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5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1.(2025·织金模拟) “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 “家”融合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答案】A【知识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解析】【分析】世袭制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夏朝之前,实行禅让制,即部落联盟首领把位置传给贤德之人。而夏朝建立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这种制度使得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将国家的统治权与家族的血缘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家”的血缘关系与“国”的地缘统治的融合 。例如,此后的商朝、周朝等朝代,王位大多也是在王族家族内部传承。所以世袭制符合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这一特点,A正确;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推举的方式,把首领之位让给有贤能之人,如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这种制度不强调血缘关系,而是注重个人的品德和才能,与“家”的血缘传承无关,所以不符合夏朝“国”与“家”融合的要求,B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要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是在夏朝之后出现的,不是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C错误;皇帝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的,秦始皇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制度出现在秦朝,远远晚于夏朝,也不是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世袭制。解题方法:结合所学把选项带入到题干中进行分析即可。2.(2025·织金模拟)如下为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判断( )A.拜占庭帝国阻碍东西商路 B.交往交流促进文明发展C.亚欧大陆的交通畅通无阻 D.阿拉伯人商业活动频繁【答案】B【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西方的交流交往,促进了文明的发展,B正确;拜占庭帝国存在时间均晚于汉代和罗马帝国时期,且拜占庭帝国并未阻碍东西商路,A错误;“畅通无阻”说法绝对化,C错误;图示描述的是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而阿拉伯人商业活动频繁是在7世纪以后,晚于题干所属时期,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汉朝的对外交往。解题方法:结合汉朝的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3.(2025·织金模拟)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把 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 丧失。材料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 )A.背景 B.内容 C.取得的成效 D.失败的原因【答案】D【知识点】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解析】【分析】据“王安石变法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把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丧失”可知,王安石变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故题干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D正确;“实施的背景”在题干中未有体现,A错误;募役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B错误;题干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取得的成效”,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点是王安石变法。解题方法: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4.(2025·织金模拟)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明朝时,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D.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答案】C【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解析】【分析】“明朝时,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仅仅是客观地叙述了在明朝这个时期,景德镇在制瓷业方面所处的地位,没有对其进行分析或评判,属于历史史实,C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里不仅叙述了陈胜、吴广起义这个事件,还对其进行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样的分析评判,属于历史解释,A错误;“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既说明了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又阐述了其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是对官渡之战的分析,属于历史解释,B错误;“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在叙述元朝建立这一事件的同时,对元朝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评判,属于历史解释,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明朝手工业。解题方法:依据历史史实的相关概念再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答案。5.(2025·织金模拟)遗址、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下图见证了( )A.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暴行B.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答案】B【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据题干“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一三元古庙、‘致远号”巡洋舰老照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致远号’巡洋舰老照片”分别反映了三元里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三元里抗英体现了中国民众自发反抗英国侵略,“致远号”在黄海海战中奋勇作战体现了清军官兵反抗日本侵略,两者都见证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正确;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暴行主要体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广州的侵略行为等,与三元里抗英以及“致远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意义不符,A错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图片所反映内容无关,C错误;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主要表现为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等,与三元里抗英以及“致远号”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不契合,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近代列强侵华。解题方法:结合近代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找出共同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6.(2025·织金模拟)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骞。”他们两人的共同贡 献是( )A.开辟了实业救国的新道路B.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C.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D.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张謇兴办实业【解析】【分析】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展。张謇是清末状元,弃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众多企业,是著名的实业家,推动了近代轻工业的发展。张之洞创办近代重工业企业,张謇创办近代轻工业企业,他们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B正确;开辟实业救国新道路的主要是张謇,张之洞主要是从洋务运动的角度推动工业发展,并非以实业救国为主要理念,A错误;张之洞是封建官僚,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不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张謇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C错误;张謇后期主要是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非单纯维护清政府统治,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解题方法:结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7.(2025·织金模拟)毛泽东说: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 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这一 作战指导思想的是( )A.