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下·桐乡期末)夏季,喝碳酸饮料,让人感到清凉,打开饮料后冒出的气体是 ,喝多后气会从口中和鼻子排出,会带走身体部分 。2.(2024六下·桐乡期末)桐乡的住房都有窗户,窗户的安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和 的需求。3.(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有两种广告指示牌,它们都能稳定“站立”工作,图①主要是利用了 的特点来保持稳定,图②主要是利用了 的特点来保持稳定。4.(2024六下·桐乡期末)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指的是横跨银河两边的 和 ,它们与“天津四”构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5.(2024六下·桐乡期末)我们知道寻找星座一般有二种方法:一是先找亮星,根据亮星所构成的图形来找星座;二是根据已知星座来找未知星座。请你把下图中的北斗七星用一个○圈出来。根据你的观察经验,借助这个星座,你可以找到________星座。6.(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是住房系统中的( )。A.电路系统 B.网络系统 C.通风系统 D.供水系统7.(2024六下·桐乡期末)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第1组向第2组借了5根吸管,用掉了4根,还有1根剪坏了,没有用到塔台模型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第1组是向别的小组借的吸管,所以不需要计入成本B.第2组损失了5根吸管,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C.第1组增加4根吸管的成本D.第1组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8.(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观星的“最佳条件”的是( )。①中秋夜 ②郊外山坡 ③四周空旷 ④PM2.5值10 ⑤除夕夜 ⑥PM2.5值300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9.(2024六下·桐乡期末)在建造塔台时,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后下一步是( )。A.建造塔 B.讨论方案 C.修改方案 D.验证方案10.(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是3种相貌的不同特征,把它们相互组合起来可以得到的相貌数量是( )。A.4种 B.6种 C.8种 D.9种11.(2024六下·桐乡期末)小明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常绿和落叶 B.草质茎和木质茎C.平行脉和非平行脉 D.卵形叶和针形叶12.(2024六下·桐乡期末)全球都在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保护濒危生物最有效方法是( )。A.把有害的动物消灭 B.建立自然保护区C.把濒危动物圈养起来 D.大量植树造林13.(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是某小学的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校园中常见植物的种类 B.某种动物活动的区域C.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生物变化 D.不同区域的生物分布情况14.(2024六下·桐乡期末)2020年5月28日,在浙江某个景区发现了国家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红眼蝉(如下图),它被称为“最美知了”。中华红眼蝉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A.爬行类 B.鸟类 C.昆虫类 D.哺乳类15.(2024六下·桐乡期末)班级里的双胞胎同学观察了对方的相貌后进行了对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话环节属于获取证据 B.甲同学描述的是遗传现象C.有些双胞胎长得完全一样 D.头发长短属于性状特征16.(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列与北极星为同一类型星球的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17.(2024六下·桐乡期末)小明想绘制所居住小区生物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绘制的生物分布图是有区别的B.我们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C.调查和记录小区生物种类和数量,然后可以用推测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D.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去调查后绘制的分布图,会有不同的结果18.(2024六下·桐乡期末)吃馒头时,我们慢慢咀嚼会感觉有甜味,是因为( )。A.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变成了糖B.淀粉本身的甜味被嚼出来了C.面粉在蒸煮之后产生了二氧化碳D.牙齿的咀嚼,把淀粉挤出来了19.(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面是不同恒星的视星等数据,m数值越小,表示肉眼可见亮度越大,结合数据分析,下列最亮的恒星是( )。恒星 天狼星 心宿二 织女星 牛郎星视星等m值 -1.46 0.96 0.03 0.73A.天狼星 B.心宿二 C.织女星 D.牛郎星20.(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中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的一个小行星密集区域。它位于( )。A.地球和火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C.木星和土星之间 D.地球和太阳之间21.(2024六下·桐乡期末)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小明想:“虾颜色的改变,可能是虾体内有一种遇热会变成红色的物质”,小明同学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实验 B.收集证据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22.(2024六下·桐乡期末)关于云、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云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B.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C.云离地球有时近,但有时会比太阳离地球更远D.云离地球比月球离地球远,但比太阳离地球近23.(2024六下·桐乡期末)如图,课上我们利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材料建立银河系模型后,旋转模拟银河系的运动,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米粒模拟的是( )。A.行星 B.恒星 C.河外星系 D.卫星24.(2024六下·桐乡期末)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和美观 D.美观和杀毒杀菌25.(2024六下·桐乡期末)人体能分泌一种令我们心情变得愉快的物质,它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催产素 D.内啡肽26.(2024六下·桐乡期末)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起来又酸又甜。冰糖葫芦制作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等步骤。(1)图2是熬糖的过程,把冰糖放入有水的锅中加热,冰糖慢慢变小,是因为冰糖 在水中,如果想加速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2)把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冰糖从最初的 态会转变为 态。