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手工工场、工厂、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垄断组织、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中间阶层●重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本课重难点本课核心概念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时空坐标18世纪30年代18世纪60年代“飞梭”出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19世纪初珍妮纺纱机出现19世纪末20世纪初汽船、火车问世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1771年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19世纪中后期电力技术、内燃机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含义,简单地讲是由机器的发明和运用引起的由机器取代手工劳动,由工厂取代作坊和手工工场的过程。18世纪后半期,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了19世纪,工业革命又从英国扩散到法国、美国、德国、俄国等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一、工业革命的背景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假如你是一位18世纪英国的商人,现在你想投资工场,你会首先考虑哪些因素?资本、劳动力、技术、市场、资源一、工业革命的背景政治条件 经济条件 资金劳动力原料技术市场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殖民扩张(不平等贸易、黑奴贸易)促进资本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国内市场)手工工场水平较高,劳动分工细致,工具趋专门化,工人技术纯熟17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欧洲的科学技术中心之一国内: 圈地运动国外: 殖民扩张,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殖民掠夺(国外市场)一、工业革命的背景随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18世纪60年代,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为开端,机器生产开始代替手工生产,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纺纱机和传统纺车相仿,靠摇动纺轮驱动纱线,它一次可以同时纺十几根纱线,提高了生产效率。这表明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品已不能满足需要,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工业革命由此开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始于纺织领域,通过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二、工业革命的进程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扩展①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从英国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和北美,从大西洋两岸逐步深入内陆,形成持续不断的辐射效应②各国政府通过税收、立法、直接投资等方式推动工业发展(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1、条件①19世纪中后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②自然科学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 电力成为补充、取代蒸汽的新动力,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 带来更便捷的动力,汽车、飞机等新式快速交通工具应运而生化学工业的兴起 人们不仅用化学方法加工原料,而且采用合成方法制造新的材料,石油化工业获得发展旧产业部门的新技术改造 炼钢、纺织、采煤、机器制造和铁路运输等焕发出新的活力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 明 者 工匠、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发明基础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进步时 间 1765--19世纪中期英开始-法美结束(100年)19世纪中期 德俄日开始 1866- 19世纪 末20世纪初 , 30多年范 围 英国—法美—德俄日 同时开始于几国重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②速度快,范围广,规模大③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各具特色)④以美德为中心⑤以重工业为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材料一 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工业品博览会。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多达630万人。14 000件展出品如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无限想象力的科技成果……材料二 1904年在美国圣路易斯举办的世博会,给世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博览会主题展馆有:电气馆,这是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展馆,爱迪生曾亲自到展馆检查;机械馆,供应世博会的能源,是实业家流连忘返的地方;运输馆,汽车堂皇出入……这次世博会不仅反映了社会生活变化,也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全球人类共同体面貌的影响,极大促进了世界经济整体化的趋势。材料三 在工业革命中“它(指蒸汽机)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材料四 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弃置在屋隅……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了。”材料五 1870年以后,随着科技的巨大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兴起,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的资本也就越来越多,于是股份公司这种早已出现的集资经营方式开始得到广泛发展……此外,资本主义的激烈竞争也加速了大资本吞噬小资本的进程……1873年的经济危机使许多中小企业破产,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的集中。——摘自《世界近代史》2.生产组织形式:(1)工厂:工业革命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2)垄断组织:随着投资的不断扩大、竞争的日趋激烈,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六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转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3.阶级结构:工业革命造成社会阶级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材料七英国就业人口比例图4.社会生活: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购物、休闲娱乐、体育、教育发展迅速。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八 “工人区”对面,住着高等的或中等的资产阶级……挤满了工人的“恶劣的街区”,是周期性光顾城市的一切流行病的发源地。——龚敏《论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住宅问题》材料九 到18世纪,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宗教信仰被怀疑。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就有小偷1万余人,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董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5.社会问题:工业革命导致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社会问题。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十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移。——摘自杨宁一主编《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6.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三、工业革命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葡萄牙、西班牙荷、法、英蒸汽时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电气时代美、德实力增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市场拓展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5~16世纪16~18世纪中期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拓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葡萄牙、西班牙荷、法、英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社会生活政治思想阶级经济两次鸦片战争、双半社会;爱国官兵反抗、太平天国运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师夷长技、中体西用,西学器物层面民族资产阶级产生衣食住行风俗观念的近代化三、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思想经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设厂自救”“实业救国”,出现民族工业的第一个高潮。救亡图存运动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启示反思:在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有何启示?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闭关锁国,爆发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重。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坚持科技创新。当堂作业DD当堂作业D当堂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