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暑假作业

资源简介

(11)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探学新知】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产生:公元前6世纪,古代希腊城邦国家形成。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但各城邦实际实行的制度千差万别。
(2)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公民大会、议事会、官员和陪审法庭手中公民积极参与国家管理,是雅典城邦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
①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
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③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④陪审法庭:是主要司法机关,陪审员全体达6000人之众,组成规模不等的法庭审理大小案件。
(3)斯巴达寡头政治
①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国王世袭继承,垄断了军事统帅权。
②长老会:议员仅30人,终身任职。
③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拥有主持公民大会、审判国王等重要权力,年一任,一般不得连任。
2.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共和制:
①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等高级官员、元老院和公民
执政官 有两人,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
元老院 由卸任高级官员组成,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的行动。
公民大会 有权立法、宣战媾和和审判,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②特点:所有官职均无薪金,穷人实际上无法当选;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
(2)罗马帝国时期——君主制:
①形成标志: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共和国崩溃,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形成君主政治。
②权力归属:皇帝(元首)掌握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军队听命于皇帝,是实行独裁统治的重要工具。
3.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本质: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公民仅是少数。
二、中古欧洲的封建制度
1.中古欧洲封建国家
(1)产生:中古欧洲国家建立在罗马帝国废墟和日耳曼人王国的基础上。最初的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
(2)发展: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度建立起庞大帝国。但他死后,国家陷入分裂,形成后世西欧3个主要国家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
2.中古西欧典型的政治制度
(1)中古西欧国家制度的重要特征:王权和基督教会长期并立。国王依靠教会支持获得政权的合法性;教会依靠王权扩展基督教维护教会权威。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多次发生冲突。
(2)法国的等级君主制
①三级会议的召开:腓力四世为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三级会议成为近代欧洲民主议会制度的起源
②法国等级君主制: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国王与贵族、教会、市民通过三级会议相互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王权。
(3)英国的议会君主制
①国王权力受到制约:13世纪初,英王约翰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1215年他们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②议会君主制政治的逐渐确立
a.开端:1265年,在贵族与国王的冲突中,英国召开由僧侣、大贵族、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的大会,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b.发展:1295年,英王再次召开国会。此后,国王不断召开议会,议会权力逐渐加强。
c.确立:14世纪中期,议会形成由贵族组成的上院和由骑士、市民组成的下院,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议会成为国王与贵族、骑士、市民共商国是的平台。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三、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概况:
(1)16-18世纪,资产阶级对专制王权与封建制度发起冲击,进行了多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近代西方政治制度。
(2)其中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和法国共和制最为典型。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长期斗争的结果,英美法等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代表性,又各有特色。
2.英国君主立宪制
(1)初步形成
①政治前提: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激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②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此后,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收新税和招募常备军。
(2)逐步发展
①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议会内阁制度。国王权力限于邀请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并批准首相提名的各部大臣,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
②19世纪中后期,英国先后进行了3次议会改革,大部分成年男性公民获得了选举权,议员席位的分配也更加合理,英国民主制度基本形成。
3.美国联邦制
(1)背景:1757年英国在北美的13个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随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之初美国实行邦联制,但邦联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弊端逐渐显露,美国召开制宪会议重新商讨政治制度。
(2)确立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
①内容: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兼任陆海军总司令。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包括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它们对宪法和法律有最终解释权。
②意义:美国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逐渐完善:1865年美国废除奴隶制,黑人随之获得公民权。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历经200余年的变革,美国民主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4.法国共和制
(1)曲折发展:1791年,法国首次建立共和国,但共和制度最初并不巩固。1848年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
(2)最终确立:1875年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宪法规定法国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有权通过法律,可以推翻内阁。总统任期7年,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3)发展:法国中央政府形成了总统和议会两大权力中心,导致第三共和国政局不稳。经过数年动荡后,共和派最终在国会中获得优势,并控制了总统职位。至此,法国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
5.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评价
(1)积极性: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经过19-20世纪的多次改革和革命,西方政治制度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2)局限性:在资本主义社会,名义上人民享有广泛、平等的民主权利,但实际上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往往为实质上的不平等所替代,法律上的平等往往为事实上的不平等所取代。如英国选民长期仅占人口的很少比例,美国宪法一度承认了黑人奴隶制的合法地位等。