此时冰糖的变化我们称为 。A.融化 B.熔化 C.溶解(3)如果熬煮时间过长,会产生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有什么特点,请你写出2点 、 。(4)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出现两次冒泡现象,第一次是把冰糖放入水中时加热后,有大量密集的大气泡,第二次是出现很多黄色小气泡,关于两种气泡,请你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5)图4是糖葫芦冰糖冷却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了物质变化,由液态糖变成 ,此变化属于 变化。27.(2024六下·桐乡期末)为美化环境,学校决定在室内过道里建一个绿植墙(如图1)。(1)科学小组打算参与建造绿植墙的活动,你认为他们首要任务是( )。A.组内成员头脑风暴,提出设计方案B.了解建造绿植墙的限制条件C.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绿植墙(2)上图2是科学小组的侧视设计图,其中还需要标注 。(3)如图3箭头所指,科学小组在花盆底部栓一根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这根棉绳最有可能的作用是( )。A.把花盆固定在绿植墙上B.吸水,为土壤提供水分C.方便花盆拿出来(4)水从顶部流下(上图2),每个种植盒底部可蓄少量的水,多余水从溢水口流到下层种植盒。溢水口设置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选项见下图) 。(5)科学小组在测试绿植墙的安全性能时,发现花盆很容易翻出种植盒,以下倾翻原因,不合理的是( )。A.植物扎根太深B.种植盒倾斜角度过大C.花盆与种植盒尺寸不匹配(6)结合你的经验,你认为在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28.(2024六下·桐乡期末)探索宇宙。(1)小明利用八大行星资料(见下图)建立了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八大行星按照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填序号)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①水星 5800②金星 10800③地球 15000④火星 22800⑤木星 77800⑥土星 142700⑦天王星 287000⑧海王星 449600(2)课堂上,我们在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为了避免出现行星画不下的情况,处理数据应该先考虑( )。A.水星 B.地球 C.海王星(3)结合表格数据和下图,请在下面纸带上画出土星的位置。(4)当月球处于下图这种位置关系时,我们地球上的人们可能会观察到的天文现象是 。(5)地球上的人们有时会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太阳的东边缘级级移动到西边缘(如下图),这种天文现象叫做金星凌日,发生这种现象时天体的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A.B.C.29.(2024六下·桐乡期末)马门溪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他有非常长的脖子,脖子几乎占身体总长度的一半,在中国西部多个省发现了它的化石。大多数的马门溪龙体长都能超过20米,少数个体可超过30米,对马门溪龙体重的估算,不同种的差距极大,较小的种被认为体重在10吨以下,而最大的种被认为可能超过60吨。(1)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是依靠( )。A.对真实恐龙的观察 B.化石证据 C.古籍的记载(2)下图是马门溪龙头骨化石复原图,根据它的牙齿,请你判断它是肉食性恐龙还是植食性恐龙? 。(3)科学家们推测,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按照马门溪龙每天的食量,请你推测一下当时它生存的地方植物生长情况是怎么样的? 。(4)从动物繁殖方式上看,马门溪龙的繁殖方式和下列哪种动物相似( )。A.老虎 B.长颈鹿 C.蜥蜴(5)除恐龙外,你还知道哪种动物也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二氧化碳;热量【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碳酸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气压降低,二氧化碳逸出形成气泡。饮用后,二氧化碳从口、鼻排出时,会通过呼吸作用带走体内部分热量,同时碳酸分解也伴随吸热过程,从而让人感到清凉。这是碳酸饮料在夏季带来凉爽感的主要原理。2.【答案】采光;通风【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窗户的首要功能是引入自然光,改善室内采光条件,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通过开启窗户可实现空气流通,帮助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满足通风需求。此外,窗户还能提供视野,增强室内外空间的互动性,是住宅建筑中实现采光和通风的关键构造。3.【答案】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若图①指示牌底座面积大、重心偏低,会通过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来增强稳定性,抵御外力倾倒;若图②采用三角形支架等结构,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几何结构的刚性支撑保持站立,两种方式均通过物理原理实现稳固 “站立”。4.【答案】织女星;牛郎星【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鹊桥相会传说中,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隔,而这两颗星与天鹅座的天津四构成 “夏季大三角”。其中,牛郎星是天鹰座主星,织女星为天琴座主星,三者在夏季夜空中亮度显著,组成醒目的等边三角形,是观星的重要标志。5.【答案】;北极星【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北斗七星呈勺子状,是大熊座的显著标志。沿北斗七星 “勺口” 两颗星(天枢、天璇)连线延长约 5 倍距离,可找到北极星,其所在的小熊座形状与北斗七星相似;而仙后座呈 “W” 形,与北斗七星在北极星两侧遥遥相对,当北斗七星靠近地平线时,可通过仙后座确认北极星位置,二者是北半球夜空中寻找方位的重要参照。6.【答案】D【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洗脸盆、淋浴、马桶、洗衣机均为需接入水源的用水设备,属于住房供水系统的终端设施。供水系统负责将水源输送至各用水点,满足生活用水需求,而电路系统涉及电力传输,网络系统用于数据连接,通风系统侧重空气流通,均与用水设备无关,故图中所示为供水系统。7.【答案】D【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在塔台模型制作中,成本计算以实际获取的材料为准。第 1 组借到 5 根吸管,无论使用或损坏情况,均已实际占有材料资源,需计入本组成本。A 选项忽略借取即产生资源占用,B 选项中损失应由借用方承担成本,C 选项未计入损坏的 1 根,故正确的是 D,即借取的 5 根均需计入第 1 组成本。8.【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观星需晴朗、无光污染且视野开阔的环境。①中秋夜多晴朗,④PM2.5 值 10(空气质量优)利于观测;②郊外山坡、③四周空旷可减少光污染和遮挡。⑤除夕夜多烟花与灯光干扰,⑥PM2.5 值 300(重度污染)空气浑浊,均非最佳条件,故①②③④正确。9.【答案】B【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建造塔台的流程通常为提出设计方案后,先通过小组讨论完善细节。讨论能发现方案中的漏洞或优化空间,为后续修改奠定基础。若未经讨论直接进入 A(建造)或 C(修改),可能因考虑不周导致失误;D(验证方案)需在方案初步确定后通过模型测试实现,故下一步应是讨论方案。10.【答案】C【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3 种相貌特征分别为 A、B、C,每种特征有 2 种不同表现。根据排列组合原理,组合数量为 2×2×2=8 种。11.【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A.