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课前导入十二年二月乙巳朔戊辰,家丞奋移主藏郎中,移藏物一编,书到先质,具奏主藏君。马王堆汉墓纪年木牍这样一个列侯家庭的墓葬,竟从中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展现了文景之治时一个授封700户的小列侯之家的生活场景。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第一:“文景之治”时期社会经济的富足;第二:超乎寻常的奢华背后,也透露出了盛世下的危机。中国古代史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壹削弱地方势力汉武帝秦始皇何为“大一统”“大一统”不是地域上的“大统一”,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汉朝巩固秦朝确立素养目标1.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背景,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史料实证)2.理解大一统措施的历史影响。(历史解释)3.认识到大一统措施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目录壹削弱地方势力贰叁肆加强经济管控尊崇儒术北击匈奴壹削弱地方势力材料:《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玉衣用金缕,诸侯王用银缕。然而出土文物发现,汉初许多诸侯也着金缕玉衣。材料:强宗豪右(豪强),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与官员侵渔百姓,聚敛为奸。 ——《后汉书》材料:(当时国家军费开支浩繁,国库空虚),然富商大贾,财或累万金,且不左公家之急。 ——《史记》材料: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一些学派用自己的观点议论天子,宣扬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策略,诸侯借此对抗朝廷。 ——《中国古代史》材料:(汉景帝时期)匈奴五次入边,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汉书》金缕玉衣诸侯实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豪强横行,欺压百姓国库财政空虚,地方个人财政雄厚思想混乱,不利于中央统治匈奴屡次犯境,边疆人民生活苦痛汉武帝即位后面临的问题壹削弱地方势力政治诸侯实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豪强横行,欺压百姓经济思想军事国库财政空虚,地方个人财政雄厚思想混乱,不利于中央统治匈奴屡次犯境,边疆人民生活苦痛削弱地方势力壹壹壹削弱地方势力问题1:诸侯实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如何解决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推恩令)。什么是“推恩”?为什么不直接削除诸侯王的势力?“推恩”妙在何处?“推”:推行。“恩”:恩惠。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只由嫡长子继承。汉武帝下令,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他子弟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划归附近的郡管辖。汉景帝汉景帝曾下令削夺诸侯王的部分封地,结果吴王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壹削弱地方势力诸侯王:嫡长子:其他儿子:可接受,反正封地仍是我家人的。不太开心,我的封地减少了。开心,我拥有了原本不曾有的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封地不费兵卒,诸侯王的势力已被削弱。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诸侯王从此一蹶(jué)不振。酎(zhòu)金夺爵:酎金是春节祭祖时诸侯要献的贡金。武帝时以列侯所献“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为借口,削(xuē)夺106位列侯爵位和封地,基本解决离心诸侯。壹削弱地方势力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这些豪强原有的社会关系被打破,势力被削弱。汉武帝(公元前156-前87)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针对豪强地主横行问题,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问题2:豪强横行,欺压百姓如何解决壹削弱地方势力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代表朝廷监察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影响:促进地方监察,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建立刺史制度西汉十三州部示意图贰加强经济管控贰加强经济管控关中水利分布示意图汉朝耧车(1)农业发展: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新型播种工具耧车的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2)手工业发展:这一时期的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长信宫灯问题3:国库财政空虚,地方个人财政雄厚经济成就贰加强经济管控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具体措施私人铸币豪强控制盐铁经营权农民弃农从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由国家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商人征收车船税五铢钱“铢”重量单位,一两的1/24为一铢。作用: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控制,国家财政得到改善,为汉武帝政策推行奠定经济基础。经济一统问题3:国库财政空虚,地方个人财政雄厚商业方面问题解决叁尊崇儒术叁尊崇儒术思考:依据材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概括汉武帝调整治国理念的原因。哪家思想才能适应统治者当下的统治需要?材料 汉代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实行了与民休息的无为之治,并因之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但是这种治民之术,既不能解决化民易俗、建立统一的封建伦常观念的问题,也不能使分散的小农经济与政权凝聚为一体,更为有害的是这种放任政策,听凭富贾豪族掠夺民财,兼并土地,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摘编自黄现璠《汉代学术思想之三变》汉武帝即位后,让各地推荐贤良文学之士,董仲舒被推举参加策问。汉武帝连续对董仲舒进行了三次策问。问题4:思想混乱,不利于中央统治叁尊崇儒术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回答:董仲舒的哪些观点符合汉武帝当下的统治需要?尊崇儒术。统一思想(文化道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君守礼思想。补充:天人感应“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永恒不变的主从关系。五常:仁义礼智信,是处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关系的基本法则。尊崇儒术问题4:思想混乱,不利于中央统治如何解决叁尊崇儒术具体措施“儒术”: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新儒学的特点是外儒内法。即以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根本。