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Contents目录【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历史渊源,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理念的初步实现。一、文艺复兴二、宗教改革三、近代科学的兴起四、启蒙运动一、文艺复兴(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意】彼特拉克《歌集》1.14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从意大利兴起了一场席卷整个欧洲的、宣扬新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史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 Renaissance)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re-birth), 一是新生(new-birth), 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因为从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希腊罗马的古文艺和人生观的复活,是一种复生的运动;从另一方面看来,文艺复兴却是欧洲近古文化的先锋,是一种文化的新诞生。 ——陈衡哲:《西洋史》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人文主义 。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自由平等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文艺复兴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复兴,而在于创造。 ——【法】伏尔泰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英】恩格斯文艺复兴的背景:①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②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世的享乐。③文化:意大利人较好地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典籍。④思想:基督教会垄断西欧文化教育,人们处于蒙昧之中。⑤外部因素: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的传播。⑥直接原因:14世纪中叶,黑死病在意大利蔓延促使人们反省。一、文艺复兴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英】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文艺复兴的内容:①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②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③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④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体现了资产阶级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精神。特征 时间 代表人物 思想特色兴起 14世纪 文学三杰:但丁(文艺复兴先驱)、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薄伽丘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发展 15世纪 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 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扩展 15世纪后期 莎士比亚、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哥白尼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在史学、政治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一、文艺复兴你再不用期望我的言语或手势;你的意志已经自由、正直和健全,不照它的指示行动是一种错误;我现在给你加上冠冕来自作主宰。 ——【意】但丁《神曲》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在宗教中,而是在科学中……人类所进行的任何研究,如果不经过数学的验证,都不是真正的科学。 ——【意】达·芬奇文艺复兴把人们的注意力由对神的崇拜转移到对人的认识上来,开始把人与神提到了并重的地位。 ——雅各布·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达·芬奇手稿一、文艺复兴2.文艺复兴的影响: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和禁锢的人性,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与现世世界。积极方面:①主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基督教神学对人性、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桎梏,为后来宗教改革和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②追求自由、幸福和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③提倡科学,注重实践,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④它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日常行为方式文明化。消极方面:①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②影响范围仅限于上层社会,群众基础薄弱。人生本来不是为了像野兽一般活着,而是为了追求美德和知识。——但丁《神曲》人类不能使我产生兴趣。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一、文艺复兴德皇亨利四世在同罗马教皇的斗争中失利,被教皇开除教籍,国内诸侯乘机反叛。1075年1月,年仅26岁的亨利四世带着他的妻子和孩子,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站在满地白雪的卡诺莎城堡的院子里。根据惯例,年轻的德皇赤足披毡站在寒冷的雪地里苦苦恳请教皇接见,并原谅他这个认了罪的人。而格里高利七世这位出身低微的手工匠的儿子,硬是让高贵的德皇在室外整整等了三天,直到使其受尽了精神上的侮辱后才出来恩赐给这位忏悔者一个赦罪的吻。“卡诺莎之辱”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欧洲中世纪王权屈从于教权。(教权强于王权)问题1、中世纪谁可以和上帝直接对话 问题2、谁强烈地要求与上帝直接对话 问题4、他们的要求能顺利实现吗?问题5、怎样才能实现与上帝的直接对话 教皇、主教、教士等神职人员普通教徒不能否定教皇和神职人员的权威,实行宗教改革上帝教皇等神职人员普通教徒问题3、他们为什么会有这强烈愿望?深受罗马教廷的压迫和剥削二、宗教改革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出售免罪券⑴思想: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⑵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⑶政治: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使天主教会与人们的矛盾加深;⑷导火索: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1.原因二、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站出《九十五条论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因信得救)的原则。第27条 有人说当钱币一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They preach man who say that as soon as the penny jingles into the money-box, the soul flies out [of purgatory].宗教改革运动就此开始第86条 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Why does not the pope, whose wealth is today greater than the richest of the riches, build just this one church of St. Peter with his own money, rather than with the money of poor believers 2、宗教改革的内容因信称义教随国定1)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2)上帝面前人人平等;3)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进行宗教活动。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世俗权力高于教权,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人人平等3.宗教改革的影响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3)文化上: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二、宗教改革基督教的发展演变诞生于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392年,被定为罗马国教1054年,分裂东正教公教(天主教)天主教新 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1517年人文主义文艺复兴否定神学思想找到现世中的自我——文化运动上流社会知识阶层宗教改革否定教权找到灵魂得救的自由基层社会大众群体——社会运动教皇权威新教二、宗教改革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兴起近代科学?时间 代表人物 著作或发现16—17世纪 哥白尼 “日心说”、《天体运行论》伽利略 望远镜牛顿 万有引力定律其他科学领域 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破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科学方法 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展自然规律三、科学革命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思考近代欧洲科学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教会宗教启蒙运动科学革命一是人类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二是将“人”作为人类研究的正当对象,以科学为典范,对人文社会学科进行彻底改造;三是以科学的理性论证和建构正当的社会制度。近代科学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理论方法和发展动力,有力地激发了启蒙精神的兴起与成长。三、科学革命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是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是毫无根据的了。——[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卢梭:主权在民国家必须根据正式颁布过的、长期有效的法律来统治,而不能依靠临时的专断命令来进行统治。法律一经制定,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必须平等地服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逃避法律的约束与制裁。国家权力有三种: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洛克《政府论》洛克:分权、君主立宪四、启蒙运动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有一级从属于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录用。——伏尔泰《风俗论》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实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伏尔泰:君主立宪四、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别人的引导,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摘自[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它适应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诉求,号召人们用理性的力量去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力平等和个人自由,体现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进步性。康德的观点有何进步?四、启蒙运动发源地英国中心法国扩展德国启蒙运动:17—18世纪法国大革命17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美国革命1775年—1783年英国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近代转型四、启蒙运动启蒙思想是看世界的一个新角度,要求摒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启蒙运动的影响深远,因此,18世纪被人们称为“理性时代”。——[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谈谈你对启蒙运动和“理性”的认识“理性时代”如何理解?四、启蒙运动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18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们,也同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使他们受到的限制。——[德]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理性王国”的时代局限性,带有浓厚的时代和阶级属性,在这种思潮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理性王国”本质上是资产阶级专政,平民大众是无法享受到真正的民主、平等和自由。“理性时代”有何局限?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分析四、启蒙运动课后作业:了解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如孟德斯鸠、伏尔泰、亚当·斯密等关于中国的论述。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四、启蒙运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中国处于元朝后期至明朝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伏尔泰对儒家的德治推崇备至,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明智、最文明的国家”。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则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中国实行的是“东方专制主义”“宗法专制主义”。到18世纪末,对中国的负面评价占了上风。——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对比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思想进一步弘扬实质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近代化历程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