按叶片生长周期分常绿与落叶,合理;B.依茎的质地分草质茎和木质茎,合理;C.按叶脉分布分平行脉和非平行脉,合理;D.中卵形叶和针形叶均为叶片具体形状,属同一分类维度下的不同类型,不能并列作为分类方法,故不合理。12.【答案】B【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生物最有效方法,它能为物种提供原生栖息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完整,如我国大熊猫保护区。13.【答案】C【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通常标注当前校园内各区域的生物种类及分布,能体现 A 常见植物种类、B 动物活动区域、D 不同区域生物分布。但它是某一时点的静态记录,无法反映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生物变化,如季节更替或时间推移导致的物种增减等,故 C 信息无法获取。14.【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中华红眼蝉属于昆虫类。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复眼和触角,胸部具三对足、两对翅,符合昆虫典型特征。而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等,鸟类有羽毛、卵生,哺乳类胎生哺乳,均与红眼蝉特征不符,故它属昆虫类。15.【答案】A【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甲同学若述两人相貌相似,属于遗传现象,因遗传使亲子代间性状相似,B 正确。16.【答案】A【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系;星座【解析】【分析】北极星属于恒星,能自身发光发热。太阳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与北极星类型相同。地球是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哈雷彗星是彗星,由冰物质组成,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它们均不具备恒星特征,故 A 正确。17.【答案】C【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绘制生物分布图需基于实际调查数据,不能用推测方法,否则会降低准确性,C 错误。A 不同季节生物种类或数量可能变化,分布图有区别;B “图注加编号” 是常用绘制方法;D 同一天不同时间动物活动区域可能不同,分布图会有差异,A、B、D 说法均正确。18.【答案】A【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馒头主要含淀粉,本身无甜味。咀嚼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所以慢慢咀嚼会感觉甜。B 中淀粉本身无甜味;C 蒸煮产生二氧化碳与甜味无关;D 牙齿咀嚼是物理消化,不会挤出甜味物质,故正确的是 A。19.【答案】A【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题目中说明视星等 m 数值越小,肉眼可见亮度越大。对比各恒星视星等:天狼星为-1.46,心宿二为 0.96,织女星为 0.03,牛郎星为 0.73。其中天狼星的视星等数值最小,因此它是肉眼可见亮度最大的恒星,故最亮的是 A 选项天狼星。20.【答案】B【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主要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这片区域聚集了大量小行星。A 选项地球与火星之间、C 选项木星与土星之间,以及 D 选项地球与太阳之间均无小行星带分布。因此,小行星带的正确位置是 B 选项火星和木星之间。21.【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环节。小明看到虾煮熟变红,推测 “可能是虾体内有遇热变红的物质”,这是基于现象对原因作出的假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提出假设” 阶段,而非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或得出结论,故 C 正确。22.【答案】A【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云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现象,通常距离地面仅几百米到十几千米;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 38 万千米;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对比可知,云与地球的距离远小于月球和太阳,不存在 “有时比太阳远” 的情况,也比月球近得多。因此,距离地球最近的是云,A 正确。23.【答案】B【知识点】银河系【解析】【分析】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在模拟实验中,米粒作为独立分布且数量众多的个体,对应银河系中的恒星。行星、卫星体积较小且围绕恒星运动,不符合米粒的模拟特征;河外星系是独立于银河系的星系,与实验模拟对象无关。因此,米粒模拟的是 B 选项恒星。24.【答案】C【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制品在潮湿环境中易与氧气、水反应生锈,在其表面烧制陶瓷,可形成隔绝层,阻止铁与外界物质接触,从而防止生锈;同时,陶瓷色彩丰富、图案多样,能提升铁制品的美观度。烧制陶瓷并非为了增大硬度、厚度来防撞击磨损,也不具备杀毒杀菌功能。因此,正确答案为C。25.【答案】B【知识点】情绪管理;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 “快乐递质”,能传递兴奋及愉悦感,如在获得奖励、满足欲望时分泌增加,让人心情愉快。肾上腺素主要在应激时提升心率、血压;催产素多与亲密关系、分娩相关;内啡肽是镇痛物质,运动后产生的 “快感” 与其有关。相比之下,直接关联愉悦心情的是多巴胺,故 B 正确。26.【答案】(1)溶解;搅拌(2)固;液;B(3)固体;放入水中不能溶解(4)这两种气泡是同一种物质吗?(5)固态糖;物理【知识点】溶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中冰糖在水中慢慢变小,是因为冰糖溶解在水中。若想加速溶解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2:搅拌、加热或把冰糖研碎。搅拌能加快水分子运动,促进冰糖扩散;加热提高水的温度,增大冰糖溶解度;研碎冰糖可增加其与水的接触面积,均能加速溶解过程。(2)把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冰糖从最初的固态会转变为液态。此时冰糖的变化称为 3:B.熔化。熔化指物质从固态受热变为液态的过程,无需溶剂参与;溶解是溶质分散于溶剂中的过程,融化通常指冰、雪等受热变为液态,此处符合熔化的定义。(3)具有焦苦味:熬煮时间过长,冰糖会因高温发生焦糖化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带有明显焦苦味道,影响口感。结构脆硬易碎裂:高温下糖分脱水碳化,黑色物质结构变得脆硬,冷却后易碎裂,失去原本的黏性和光泽。(4)第一次加热时水受热汽化产生大气泡,属物理变化;第二次出现黄色小气泡,可能是糖分在高温下分解或焦糖化反应生成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属化学变化。提问需聚焦两次气泡的差异及本质原因。(5)待白糖熔化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此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1)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加热等。所以把冰糖放入有水的锅中加热,冰糖慢慢变小,这是冰糖溶解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搅拌的方法来加快溶解。(2)将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让固态的冰糖变成液态的糖浆,即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3)如果白砂糖加热时间过长,会看到锅内出现黑色物质并闻到焦味,这种黑色物质是产生的新物质,是固体,而且放入水中不能溶解。(4)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出现两次冒泡现象,第一次是把冰糖放入水中时加热后,有大量密集的大气泡,第二次是出现很多黄色小气泡。