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叁尊崇儒术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叁尊崇儒术4秦皇汉武对儒家态度对比小组讨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背后有什么“相同”之处?秦坑儒谷碑汉代讲经图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尊崇儒术”相同:都是统一思想,维护统治肆北击匈奴肆北击匈奴秦末汉初,冒顿单于[mò dú chán yú]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初期: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大举反击匈奴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反击匈奴。为什么?问题5:匈奴屡次犯境,边疆人民生活苦痛如何解决肆北击匈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卫青,他出身卑微,由于其姐姐受宠于汉武帝,得以在朝中做官。卫青曾七次北击匈奴,指挥作战时以骑兵为主,步兵、车兵配合;善于长途奔袭,注重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卫青墓霍去病墓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他英勇善战,前后六次出击匈奴。他第一次出征河西,率轻骑深入大漠,转战六日,消灭匈奴兵数千人。汉武帝想给霍去病建造宅第,霍去病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问题5:匈奴屡次犯境,边疆人民生活苦痛如何解决肆北击匈奴西汉和匈奴战争示意图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汉军发起漠北战役,卫青、霍去病率精骑分道北上。经此战役,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一部分归附西汉,另一部分开始西迁。西汉控制了阴山以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问题5:匈奴屡次犯境,边疆人民生活苦痛如何解决肆北击匈奴汉武帝扩展版图西汉形势图汉武帝派人联络西南夷,夜郎主动归附西汉。汉武帝在南方越族聚居地区设置南海、合浦、交阯等九郡,进行有效管辖。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肆北击匈奴人 物 措 施 主要贡献政治 经济 思想 文化 军事 秦始皇汉武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推恩令”刺史制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铸造五铢钱;盐铁酒官营、专卖;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焚书坑儒尊崇儒术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战役)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巩固了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统一文字为小篆兴办太学秦皇汉武大一统措施对比课堂小结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董仲舒)②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培养儒学人才。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战役)①统一铸造五铢钱②盐铁酒官营、专卖③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征收车船税。军事政治思想经济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②借口削爵夺地除国③郡国豪强迁往京师④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伍巩固练习1.“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针对“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建立郡县制C.实施“推恩令” D.设置节度使2.“古之贵者不乘牛车,汉武帝推恩之末,诸侯寡弱,贫者至乘牛车。”材料说明推恩令( )A.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 B.打击了豪强地主C.强化中央对经济控制 D.解除了封国威胁3.汉武帝时期进一步完善了秦王朝创造的监察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表现在( )A.推行郡县制度 B.实行分封制度C.建立刺史制度 D.创立科举制度4.汉武帝时期开始用察举的办法,让地方郡国每年推荐两名德行卓著的贤人。为有效抑制徇私推荐的弊端,察举增加考试环节,即得到推荐后,朝廷还要考试。这一做法( )A.完善了官员选拔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增强了地方实力 D.全面普及了儒学5.《汉书·食货志》记载了这样一项规定:“胆敢私自铸造铁器或者煮盐的人,被罚左脚戴镣铐,将铸造的铁器或者煮好的盐没收”,该项法规的记载能够佐证当时( )A.惩处贪污 B.统一调配物资C.废除严刑峻法 D.实行盐铁官营6.汉武帝一方面加强对商业和商人的管理,实行币制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禁止地方铸钱,统一货币;另一方面将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这些措施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A.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发展B.使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C.使整个社会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D.使朝廷对社会的经济控制加强7.如图为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铁器。铁器数以百计,有锸、锄、镰、铲,还有劈刀和弯刀,均为实用器具。据此可知,西汉南越国( )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盐铁官营C.实施土地私有 D.实行休养生息8.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保存完好的绢、纱、绮、锦、麻布等丝麻织品,这些绚丽多彩的高级丝织品,用织、绣、绘、印等技术制成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菱形等花纹。这说明西汉时( )A.纺织技术水平高超 B.统治阶级生活奢靡C.开始出现丝织品 D.纺织技术领先世界9.针对国家治理,在《举贤良对策》中,董仲舒强调:“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据此可知,董仲舒的治国理念是( )A.推崇孝廉 B.以法治国 C.德法并用 D.休养生息10.汉武帝在长安为太常博士的弟子兴建太学,让他们在太学中随博士受业。这些人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各地方也都设立学校。汉武帝此举旨在( )A.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剥夺诸侯王的权力C.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11.《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我们了解古代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下列史实最有可能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A.北京人知道使用火 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C.曹操统一北方 D.司马炎建立西晋中国古代史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