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一切特征。例如: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而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各地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作为一般的指南。——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文明的含义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探究思考】结合教材,谈一谈农业、畜牧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①社会分工出现②交换贸易产生③早期城市出现人类获取食物的方式从采集、渔猎 农业、畜牧业生产2.标志:①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②国家的形成、③文字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私有制和阶级产生农业发展阶级矛盾部落战争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国家形成文字产生一.人类文明的产生双重作用下剩余产品记事和管理的需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前提: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苏美尔文明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地中海气候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古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②制度颁行《汉谟拉比法典》①建立意义(地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1、任何窃取寺庙或者皇宫的财产的人将被处以死刑,而从他那里接受到赃物的人也一并处以死刑。2、如果男人娶妻,妻子为丈夫带来陪嫁女仆,并为他生养孩子,那么这个男人将不被允许纳娶第二名妻子;他不应娶第二个妻子。3、如果一个人租借公牛或者驴子,然而狮子却在田野中杀死它们,它们的所有者自担损失。4、打掉同等地位者牙齿的人将会被敲掉牙齿。——《汉谟拉比法典》问:结合图片、材料和书本,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是什么?①设计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结构、婚姻、土地租赁和借贷等多个方面。②同态复仇法。③君权神授。④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古巴比伦文明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②制度颁行《汉谟拉比法典》①建立意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特点①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②《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③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④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位制;⑤最早使用战车作战的文明(军事成就)。③西亚文化成就《吉尔伽美什》史诗楔形文字泥板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尼罗河水系图(1)前提:①尼罗河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尼罗河三角洲示意图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③制度:金字塔中以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金字塔为规模最大。塔底占地13英亩,塔高481英尺,全塔约用巨石2300000块砌成,平均每块约重2.5吨。……也许还可以设想,无论埃及的农民们对建造金字塔有无热情,他们在这件事上没有选择的余地——这一说法的确有力地表明了想象中的埃及王权的神威。……由于这个原因,埃及没有任何与美索不达米亚的法典相应的法律。法老作为神王,其权力亦被神化,他的话就是法律。——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①前提:①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②尼罗河还提供了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②起源: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法老--官员)2、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1、君主专制2.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①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②象形文字③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④金字塔的建造,体现了埃及人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⑤莎(suō)草纸是古代埃及主要的书写材料和重要的出口物资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④文化成就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莎(suō)草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公元前3千纪,古代印度文明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随着铁器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印度历史的中心舞台。公元前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印度地形图①起源:②制度:②种姓制度①君主专制【种姓制度】主掌宗教祭祀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普通劳动者,少部分富有的商人)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贱民特点: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理论和宗教基础:婆罗门教的说教;影响: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点、理论基础、影响?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3.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古印度文明①佛教②《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③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③ 文化成就影响: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① 前提②起源公元前 2千纪,曾诞生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③制度形成时间:典型特征:代表:【思考】有学者将古希腊城邦比作是“男性公民的俱乐部”,想一想古希腊城邦制度有哪些局限性。城邦制度公元前8—前6世纪小国寡民斯巴达(少数人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的代表)雅典(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的典型)表现:公民有出席公民大会、担任公职的权利,有权参与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局限性:①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侨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②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①神话、悲剧、喜剧等世界文学的瑰宝②希罗多德——“史学之父”;③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④文化成就4.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古希腊文明③城邦制度②起源① 前提【拓展提升】“希腊三贤”的思想主张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柏拉图 “理想国”,追求智慧、正义、理性亚里士多德 真理高于一切;创立了逻辑学,提出了归纳和演绎的两种思维方式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前提:农耕畜牧的产生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区 域 代表文明 形成前提 实行制度 文化成就两河流域 苏美尔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君主专制制度 《汉谟拉比法典》 楔形文字、《吉尔伽美什》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制、战车和车轮尼罗河流域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为农业和交通 提供便利 完善的官僚体系; 法老至上的权威 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建筑和数学、莎草纸印度河和 恒河流域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平原广阔;生产工具的进步,恒河流域逐步得到开发,成为中心舞台。 种姓制度 佛教;《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领域都取得了重要成就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古希腊文明 多山少平原,陆上交通不便,不利于地区性大国的兴起 城邦制度 世界文学瑰宝、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