一纽带体现的是( )
A. 万隆精神 B. 焦裕禄精神 C. 雷锋精神 D. 红旗渠精神
14. 下图是198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反映当代农民生活的电影《咱们的牛百岁》剧照,电影讲述了共产党员牛百岁带领“懒汉组”社员共同奋斗、脱贫致富的故事。这部电影创作的背景是( )
A. 新中国土地改革进行 B. 开展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15. 威尔·杜兰指出,宗教未能统一希腊,但运动却办到了这一点。人们前往奥林匹亚并非为了去拜神,而是去看各地选手之英雄式的竞赛。最能体现古希腊人这一精神的作品是( )
A. B.
C. D.
16. 12-16世纪被称为“行会世纪”,行会组织拥有自主招募行会成员的特权。例如一个人能否获得执教资格,不由教会批准,但教皇赋予教师行会“考核推荐权”,由教师行会决定。行会的特权( )
A. 彻底摆脱了教会的影响 B. 激化了中世纪社会的矛盾
C. 顺应了自治的历史潮流 D. 打破了教会与行会的界限
17. 1795年,卢森堡被法国兼并,开始适用法国法,1804年改为《民法典》;1796年和1798年,法国分别占领意大利和瑞士;1806-1808年法国先后占领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民法典》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法律原则也自然推行出去了。材料强调的是( )
A. 推行法典是法国侵略战争的目的 B. 战争是社会进步的最好方式
C. 《民法典》影响欧洲大陆的原因 D. 拿破仑发动对外战争的残酷性
18. 下图是18世纪英国纺织业发明专利数目的不完全统计图。英国人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热潮日益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
A. 近代科学的进步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国人素质的提高 D. 解决温饱的需求
19. 没有人曾预料战争的来临,它戏剧般地突如其来。战争爆发后,占上风的不是忧郁,而是喜悦。兴高采烈的人群包围着他们的皇帝,或是伫立在白金汉宫前,或是在火车站向即将出发的法国军队致敬。欧洲人用狂喜而不是悲伤来迎接这场战争。这场战争是( )
A. 北美独立战争 B.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美苏冷战
20. 目前,经济论坛数不胜数,例如世界经济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福布斯全球CEO论坛《财富》全球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政治多极化 B. 经济全球化 C. 文化多样化 D. 社会信息化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稻作文化是指以水稻种植为生存发展方式文化。某历史社团以“中国稻作文化”为主题做了展板,请阅读展板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时期 概况
史前 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气候温和,河流纵横,曾是稻作农业经济兴盛之地,如河姆渡、贾湖等多处遗址均发现炭化稻粒
秦汉 兴修水利工程,促进稻作种植进一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 水稻由原来直接播种到育秧移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种植双季稻
隋唐 发明并推广江东曲辕型,广泛应用于稻作
宋元 引入占城(越南)稻,并由福建引种江淮两浙
明清 总结南方稻田的早作技术,康熙亲自用单株选择法培育出“御稻”
——摘编自曾雄生《中国稻作文化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水稻种植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稻作文化发展的特点。
(3)综上所述,如果请你仿照稻作文化的发展,另做一期展板,请写出展板主题。
22. 八年级某班举办主题班会,请你参加,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新青年》到“新青年”】
材料二:【新青年新任务】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工人刊物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说陈独秀的《新青年》对新青年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形势下,新青年们接受了怎样的新任务。
(3)请你为本次班会设计主题。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文化部指出美术片的指导方针是“为少年儿童服务”,教育青少年学习良好的美德精神,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指导方针,调动了艺术家们的积极性,中国美术电影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1978年,中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动画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国动画片也从市场出发,以满足观众的需求为主要宗旨,娱乐动画片开始发展起来。
——摘编自李莹《中国动画的历史与发展趋势》
材料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片创作百花齐放,其中艺术类动画片共74部:教育类59部,娱乐类29部,政治类7部。动画片创作题材丰富多彩,挖掘生活、贴近生活,动画创作以神话、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科幻、讽刺、现代生活为切入点,反映了现代观众的情感与心理。紧紧抓住市场,逐渐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创作。由于在艺术创作上大胆创新,在思想内涵上寓意深刻,中国动画片屡次斩获国际大奖。
——摘编自王凯等《国内外动画发展的历史更迭与我国动画未来发展路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推动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动画片的特点。
(3)综上所述,请你为国产动画片未来发展提一条好的建议。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58年 女王为应对西班牙的军事压制,维护英国的海上利益,首创了在“英国海军”的旗号下,海盗与皇家海军协同作战模式
1661年 查理二世将英国海军更名为“皇家海军”,隶属英国王室
1689年 军事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
——摘编自大卫·麦克道尔·汉内《皇家海军史》
材料二:一战前期,英国海军奉行全球海洋战略,与德国海军展开激烈竞争,把维护其海洋霸权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石。在“海权决定论”“制海论”“封镇”战略和“海陆联合作战”思想的影响下,海军军事思想不断发展成熟,确立了海军建设的基本原则:建立了科学高效的指挥体制:优化了海军编制,提高了作战效率。并充分利用工业革命的各种成果,建造了新式舰艇,重视战列舰的发展,充分发挥皇家海军舰队在世界各大地区的威慑力。
——吕文辉《1884年至1914年英国海军建设研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海军归属权的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一战前英国海军发展的表现。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海军发展对我国有何启示
25. 观察下面两段演说词,根据反映历史信息,围绕美国外交政策,提炼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 (1914年)“美国不仅必须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保持中立。” (1917年)“美国如不参战,整个西方文明都将被摧毁。”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 (1941年)“昨天对夏威夷岛的进攻给美国海陆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遗憾地告诉各位……我们不仅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来保卫我们自己……” (1944年)“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
——摘编自陈飞《影响世界最强音--美国总统演讲全集》、查明健等《富兰克林·罗斯福经典演讲词赏析》
2025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开卷考试,可查阅参考资料,但应独立答题,禁止交流资料,
3.本试卷卡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B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B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优良的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改进;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政府的重视;等等。(任意回答三点即可)
(2)具有传承性和创新性(在前人经验基础上不断创新)。(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3)示例:中国粟作文化的发展。(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
【22题答案】
【答案】(1)影响: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阵地,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启发广大青年学习新的民主科学知识,培养独立人格。受到新的民主科学知识,培养独立人格。受到新文化运动熏陶的青年,面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青年学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五四爱国运动,使得民族意识大觉醒。(说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联系史实正确即可)
(2)新任务: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3)示例:新青年的觉醒时代。
【23题答案】
【答案】(1)主要原因:国家文化教育指导方针推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艺术家们的努力等。
(2)特点:类型多样化;题材多元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与市场接轨;国际影响大等。
(3)建议:加大数字化制作动画电影的力度;培养新一代动画制作人等。
【24题答案】
【答案】(1)变化:由原来隶属英国王室转变为归议会掌握。主要原因:《权利法案》的颁布,对英国王权加以限制。
(2)军事思想成熟;指挥体系高效;舰艇建设现代化;军事威慑力强;等等。(任意回答两点即可)
(3)示例:海军建设要以国家利益至上(注重海军军事理论建设、海军建设要科技化等等)。(言之成理即可)
【25题答案】
【答案】示例:
观点:美国外交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先。
论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都进行了外交政策的调整,均是遵循自身利益至上的原则。两次世界大战前期,美国都坚持“中立”,大发战争财。一战后期,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扩大国际影响力而参战成为战胜国,参与了战后“分赃”;二战后期,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积极谋求世界霸主地位。综上可知,无论是“中立”还是参战,维护自身利益始终是美国制定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