【预习自测】
1.根据下图展示的古代西方政治结构,判断该国家是( )
A.雅典 B.斯巴达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2.古希腊城邦公民的服装款式相对单一,并不用于区分人们的身份、地位。而古罗马的服装款式相对多样,公民会根据不同的身份、地位穿戴不同款式的服装。两者存在差别主要是由于( )
A.人文思想的强弱 B.政治体制的不同
C.审美倾向的差异 D.公民权利的有无
3.雅典重视公共设施建设,这些设施占据了城市的绝大部分空间,并面向全体男性公民开放。人们自由穿梭在城市里,谈论时政、欣赏戏剧、祭祀诸神、享受生活,他们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这说明雅典( )
A.人人平等享有政治权利 B.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C.政治体制影响社会生活 D.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4.古代雅典的官职津贴来自城邦的库藏,但很多情况下,雅典的库藏不足以支付这种津贴。于是政治领袖们为了保证津贴,常常凭借民众法庭之力没收私财以充公,故没收富室财产的法案时有提出。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雅典( )
A.法律服从全体民众意愿 B.经济基础难以支撑民主政体
C.公民的参政热情并不高 D.直接民主存在非理性的漏洞
5.希腊斯巴达城邦的长老会议员当选资格有严格限制,一般需要出身富有或者贵族之家才能当选。而且一旦当选,终身任职,“终生显要”,他们“不依成文法规,一味随意专断”。这反映出斯巴达( )
A.立法权的至上性 B.具有稳定的民主运行机制
C.寡头政治的特点 D.城邦制度受地理环境影响
6.11世纪时,英国1/5的耕地属于国王,1/4属于教会。威廉一世将全国1/2的耕地给予大贵族,这些贵族的领地往往分散于各地,如彻斯特伯爵休的封地,除其伯爵领以外,被分置于19个郡中,此外约有20个贵族的领地分散在10个以上的郡里。该举措旨在( )
A.对抗教会的权威 B.瓦解封君封臣制度
C.分散地方贵族权力 D.保持国王的优势
7.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等地位之人根据这块土地上的法律作出合法裁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这体现的理念是( )
A.法律至上 B.君权神授 C.民主共和 D.社会契约
8.1100年,英王亨利一世即位后作出承诺:国王之封臣被罚没土地时,不必上交全部动产,但反叛者不在此列;免去骑士的领地所有的税收、杂役,以保证其能有效地装备服役等。这些承诺意在( )
A.增加贵族权益 B.提高国防力量 C.促进经济发展 D.巩固国王权威
9.1280年在佃户的反抗逼迫下,西欧某处庄园法庭指控处罚一封建领主:领主开垦了一块赤杨林地称之为伯利·芬,并且在那儿本属于村民的土地上隔离出一块地方,仅供领主使用,本来村民在那里可以在任何时间进行公共放牧的。上述材料说明西欧( )
A.庄园内部矛盾恶化 B.贯彻奉行权利精神
C.酝酿早期民主理念 D.领主合法权利受限
10.“光荣革命”以后,国王对议会通过的法案不止一次地予以否决。据记载,威廉三世曾五次行使否决权,安妮女王在1707年也行使过一次。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 B.国王仍是国家权力中心
C.议会中心地位遭破坏 D.国王逐渐控制了议会
11.从1976年到2013年,美国联邦政府共发生关门事件18次,最短的1天,最长的21天。2013年10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及其民主党同僚控制的参议院与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众议院,在医改问题上的分歧难以弥合。参议院多次否决众议院通过的限制奥巴马医改方案的预算案,致使政府因预算“难产”而关门。美国联邦政府关门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中央政府权威的强化 B.联邦制名存实亡
C.各州之间矛盾的缓解 D.分权制衡的原则
12.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是由国王或大封建主颁发给城市和市民的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11-15世纪,出现了“整个欧洲,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国王、贵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都纷纷给他们的城市颁发特许状”的局面。它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下表为部分特许状的内容。
颁发者 内容
【英】不列特尔市 任何个人来到这个市镇,只要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免受其先前领主的追捕。
【英】亨利一世 伦敦市民享有充分的权力任命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市长,并任命任何一人或他们所愿的伦敦市民为法官……
【英】亨利二世 我保证我所有的沃灵福德市民在我的整个英格兰和诺曼底的土地上都有安全和平,并且无论他们在哪里……
【英】理查德一世 市民们拥有每周在工作日的时间内举办一次市场的权利,并且享有所有的自由权利和免关税权。
【法】威廉·克里托伯爵 免除市民的若干封建税和封建劳役,如骑士税和诉讼税,城堡驻军的非正当勒索、税金及封建人头税。
【法】特尔瓦伯爵亨利 手艺工匠和商人每年交纳一笔定额地租,即有权在市内居住和包租郊区农田,亦有权自由出售房屋、葡萄和土地。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1)根据材料,概括西欧特许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特点。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请从“促使中世纪西欧城市率先突破封建主义的牢笼”的角度,分析西欧特许状的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核心是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制开始逐步形成,首相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首相掌握行政权、议会掌握立法权,两者相互制约。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标志是《1787年宪法》,其中体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在联邦政府结构中体现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国会立法;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对宪法负责;最高人民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参议院批准。三者独立平等,相互制约,防止专制的出现。
——尹宣译《联邦论:美国宪法述评》
材料三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国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作用权力很小。德意志的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是不完善的。
——邢来顺、吴友法《德国通史》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美国、德国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不同方式。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国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不同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在权力运行机制上的相同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C
6.答案:D
7.答案:A
8.答案:D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1)主要内容:确认市民的身份自由;保障人身安全;确认土地自由使用权和所有权;一定的贸易自由权;废除封建赋役;明确城市享有一定的司法和行政管理权。
特点:颁发主体为上层贵族或教会人员;涉及领域广;是封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具有政治契约的属性。
(2)作用:协调王权、贵族势力和城市的矛盾;促进城市自治;一定程度保障了城市的基本制度和市民的基本权利;促进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有利于西欧社会从古代封建主义到近代资本主义的转型。
14.答案:(1)建立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年)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后,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德国:王朝战争(1864—1871年)完成统一后,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
(2)
对比项 英国 德国
君主权力 统而不治,无实际行政权 皇帝掌握实权(任命宰相、解散议会)
议会权力 议会(下院)是最高权力中心 议会权力小,帝国议会受皇帝控制
责任内阁 内阁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产生 内阁对皇帝负责,宰相由皇帝任命
封建残余 较少 大量保留(如贵族特权、专制传统)
(3)相同点:均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英国议会与内阁制衡,美国三权分立)。以法律形式确立制度(《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任答1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