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原始社会 →争夺生活区域奴隶和封建社会→开疆拓土建立帝国(第11课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资本主义兴起→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他(克劳塞维茨)的思想已经非常精微深邃,但如果他的思想再 加上一个方面,或许就能认识到,战争包括的远不只是政治。战争 从来就是文化的表现,它还经常是决定文化形式的一个因素,在有 的社会中,战争就是文化本身。” —约翰 ·基根《战争史》对人类:灾难严重破坏经济文化发展对文化:双刃剑促进人类文明交融与发展【单元介绍】战争上面的两幅雕像,是在世界古代史上具有世界影响的人物: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他们通过战争影响世界,又不仅仅通过战争最终影响世界,为 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他们通过战争影响了相应区域的文化演变。【课堂导入】第五单元 战争与文化交锋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 )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 — — 公元前323年)1、 概况: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入侵波斯,灭亡了波斯帝国,征 服了从小亚细亚到印度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地跨欧、亚、 非三洲。亚 历 山 大欧马 其 顿腊地海亚历山太埃 及非罗洲征 服 埃 及伊苏斯之战击败大流士三世海高加米拉 亚波 斯巴 比 伦前325年拉 伯洲印入侵印度河流域 度拉 伯 海前333年伊苏斯红阿海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 亚历山大进军路线亚历山大退兵路线 亚历山大帝国疆界国洲海培拉o帝黑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2、影响: ( 1 ) 消 极 :①战争给被征服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这些地区固有的文化发展进 程在 一定程度上被打断。②被征服地区人口遭到奴役、屠杀,城市遭到劫掠、烧毁。马 具 璨希鹏 小亚细亚希腊城邦底比斯被夷为平地居民被卖为奴腓尼基推罗被攻陷,成年 男性居民几乎都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卖为奴隶波斯波利斯被劫掠一 空,城市被付之一炬, 宫殿烧成焦土中亚地区居民或被屠杀,或被强制迁移至亚历山大所建城市中亚历 其顿 线线界印度0爱 李巴比伦331加米伊莎斯前333年推罗波斯非洲亚河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2、影响: ( 2 ) 积 极 :①文化: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 也渗入到希腊文化当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碰撞 和交流,促进文学、科学等发展。②经济:通过远征,亚历山大把广大地区统一为一个大帝国,加强 了 这一地区经济和文化的联系与发展。它使希腊同西亚、中亚、印度等 地的贸易更加密切。③政治:在承袭东方体制的同时,将希腊民主传统引入东方。④思想: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以全新的目光看待世界。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一)亚历山大远征(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23年)3、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1 ) 文 化 :试图以希腊文化为主导,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 2 ) 政 治 :①在埃及自称法老之子。 穿着波斯服饰的亚历山大②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继承波斯的基本制度.服装礼仪.任用波斯人为官亚历山大在埃及和波斯的统治措施,目的在于树立自己的正统地位,增强 文化认同,进而巩固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4、帝国分裂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去世,帝国逐渐分裂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要国家。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帝国统治特点和目的:材料:亚历山大对波斯帝国的统治制度进行改造利用。他重用归顺的波 斯贵族,与东方女子通婚,头戴波斯王冠,掌握军事、行政、立法、铸 币大权。接受了波斯的行省制,但削弱了总督的权力。至于他在远征路 上建立的希腊式城市或殖民地,更是在他的掌握之中。——摘编自杨巨平《试析“希腊化”时期君主制的形成与特点》( 1 ) 特 点 :①因俗而治; ②加强专制; ③笼络当地贵族;④实行融合政策; ⑤推行希腊化。( 2 ) 目 的 :①缓和民族矛盾;②显示政权的合法性与正统性;③加强对被征服地区的控制和管理,维护帝国稳定。