三大战役,主力决战 B.横渡长江,占领南京C.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D.主动撤离,转战陕北【答案】D【知识点】转战陕北【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正确;“三大战役,主力决战”与三大战役有关,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A错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有关,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共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战略进攻”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C错误。故答案为:D项。【点评】本题考点是解放战争。解题方法:结合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8.(2025·织金模拟)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 事件( )A.标志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C.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答案】A【知识点】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析】【分析】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选项A符合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A正确;彻底摧毁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是1950 - 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三大改造,B错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并非三大改造,C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工业建设的重视、合理的规划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劳动等因素,和三大改造并没有直接的促使关系。三大改造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三大改造。解题方法: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9.(2025·织金模拟)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答案】C【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回归;全方位外交【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发生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1978年,推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③中国代表签署加入WTO议定书是2001年;④签订西藏和平解放协议是1951年。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④②①③符合题意,C正确;ABD项排序错误,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中国加入WTO、解放西藏。解题方法:结合中国建国后的发展历程分析题干内容,然后进行排序即可。10.(2025·织金模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具有独特的贡献。据图可知,阿拉伯人的贡献主要是( )A.发明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B.创造了灿烂的文学成就C.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D.传播印度的三大发明【答案】C【知识点】阿拉伯帝国【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度的0-计数法、棉花、食糖等传播到欧洲,同时也把阿拉伯数字等传播开来,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C正确;从O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并非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传播,A错误;虽然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学成就,如《天方夜谭》,但图片信息主要体现的是文化传播方面,而非文学成就,B错误;图中显示阿拉伯人传播的有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度的0-9计数法、棉花、食糖等,并非只是印度的三大发明,且表述不准确,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阿拉伯帝国。解题方法:结合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11.(2025·织金模拟)学者艾瑞克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后,似乎”全世界的人民,听到了号声”。以下大事年表主要说明十月革命( )时间 国家 事件1919年5月 中国 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7月 巴西 爆发6万工人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干涉苏俄的罢工1919年 墨西哥 成立共产党,在工会运动和农民组织中产生强大影响1919年 埃及 一些地方建立以“苏维埃”命名的政权,表明要以俄国人为榜样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全球扩展C.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解析】【分析】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到,中国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巴西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干涉苏俄的罢工,体现了无产阶级对苏俄革命的支持。墨西哥成立共产党,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在工会运动和农民组织中产生影响。埃及一些地方建立以“苏维埃”命名的政权,表明效仿俄国,而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这些事件都反映出十月革命对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相关活动产生了推动作用,所以选项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符合材料信息的,A正确;材料中所列举的中国、巴西、墨西哥、埃及的事件,都是与无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活动或者对苏俄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等,并没有任何信息表明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全球扩展,相反是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相关,B错误;虽然十月革命本身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但材料中所给的大事年表主要体现的是各国受十月革命影响开展的无产阶级相关活动,重点不是直接体现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沉重打击,C错误;十月革命确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材料大事年表主要展示的是十月革命后其他国家受其影响的革命活动,并非强调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事实本身,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俄国十月革命。解题方法: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分析表格信息,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12.(2025·织金模拟)以下为“遇见2025:联合国大事件表”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联合国致力于( )>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 >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 >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A.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C.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 D.保护世界生态环境【答案】B【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分析可知,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等问题,即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B正确;“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不能概括防治沙尘暴、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A错误;“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不能概括维护国际和平与信任、防治沙尘暴,C错误;“保护世界生态环境”不能概括维护国际和平与信任、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联合国。解题方法:结合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13.(2025·织金模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思想智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韩非材料二【史学之光】材料三【建筑魅力】材料四【传承之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2)请你制作表格,简要介绍材料二《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本信息。