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教科版三上《天气》单元
3.测量气温
假如学校计划组织大家开展游园活动,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天气呢?
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吗?
怎样才能知道气温是多少?
怎样才能知道气温的变化?
气温计
一、聚焦
学习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1.气温计放在哪里测量气温?
2.测量时气温读数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
室内温度(教室里)
室外阴凉处(大树旁)
室外阳光下
走廊上(教室外)
室外阴凉处才是最合理的室外温度。其他地方测量出来的温度都不准确,要么偏高,要么偏低。
应当把气温计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测量。
·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阴凉通风处)。
·悬挂在空气中离地面高度约1.5米。
·保持干燥。
·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
·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二、探索
测量并记录教室外的气温
要注意些什么?
遵守纪律
操作规范
分工合作
及时记录
二、探索
在正确的地点测量气温。
注意音量,不能大声喧哗。
还要掌握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做到准确读数。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温度 20℃ 21℃ 20℃ 19℃ 19℃
多个小组同一时间对同一区域 (大树阴凉处) 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我们在同一个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
测量并记录教室外的气温
有什么发现?
有什么新问题?
同一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数据都很接近。
三、研讨
测量并记录室外一天气温变化
二、探索
测量时间 气温(℃)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绘制气温柱状图
测量时间 气温(℃)
早晨(8:00)
上午(10:00)
中午(12:00)
下午(14:00)
傍晚(16:00)
7
9
12
15
11
1.为什么要严格按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2.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有什么规律?
3.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三、研讨
规范使用测量工具能获得更加精确的科学数据。
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天气变化规律。
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百叶箱
气象预报通常会报—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四、拓展
气象站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呢?
气象站还会使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和设备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存储和处理。气象站通过配备各种传感器和设备、使用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以及采用先进的气象仪器和观测方法,能够全面、准确地监测各种环境要素,为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一、基础知识作业:
1.一天中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午夜12时 B.下午14时 C.日出前后
2.下面温度中可以反映当地的气温的是( )A.室内温度 B.手心温度 C.室外树荫下通风处的温度
3.夏天的时候室外气温高,最不适宜在室外阳光下工作的时间是( )A.11点 B.14点 C.9点
解析:一天中清晨日出前气温最低,午后2-3时气温最高。
解析:测量气温应在室外阴凉通风处。
解析:一天中午后2-3时气温最高,此时最不适合在外工作。
C
C
B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