关于两种气泡,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两种气泡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气泡呢?这属于什么变化呢?(5)待白糖熔化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此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27.【答案】(1)B(2)数据和材料(3)B(4)C(5)A(6)还要考虑光照、稳定性等问题【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1)建造绿植墙前,需先明确场地空间大小、承重能力、光照条件、灌溉系统接入等限制条件,这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未了解限制就直接设计方案或选择材料,可能导致方案不切实际。只有先明晰约束因素,才能确保后续设计与制作可行,故首要任务是B。(2)设计图中还需要标注绿植墙的尺寸、各区域植物种类、灌溉系统走向、承重结构位置及材料说明等。这些信息能明确绿植墙的规格、植物布局、维护系统及安全性,确保施工时精准落地,避免因标注缺失导致设计与实际不符。(3)棉绳具有吸水性,可一端浸入储水装置或水源,另一端延伸至花盆土壤中,通过毛细作用将水分输送到土壤,实现自动补水,符合绿植墙灌溉需求。若为固定花盆,栓绳方式不稳固;方便拿取,也无需用棉绳,故该设计最可能用于吸水保湿,选 B。(4)根据图2可知,种植盒都是左边低,右边高的,所以溢水口设置在左侧最好,即C。(5)植物扎根深会使根系固定在土壤中,增强花盆稳定性,不易翻出,故A不合理。(6)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光照,比如如何能够让绿植接受到最大的光照度;或者还要考虑安全性,是否稳定,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稳定就可能会带来危险。(1)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所以科学小组打算参与建造绿植墙的活动,他们首要任务是了解建造绿植墙的限制条件。(2)设计图要合理地设计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要条理清晰。所以科学小组的侧视设计图,其中还需要标注数据和材料。(3)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吸水性比较好,所以在花盆底部栓一根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是为了吸收水分,为土壤提供水分。(4)根据图2可知,种植盒都是左边低,右边高的,所以溢水口设置在左侧最好,即C。(5)科学小组在测试绿植墙的安全性能时,发现花盆很容易翻出种植盒,这是因为种植盒倾斜角度过大或者花盆与种植盒尺寸不匹配。植物扎根太深是根为了固定植物,与花盆翻出种植盒无关。(6)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光照,比如如何能够让绿植接受到最大的光照度;或者还要考虑安全性,是否稳定,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稳定就可能会带来危险。28.【答案】(1)⑤⑥⑦⑧③②④①(2)C(3)(4)日食(5)C【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1)直径大小与行星体积相关,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直径远超其他行星;土星次之;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依次减小;天王星和海王星为冰巨星,直径相对较小。八大行星按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⑤木星、⑥土星、③地球、②金星、④火星、①水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2)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关键因素。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449600 万千米),是八大行星中位置最靠外的行星。先确定海王星的位置,能以它为基准向外预留足够空间,避免因距离估算不足导致模型无法容纳所有行星,而水星、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先考虑它们无法确定模型的最大范围。(3)在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时,将海王星放在纸带的第45格,海王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万千米,按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距离太阳142700万千米的木星应该放在第15格。(4)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5)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天体位置关系为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且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对应C中金星处于中间位置的选项。此时金星遮挡部分太阳光,在地球上观测到小黑点划过日面,这与日食的原理类似(月球位于地日之间),但因金星距离地球更远,视直径更小,形成 “凌日” 而非 “日食”。(1)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八大行星按照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⑤⑥⑦⑧③②④①。(2)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我们在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为了避免出现行星画不下的情况,处理数据应该先考虑距离最远的海王星。(3)在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时,将海王星放在纸带的第45格,海王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万千米,按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距离太阳142700万千米的木星应该放在第15格。(4)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5)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为金星凌日天象。金星距离地球还有距离,所以应该是C。29.【答案】(1)B(2)植食性恐龙(3)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植物生长茂盛(4)C(5)猛犸象【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1)由于恐龙早已灭绝,无法对真实恐龙进行观察,A 错误;古籍中缺乏对恐龙系统且准确的记载,C 错误;而化石是恐龙死后遗体或遗迹经过漫长地质过程形成的,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如骨骼结构、牙齿形态等,能为我们认识恐龙的体型、生活习性等提供关键证据,所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依靠化石证据,B 正确。(2)从复原图看,马门溪龙的牙齿呈勺状或柱状,边缘光滑无锋利锯齿,这种结构适合切断和研磨植物纤维,而非撕咬肉类。植食性恐龙牙齿通常为咀嚼型,以适应植物性食物的消化需求;而肉食性恐龙牙齿多为尖锐锥形或弯刀状,便于猎杀和撕裂猎物。结合其长脖子(适合取食高处植物)及蜥脚类恐龙的食性特征,可判断为植食性。(3)马门溪龙每天需进食 300 千克食物,庞大食量要求栖息地有充足植物供给。这意味着当时该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蕨类、裸子植物等大面积生长,植被密度高且更新速度快,才能满足这种巨型植食性恐龙的生存需求,形成稳定的食物供应链。(4)马门溪龙属于爬行动物,繁殖方式为卵生。蜥蜴同样是爬行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与马门溪龙繁殖方式一致。而老虎和长颈鹿属于哺乳动物,繁殖方式为胎生,幼崽由母体直接产出,与卵生的马门溪龙不同。