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同步学案(含答案)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明确概念的方法 同步学案(含答案)高二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课题2 明确概念的方法
学习目标
1. 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歧义;运用划分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
2. 综合理解概念。
活动方案
材料一 以下是关于遗传的语句: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材料二 在讨论何为遗传时,几位同学给出了不同的阐释:
同学甲:遗传就是与变异截然相反的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变异就是与遗传相对立的生物自身繁殖的一种现象。
同学乙:遗传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同学丙:遗传就是遗传学研究的一种生物进化现象。
同学丁:遗传并不是代代相传、亲代不变的生物进化现象。
探究:
1. 提取材料一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并分析所下定义的逻辑结构。
2. 根据上述分析所下定义的逻辑结构,指出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如何下一个正确的定义?
3. 结合材料二,探讨同学们的观点是否明确了“遗传”这一概念,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材料二 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
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探究:
1. 材料一中学生们为什么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老师的分类错在哪里?怎样说才能让学生明白?
2. 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什么方法?
3. 材料二中的划分是否正确?划分应遵循哪些规则?
释疑解惑: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 一个完整的定义由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构成。“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被定义项。
2. 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可以是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
3. 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4. 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划分的方法。
课题2 明确概念的方法
【活动方案】
活动一
1. 定义: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逻辑结构:所下定义由被定义项,即“遗传”;定义联项,即“是指”;定义项,即“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三部分组成。其中,定义项由两部分组成:“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即“种差”;“自身繁殖过程”,即“属概念”。
2. 关系:被定义项和定义项由定义联项联结起来,定义项的外延与被定义项的外延是全同关系。
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种差加属概念。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要下一个正确的定义,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其次,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3. 同学甲采用了“定义”这种逻辑方法明确遗传的内涵,但是在给“遗传”下的定义中,定义项(与变异截然相反的生物自身繁殖的过程,变异就是与遗传相对立的生物自身繁殖的一种现象)间接包含了被定义项(遗传),即用“变异”给“遗传”下定义,而“变异”又必须用“遗传”来说明,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同学乙和丁分别运用比喻和否定的形式阐释遗传的内涵,分别犯了“比喻定义”和“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同学丙用含有“遗传”的定义项去阐释“遗传”的内涵,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四位同学对遗传的真正内涵都没有说清楚。
活动二
1. ①该老师对本班同学用不同的标准划分,导致同学们无所适从。这样的划分是相容的,但安排的任务是不同的,这就使得一些同学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了。②该老师安排任务时对学生的情况作了划分,但在同一次划分中错误地采用了多个标准,即性别、体力,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为了让学生明白,应该在同一次划分中只使用一个标准。该老师可以进行二次划分,先按性别将学生分成两排,然后按体力再分别对这两排进行划分。
2. 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3. 判断:①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在这个划分中,将“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不是正确的划分。②犯罪分为故意犯罪、过失犯罪、共同犯罪。在同一次划分中,使用了不同的标准,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不是正确的划分。③“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把“棉花”“黄麻”与“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不是正确的划分。
应遵循的逻辑规则: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释疑解惑:
1. 错误。“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
2. 错误。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不能是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
3. 错误。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4. 错误。明确概念的内涵需要运用定义的方法。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