(要求:在答题卡上 制作表格;表格设计合理,内容准确,包括名称、作者(主编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行数和列数自定;制表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可不用直尺;)(3)建筑凸现地域文化特色。如果为材料三的建筑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请任选其中一个并陈述入选的理由。(4)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量的西方文化已传入到中国,并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答案】(1)孔子:以德治国;墨子:主张兼爱互利,反对不义的战争(意思相近即可)韩非:以法治国。(2)名称 《史记》 《资治通鉴》作者(主编者) 司马迁 司马光成书时间 西汉 北宋体例 纪传体 编年体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00多年的历史(3)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主持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明朝北京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理念;折射出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和中正观念等,是中国古代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任选一个回答即可)(4)在批判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史记》与司马迁;李冰与都江堰;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解析】【分析】(1)思想主张: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分析史料信息可知,孔子:以德治国;墨子:主张兼爱互利,反对不义的战争(意思相近即可)韩非:以法治国。(2)简介: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按照题干要求,对书籍的名称、作者(主编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3)选择和理由: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对材料三中的都江堰、明朝北京城、明长城,三选一,再结合所学进行简要的概括。(4)看法:依据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情况再结合所学对上述材料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即可。【点评】本题考点是百家争鸣、古代史学成就、古代中国的杰出成就。解题方法:(1)思想主张: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分析史料信息即可。(2)简介: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按照题干要求,对书籍的名称、作者(主编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选择和理由: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对材料三中的都江堰、明朝北京城、明长城,三选一,再结合所学进行简要的概括。(4)看法:依据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情况再结合所学对上述材料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即可。14.(2025·织金模拟)从救亡图存到复兴逐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人一直没有停下探索 的脚步,正在逐梦前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探索之路】材料二【革命之路】材料三【发展之路】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第二阶段 1978年—2012年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第三阶段 2012年至今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1)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 料等。请将材料一史料进行分类。(只填序号,多写、少写、错写均不给分)实物史料: ▲ ;文献史料: ▲ ;图像史料: ▲ 。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在图④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哪一运动的开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A到图B反映出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南昌起义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3)材料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得益于哪两项重大举措?结合所学 知识,归纳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答案】(1)实物史料:①;文献史料:②④;图像史料:③。新文化运动。(2)变化:城市到农村;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措施:“一五”计划、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改革开放)。原因: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国有企业改革;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工农武装割据;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史料的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指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物,如文物、建筑等;图像史料指的是以图像形式存在的史料,如照片、绘画等;文献史料指的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档案等,因此①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属于实物史料;②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刊和④《青年杂志》,属于文献史料;③武昌起义后的湖北军政府新军合影,属于图像史料。故:实物史料:①;文献史料:②④;图像史料:③。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运动:新文化运动。(2)变化:根据材料二图A“《南昌起义》”可知,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根据材料二图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知,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变化:城市到农村。革命道路:结合所学中国革命道路的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道路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措施:根据材料三“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可知,与“一五”计划相关;根据材料三“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可知,与1984年开启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改革开放)相关。故措施:“一五”计划、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改革开放)。原因:结合所学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知识,可从党的领导、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等。【点评】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一五计划、改革开放。解题方法:(1)分类:依据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文献史料的概念分析材料一即可。运动: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的④点历史信息即可。(2)变化: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的发展历程分析材料二信息即可。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分析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的发展历程即可得出答案。(3)措施:阅读史料,找出关键信息“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再结合建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关键信息即可。原因:结合所学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知识,可从党的领导、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即可。15.(2025·织金模拟)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思想-宣传自由】材料一《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的歌颂。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独立-追求自由】【法制-捍卫自由】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摘自《独立宣言》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且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第二条……此等权利包括自由、财产权、安全和抵抗压迫。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 法律中人人平等……第十七条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该权利。……——《人权宣言》(1)材料一中为“新时代”到来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请列举一部这场运动在艺 术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根据图2指出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二,说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之处?