(5)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很多,比如猛犸象、袋狼、渡渡鸟等。(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因为恐龙已经灭绝了,所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是依靠化石证据。(2)食草恐龙牙齿平整,食肉恐龙牙齿尖锐锋利。图中的恐龙牙齿平整,所以属于植食性恐龙。(3)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所以当时它生存的地方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植物生长茂盛,不然满足不了恐龙的食物。(4)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恐龙和蜥蜴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老虎和长颈鹿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5)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很多,比如猛犸象、袋狼、渡渡鸟等。1 / 1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1.(2024六下·桐乡期末)夏季,喝碳酸饮料,让人感到清凉,打开饮料后冒出的气体是 ,喝多后气会从口中和鼻子排出,会带走身体部分 。【答案】二氧化碳;热量【知识点】空气和我们的生活【解析】【分析】碳酸饮料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瓶盖时气压降低,二氧化碳逸出形成气泡。饮用后,二氧化碳从口、鼻排出时,会通过呼吸作用带走体内部分热量,同时碳酸分解也伴随吸热过程,从而让人感到清凉。这是碳酸饮料在夏季带来凉爽感的主要原理。2.(2024六下·桐乡期末)桐乡的住房都有窗户,窗户的安装可以帮助我们解决 和 的需求。【答案】采光;通风【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窗户的首要功能是引入自然光,改善室内采光条件,提升居住舒适度;同时,通过开启窗户可实现空气流通,帮助排出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新鲜空气,满足通风需求。此外,窗户还能提供视野,增强室内外空间的互动性,是住宅建筑中实现采光和通风的关键构造。3.(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有两种广告指示牌,它们都能稳定“站立”工作,图①主要是利用了 的特点来保持稳定,图②主要是利用了 的特点来保持稳定。【答案】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若图①指示牌底座面积大、重心偏低,会通过增大支撑面、降低重心来增强稳定性,抵御外力倾倒;若图②采用三角形支架等结构,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通过几何结构的刚性支撑保持站立,两种方式均通过物理原理实现稳固 “站立”。4.(2024六下·桐乡期末)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鹊桥相会,指的是横跨银河两边的 和 ,它们与“天津四”构成了著名的“夏季大三角”。【答案】织女星;牛郎星【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鹊桥相会传说中,牛郎星和织女星被银河分隔,而这两颗星与天鹅座的天津四构成 “夏季大三角”。其中,牛郎星是天鹰座主星,织女星为天琴座主星,三者在夏季夜空中亮度显著,组成醒目的等边三角形,是观星的重要标志。5.(2024六下·桐乡期末)我们知道寻找星座一般有二种方法:一是先找亮星,根据亮星所构成的图形来找星座;二是根据已知星座来找未知星座。请你把下图中的北斗七星用一个○圈出来。根据你的观察经验,借助这个星座,你可以找到________星座。【答案】;北极星【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北斗七星呈勺子状,是大熊座的显著标志。沿北斗七星 “勺口” 两颗星(天枢、天璇)连线延长约 5 倍距离,可找到北极星,其所在的小熊座形状与北斗七星相似;而仙后座呈 “W” 形,与北斗七星在北极星两侧遥遥相对,当北斗七星靠近地平线时,可通过仙后座确认北极星位置,二者是北半球夜空中寻找方位的重要参照。6.(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是住房系统中的( )。A.电路系统 B.网络系统 C.通风系统 D.供水系统【答案】D【知识点】房屋【解析】【分析】洗脸盆、淋浴、马桶、洗衣机均为需接入水源的用水设备,属于住房供水系统的终端设施。供水系统负责将水源输送至各用水点,满足生活用水需求,而电路系统涉及电力传输,网络系统用于数据连接,通风系统侧重空气流通,均与用水设备无关,故图中所示为供水系统。7.(2024六下·桐乡期末)在制作塔台模型的过程中,第1组向第2组借了5根吸管,用掉了4根,还有1根剪坏了,没有用到塔台模型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第1组是向别的小组借的吸管,所以不需要计入成本B.第2组损失了5根吸管,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C.第1组增加4根吸管的成本D.第1组增加5根吸管的成本【答案】D【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在塔台模型制作中,成本计算以实际获取的材料为准。第 1 组借到 5 根吸管,无论使用或损坏情况,均已实际占有材料资源,需计入本组成本。A 选项忽略借取即产生资源占用,B 选项中损失应由借用方承担成本,C 选项未计入损坏的 1 根,故正确的是 D,即借取的 5 根均需计入第 1 组成本。8.(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列选项中,属于观星的“最佳条件”的是( )。①中秋夜 ②郊外山坡 ③四周空旷 ④PM2.5值10 ⑤除夕夜 ⑥PM2.5值300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⑤⑥【答案】A【知识点】空气污染【解析】【分析】观星需晴朗、无光污染且视野开阔的环境。①中秋夜多晴朗,④PM2.5 值 10(空气质量优)利于观测;②郊外山坡、③四周空旷可减少光污染和遮挡。⑤除夕夜多烟花与灯光干扰,⑥PM2.5 值 300(重度污染)空气浑浊,均非最佳条件,故①②③④正确。9.(2024六下·桐乡期末)在建造塔台时,同学们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后下一步是( )。A.建造塔 B.讨论方案 C.修改方案 D.验证方案【答案】B【知识点】塔台【解析】【分析】建造塔台的流程通常为提出设计方案后,先通过小组讨论完善细节。讨论能发现方案中的漏洞或优化空间,为后续修改奠定基础。若未经讨论直接进入 A(建造)或 C(修改),可能因考虑不周导致失误;D(验证方案)需在方案初步确定后通过模型测试实现,故下一步应是讨论方案。10.(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是3种相貌的不同特征,把它们相互组合起来可以得到的相貌数量是( )。A.4种 B.6种 C.8种 D.9种【答案】C【知识点】遗传【解析】【分析】3 种相貌特征分别为 A、B、C,每种特征有 2 种不同表现。根据排列组合原理,组合数量为 2×2×2=8 种。11.(2024六下·桐乡期末)小明对校园里的植物进行分类,下列分类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常绿和落叶 B.草质茎和木质茎C.平行脉和非平行脉 D.卵形叶和针形叶【答案】D【知识点】植物的分类【解析】【分析】A.按叶片生长周期分常绿与落叶,合理;B.依茎的质地分草质茎和木质茎,合理;C.按叶脉分布分平行脉和非平行脉,合理;D.中卵形叶和针形叶均为叶片具体形状,属同一分类维度下的不同类型,不能并列作为分类方法,故不合理。12.(2024六下·桐乡期末)全球都在积极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保护濒危生物最有效方法是( )。A.把有害的动物消灭 B.建立自然保护区C.把濒危动物圈养起来 D.大量植树造林【答案】B【知识点】生物多样性【解析】【分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濒危生物最有效方法,它能为物种提供原生栖息环境,维持生态系统完整,如我国大熊猫保护区。13.(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是某小学的校园生物分布图,我们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校园中常见植物的种类 B.