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高年级6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位生活在古代两河流域的农民,在收获季节将多余的小麦运到乌尔城的集市售卖。他发现集市上不仅有来白周边地区的大麦、椰枣,还有从远方运来的铜矿石和天青石。这一现象反映了上古时期西亚地区A.精耕细作农业繁荣B.商业契约意识浓厚C.区域贸易较为活跃D.铜器制造技术精湛2.13世纪,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设立“高等法院”,要求封建领主的法庭判决需经高等法院复审;此外,他还铸造统一货币,促进国内贸易。这些措施旨在A.防止腐败B.加强土权C.避免战乱D.发展经济3.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对待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者时,只要他们愿宣誓效忠,接受某种附席地位,就可继续维持自已的贵族身份,甚至管理原领地。此外,在对待异教徒时,苏丹不仅保留他们原有信仰,还按照当地习惯来征收赋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这些举措A.促进了伊斯兰文明的兴起B.改变了原有的政治体制C.沟通了中西方的贸易联系D.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4.特诺奇蒂特兰位于减水湖特斯科科湖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人工岛之一,由阿兹特克人修建。岛上有3条堤道与陆地相连,供应全城淡水的引水渠与道路纵横交错。特诺奇蒂特兰的布局可以反映出阿兹特克人20世纪界西哥画家选戈·里韦拉描绘的特诺奇蒂特兰A.城市化进程加快B.农业生产条件恶劣C.工业化基础发达D.国家组织能力较强5.钱乘且认为,15世纪开始的历次重大探险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国王或政府的支持下进行的,探险者大多数是贵族,到达印度的达·伽马、发现太平洋的巴尔沃亚、首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都是贵族,形成了商人出钱、国王牵线组织、贵族冲锋陷阵的扩张格局。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A.推动了饮洲社会的转型B.封建贵族发挥主导作用C.摆脱了宗教势力的羁绊D.得益于多元力量的推动6.16世纪的欧洲,原本价格昂贵的蔗糖变得较为亲民,普通市民也能经常享用甜点。同时,咖啡、巧克力等新饮品逐渐流行开来。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A.奴隶贸易的兴盛B.商业革命的发展C.价格革命的减弱D.市民生活的提高7.18世纪,一位法国贵族在沙龙中感慨:“现在连普通市民都在谈论‘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连印刷作坊的学徒都捧着卢梭、伏尔泰的书籍阅读。”这种现象反映出A.启蒙思想传播广泛B.民众文化水平提高C.教会权威受到冲击D.民族意识日益觉醒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B版2024—2025 学年度高一年级 6 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二、非选择题17.(1)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传承和人才基础;社会教育的发展;造纸术和印刷术传入欧洲;教会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8 分,任答四点即可)补充答案:城市与商业繁荣;城市取得自治权,形成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黑死病的影响。(2)发展: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构建起系统的政治理论,为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提供理论指导;猛烈批判封建制度和教权主义;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等多领域。(6 分,任答三点即可)补充答案:具有更广泛的世界影响;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包括资产阶级和中下层民众等。18.(1)原因:王权的加强和王室的支持;民族主义和宗教情绪高涨;传播基督教的精神动力;商业中产阶级的推动;新航路的开辟;对香料和财富的追求。(8 分,任答四点即可)补充答案:地理位置优越;航海技术进步;商品经济发展和货币需求;自身发展空间的局限。(2)积极影响:打击了欧洲的殖民统治,重构了拉美的政治版图;为民族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或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本土文化价值的整合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6 分,任答三点即可)补充答案:实现了民族独立;推动了政治制度变革。19.(1)特点:国家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的大力支持;追求高速度;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实行计划经济。(6 分,任答三点即可)(2)意义: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使苏联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增强了国防力量;巩固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地位。(6 分,任答三点即可)补充答案: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世界格局的演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20.示例:论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既带来了短暂和平,又埋下了战争隐患,具有明显的双重性。(2 分)阐释: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通过《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确立了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国际政治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 20 世纪 2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该体系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性安排,德国不仅承担巨额战争赔款,还丧失大量领土和资源,民族复仇情绪高涨;同时,华盛顿体系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本在受到压制后,加快扩军备战,试图打破现有秩序。这些矛盾的不断积累,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8 分)总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的关系,但因其内在矛盾无法调和,注定是不稳定且难以持久的。(2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历史2024一2025学年度高一年级6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洲,使其价格降低;同时,原产于美洲的可可(巧克力1.C【解析】材料中农民能在集市上交易本地农产品,原料)、非洲的咖啡等通过新航路传播到欧洲,改变了还能看到远方运来的铜矿石和天青石,体现了不同地欧洲人的饮食结构,这都是欧洲商业革命发展的结区物资的流通,说明上古时期西亚地区区域贸易较为果,B项正确:奴隶贸易兴盛与否与材料信息没有直活跃,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农业生产方式,无法得出接关系,排除A项;价格革命延续时间是16一17世是否是精耕细作,排除A项: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纪,“减弱”一说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显示的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是牒糖等商品价格的降低,D项并非主要原因,排除。2.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路易九世设立高等法院7.A【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启蒙思想家卢梭、伏尔泰审查地方法庭判决,削弱了封建领主的司法权:铸造的书籍被普通市民和学徒阅读,“自由平等”“天赋人统一货币,统一经济管理,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王权”成为社会谈论的话题,体现了启蒙思想在社会上权,B项正确:A、D两项说法过于片面,排除;C项与广泛传播,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D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两项均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3.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奥斯曼帝国对待被8.C【解析】根据材料,1865年美国工人修复连通南征服地区和异教徒时,采取了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方与北方的铁轨,北方资金南下投资建厂以及废除奴俗而治,这有利于巩固帝国的统治,D项正确:A、C两求制等现象,说明美国内战北方的胜利有利于统一市项均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场的发展,C项正确:A,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排除。除: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4.B【解析】根据材料“一种创造性扩大耕地面积的9.C【解析】从表格数据可知,1785一1850年英国棉方法,耕种者每年可以从园地中获得7次收成”及所纺织品产量和生铁产量大幅增长,这是工业革命中机学可知,阿兹特克人发明了“浮动园地”,扩大了耕地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极大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体现,面积,这有利于养活更多的人口,B项正确:“浮动园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19世纪中期地”是古代阿兹特克人智慧的体现,排除A项:材料英国国民经济主导仍是轻工业,排除B项:材料没有无法得出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主的信息,排除C英国对世界各国的商品输出状况,不足以说明英国的项:D项夸大了其作用,排除。“世界工厂”地位,排除D项。5.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这一活动10.D【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巴黎公社进行世俗化受到了商人、国王、贵族不同力量的共同推动,D项正改革,清除学校中的宗教崇拜物,以世俗化的思想改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造教会学校,反映出对世俗化教有的重视,D项正的开辟是多方力量的合力,而非封建贵族发挥主导作确:AB,C三项均从材料无法得出,排除。用,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11,A【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法绍达事件中,英法6.B【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而剑拔弩张,最终通过协议甘蔗种植园经济发展,蔗糖产量提升并大量运往欧划分势力范围,这充分体现了19世纪末欧洲列强在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答案.pdf 历史评分细则.docx 历史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