(4)综合以上所述,你认为哪些因素有助于实现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答案】(1)文艺复兴。《蒙娜丽莎》(或者《最后的晚餐》);(其他答案符合史实即可)人文主义。(2)印度民族大起义。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都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4)思想解放的推动、反抗殖民压迫、法律的进步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解析】【分析】(1)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并结合所学分析《神曲》的时代和作者是谁可知,该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作品: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时代在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品可知,有《蒙娜丽莎》(或者《最后的晚餐》)。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可知是人文主义。(2)历史事件:结合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知识分析图1信息可知,与甘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分析非洲殖民地的解放之路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共同之处:结合所学对比两则文献:《独立宣言》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和'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权宣言》开篇即说'人生来自由平等',都包含天赋人权思想。具体看《独立宣言》列举'生命权、自由权’,《人权宣言》第二条明确”自由、财产权’,第六条强调法律平等,可见两者都主张自由平等的基本人权。(4)因素:综合四则材料:文艺复兴体现思想解放推动自由观念传播;甘地和非洲独立反映反抗殖民压迫争取自由;两个宣言说明通过法律确立自由权利。因此实现自由需要思想启蒙、政治斗争、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点评】本题考点是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解题方法:(1)思想解放运动:阅读史料,找出关键信息“《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并结合所学分析《神曲》的时代和作者是谁即可得出答案。代表作品: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时代在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品即可。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即可。(2)历史事件:结合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知识分析图1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分析非洲殖民地的解放之路即可得出意义。(3)共同之处:结合所学分析《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内容,找出共同点即可。(4)因素:结合所学对上述材料和结论进行分析总结即可。1 / 1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5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1.(2025·织金模拟) “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 “家”融合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皇帝制2.(2025·织金模拟)如下为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据此判断( )A.拜占庭帝国阻碍东西商路 B.交往交流促进文明发展C.亚欧大陆的交通畅通无阻 D.阿拉伯人商业活动频繁3.(2025·织金模拟)有人认为,王安石变法以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把 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 丧失。材料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 )A.背景 B.内容 C.取得的成效 D.失败的原因4.(2025·织金模拟)历史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B.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明朝时,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D.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5.(2025·织金模拟)遗址、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下图见证了( )A.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暴行B.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C.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D.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6.(2025·织金模拟)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骞。”他们两人的共同贡 献是( )A.开辟了实业救国的新道路B.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C.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D.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7.(2025·织金模拟)毛泽东说: “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 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下列军事行动最能体现这一 作战指导思想的是( )A.三大战役,主力决战 B.横渡长江,占领南京C.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D.主动撤离,转战陕北8.(2025·织金模拟)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 事件( )A.标志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彻底摧毁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制度C.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促使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9.(2025·织金模拟)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10.(2025·织金模拟)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具有独特的贡献。据图可知,阿拉伯人的贡献主要是( )A.发明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B.创造了灿烂的文学成就C.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D.传播印度的三大发明11.(2025·织金模拟)学者艾瑞克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后,似乎”全世界的人民,听到了号声”。以下大事年表主要说明十月革命( )时间 国家 事件1919年5月 中国 爆发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919年7月 巴西 爆发6万工人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干涉苏俄的罢工1919年 墨西哥 成立共产党,在工会运动和农民组织中产生强大影响1919年 埃及 一些地方建立以“苏维埃”命名的政权,表明要以俄国人为榜样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全球扩展C.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2.(2025·织金模拟)以下为“遇见2025:联合国大事件表”部分内容。据此可知,联合国致力于( )>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 >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 >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A.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B.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C.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 D.保护世界生态环境13.(2025·织金模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就辉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思想智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 “以法治国……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韩非材料二【史学之光】材料三【建筑魅力】材料四【传承之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别概括他们的思想主张。(2)请你制作表格,简要介绍材料二《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本信息。(要求:在答题卡上 制作表格;表格设计合理,内容准确,包括名称、作者(主编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行数和列数自定;制表时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可不用直尺;)(3)建筑凸现地域文化特色。如果为材料三的建筑申请世界物质文化遗产,请任选其中一个并陈述入选的理由。(4)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量的西方文化已传入到中国,并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14.