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概念的概述 同步学案(含答案) 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概念的概述 同步学案(含答案) 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课题1 概念的概述
学习目标
1. 明确事物的本质属性,知道概念的含义。
2. 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知道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
活动方案
材料一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说:“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
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
材料二 小王同学元旦时给好朋友小李发了一个红包。以下是二人的对话。
小李:你这是什么意思①?
小王:没什么意思②,意思意思③。
小李:你这就不够意思④了。
小王:小意思⑤。
小李:你这人真有意思⑥。
小王:其实也没别的意思⑦。
小李:那我就不好意思⑧了。
探究:
1. 为什么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出现了错误?
2. 如果要概括人的本质属性,下面的选项中,你会选择哪一个?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并归纳出概念的含义。
①有眼睛、有耳朵、有四肢
②能直立行走
③能用肺呼吸
④能血液循环
⑤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
3. 你能说出材料二的“意思”都有哪几个意思吗?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二: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知道相容关系与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
为了证明“白马非马”的论题,公孙龙提出了很多理由。比如:如果求“马”,那么“黄马”“黑马”都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如果求“白马”,那么“黄马”“黑马”就不合要求。“马”讲的是马的形体,“白”讲的是马的颜色。讲颜色不同于讲形体,所以“白马非马”。
探究:
1. 什么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2. 请你尝试用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包含的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3. 你是否同意公孙龙的论证?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两方面看,“白马”与“马”是什么关系?
4. “课桌”与“马”是什么关系?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语词和概念完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2. 任何概念都有外延。
3. 概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具有客观性、具体性。
4. 每一个事物都只有一种属性,概念是反映事物属性的思维形式。
5.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内涵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6.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课题1 概念的概述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柏拉图在说明“人”这一概念时,没有抓住能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本质属性),致使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2. ①选“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因为其他几项都难以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没有把握“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②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3. ①②⑦与意图同义;③指以送礼、请客等方式表示心意;④表示讲义气、有道德、给面子等;⑤指礼物;⑥指说话或做事情很有趣;⑧指神情自然,心安理得。
结论: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活动二
1. ①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2.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部分,则为相容关系;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
依据所指范围相同部分的多少,概念外延的相容关系分为以下几种:全同关系——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是另一个概念的外延的一部分,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交叉关系——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全同关系  种属关系 属种关系 交叉关系
不相容关系又称为全异关系。①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其不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全异关系
②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是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矛盾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反对关系——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矛盾关系 反对关系
3. 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肯定或否定。“白马”的内涵大于“马”的内涵,因为“白马”既要具有“马”的一切属性,还要具有“白颜色”这个属性。但是,“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马”的外延可以涵盖“黄马”“黑马”“白马”等所有的马,而“白马”仅反映白色的马。显然,如果把“白马非马”解释为“白马不等于马”,则公孙龙的论证是正确的,但如果解释为“白马不是马”,则公孙龙的论证是错误的。
4. “马”与“课桌”不仅内涵上不同,而且外延上也无重合之处,二者之间属于全异关系。
释疑解惑:
1. 错误。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2. 错误。真实概念,由于客观世界中存在着相应的事物,其是有外延的;虚假概念,由于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相应的事物,其是没有外延的。
3. 错误。事物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们认识了某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并把它们反映到头脑中来,才能产生某一类事物的概念。概念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反映某一类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方式,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4. 错误。事物总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使该事物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内部规定性。概念就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5. 错误。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6. 错误。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