一 、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1、“希腊化时代”指从亚历山大远征到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间大约亚历山大远征时期前334年 前323年2、“希腊化世界”:亚历山大帝国在他去世后分裂成托勒密 埃及、塞琉古王国和马其顿王国三个主 要国家,这些区域统称“希腊化世界” ( 空间角度)。300年。( 时间角度)“希腊化时代”“希腊化世界”时期前30年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3 、 “希腊化时代”的”融合“主要表现(1)各区域民族的融合与统治结构的变动①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 他们基本垄断了高级官职,占有大 量土地,享受税收优惠,成为希腊化各国的统治阶级。②作为殖民者,他们生活于希腊风格的城市 中 ,保持着希腊人的生 活 方 式。③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上层人士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希腊文化。他们 说希腊语,模仿希腊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跻身统治阶级行列,成 为国王的顾问和官员。(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3、“希腊化时代”的”融合“主要表现(2)促使希腊文化中心东移。①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东移,亚 历山大城、安条克和帕加马等成 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②托勒密埃及鼓励文化发展,亚 历山大城内的缪斯宫收藏了大量 文化典籍,吸引学者前往研究。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②数学:欧几里得编写《几何原本》 ;③物理:阿基米德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学定理;④天文学:埃拉托斯提尼对地球周长的精确计算;⑤医学:医生通过解剖尸体,对人体的神经系统 及消化系统的基础研究。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 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3、“希腊化时代”的”融合“主要表现(3)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①文学:系统研究和整理《荷马史诗》和古希腊 的悲剧、史学、地理学作品,基本形成了我们今 天看到的版本。荷马史诗 ·奥德赛The Odyssey物理学 天文学埃拉托斯提尼对 地球周长作出了精确的计算阿基米德被誉为古希腊最伟大的百科是科学家发现了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基础科学原理,并在机械引用和数学、天文等方面有更高的成就。欧几里得编写的本《 数 学后世医生对 人体的 神经系 统及消 化系统 进行了 基础研 究文 学“希腊化 时代”的 文化学者们系统整理和 研究了《荷马史诗》阿基米德提出著名的物理学定理时空通s 权图C16I 属四公 元 前 2 1 8 年 5 月 5 日 , 一 个 希 腊 人 与 一 个 埃 及 妇 女 发 生 冲突 。 后 者 把 尿 倒 在 希 腊 人 身 上 , 而 且 拒 绝 道 歉 。 这 个 希 腊 人 写 信 向 托 勒 密 埃 及 的 国 王 控 告 说 :国 王 啊 , 我 请 求 你 , 如 果 你 同 意 , 就 请 不 要 坐 视 一 个 埃 及 女 人 这 样 无 理 地 侮 辱 我 , 我 是 一 个 希 腊 人 , 一 个 外 地 人 。— — 摘 译 自 《 恩 泰 克 塞 伊 斯 莎 草 纸 文 献 》 英 文 版这 本 是 一 场 平 常 的 民 间 纠 纷 , 但 这 个 希 腊人 为 什 么 特 别 强调 自 己 的 希 腊 人 身 份 和 对 方 的 埃 及 人 身 份 (1 )托勒密国王是马其顿人,马其顿人和希腊人都是统治者,强调身 份是为了从国王哪里获得有利的判决。(2)反映了被征服地区人民与希腊人、马其顿人之间相处并不融洽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4、“希腊化时代”的”冲突“主要表现(1)西亚、北非存在普遍抵制希腊化的现象;希腊文化对普通民 众影响不大。(2)文化差异引发反抗,甚至武装冲突。历 史 纵 横马 卡 比 起 义公 元 前 1 9 8 年 , 巴 勒 斯 坦 被 塞 琉 古 王 国 占 领 。 塞 琉 古 王 国 的 统 治 者 推 行 希 腊 化 政 策 , 向 当 地 的 犹 太 人 征 收 重 税 , 引 起 犹 太 人 的 强 烈 不 满 。 公 元 前 1 6 8 年 , 犹 太 祭 司 马 卡 比 发 动 起 义 , 以 灵 活 的 战 术 与 塞 琉 古 周 旋 , 同 时 积 极 争 取 外 部 支 持 , 与 罗 马 结 成 同 盟 。 公 元 前 1 6 5 年 , 犹 太 人 基 本 赢 得 独 立 , 传统 的 犹 太 文 化 继 续 发 展 。史 料 阅 读托 勒 密 埃 及 经 常 让 士 兵 借 用 埃 及 人 的 房 屋 。 埃 及 人 则 用 他 们 特 有 的 方 式 反 抗 :在 鳄 鱼 城 , 我 们 发 现 原 来 用 来 安 置 军 队 的 一 些 房 屋 , 房 顶 已 经 被 揭 掉 , 门 被 墙 封 住 了 , 那 个 地 方 修 起 了 祭 坛 。 他 们 所 以 这 样 做 , 是 为 了 这 些 房 子 不 致 被 占 。