(2025·织金模拟)从救亡图存到复兴逐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人一直没有停下探索 的脚步,正在逐梦前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探索之路】材料二【革命之路】材料三【发展之路】第一阶段 1949—1978年 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诞生第二阶段 1978年—2012年 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向社会公众及职工发行股票,飞乐股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股”第三阶段 2012年至今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2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1)史料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其表现形式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图像史 料等。请将材料一史料进行分类。(只填序号,多写、少写、错写均不给分)实物史料: ▲ ;文献史料: ▲ ;图像史料: ▲ 。结合所学知识,陈独秀在图④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标志着哪一运动的开始?(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图A到图B反映出中国革命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出南昌起义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创的革命道路。(3)材料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得益于哪两项重大举措?结合所学 知识,归纳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原因。(写出两点即可)15.(2025·织金模拟)自由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被赋予神圣崇高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思想-宣传自由】材料一《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它充满着对教会和封建贵族的谴责,对自由、理性和求知的歌颂。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独立-追求自由】【法制-捍卫自由】材料二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摘自《独立宣言》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且在权利方面是平等的。……第二条……此等权利包括自由、财产权、安全和抵抗压迫。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达 法律中人人平等……第十七条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该权利。……——《人权宣言》(1)材料一中为“新时代”到来奠定基础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请列举一部这场运动在艺 术方面的代表作品,这些作品体现的共同时代精神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图1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根据图2指出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独立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二,说明《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在内容上有何共同之处?(4)综合以上所述,你认为哪些因素有助于实现人类对自由的追求?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解析】【分析】世袭制是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夏朝之前,实行禅让制,即部落联盟首领把位置传给贤德之人。而夏朝建立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这种制度使得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将国家的统治权与家族的血缘关系紧密联系起来,体现了“家”的血缘关系与“国”的地缘统治的融合 。例如,此后的商朝、周朝等朝代,王位大多也是在王族家族内部传承。所以世袭制符合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这一特点,A正确;禅让制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通过推举的方式,把首领之位让给有贤能之人,如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这种制度不强调血缘关系,而是注重个人的品德和才能,与“家”的血缘传承无关,所以不符合夏朝“国”与“家”融合的要求,B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同时要对周天子尽一定的义务。这一制度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是在夏朝之后出现的,不是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C错误;皇帝制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立的,秦始皇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制度出现在秦朝,远远晚于夏朝,也不是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世袭制。解题方法:结合所学把选项带入到题干中进行分析即可。2.【答案】B【知识点】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陆上丝绸之路,便利了中西方的交流交往,促进了文明的发展,B正确;拜占庭帝国存在时间均晚于汉代和罗马帝国时期,且拜占庭帝国并未阻碍东西商路,A错误;“畅通无阻”说法绝对化,C错误;图示描述的是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往,而阿拉伯人商业活动频繁是在7世纪以后,晚于题干所属时期,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汉朝的对外交往。解题方法:结合汉朝的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3.【答案】D【知识点】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解析】【分析】据“王安石变法富国而非富民为目标,夺商人、地主、农民之利归国家财政,几乎把整个社会作为‘取财”的对象。新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导致变法的社会基础丧失”可知,王安石变法损害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故题干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D正确;“实施的背景”在题干中未有体现,A错误;募役法、保甲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B错误;题干表达的是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取得的成效”,C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点是王安石变法。解题方法: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4.【答案】C【知识点】明朝的经济发展【解析】【分析】“明朝时,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业中心”,仅仅是客观地叙述了在明朝这个时期,景德镇在制瓷业方面所处的地位,没有对其进行分析或评判,属于历史史实,C正确;“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里不仅叙述了陈胜、吴广起义这个事件,还对其进行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样的分析评判,属于历史解释,A错误;“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既说明了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又阐述了其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这是对官渡之战的分析,属于历史解释,B错误;“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在叙述元朝建立这一事件的同时,对元朝的性质进行了分析评判,属于历史解释,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明朝手工业。解题方法:依据历史史实的相关概念再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即可得出答案。5.【答案】B【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解析】【分析】据题干“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一三元古庙、‘致远号”巡洋舰老照片”和所学知识可知,“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三元古庙、‘致远号’巡洋舰老照片”分别反映了三元里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三元里抗英体现了中国民众自发反抗英国侵略,“致远号”在黄海海战中奋勇作战体现了清军官兵反抗日本侵略,两者都见证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正确;英法联军在广州的暴行主要体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对广州的侵略行为等,与三元里抗英以及“致远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意义不符,A错误;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是《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与图片所反映内容无关,C错误;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之后,主要表现为列强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等,与三元里抗英以及“致远号”所体现的历史意义不契合,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近代列强侵华。