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评卷时间:60分钟 总分:100分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等级得分一、判断题。20分1.射击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2.太阳能发光,月亮也能发光,所以它们都是光源。(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月下独酌》一诗中写道“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三人中有一人是“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4.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5.用不锈钢勺子的正反面照一照自己,形成的像是一样的。( )6.彩虹一般不会 在空中出现很长时间。( )7.镜子能反射太阳光,其他物体都不能反射太阳光。( )8.小孔成的像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相反。( )9.我们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把一部分光反 射到我们的眼睛里。( )1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可以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二、选择题。32分1. 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散成( )这几种颜色的光。A.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粉、黄、绿、蓝、靛、紫C.红、橙、青、绿、蓝、靛、紫2.“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沿直线传播 B.皮影——光的反射 C.倒影——平面镜成像3.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光学现象,明明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下面这些现象,请你帮他判断一下,(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4. 下面( )潜望镜能看到大树。5.“猴子捞月”这个寓言故事说的是猴子看到水中有一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水里了,于是设法把它捞上来。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是光源B.天上的月亮是光源C.水中出现月亮属于光的反射现象6.航天服一般做成银色是为了( )。A.漂亮 B.吸收太阳能 C.反射太阳辐射7. 清朝诗人查慎行在《舟夜书所见》中写道:“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这首诗中的光源是( )。A.月亮 B.满河星 C.渔灯8.下列物体中,反光效果最差的是( )。A.白色墙壁 B.棕色木板 C.黑板9.当光线照射到幕墙等物体的表面后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下面( )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是正确的。A.小红:幕墙的表面很光滑能反射光,所以只有表面光滑的物体可以反射光B.小华:幕墙能反射出光斑,我们的科学书没有光斑,所以科学书不能反射光C.小刚:幕墙可以挡住光,让光返回来,墙面、桌子也可以挡住光,让光返回来10.红色的滤光纸可以让( )光通过。A.红 B.绿 C.蓝1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是( )。A.黑夜打开手电筒,看到光柱B.看到太阳光从树叶的缝隙直射进树林C.利用太阳灶烧开水12.医生戴额镜给病人检查耳朵,是利用了( )。A.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13.明明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找一找,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下面四幅图中的图( )。14.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光沿直射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15.我们看到的光,有的来自光源,有的来自物体的反射。下列影像中的光来自光源的是( )。A.投影仪展示的山水画面 B.电影院看电影的屏幕 C.正在播放动画片的电视屏幕16.登山运动员戴一个特制墨镜的原因是( )。A.高山空气稀薄,阳光辐射能力强B.白雪反光能力强,刺眼睛C.高山上紫外线、红外线较强,容易灼伤眼睛三、连线题。8分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连线。云开见日 光的折射镜花水月 光的色散海市蜃楼 光的反射彩虹当空 光沿直线传播四、画图题。8分小华家卧室的结构如图所示,由于室内很暗,当阳光从阳台射入时,请你想办法帮小华将阳光引到室内,照亮书桌。五、实验题。12分为了探究太阳光的颜色,小科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1.图中实验材料a的名称是( )。A.三面镜 B.平面镜C.三棱镜 D.三角镜2.小科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从上往下颜色依次是( )。A.红、黄、橙、绿、蓝、靛、紫 B.红、橙、绿、黄、蓝、靛、紫C.紫、靛、蓝、绿、黄、橙、红 D.红、橙、黄、绿、蓝、靛、紫3.该实验现象说明( )。A.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B.太阳光会反射C.太阳光是透明的 D.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4.图中a对太阳光起的作用是( )。A.分散光线 B.形成高温C.放大图像 D.汇聚光线六、综合题。20分1.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1)在夜晚,我们可以通过光在水面发生的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前方的路况。3分(2)在有月光的夜晚,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看到地面上( )处是小水坑。3分A.较亮B.较暗C.亮度适中(3)请画出人迎着月亮走时,光线经过水面反射的路线图。5分2.“囊萤映雪”描述了晋代两个家贫而又刻苦读书的人的故事。其中的“囊萤”(图1)是指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照明读书;“映雪”(图2)是指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月亮的光来读书。9分图1 图2 图3(1)在“囊萤映雪”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萤火虫 B.月亮 C.雪(2)“映雪”这个故事中,孙康利用的是( )现象。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3)类似的故事还有“凿壁偷光”(图3),讲述的是西汉的国衡幼时凿穿墙壁利用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匡衡利用的是(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参考答案一、1.√ 2.× 3.√ 4.√ 5.× 解析:勺子的正面是凹面镜,反面是凸面镜,形成的像是不一样的。 6.√ 7.×解析:绝大多数物体都能反射太阳光,只是反光能力有强有弱。8.√ 9.√ 10.√二、1.A 2.B 3.C 4.B 5.C 6.C 7.C 8.C解析:黑色 可以吸收各种颜色的光,反光能力最差。 9.C 10.A 解析:不透明的物体只能通过与其颜色相同的光。 11.C 解析:太阳灶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不能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12.B解析:医生戴的 额镜是一面凹面镜,能将光线集中反射进耳道、鼻腔等,便于医生观察。 13.C 14.C 15.C 16.B三、四、五、1.C 2.D 3.D 4.A六、1.(1)反射 (2)A(3)2. (1)A (2)B (3)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