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第四课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目录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01西汉的强盛02东汉的兴衰03两汉的文化04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西汉的建立(二)西汉初年的统治材料一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二 高帝南过曲逆,上其城,望见其屋室甚大,曰:“壮哉县!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顾问御史曰:“曲逆户口几何?”对曰:“始秦时三万馀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史记·陈丞相世家》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汉朝,定都长安。1. 经济上:“文景之治”(1)原因(背景):① 西汉初立,社会残破,经济凋敝;② 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③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黄老无为思想】指黄帝学说与老子学说相糅合,相比道家思想,它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不用过多地争锋相对或强行干涉,反而发挥出无为而治的力量,以达到事半功倍、事实完美的效果。也就是说,不是没有行动,而是行动之间的自然流动,没有刻意追求结果,而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休息】休养(节流):轻徭薄赋,安定社会;生息(开源):充实人口,发展经济。(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影响:经济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材料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滥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2)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国并行制。2. 政治上中央统治15个郡诸侯统治39个郡时代 措施 影响汉高祖 分封7个异姓功臣为诸侯王。 异姓诸侯拥兵自重,对中央集权造成威胁。剪除异姓诸侯王,但又“惩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 同姓诸侯王势力膨胀,给汉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隐患。汉景帝 削减诸侯封地。 引发并平定吴楚等七国叛乱。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解决王国问题颁布“推恩令”,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再行分封给子弟。这一措施成功分解了诸侯王的势力。酎金夺爵,削弱诸侯实力,加强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1)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中朝;二、西汉的强盛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2)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二、西汉的强盛(3)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二、西汉的强盛(4)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酷吏以冷酷、血腥著称。在公元前130年的陈皇后巫蛊案中,三百多人被牵连其中,他们都被张汤处死。八年后,张汤又负责处理淮南王、衡山王之案,结果又有数千人被杀。公元121年,张汤又负责江都王刘建的案子。江都王虽然自杀,但张汤依然不肯罢休,“坐死者数万人”。张汤只是这些酷吏的一个“缩影”而已。2.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二、西汉的强盛(1)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上二、西汉的强盛(2)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民不用赋而天下饶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上二、西汉的强盛(3)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国家对商业贸易进行宏观调控,平抑物价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上二、西汉的强盛(4)抑制工商业者,颁布算缗、告缗令,向他们征收财产税。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经济上二、西汉的强盛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公元前 135 年,设五经博士,儒学上升到经学。至此,百家学说虽未完全消失,但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 董仲舒传》董仲舒4.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思想上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 3 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4 郡。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上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 3 次较大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汉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 4 郡。5.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上二、西汉的强盛公元前127年6.开辟丝绸之路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募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二、西汉的强盛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5)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比以前更加有效。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补充二、西汉的强盛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汉孺子“昭宣中兴”政治黑暗王政君封后王莽入中枢“大司马”“安汉公”加九锡摄皇帝受禅称帝王莽(公元前45年-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之侄。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即新始祖,也称建兴帝或新帝,公元9年-公元23年在位。西汉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王莽被朝野视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选,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公元8年12月,王莽代汉建新,建元"始建国",宣布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王莽统治末期,天下大乱,新莽地皇四年,王莽死于乱军之中。王莽共在位16年,卒年69岁,而新朝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很短命的朝代之一。西汉前202-9年新朝9年-23年东汉25-220年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建立新朝,西汉灭亡。进行一系列不切实际改革,激化社会矛盾。王莽改制失败原因:①改制触及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利益;②制度本身存在问题,如币制改革数年间进行三次,引发严重经济混乱;③王莽统治集团内吏治腐败,贪官污吏乘机压榨人民;④对周边民族急切发动战争,严重激化社会矛盾。企图解决问题的王莽,成为被问题解决的王莽。三、东汉的兴衰西汉前202-9年新朝9年-23年东汉25-220年“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东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治下,奠定“光武中兴”的措施: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范晔《后汉书》 措施 目的政治经济思想 措施 目的政治 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 思想 重视儒学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政府开支。与民休息,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儒学得到继续发展三、东汉的兴衰东汉衰亡: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②“清议”和“党锢之祸”。皇帝不寿幼帝登基幼帝登基太后主政外戚干政皇帝长大依靠宦官宦官干政清浊之争东汉后期皇帝年龄日后史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东汉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品评人物的风气激浊扬清的清议士大夫们以太学为中心,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以期挽东汉政府的狂澜于既倒。实质:专制皇权的旁落三、东汉的兴衰东汉衰亡: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②“清议”和“党锢之祸”。士族的崛起在西汉末叶,士人已不再是无根的“游士”,而是具有深厚社会基础的“士大夫”了。士人的背后已附随了整个的宗族。士与宗族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士族”。——余英时《东汉政权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夫交游者,俦党结于家,威权倾其国,或以利厚而比,或以名高相求。同则誉广,异则毁深。——《永乐大典》东汉后期,随着政治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大族出身的官吏们为了维持本家族的利益,“朋党结私,背实趋华”。士人为了做官,也投靠依托权门。——白寿彝《中国通史》三、东汉的兴衰东汉衰亡: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朽黑暗。②“清议”和“党锢之祸”。③豪强地主势力↑,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根因】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 ——司马彪《续汉书》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后汉书·仲长统传》东汉豪强地主“田庄经济模式”豪强地主的坞堡庄园生活画像石【东汉】 成都博物馆三、东汉的兴衰东汉衰亡:④184年张角-“太平道”黄巾起义动摇东汉统治基础。⑤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军阀割据,东汉政权名存实亡。黄巾起义漫画作品①外戚、宦官。②士大夫清议、党锢之祸。③豪强地主,土地兼并严重。④“太平道”黄巾起义。⑤地方军阀割据。君主专制衰落中央集权无力地主-农民阶级矛盾尖锐土地兼并所导致的阶级矛盾尖锐是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三、东汉的兴衰分类 内容 影响史学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②东汉班固:《汉书》文学 汉赋、乐府诗、五言诗科 技 医学 ①《黄帝内经》②《神农本草经》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华佗:麻沸散数学 《九章算术》其他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周髀算经》;③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著《灵宪》 农学 ①《氾胜之书》;②《四民月令》 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铺陈排比,辞藻华丽;反映社会真实情况;语言朴实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医圣”,奠定中医临床学基础促进中国、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精通外科手术、健身方法思考:两汉文化成就与大一统之间的关系?启示?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的大一统局面之下,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四、两汉的文化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西汉的建立汉初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文景之治”西汉的强盛经济上的大一统政治上的大一统思想上的大一统疆域上的大一统民族上的大一统东汉的兴衰西汉史叙:武帝身后事王莽改制光武中兴东汉衰亡汉武盛世两汉的文化史学、文学、数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农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