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课前导入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以咸阳为都城“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中国古代史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素养目标1.知道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楚汉之争等基本史实。2.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原因;思考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代。3.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主宰者。目录壹秦的暴政贰叁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秦的暴政壹壹壹秦的暴政1.表现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解读:男人再努力耕作,也无法满足士兵粮饷的需求,女人再努力织布,也无法满足军队帐篷的需求。百姓疲惫不堪,孤寡老弱无法被养活,道路上到处可以看到死去的人,大概天下人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背叛秦朝了。秦的暴政表现一:沉重的赋税秦始皇推行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历史作出重要的贡献,但他急于求成,统治暴虐,剥削压榨广大民众。壹秦的暴政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秦朝民歌《长城谣》生下男孩千万不要抚育成长,生下女孩就用精制干肉喂养。秦的暴政表现二:繁重的徭役、兵役妇女1000万老幼病残550万服役成丁300万无役成丁150万修骊山陵、阿房宫70多万人北击匈奴、修长城40多万人修弛道等其他徭役140多万人征伐南方50多万人1.表现壹秦的暴政云梦睡虎地秦简①或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赀徭三旬。②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又黥为城旦。③贼入甲室,贼伤甲,甲号寇,其四邻、典、老皆出不存,不闻号寇,问当论不当?审不存,不当论;典老虽不存,当论。——《云梦睡虎地秦简·法律答问》解读:西汉时的人说:“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意思是:秦朝的法条比秋天的荼花还要繁多,法网比凝固的油脂还要细密。秦法大多是轻罪重罚,而且一人犯法要株连亲属。秦法的刑法十分残酷,执行方式五花八门。在秦朝统治下,国家像一座大监狱。秦的暴政表现三:严刑苛法1.表现壹秦的暴政秦坑儒谷碑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的暴政表现四:焚书坑儒焚书坑儒事件,反映了秦始皇在思想上采取专制统治,在当时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但禁锢了思想,焚毁了许多典籍,是一次文化浩劫。1.表现壹秦的暴政公元前210年,50岁的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胡亥和宦官赵高、丞相李斯串通一气,诈称秦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胡亥秦二世为巩固帝位,凶残杀死兄长姐妹,任意屠杀文武大臣。对民众压迫更为残酷,穷奢极欲,赋役愈加沉重。秦的暴政表现五:秦二世更加残暴《汉书·刑法志》:赭衣塞路,囹圄成市。1.表现贰陈胜、吴广起义贰陈胜、吴广起义兵役、徭役繁重赋税沉重刑罚严苛焚书坑儒秦二世更加残暴暴政猛于虎,大秦,你让我怎么活?如果你生活在当时的社会中,面对如此“状况”你会怎么做?1.背景贰陈胜、吴广起义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完成下方表格。时间地点人物口号政权地位公元前209年大泽乡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2.内容贰陈胜、吴广起义斩木为兵,揭杆为旗遇雨误期直接原因有人说如果陈胜吴广没有遇雨误期,大泽乡起义就不会暴发,你认为呢?秦的暴政根本原因3.原因贰陈胜、吴广起义秦末起义形势图向西张楚政权大泽乡起义→攻占陈县,建张楚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秦二世反击,起义失败→余部加入其他反秦队伍结合地图和课本,说说陈胜、吴广起义的路线4.过程贰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1)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2)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3)鼓舞了后世农民阶级反抗封建残暴统治的斗争;(4)显示出革命首创精神和敢于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材料:陈涉(陈胜)虽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陈涉(陈胜)首事也。 ——司马迁材料: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 ——P615.意义叁秦朝的灭亡叁秦朝的灭亡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了,那么由他们引发的秦末农民起义有没有失败呢?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反秦斗争前期:陈胜、吴广起义后期:项羽、刘邦起义秦末农民起义项羽刘邦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并没有平息。其中,由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在斗争中逐渐壮大。叁秦朝的灭亡根据课本,完成知识,说一说秦朝被谁灭掉的?巨鹿之战:典故: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结果:破釜沉舟公元前207年巨鹿项羽军VS秦军项羽以少胜多,击败秦军主力叁秦朝的灭亡公元前207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灭亡。刘邦出身平民阶层,曾为乡间小吏,后率众反秦。他注意网罗人才,积蓄力量,势力很快强大起来。公元前207年,秦朝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叁秦朝的灭亡前221年前210年前207年秦统一中国秦二世继位秦亡思考:读以下材料,思考秦速亡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材料: 族(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原因:秦的暴政,失去民心。启示:得民心者得天,失民心者失天下;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不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叁秦朝的灭亡课后活动:如何评价秦始皇?1.功绩: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了巩固统一的措施,如创立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等,加强对社会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2.过失: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暴虐。如收取沉重的赋税、徭役,严刑峻法、焚书坑儒等。时代性原则:要把历史人物放在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学史方法一分为二原则:要对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分析,任何全面肯定或否定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史论结合原则: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1.现代著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B.秦灭六国C.焚书坑儒D.秦统一文字课堂小结秦的暴政赋税沉重徭役兵役繁重刑法严苛秦二世更残暴秦末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巨鹿之战:以少胜多秦朝灭亡:前207年时间:前209年地点:大泽乡意义: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具首创精神。BC209年BC207年BC206年BC202年西汉建立楚汉之争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灭亡肆巩固练习1.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百家争鸣 B.秦灭六国 C.焚书坑儒 D.秦统一文字2.贾谊著《过秦论》三篇,“过秦”,意为指出秦之过失,其中有“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描述。下列属于秦统治者“仁义不施”的有( )①焚书坑儒,禁锢思想②设立郡县,开凿灵渠③赋税沉重,法律严苛④恣意挥霍,穷奢极欲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却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这里的“基因缺陷”指( )A.重农抑商 B.皇帝制度 C.开凿灵渠 D.暴政统治4.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推翻秦朝暴政的过程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5.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提问::“大泽乡”、“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联想到的答案应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C.八王之乱 D.官渡之战6.在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次起义: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首创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造反思想,“斩木为兵,揭竿而起”的斗争气魄,鼓舞着后来千千万万的农民起来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其首创精神体现在(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推翻了秦朝的统治C.消灭了秦军的主力 D.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7.贾谊《过秦论》记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材料中的“一夫作难”指的是( )A.楚汉之争 B.大泽乡起义C.黄巾起义 D.安史之乱8.史实指的是历史事件的真实状况,是客观存在的;史论是在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和研究,得出具有主观性的评论和判断,以下关于“大泽乡起义的表述”属于史论的是( )A.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 B.发生在公元前209年C.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D.攻占陈县,陈胜称王9.陈胜与吴广都是贫苦农民出身,起义后,陈胜称王,建立了政权,号召天下共起反秦,各地农民和六国贵族纷纷起兵,“天下云集响应”。陈胜所建立的政权名称是( )A.大楚 B.张楚 C.西楚 D.阳楚中国古代史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