某种动物活动的区域C.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生物变化 D.不同区域的生物分布情况【答案】C【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校园生物分布图通常标注当前校园内各区域的生物种类及分布,能体现 A 常见植物种类、B 动物活动区域、D 不同区域生物分布。但它是某一时点的静态记录,无法反映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生物变化,如季节更替或时间推移导致的物种增减等,故 C 信息无法获取。14.(2024六下·桐乡期末)2020年5月28日,在浙江某个景区发现了国家珍稀保护动物——中华红眼蝉(如下图),它被称为“最美知了”。中华红眼蝉在动物分类上属于( )。A.爬行类 B.鸟类 C.昆虫类 D.哺乳类【答案】C【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解析】【分析】中华红眼蝉属于昆虫类。其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复眼和触角,胸部具三对足、两对翅,符合昆虫典型特征。而爬行类体表覆盖鳞片等,鸟类有羽毛、卵生,哺乳类胎生哺乳,均与红眼蝉特征不符,故它属昆虫类。15.(2024六下·桐乡期末)班级里的双胞胎同学观察了对方的相貌后进行了对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对话环节属于获取证据 B.甲同学描述的是遗传现象C.有些双胞胎长得完全一样 D.头发长短属于性状特征【答案】A【知识点】变异;遗传【解析】【分析】甲同学若述两人相貌相似,属于遗传现象,因遗传使亲子代间性状相似,B 正确。16.(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列与北极星为同一类型星球的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哈雷彗星【答案】A【知识点】观察太阳、月球;太阳系;星座【解析】【分析】北极星属于恒星,能自身发光发热。太阳是太阳系中的恒星,与北极星类型相同。地球是行星,围绕太阳运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绕地球运行;哈雷彗星是彗星,由冰物质组成,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它们均不具备恒星特征,故 A 正确。17.(2024六下·桐乡期末)小明想绘制所居住小区生物分布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季节绘制的生物分布图是有区别的B.我们可以用“图注加编号”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C.调查和记录小区生物种类和数量,然后可以用推测的方法来绘制分布图D.同一天的不同时间去调查后绘制的分布图,会有不同的结果【答案】C【知识点】调查校园生物【解析】【分析】绘制生物分布图需基于实际调查数据,不能用推测方法,否则会降低准确性,C 错误。A 不同季节生物种类或数量可能变化,分布图有区别;B “图注加编号” 是常用绘制方法;D 同一天不同时间动物活动区域可能不同,分布图会有差异,A、B、D 说法均正确。18.(2024六下·桐乡期末)吃馒头时,我们慢慢咀嚼会感觉有甜味,是因为( )。A.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变成了糖B.淀粉本身的甜味被嚼出来了C.面粉在蒸煮之后产生了二氧化碳D.牙齿的咀嚼,把淀粉挤出来了【答案】A【知识点】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馒头主要含淀粉,本身无甜味。咀嚼时,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会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所以慢慢咀嚼会感觉甜。B 中淀粉本身无甜味;C 蒸煮产生二氧化碳与甜味无关;D 牙齿咀嚼是物理消化,不会挤出甜味物质,故正确的是 A。19.(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面是不同恒星的视星等数据,m数值越小,表示肉眼可见亮度越大,结合数据分析,下列最亮的恒星是( )。恒星 天狼星 心宿二 织女星 牛郎星视星等m值 -1.46 0.96 0.03 0.73A.天狼星 B.心宿二 C.织女星 D.牛郎星【答案】A【知识点】星座【解析】【分析】题目中说明视星等 m 数值越小,肉眼可见亮度越大。对比各恒星视星等:天狼星为-1.46,心宿二为 0.96,织女星为 0.03,牛郎星为 0.73。其中天狼星的视星等数值最小,因此它是肉眼可见亮度最大的恒星,故最亮的是 A 选项天狼星。20.(2024六下·桐乡期末)下图中的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的一个小行星密集区域。它位于( )。A.地球和火星之间 B.火星和木星之间C.木星和土星之间 D.地球和太阳之间【答案】B【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主要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这片区域聚集了大量小行星。A 选项地球与火星之间、C 选项木星与土星之间,以及 D 选项地球与太阳之间均无小行星带分布。因此,小行星带的正确位置是 B 选项火星和木星之间。21.(2024六下·桐乡期末)虾煮熟后会变成红色,小明想:“虾颜色的改变,可能是虾体内有一种遇热会变成红色的物质”,小明同学的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实验 B.收集证据 C.提出假设 D.得出结论【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解析】【分析】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环节。小明看到虾煮熟变红,推测 “可能是虾体内有遇热变红的物质”,这是基于现象对原因作出的假设,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提出假设” 阶段,而非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或得出结论,故 C 正确。22.(2024六下·桐乡期末)关于云、太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云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B.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最近C.云离地球有时近,但有时会比太阳离地球更远D.云离地球比月球离地球远,但比太阳离地球近【答案】A【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云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现象,通常距离地面仅几百米到十几千米;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 38 万千米;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 1.5 亿千米。对比可知,云与地球的距离远小于月球和太阳,不存在 “有时比太阳远” 的情况,也比月球近得多。因此,距离地球最近的是云,A 正确。23.(2024六下·桐乡期末)如图,课上我们利用陀螺、纸片、米粒、胶水等材料建立银河系模型后,旋转模拟银河系的运动,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米粒模拟的是( )。A.行星 B.恒星 C.河外星系 D.卫星【答案】B【知识点】银河系【解析】【分析】银河系由众多恒星及星际物质组成,在模拟实验中,米粒作为独立分布且数量众多的个体,对应银河系中的恒星。行星、卫星体积较小且围绕恒星运动,不符合米粒的模拟特征;河外星系是独立于银河系的星系,与实验模拟对象无关。因此,米粒模拟的是 B 选项恒星。24.(2024六下·桐乡期末)在脸盆等铁制品表面烧制陶瓷的目的是( )。A.增大硬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和美观 D.美观和杀毒杀菌【答案】C【知识点】生锈【解析】【分析】铁制品在潮湿环境中易与氧气、水反应生锈,在其表面烧制陶瓷,可形成隔绝层,阻止铁与外界物质接触,从而防止生锈;同时,陶瓷色彩丰富、图案多样,能提升铁制品的美观度。烧制陶瓷并非为了增大硬度、厚度来防撞击磨损,也不具备杀毒杀菌功能。因此,正确答案为C。25.(2024六下·桐乡期末)人体能分泌一种令我们心情变得愉快的物质,它是( )。A.肾上腺素 B.多巴胺 C.催产素 D.