解题方法:结合近代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找出共同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6.【答案】B【知识点】洋务运动;张謇兴办实业【解析】【分析】张之洞是晚清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创办了汉阳铁厂等一系列近代工业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展。张謇是清末状元,弃官从商,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众多企业,是著名的实业家,推动了近代轻工业的发展。张之洞创办近代重工业企业,张謇创办近代轻工业企业,他们都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B正确;开辟实业救国新道路的主要是张謇,张之洞主要是从洋务运动的角度推动工业发展,并非以实业救国为主要理念,A错误;张之洞是封建官僚,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不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张謇是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C错误;张謇后期主要是为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并非单纯维护清政府统治,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解题方法:结合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7.【答案】D【知识点】转战陕北【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西北野战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的指挥下,面对十倍于我之敌,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正确;“三大战役,主力决战”与三大战役有关,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A错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与渡江战役和南京解放有关,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共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千里跃进,战略进攻”与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关,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C错误。故答案为:D项。【点评】本题考点是解放战争。解题方法:结合解放战争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8.【答案】A【知识点】三大改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解析】【分析】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选项A符合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A正确;彻底摧毁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是1950 - 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不是三大改造,B错误;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的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并非三大改造,C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主要得益于国家对工业建设的重视、合理的规划以及人民群众的积极劳动等因素,和三大改造并没有直接的促使关系。三大改造主要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三大改造。解题方法:结合三大改造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9.【答案】C【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西藏和平解放;香港回归;全方位外交【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中英香港交接仪式发生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1978年,推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③中国代表签署加入WTO议定书是2001年;④签订西藏和平解放协议是1951年。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序,④②①③符合题意,C正确;ABD项排序错误,AB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香港回归、中国加入WTO、解放西藏。解题方法:结合中国建国后的发展历程分析题干内容,然后进行排序即可。10.【答案】C【知识点】阿拉伯帝国【解析】【分析】据题干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从图中可以看出,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度的0-计数法、棉花、食糖等传播到欧洲,同时也把阿拉伯数字等传播开来,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C正确;从O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并非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传播,A错误;虽然阿拉伯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学成就,如《天方夜谭》,但图片信息主要体现的是文化传播方面,而非文学成就,B错误;图中显示阿拉伯人传播的有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印度的0-9计数法、棉花、食糖等,并非只是印度的三大发明,且表述不准确,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点是阿拉伯帝国。解题方法:结合阿拉伯帝国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11.【答案】A【知识点】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解析】【分析】从大事年表中可以看到,中国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巴西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干涉苏俄的罢工,体现了无产阶级对苏俄革命的支持。墨西哥成立共产党,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在工会运动和农民组织中产生影响。埃及一些地方建立以“苏维埃”命名的政权,表明效仿俄国,而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这些事件都反映出十月革命对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相关活动产生了推动作用,所以选项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符合材料信息的,A正确;材料中所列举的中国、巴西、墨西哥、埃及的事件,都是与无产阶级革命相关的活动或者对苏俄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等,并没有任何信息表明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全球扩展,相反是与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相关,B错误;虽然十月革命本身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统治,但材料中所给的大事年表主要体现的是各国受十月革命影响开展的无产阶级相关活动,重点不是直接体现对帝国主义统治的沉重打击,C错误;十月革命确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材料大事年表主要展示的是十月革命后其他国家受其影响的革命活动,并非强调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一事实本身,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点是俄国十月革命。解题方法: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分析表格信息,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12.【答案】B【知识点】联合国与“安理会”【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宣布2025年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宣布2025—2034年为联合国防治沙尘暴十年”“联合国人口基金发起2025年全球援助募捐呼吁,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分析可知,联合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等问题,即推动世界性问题的解决,B正确;“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不能概括防治沙尘暴、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A错误;“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不能概括维护国际和平与信任、防治沙尘暴,C错误;“保护世界生态环境”不能概括维护国际和平与信任、保障危机中的妇女和女孩的福祉,D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点是联合国。解题方法:结合联合国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干内容,然后与选项对比即可。13.【答案】(1)孔子:以德治国;墨子:主张兼爱互利,反对不义的战争(意思相近即可)韩非:以法治国。(2)名称 《史记》 《资治通鉴》作者(主编者) 司马迁 司马光成书时间 西汉 北宋体例 纪传体 编年体内容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 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00多年的历史(3)都江堰: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主持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等多方面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是中国历史上费时最久,工程最大,防御体系和结构最为完善的长城工程,它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明朝北京城: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理念;折射出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和中正观念等,是中国古代最显著的文化特征。