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授课课件(共4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授课课件(共40张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思想解放、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的根本原因。
思想解放又是社会变革(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扩展)的先导。
思想解放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9课
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
学习目标:
1、认识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的方式。
2、了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因。
3、了解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知道其颁布的重要文献并理解其中蕴含的政治思想理念。
4、理解经济与政治、实践与理论的关系。
概念解读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它的历史使命是推翻封建统治,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其实质就是以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取代封建剥削制度。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前),主要通过自下而上的革命斗争实现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如英法美);
晚期资产阶级革命指发生于工业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或改革实现向资本主义的过渡(如德、意、俄、日)。
资产主义制度: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实质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实行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代议制。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专制独裁。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背景
经济:16-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
政治: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
阶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形成与强大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思想解放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
他们以议会为基地,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曲折性反复性
(3)过程
(2)时间:1640-1688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年革命爆发,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克伦威尔独裁统治
1649—1658年
查理二世王朝复辟
1658—1685年
詹姆斯二世
1685—1688年
威廉和玛丽
1688年“光荣政变”
杀了一个国王
赶走一个国王
请了一个国王
议会决定了国王的命运
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奠定基础。
“光荣革命”
意义: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 《权利法案》(1689年)
意义: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
英女王:
伊丽莎白二世
是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发展,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印象美国
哈佛大学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1)背景: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大西洋沿岸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
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3)意义: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场民族独立运动。它促进了欧洲
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
启蒙思想的影响
(2)过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一道伟大的雕塑”,迎接日后凯旋的法军将士。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
“巴士底狱”原名“巴士底要塞”。它始建于14世纪,建成初期是军事城堡,目的是防御百年战争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巴黎城门前。
后来因巴黎市区的不断扩大,巴士底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也因此于14世纪末被改为王家监狱,专门关押政治犯,巴士底要塞也成为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也就有了后来“巴士底狱”的名字。文学家伏尔泰就曾被关押于此。
印象法国
①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
②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的束缚;
(1)背景
③启蒙思想也对民众产生了深刻影响。
④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大革命
1789大革命爆发
推翻波旁王朝
《人权宣言》
(1792-1804)
(1804-1814)
《法国民法典》
(1830-1848)
(1848-1852)
(1852-1870)
(2)过程
一、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3、法国大革命
1789年8月,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原则。
内容:第一部分是人法,其中都是有关民事权利的规定;
第二部分是物法,是有关各类财产所有权和其他物权的规定;
第三部分是获取各类所有权的方法的规定,具体包括继承、遗嘱、还债、赠予、夫妻共同财产等相关法律条文。
性质: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法典。
意义: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2)特征: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3)实质: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制度。
(1)政治理念:启蒙思想----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权力制衡……
(4)早期资本主义经济思想: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如金银等是国家财富的象征;主张政府应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损害和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
工业革命后的经济思想:自由主义(主张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出自由放任的经济原则,张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经营。)
(3)资本主义政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的政党,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2)政治制度的类型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是其代表
②共和制:美国、法国是其代表。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相似性
2、政党制度
(1)形成两党制(英、美)或者多党制(法)
(2)特点:是议会斗争的产物;
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
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1、实行代议制
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内容:
(1)从立法、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
(2)确立议会在选举、言论、集会等方面的权力
原则:
(1)法律至上
(2)议会至上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标志:《权利法案》(1689年)
立法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立法权
征税权
军事权
司法权
1701年《王位继承法》对王权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限制,并且把包括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大问题的决定权都掌握在议会手里。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内阁与国王关系
上院
议会
下院
权力机关
英国君主立宪制运作特点:
(1)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2)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权力机关;
(2)首相及内阁组成英国政府,掌行政权,受议会监督,对议会负责;
(3)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及首相就要集体辞职,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①中央集权原则:
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
②分权制衡原则: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中央与地方分权。
③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2、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总统(行政权)国会(立法权)最高法院(司法权)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议院确认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总统任命联邦法官最高法院可宣布总统法令违宪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2)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①性质: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积极意义:A.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B.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2、美国的联邦共和制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有种族歧视色彩。
③局限:
材料 (1787年宪法)并没有将政治和法律权利平等地赋予这片刚刚独立的土地上的所有居民。他们保障那些拥有一定资产的男性公民的所有权利,而拒绝给于那些没有资产的男性、女性和儿童以相应的权利,也拒绝给于奴隶和土著居民相应的权利。
——美·本特利《新全球史》
由材料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局限是什么?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承认奴隶制的存在,
(2)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①性质:
第一部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积极意义:
A.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共和制政体,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B.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2、美国的联邦共和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9世纪,法国经历了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多次反复,最后确立了共和制度。
一 政治动荡,政权变更频繁
二 共和之路艰难、曲折
特点:
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5.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相似性
(2)政党制度
(1)形成两党制(英、美)或者多党制(法)
(2)特点:
①是议会斗争的产物;
②代表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
③通过定期选举轮流执政。
(1)实行代议制
即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议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1)背景
材料 19世纪,随着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农奴制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此同时,长期在农奴制压迫下生活的广大人民为了摆脱被奴役的地位,掀起了大规模反对农奴制的革命斗争。1853-1856年,落后的俄国与工业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之间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俄国遭到惨败,充分暴露了政府的无能和农奴制度的腐朽,也使俄国统治者猛然惊醒,他们意识到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发展本主义工业,才能使俄国走上强大的道路。
——人民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俄国1861年改革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俄国沙皇政府面临着怎样的“空前危机”?