内啡肽【答案】B【知识点】情绪管理;化学变化【解析】【分析】多巴胺是大脑分泌的 “快乐递质”,能传递兴奋及愉悦感,如在获得奖励、满足欲望时分泌增加,让人心情愉快。肾上腺素主要在应激时提升心率、血压;催产素多与亲密关系、分娩相关;内啡肽是镇痛物质,运动后产生的 “快感” 与其有关。相比之下,直接关联愉悦心情的是多巴胺,故 B 正确。26.(2024六下·桐乡期末)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它是将野果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麦芽糖稀,糖稀遇风迅速变硬,吃起来又酸又甜。冰糖葫芦制作包括串果、熬糖、蘸糖、冷却等步骤。(1)图2是熬糖的过程,把冰糖放入有水的锅中加热,冰糖慢慢变小,是因为冰糖 在水中,如果想加速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2)把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冰糖从最初的 态会转变为 态。此时冰糖的变化我们称为 。A.融化 B.熔化 C.溶解(3)如果熬煮时间过长,会产生黑色物质,这种黑色物质有什么特点,请你写出2点 、 。(4)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出现两次冒泡现象,第一次是把冰糖放入水中时加热后,有大量密集的大气泡,第二次是出现很多黄色小气泡,关于两种气泡,请你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5)图4是糖葫芦冰糖冷却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了物质变化,由液态糖变成 ,此变化属于 变化。【答案】(1)溶解;搅拌(2)固;液;B(3)固体;放入水中不能溶解(4)这两种气泡是同一种物质吗?(5)固态糖;物理【知识点】溶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解析】【分析】(1)中冰糖在水中慢慢变小,是因为冰糖溶解在水中。若想加速溶解现象,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2:搅拌、加热或把冰糖研碎。搅拌能加快水分子运动,促进冰糖扩散;加热提高水的温度,增大冰糖溶解度;研碎冰糖可增加其与水的接触面积,均能加速溶解过程。(2)把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冰糖从最初的固态会转变为液态。此时冰糖的变化称为 3:B.熔化。熔化指物质从固态受热变为液态的过程,无需溶剂参与;溶解是溶质分散于溶剂中的过程,融化通常指冰、雪等受热变为液态,此处符合熔化的定义。(3)具有焦苦味:熬煮时间过长,冰糖会因高温发生焦糖化反应,生成的黑色物质带有明显焦苦味道,影响口感。结构脆硬易碎裂:高温下糖分脱水碳化,黑色物质结构变得脆硬,冷却后易碎裂,失去原本的黏性和光泽。(4)第一次加热时水受热汽化产生大气泡,属物理变化;第二次出现黄色小气泡,可能是糖分在高温下分解或焦糖化反应生成气体(如二氧化碳等),属化学变化。提问需聚焦两次气泡的差异及本质原因。(5)待白糖熔化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此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1)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加热等。所以把冰糖放入有水的锅中加热,冰糖慢慢变小,这是冰糖溶解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搅拌的方法来加快溶解。(2)将冰糖直接放入锅中加热,让固态的冰糖变成液态的糖浆,即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故是熔化。(3)如果白砂糖加热时间过长,会看到锅内出现黑色物质并闻到焦味,这种黑色物质是产生的新物质,是固体,而且放入水中不能溶解。(4)制作糖葫芦的过程中出现两次冒泡现象,第一次是把冰糖放入水中时加热后,有大量密集的大气泡,第二次是出现很多黄色小气泡。关于两种气泡,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两种气泡是同一种物质吗?为什么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气泡呢?这属于什么变化呢?(5)待白糖熔化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此过程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27.(2024六下·桐乡期末)为美化环境,学校决定在室内过道里建一个绿植墙(如图1)。(1)科学小组打算参与建造绿植墙的活动,你认为他们首要任务是( )。A.组内成员头脑风暴,提出设计方案B.了解建造绿植墙的限制条件C.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绿植墙(2)上图2是科学小组的侧视设计图,其中还需要标注 。(3)如图3箭头所指,科学小组在花盆底部栓一根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这根棉绳最有可能的作用是( )。A.把花盆固定在绿植墙上B.吸水,为土壤提供水分C.方便花盆拿出来(4)水从顶部流下(上图2),每个种植盒底部可蓄少量的水,多余水从溢水口流到下层种植盒。溢水口设置在哪个位置比较合适(选项见下图) 。(5)科学小组在测试绿植墙的安全性能时,发现花盆很容易翻出种植盒,以下倾翻原因,不合理的是( )。A.植物扎根太深B.种植盒倾斜角度过大C.花盆与种植盒尺寸不匹配(6)结合你的经验,你认为在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答案】(1)B(2)数据和材料(3)B(4)C(5)A(6)还要考虑光照、稳定性等问题【知识点】认识工程【解析】【分析】(1)建造绿植墙前,需先明确场地空间大小、承重能力、光照条件、灌溉系统接入等限制条件,这是设计和施工的基础。若未了解限制就直接设计方案或选择材料,可能导致方案不切实际。只有先明晰约束因素,才能确保后续设计与制作可行,故首要任务是B。(2)设计图中还需要标注绿植墙的尺寸、各区域植物种类、灌溉系统走向、承重结构位置及材料说明等。这些信息能明确绿植墙的规格、植物布局、维护系统及安全性,确保施工时精准落地,避免因标注缺失导致设计与实际不符。(3)棉绳具有吸水性,可一端浸入储水装置或水源,另一端延伸至花盆土壤中,通过毛细作用将水分输送到土壤,实现自动补水,符合绿植墙灌溉需求。若为固定花盆,栓绳方式不稳固;方便拿取,也无需用棉绳,故该设计最可能用于吸水保湿,选 B。(4)根据图2可知,种植盒都是左边低,右边高的,所以溢水口设置在左侧最好,即C。(5)植物扎根深会使根系固定在土壤中,增强花盆稳定性,不易翻出,故A不合理。(6)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光照,比如如何能够让绿植接受到最大的光照度;或者还要考虑安全性,是否稳定,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稳定就可能会带来危险。(1)工程建设的步骤:明确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限制条件下进行设计;制作一个模型(画或写解决方案);测试这个模型、评估并改进;实施建设。所以科学小组打算参与建造绿植墙的活动,他们首要任务是了解建造绿植墙的限制条件。(2)设计图要合理地设计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要条理清晰。所以科学小组的侧视设计图,其中还需要标注数据和材料。(3)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吸水性比较好,所以在花盆底部栓一根酒精灯中使用的棉绳,是为了吸收水分,为土壤提供水分。(4)根据图2可知,种植盒都是左边低,右边高的,所以溢水口设置在左侧最好,即C。(5)科学小组在测试绿植墙的安全性能时,发现花盆很容易翻出种植盒,这是因为种植盒倾斜角度过大或者花盆与种植盒尺寸不匹配。植物扎根太深是根为了固定植物,与花盆翻出种植盒无关。(6)设计绿植墙时,还需要考虑光照,比如如何能够让绿植接受到最大的光照度;或者还要考虑安全性,是否稳定,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不稳定就可能会带来危险。28.(2024六下·桐乡期末)探索宇宙。(1)小明利用八大行星资料(见下图)建立了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八大行星按照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填序号)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①水星 5800②金星 10800③地球 15000④火星 22800⑤木星 77800⑥土星 142700⑦天王星 287000⑧海王星 449600(2)课堂上,我们在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为了避免出现行星画不下的情况,处理数据应该先考虑( )。