(任选一个回答即可)(4)在批判中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加以补充、拓展,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性继承。(言之有理即可)【知识点】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史记》与司马迁;李冰与都江堰;宋元时期的文化——宋词、元曲、资治通鉴【解析】【分析】(1)思想主张: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分析史料信息可知,孔子:以德治国;墨子:主张兼爱互利,反对不义的战争(意思相近即可)韩非:以法治国。(2)简介: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按照题干要求,对书籍的名称、作者(主编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3)选择和理由: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对材料三中的都江堰、明朝北京城、明长城,三选一,再结合所学进行简要的概括。(4)看法:依据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情况再结合所学对上述材料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即可。【点评】本题考点是百家争鸣、古代史学成就、古代中国的杰出成就。解题方法:(1)思想主张:结合百家争鸣的知识分析史料信息即可。(2)简介: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的基本知识按照题干要求,对书籍的名称、作者(主编者)、成书时间、体例、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即可得出答案。(3)选择和理由:结合自身的历史知识的储备情况对材料三中的都江堰、明朝北京城、明长城,三选一,再结合所学进行简要的概括。(4)看法:依据当今世界的文化发展情况以及中国文化的发展情况再结合所学对上述材料和结论进行总结分析即可。14.【答案】(1)实物史料:①;文献史料:②④;图像史料:③。新文化运动。(2)变化:城市到农村;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措施:“一五”计划、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改革开放)。原因: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等。(答出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知识点】新文化运动;国有企业改革;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影响;工农武装割据;第一个五年计划【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史料的知识可知,实物史料指的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实物,如文物、建筑等;图像史料指的是以图像形式存在的史料,如照片、绘画等;文献史料指的是以文字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档案等,因此①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属于实物史料;②维新运动期间各地重要报刊和④《青年杂志》,属于文献史料;③武昌起义后的湖北军政府新军合影,属于图像史料。故:实物史料:①;文献史料:②④;图像史料:③。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故运动:新文化运动。(2)变化:根据材料二图A“《南昌起义》”可知,走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根据材料二图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可知,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变化:城市到农村。革命道路:结合所学中国革命道路的知识可知,井冈山革命道路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逐渐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故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措施:根据材料三“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可知,与“一五”计划相关;根据材料三“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可知,与1984年开启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改革开放)相关。故措施:“一五”计划、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改革开放)。原因:结合所学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知识,可从党的领导、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说明,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制定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技创新等。【点评】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一五计划、改革开放。解题方法:(1)分类:依据实物史料、图像史料、文献史料的概念分析材料一即可。运动: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一中的④点历史信息即可。(2)变化:结合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的发展历程分析材料二信息即可。革命道路:结合所学分析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的发展历程即可得出答案。(3)措施:阅读史料,找出关键信息“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举行奠基仪式”“1984年北京天桥百货商场进行股份制改革,正式成立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再结合建国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分析关键信息即可。原因:结合所学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的知识,可从党的领导、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即可。15.【答案】(1)文艺复兴。《蒙娜丽莎》(或者《最后的晚餐》);(其他答案符合史实即可)人文主义。(2)印度民族大起义。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都体现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4)思想解放的推动、反抗殖民压迫、法律的进步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也可给分)【知识点】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与《人权宣言》;非洲独立运动与“非洲年”【解析】【分析】(1)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材料“《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并结合所学分析《神曲》的时代和作者是谁可知,该思想解放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作品: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时代在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品可知,有《蒙娜丽莎》(或者《最后的晚餐》)。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可知是人文主义。(2)历史事件:结合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知识分析图1信息可知,与甘地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印度民族大起义。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分析非洲殖民地的解放之路可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共同之处:结合所学对比两则文献:《独立宣言》强调'人人生而平等”和'不可转让的权利’,《人权宣言》开篇即说'人生来自由平等',都包含天赋人权思想。具体看《独立宣言》列举'生命权、自由权’,《人权宣言》第二条明确”自由、财产权’,第六条强调法律平等,可见两者都主张自由平等的基本人权。(4)因素:综合四则材料:文艺复兴体现思想解放推动自由观念传播;甘地和非洲独立反映反抗殖民压迫争取自由;两个宣言说明通过法律确立自由权利。因此实现自由需要思想启蒙、政治斗争、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点评】本题考点是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解题方法:(1)思想解放运动:阅读史料,找出关键信息“《神曲》是人类历史上的精神财富”“恩格斯称其作者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并结合所学分析《神曲》的时代和作者是谁即可得出答案。代表作品: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时代在艺术方面的代表作品即可。共同点:结合所学分析文艺复兴的时代精神即可。(2)历史事件:结合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基本知识分析图1信息即可得出答案。历史意义:结合所学分析非洲殖民地的解放之路即可得出意义。(3)共同之处:结合所学分析《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内容,找出共同点即可。(4)因素:结合所学对上述材料和结论进行分析总结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5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学生版).docx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5年中考历史三模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