— —摘译自[美]威廉 · 弗格 森 《 希 腊 帝 国 主 义 》( 1 ) 具 有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特点;(2)文化交往从以往的单向性发展为双向性;( 3 ) 以希腊文化为主,融合东方民族文化,发展的趋势是融合型 的文化取代纯粹的东方文化和希腊文化。(4)文化融合是军事征服的结果。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5.文化特点:一、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化时代”(二)“希腊化时代”和“希腊化世界”6、 影响:①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日益广泛深入,使希腊文化、科学得以发扬光大;②便利和促进了各希腊化王国之间以及它们与周边地区的交 往 ;③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的交通体系 ;④促进古代世界五大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西方文化圈(拉丁文化 圈),东亚文化圈(汉字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阿拉伯文化 圈),印度文化圈(南亚文化圈)和东欧文化圈(斯拉夫文化 圈 )⑤虽然被征服地区不同程度接受了希腊文化,但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的矛盾仍然存在。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蒙古西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古西征的原因:材料1: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①开疆扩土,夺取资源,建帝国;②成吉思汗的雄才大略;③东西无强国;④1218年,花剌子模国扣留蒙古商队,杀害蒙古使臣( 直 接 ) 。材料2: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其职责便在于对内能保证部民的安全 , 对外则能掠夺更多的财物。 成吉思汗是当时最能胜任这两种职责的第 一人选。他的理想就是对外征服和掠夺。12 世纪末期,中国四分五裂 的版图和互相征战的纷杂局势为成吉思汗的征服提供了有利条件。——摘编自纪宗安李强《略论蒙古西征的原因和影响》干 *第一次西征:(1219- 1223年, 成吉思汗)以复仇为由,1219年 大举西征,灭花刺子模国,直抵黑北 海 北 岸 。哈刺和第二次西征:(1235年—1242年, 拔都)灭金后,征服今俄罗斯、乌 克兰地区的诸多公国和部族,一直 打到今德国、匈牙利和巴尔干半岛第三次西征:(1252年 — 1260年旭烈兀):13世纪中叶,蒙古以 西亚地区为目标,进行第三次西征 攻占巴格达。(一)蒙古西征 2、过程:莫斯科阔东来路线(1252—1255)1208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 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蒙古军队第二次西征路线蒙古军队第三次西征路线 蒙古军队灭亡的政权1259年前的蒙古帝国界元时期中国各族活动范围钦 察 汗 国 基辅格约撤莱伊海 报达 利习国二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阿拉伯海印 度孟加拉湾洋克拉科夫多璐大 江 O 女罗马教皇使节普朗卡庇尼 东来路线(1245—1247)地 中海 花剌子模台 汗 国帖必力思黑 海阿惠通西辽漠夏里西西辽合河二 、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一)蒙古西征 3、结果: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蒙古在其他地区形成四大汗国,它们在 名义上仍将元朝尊为宗主国(形成四大汗国,改变了亚欧政治版图)。金帐汗国(钦察汗国 ) : 成吉思汗的 孙子拔都创立。察合台汗国: 成 吉 思汗次子察合台的 封国。伊利汗国: 成吉思 汗孙子旭烈兀西征 后建立。窝阔台汗国: 成吉 思汗第三子窝阔台 后代海都所建。材料1: 蒙古人在推行退田还草政策,将农田全部毁坏, 将其重新变为牧场。为了达到目标,蒙古人毁坏了所有的 水利设施,让农田失去水源,最终荒漠化。慢慢的,原本 富庶的阿富汗就变成了一片贫瘠之地。——阿富汗贫穷落后的真相材料2:据估算,在两年的时间里,成吉思汗的军队杀了 125万人,当时花刺子模的全部人口大约是300万。 ……在 攻陷这些城市后,蒙古士兵有条不紊地进行了分批屠杀。 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战斗人员还是非战斗人员,都死在 了他们的刀斧之下。颅骨成堆,血流成河。——[英]安德鲁 · 马尔著,邢科译:《世界史》(一)蒙古西征 4、影响:(1)给被征服地区的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破坏;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蒙古大军屠城①欧洲传教士受教皇和法国国王派遣来华,来漠北与蒙古交涉;②意大利马可 ·波罗于1275年来华,《马可 ·波罗行记》对以后几个 世纪的欧洲航海、探险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③列班 ·扫马由耶路撒冷到欧洲访问,见到了教皇和英、法国国王。(3) 引发了较大规模的民族迁徙,使亚欧内陆的民族分布产生了变化 , 一些被征服地区的文化面貌有所改变。