A.水星 B.地球 C.海王星(3)结合表格数据和下图,请在下面纸带上画出土星的位置。(4)当月球处于下图这种位置关系时,我们地球上的人们可能会观察到的天文现象是 。(5)地球上的人们有时会看到一个小黑点从太阳的东边缘级级移动到西边缘(如下图),这种天文现象叫做金星凌日,发生这种现象时天体的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A.B.C.【答案】(1)⑤⑥⑦⑧③②④①(2)C(3)(4)日食(5)C【知识点】太阳系【解析】【分析】(1)直径大小与行星体积相关,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直径远超其他行星;土星次之;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属于类地行星,直径依次减小;天王星和海王星为冰巨星,直径相对较小。八大行星按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⑤木星、⑥土星、③地球、②金星、④火星、①水星、⑦天王星、⑧海王星。(2)建立行星位置关系模型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关键因素。海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449600 万千米),是八大行星中位置最靠外的行星。先确定海王星的位置,能以它为基准向外预留足够空间,避免因距离估算不足导致模型无法容纳所有行星,而水星、地球距离太阳较近,先考虑它们无法确定模型的最大范围。(3)在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时,将海王星放在纸带的第45格,海王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万千米,按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距离太阳142700万千米的木星应该放在第15格。(4)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5)金星凌日现象发生时,天体位置关系为金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且三者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对应C中金星处于中间位置的选项。此时金星遮挡部分太阳光,在地球上观测到小黑点划过日面,这与日食的原理类似(月球位于地日之间),但因金星距离地球更远,视直径更小,形成 “凌日” 而非 “日食”。(1)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太阳系大家族成员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顺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所以八大行星按照直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⑤⑥⑦⑧③②④①。(2)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我们在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时,为了避免出现行星画不下的情况,处理数据应该先考虑距离最远的海王星。(3)在处理行星与太阳距离远近的数据时,将海王星放在纸带的第45格,海王星距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是449600万千米,大致是1格代表10000万千米,按这样处理数据的方法,距离太阳142700万千米的木星应该放在第15格。(4)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球的阴影中,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5)金星轨道在地球轨道内侧,某些特殊时刻,地球、金星、太阳会在一条直线上,这时从地球上可以看到金星就像一个小黑点一样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天文学称为金星凌日天象。金星距离地球还有距离,所以应该是C。29.(2024六下·桐乡期末)马门溪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种,他有非常长的脖子,脖子几乎占身体总长度的一半,在中国西部多个省发现了它的化石。大多数的马门溪龙体长都能超过20米,少数个体可超过30米,对马门溪龙体重的估算,不同种的差距极大,较小的种被认为体重在10吨以下,而最大的种被认为可能超过60吨。(1)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是依靠( )。A.对真实恐龙的观察 B.化石证据 C.古籍的记载(2)下图是马门溪龙头骨化石复原图,根据它的牙齿,请你判断它是肉食性恐龙还是植食性恐龙? 。(3)科学家们推测,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按照马门溪龙每天的食量,请你推测一下当时它生存的地方植物生长情况是怎么样的? 。(4)从动物繁殖方式上看,马门溪龙的繁殖方式和下列哪种动物相似( )。A.老虎 B.长颈鹿 C.蜥蜴(5)除恐龙外,你还知道哪种动物也已经在地球上灭绝了? 。【答案】(1)B(2)植食性恐龙(3)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植物生长茂盛(4)C(5)猛犸象【知识点】化石【解析】【分析】(1)由于恐龙早已灭绝,无法对真实恐龙进行观察,A 错误;古籍中缺乏对恐龙系统且准确的记载,C 错误;而化石是恐龙死后遗体或遗迹经过漫长地质过程形成的,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如骨骼结构、牙齿形态等,能为我们认识恐龙的体型、生活习性等提供关键证据,所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依靠化石证据,B 正确。(2)从复原图看,马门溪龙的牙齿呈勺状或柱状,边缘光滑无锋利锯齿,这种结构适合切断和研磨植物纤维,而非撕咬肉类。植食性恐龙牙齿通常为咀嚼型,以适应植物性食物的消化需求;而肉食性恐龙牙齿多为尖锐锥形或弯刀状,便于猎杀和撕裂猎物。结合其长脖子(适合取食高处植物)及蜥脚类恐龙的食性特征,可判断为植食性。(3)马门溪龙每天需进食 300 千克食物,庞大食量要求栖息地有充足植物供给。这意味着当时该地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蕨类、裸子植物等大面积生长,植被密度高且更新速度快,才能满足这种巨型植食性恐龙的生存需求,形成稳定的食物供应链。(4)马门溪龙属于爬行动物,繁殖方式为卵生。蜥蜴同样是爬行动物,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与马门溪龙繁殖方式一致。而老虎和长颈鹿属于哺乳动物,繁殖方式为胎生,幼崽由母体直接产出,与卵生的马门溪龙不同。(5)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很多,比如猛犸象、袋狼、渡渡鸟等。(1)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借助地层中的化石,科学家们一点点复原出各种生物的样貌、它们当年的生活环境,研究生物是怎样变化的,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因为恐龙已经灭绝了,所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主要是依靠化石证据。(2)食草恐龙牙齿平整,食肉恐龙牙齿尖锐锋利。图中的恐龙牙齿平整,所以属于植食性恐龙。(3)马门溪龙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吃东西,它每天要吃300千克的食物。所以当时它生存的地方植物资源丰富,而且植物生长茂盛,不然满足不了恐龙的食物。(4)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动物用产卵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用直接生下胎儿繁殖后代的方式叫胎生。恐龙和蜥蜴的繁殖方式属于卵生;老虎和长颈鹿的繁殖方式属于胎生。(5)灭绝是指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物种,已经不再存在。当一个物种最后一个个体死亡后,该物种就灭绝了。已经灭绝的动物有很多,比如猛犸象、袋狼、渡渡鸟等。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