①根本原因: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阶级矛盾尖锐;
③克里木战争的战败。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四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
——“二一九法令”(1861年)
①废除农奴制:
②其他改革:
E.刺激工业发展的措施
A.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
B.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
D.实行义务兵役制
C.教育改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通过赎买得到土地。
(2)内容
1、俄国1861年改革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19世纪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俄国1861年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1861-1865年
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起
1871年
德国统一与宪法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
意大利统一
1870年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帆船与汽船的较量
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英国轮船
1、俄国农奴制改革
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克里木)战争爆发后,俄军竟找不到一张克里木军用地图,士兵素质极差。由于交通落后,从俄国中部调兵至克里木所时间甚至超过英、法从国内调兵所时间;面对装备来复枪、铁甲蒸规的英、法军队,俄军只能以滑膛和机船应付。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 (公里) 制度
俄国 71 29 (1860年) 1600 (1860年)
英国 323 225 (1850年) 14603
封建农奴制
君主立宪制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在俄国农奴制下,一方面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另一方面农奴主为谋取暴利,将大批的粮食、原料出口,农奴制发达使投入工业的资金不足。正是由于这种种原因,俄国资本主义难以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欧各国。
据材料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1、俄国农奴制改革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一条 农奴对地主的财产和人身依附永久性地取消……
第二条 农民和解放的农奴享有农村自由等级的人身权和财产权。
第三条 农民从地主那里取得土地,必须以劳务或现金方式赎买。
——————“二一九法令”(“解放”法令)
“解放”法令实施后,地主的地方统治权和对农奴的司法权随之消亡。……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 ……沙皇政府同时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
—— 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俄国农奴制改革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材料二 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
——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局限: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课堂思考】阅读材料,分析俄国改革的历史意义与局限?
①意义: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性质),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材料一 “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列宁
1、俄国农奴制改革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工业品制造
棉花种植
“世界工厂”
资本主义工商业
奴隶制种植园经济
市场、原料 进口关税 西部土地 劳动力
北方 给我 提高 自由州 自由人
南方 给英国 降低 蓄奴州 奴隶
北方资本主义工业要发展,就需要废除黑人奴隶制。
2、美国南北战争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美国独立战争比俄国农奴制改革彻底的原因。
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得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合作探究
2、美国南北战争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马志尼 加富尔 加里波第
意大利统一运动是随着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及拿破仑政权的结束而开始,亦随着1871年的普法战争而结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1815年拿破仑一世入侵、烧炭党形成开始,至1831年青年意大利党提出“政治改革”的口号。第二阶段为1848-1849年意大利独立战争时期,反对封建分裂和奥地利帝国统治。第三阶段以撒丁王国为中心,依靠加里波第的红衫军,解放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于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870年,意大利先后从奥地利和法国手中收复失地,实现统一。
3、意大利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4、德意志的统一
“从柏林到瑞士,现在不过几个小时的车程,但在19世纪初,一个德国商人从柏林到瑞士却要经过10个邦国,办10次手续,换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值。这一状态使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大国崛起》
德意志要走上强国之路,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德国的分裂状态,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请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4、德意志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德 国 英 国
相同 不同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议会 【课堂探究】
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并任期终身,议会拥有立法权,内阁掌握行政权。
国王,没有实权,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
皇帝,拥有行政、外交、军事、立法权,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由皇帝任免,向皇帝负责。
皇帝控制议会
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进行组阁,向议会负责。
国家权力中心,拥有最高立法权。
积极: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大进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局限: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在帝国中得以延续(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4、德意志的统一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探究一:黑船来航让日本面临怎样的危机?
美日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美国必胜!
—(美)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
黑船来航
4、日本明治维新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明治维新
(2)内容: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
①幕藩体制衰落;
②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 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
④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
(1)根据材料,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黑船事件”
美国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事件,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的事件,最后双方于次年签定《日美和亲条约》
(3)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实际掌握了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
4、日本明治维新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洋务运动在本质上并非革命运动,而是封建阶级的一种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在‘西学为用’方面,在学习和设立资本主义性质的事业方面,客观上是进步的,而在‘中学为体’,在维护封建统治方面,则是保守的、反动的。
——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探究二:同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为何失败了?
4、日本明治维新
三、资本主义的扩展
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
材料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由于1832 年的改革,(英国)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 年的48.8 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0.8 万人,由占人口比例的约2% 增加到3.3%。
——王觉非主编《近代英国史》
材料三:杰克逊总统实行强迫印第安人西迁的政策……印第安人在西迁中约减少了1/3 的人口。美国的大陆扩张是建立在印第安人的坟场上。
——杨生茂、陆镜生《美国史新编》
1、与封建制度比较,资本主义制度是巨大的历史进步。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
2、资本主义制度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制度。其在全球的扩张仍带有掠夺性。
3、资本主义列强大肆推行殖民主义,把亚非拉广大地区变成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压榨和掠夺。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1794年,法国大革命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
立足实际,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