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9)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1973年在石油危机爆发之际,访问东京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对田中首相说:“不要屈服于阿拉伯国家的无理恫吓。”田中反问道:“那么,美国能给日本保证石油的稳定供应么?”基辛格答道:“眼下谁也做不到这一点。”田中说:“这样说来,日本只好作出自己的反应了。”这反映出( )
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B.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美日同盟关系的破裂 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2.现阶段,国际区域货币、特别提款权、强国货币(日元、英镑等)、加密货币等,都无实力替代美元,但欧元已占据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人民币国际化也在加速。由此可知( )
A.美元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B.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C.布雷顿森林体系趋向于瓦解 D.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变革
3.2009年12月生效的《里斯本条约》重新定义了高级代表一职,规定高级代表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与外交事务理事会主席,负责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同时建立对外行动署负责协调成员国外交政策。2015年伊朗核协议谈判中欧盟协调中俄立场,迫使美国接受多边框架。这说明( )
A.区域集团的国际协调能力提升 B.多边主义已成为国际共识
C.全球政治经济主导力量的嬗变 D.欧盟成员国间的分歧消失
4.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一落千丈,贬值一半以上,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剩下39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韩国政府要求,向其提供了195亿美元的巨额贷款,韩国经济迅速恢复。这说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A.打破了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B.解决了储备货币供应不充足的矛盾
C.建立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格局 D.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
5.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模式呈现出霸权治理衰落、多极治理兴起、网络化治理出现的状况,同时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角色也在发生变化,不得不与非政府组织等协调关系共同参与全球治理。这种变化( )
A.源于两极格局解体的冲击 B.反映了世界全球化的趋势
C.旨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地位
6.当今世界各种文化类型都可以通过网络冲破国家疆域限制而走向世界,各种各样的主流文化和流行文化、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都可以在网络中寻找到展示的舞台。这反映出信息化( )
A.促进世界文化一体化 B.推动了不同文明包容共生
C.对国家主权造成冲击 D.提升世界人民的生活质量
7.联合国曾把2001年确定为“不同文明对话年”,许多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一些发达国家,明确提出“抵抗美国的文化侵略”。据此可知( )
A.联合国的主要任务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B.经济全球化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C.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发展要求
D.发展中国家壮大,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8.1984年10月,邓小平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时说道:“国际上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南北问题。还有其他许多问题,但都不像这两个问题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战略性的意义。”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平问题的根源是恐怖主义 B.南北问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
C.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南北差距 D.和平与发展成为历史的潮流
9.据资料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重。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类似难民有近4200万人。2009年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难民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世界和平的头号敌人
10.在2023年8月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中,金砖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作为新成员加入金砖国家行列,并欢迎其他有意愿并符合条件的发展中国家成为金砖伙伴国。这表明金砖国家( )
A.力求合作共赢,促进全球发展 B.寻求地区合作,维护欧亚安全
C.积极联合伙伴,企图称霸世界 D.倡导“一带一路”,追求和平发展
11.2021年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100多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高级代表就气候危机、可持续复苏、人道主义形势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探讨应对之策,联合国秘书长指出,世界正处在深渊的边缘。这反映了( )
A.各国在合作共赢中促进了发展 B.经济全球化是强劲的时代潮流
C.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势在必行 D.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开始出现
12.有学者描绘当今的世界新现象:中国和拉美在讨论农业合作,非洲和阿拉伯在开展基础设施合作,欧洲和东南亚正在打造自由贸易,美国和非洲在合作修电厂,中国和欧洲准备合作开发北极。这些现象反映出( )
A.全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B.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C.地区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合作共赢是世界历史潮流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国际化趋势的形成与发展,有科学技术部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现代科学研究物质基础、经费和人力的巨大投入,使得任何一个国家单独承担也愈加困难。现代科研的重大课题都具有广博性、多结构性、多学科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全部科学技术问题。公司为了在所处工业领域中保持技术领先,只能进行跨国合作,来分担日益增加的研究与发展的投资和风险。当代的经济活动引发出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异、土地沙漠化及能源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超出了国家和区域的范围。跨国公司使得生产的专业化与协作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而且越来越表现在国际范围内。进入20世纪90年代,各国用于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资金投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同时各国政府之间双边和多边的科技合作项目激增。技术开发的分工与协作越来越多地渗透于单机生产、零部件生产乃至整个工序上,技术转移也已不限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中、低技术领域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正在加强。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远程通讯系统已将各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技术开发机构的信息交流联成网络。当今35000家跨国公司及其17万家子公司控制着世界所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80%以上,经营着70%的技术转让。在当前科学技术国际化的浪潮中,企业之间的跨国合作超过了国家之间的合作,企业扮演了主角。扩大和加强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就必须迅速提高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摘编自李惠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国际化趋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科学技术国际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科学技术国际化发展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科学技术国际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为打击恐怖主义和保障能源供应,应对中国等国家在非洲的竞争,美国开始重新审视非洲的战略价值,加大对非洲的人道主义援助,帮助当地应对民生与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但援助的同时依然附加政治性条件,例如通过援助推进当地军事安全建设以及政治自由民主等。
——摘编自杜小林《冷战后美国对非政策的演变、特点及趋势》
材料二 中国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方针与政策是基于南南合作的框架之下,提出互惠互利,共同发展。2006年,中国政府提出与非洲地区构建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援助模式,集中在人力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农业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以及人道主义援助等领域对非洲进行援助,增强非洲受援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周尚思《中国与美国对非洲官方发展援助模式的比较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美国援助非洲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中国援助非洲的意义。
答案
1.答案:A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B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1)原因: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政策的支持与引导;现代科研具有高级化和复杂化的特点;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技术开发的风险;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任答两点即可)
(2)主要表现: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速度加快和规模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和分工的新体系正在形成;国际科技信息网络得到发展;公司在研究与发展方面的跨国合作日益增强。(任答两点即可)应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增强国际化意识;加强技术投入与开发;追求规模效益;提高企业的管理和科研水平。(任答两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4.答案:(1)背景: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在非洲影响力增强;非洲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增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恐怖主义的威胁。(答出两点即可)
特点: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援助的政治色彩浓厚;重视人道主义援助。(任答一点)
(2)意义:推动了非洲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促进中非关系友好发展;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有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出三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