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PDF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高年级6月联考
历史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
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位生活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农民,在收获季节将多余的小麦运到乌尔城的集市售卖。
他发现集市上不仅有来白周边地区的大麦、椰枣,还有从远方运来的铜矿石和天青石。
这一现象反映了上古时期西亚地区
A.精耕细作农业繁荣
B.商业契约意识浓厚
C.区域贸易较为活跃
D.铜器制造技术精湛
2.13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设立“高等法院”,要求封建领主的法庭判决需经高等法院
复审;此外,他还铸造统一货币,促进国内贸易。这些措施旨在
A.防止腐败
B.加强土权
C.避免战乱
D.发展经济
3.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对待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时,只要他们愿宣誓效忠,接受某种附席地
位,就可继续维持自已的贵族身份,甚至管理原领地。此外,在对待异教徒时,苏丹不仅
保留他们原有信仰,还按照当地习惯来征收赋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这些举措
A.促进了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B.改变了原有的政治体制
C.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联系
D.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4.特诺奇蒂特兰位于减水湖特斯科科湖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工岛之一,由阿兹特克人
修建。岛上有3条堤道与陆地相连,供应全城淡水的引水渠与道路纵横交错。特诺奇
蒂特兰的布局可以反映出阿兹特克人
20世纪界西哥画家选戈·里韦拉描绘的特诺奇蒂特兰
A.城市化进程加快
B.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C.工业化基础发达
D.国家组织能力较强
5.钱乘且认为,15世纪开始的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政府的支持下进行
的,探险者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环球航行
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
可知,新航路开辟
A.推动了饮洲社会的转型
B.封建贵族发挥主导作用
C.摆脱了宗教势力的羁绊
D.得益于多元力量的推动
6.16世纪的欧洲,原本价格昂贵的蔗糖变得较为亲民,普通市民也能经常享用甜点。同
时,咖啡、巧克力等新饮品逐渐流行开来。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奴隶贸易的兴盛
B.商业革命的发展
C.价格革命的减弱
D.市民生活的提高
7.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在沙龙中感慨:“现在连普通市民都在谈论‘自由平等'‘天赋人
权’,连印刷作坊的学徒都捧着卢梭、伏尔泰的书籍阅读。”这种现象反映出
A.启蒙思想传播广泛
B.民众文化水平提高
C.教会权威受到冲击
D.民族意识日益觉醒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B版2024—2025 学年度高一年级 6 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二、非选择题
17.(1)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古希腊罗马文
化的传承和人才基础;社会教育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教会思想长期占据统治
地位。(8 分,任答四点即可)
补充答案:城市与商业繁荣;城市取得自治权,形成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黑死病的影
响。
(2)发展: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构建起系统的政治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
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猛烈批判封建制度和教权主义;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
(6 分,任答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具有更广泛的世界影响;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包括资产阶级和中下层民
众等。
18.(1)原因:王权的加强和王室的支持;民族主义和宗教情绪高涨;传播基督教的精神
动力;商业中产阶级的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对香料和财富的追求。(8 分,任答四点即可)
补充答案:地理位置优越;航海技术进步;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需求;自身发展空间的
局限。
(2)积极影响:打击了欧洲的殖民统治,重构了拉美的政治版图;为民族经济发展创造了
条件(或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本土文化价值的整合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世
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6 分,任答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实现了民族独立;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
19.(1)特点:国家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的大力支持;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
量积累资金;实行计划经济。(6 分,任答三点即可)
(2)意义: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使苏联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增强了国防力量;巩固
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6 分,任答三点即可)
补充答案: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为其
他国家提供了借鉴。
20.示例:
论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既带来了短暂和平,又埋下了战争隐患,具有明显的双重性。
(2 分)
阐释: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凡尔赛
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秩序,暂时缓和了帝
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 20 世纪 2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该体系是
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性安排,德国不仅承担巨额战争赔款,还丧失大量领土和资源,民族
复仇情绪高涨;同时,华盛顿体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本在受到压
制后,加快扩军备战,试图打破现有秩序。这些矛盾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8 分)
总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但因其内在矛盾无法调和,
注定是不稳定且难以持久的。(2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历史
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洲,使其价格降低;同时,原产于美洲的可可(巧克力
1.C【解析】材料中农民能在集市上交易本地农产品,
原料)、非洲的咖啡等通过新航路传播到欧洲,改变了
还能看到远方运来的铜矿石和天青石,体现了不同地
欧洲人的饮食结构,这都是欧洲商业革命发展的结
区物资的流通,说明上古时期西亚地区区域贸易较为
果,B项正确:奴隶贸易兴盛与否与材料信息没有直
活跃,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农业生产方式,无法得出
接关系,排除A项;价格革命延续时间是16一17世
是否是精耕细作,排除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纪,“减弱”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显示的
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是牒糖等商品价格的降低,D项并非主要原因,排除。
2.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路易九世设立高等法院7.A【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
审查地方法庭判决,削弱了封建领主的司法权:铸造
的书籍被普通市民和学徒阅读,“自由平等”“天赋人
统一货币,统一经济管理,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王
权”成为社会谈论的话题,体现了启蒙思想在社会上
权,B项正确:A、D两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与
广泛传播,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
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两项均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奥斯曼帝国对待被8.C【解析】根据材料,1865年美国工人修复连通南
征服地区和异教徒时,采取了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
方与北方的铁轨,北方资金南下投资建厂以及废除奴
俗而治,这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D项正确:A、C两
求制等现象,说明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有利于统一市
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场的发展,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
排除。
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4.B【解析】根据材料“一种创造性扩大耕地面积的9.C【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1785一1850年英国棉
方法,耕种者每年可以从园地中获得7次收成”及所
纺织品产量和生铁产量大幅增长,这是工业革命中机
学可知,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
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体现,
面积,这有利于养活更多的人口,B项正确:“浮动园
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9世纪中期
地”是古代阿兹特克人智慧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
英国国民经济主导仍是轻工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
无法得出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主的信息,排除C
英国对世界各国的商品输出状况,不足以说明英国的
项:D项夸大了其作用,排除。
“世界工厂”地位,排除D项。
5.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这一活动10.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公社进行世俗化
受到了商人、国王、贵族不同力量的共同推动,D项正
改革,清除学校中的宗教崇拜物,以世俗化的思想改
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
造教会学校,反映出对世俗化教有的重视,D项正
的开辟是多方力量的合力,而非封建贵族发挥主导作
确:AB,C三项均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用,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11,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法绍达事件中,英法
6.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
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而剑拔弩张,最终通过协议
甘蔗种植园经济发展,蔗糖产量提升并大量运往欧
划分势力范围,这充分体现了19世纪末欧洲列强在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