①军队西迁:迁徙的移民主要是西征的蒙古军队。14世纪后,他们逐渐 与当地居民融合。②移民东迁:大批移民自西东迁,进入中国中原地区,被称为“色目 人”,大部分融入汉族和蒙古族,形成新的民族一回族。二、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 一 )蒙古西征 4、影响:(2) 客观上推动东西方交流:思考点:P65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哪些影响 ( 1 ) 对 中 国 :①大批中亚、西亚移民来华,成为“色目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朝灭亡后,这些移民的后裔大部分与汉人融合。②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元朝灭亡后, 基督教的影响基本消失,但伊斯兰教的影响得到部分延续。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特别是对西方 的了解有明显增加。思考点:P65蒙古西征对不同地域的文化产生哪些影响 (2)对中亚和西亚的影响:① 伊斯兰文明受到战争的沉重打击,不过后来又逐渐恢复了。②一批蒙古人(主要是军队)移居至此,致使该地域受到蒙古文化的 影响 ;但他们的后裔逐渐被当地的文化和民族所同化。(3)对欧洲:①受到极大震撼;②激发了探索东方的热情;③打击了教会的统治;④推动了人文主义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合作探究】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1:从成吉思汗动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 “驿站”制度。 据不完全统计,蒙古帝国时期,仅元各行省范围内设置的主要水陆驿站 就达1500多处。这一制度,对于东西方之间,中原和北方各地区、各民①蒙古帝国内外发达的”驿站”制度,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材 料 2 : 蒙古西征横扫欧亚大陆,消除了国界的限制,使整个亚洲畅通 无碍。 ……阿拉伯地区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艺术等成果传人 了中国;中国的历史、算术、制图、医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通过 阿拉伯人更加广泛地传播到西方, 这些都对西方社会的变革和世界文明 的 发 展 作 出 了 重 大 贡 献②蒙古帝国几乎把亚洲合为一体,进一步加强了东亚与中亚、西亚之间的关系,大大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进程。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3:蒙古帝国时期.欧洲的商人、使节、游人来远东的络绎不绝。③蒙古帝国将欧亚大陆连成一片,恢复、加强了东亚和欧洲之间的直接交往,扩大了东西方文化交流。有双方人口的相互流动和迁居现象,这对扩大东亚和欧洲之间的联系和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起到的作用决不能低估。材料4:蒙古帝国时期,在东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镇中都有西方商人经商, 东西方贸易在蒙古帝国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东西方商人们不仅把 东西方货物相传互补,而且在经商过程中,互相传播各方面的消息,客 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工”、“医”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④蒙古统治者对东西方贸易关系和技术交流的注重和保护措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蒙古西征如何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材料5:《马可 · 波罗游记》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对马可 · 波罗讲过这么一段话:“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汉默得,我 不晓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们,求他们庇佑我。”通过宗教传播, 不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响,而且在宗教传播过程中由于人们的 广泛交往,使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甚至连物质文化等方面都也受 到了影响。⑤蒙古帝国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希腊文化融合埃及和西亚文化;希腊人和马其顿人逐渐融合并成为统治阶级; 希腊文化中心东移,出现新的希腊文化中心;文学、科学等领域的发展欧洲传教士与马可波罗来华、列班 ·扫马访欧;民族迁徙亚历山大远征亚历山大远征与“希腊 一化时代 ”希腊化时代蒙古三次西征蒙古西征与东西方交流东西方交流【课堂小结】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促进了中西地域文化交流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