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点石联考)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6月份联合考试
历史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
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雅典公民大会以多数票通过决议,以“腐蚀青年”和“不敬神”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苏格拉底
本可逃亡他邦,但他坚持服从法律判决,最终饮下毒酒而死。这反映了雅典
A,法律程序缺乏对个人自由的保障
B.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C.抽签选举难以选拔专业司法人才
D.城邦利益至上忽视公民个体差异
2.根据《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精神,任何人不得因宗教信仰原因受到迫害;各诸侯邦国在其领地内
享有完全的主权,有权决定其臣民的宗教信仰。这一精神主要体现了
A.宗教迫害政策的全面取消
B.国家主权独立原则
C.欧洲国际新秩序的稳定性
D.世俗王权完胜教权
3.阅读下列表格,据表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步瓦解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事件
1944年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1950一1969年
美国黄金储备从200亿美元降至约100亿美元,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1969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特别提款权”(SDR),尝试缓解美元流动性危机
1971年8月
尼克松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暂停外国央行兑换黄金(“尼克松冲击”)
1973年
主要国家货币汇率自由浮动,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
A.美国单方面调整货币政策导致其国际信任崩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能有效协调成员国的矛盾
C,黄金供应量无法满足全球贸易扩张的货币需求
D.美元信用基础与全球流动性需求有结构性矛盾
(点石联考)高二历史第】页(共6页】
4,下表表明《汉谟拉比法典》的根本原则是
若理发师未经奴隶主人许可剃去非自己所有的奴隶的标记,则应欧断此理发
《汉漠拉比法典》第226条
师的手指
若有人欺骗理发师,致使其刺去他人奴隶的标记,则该人应被处死并示众:理
《汉漠拉比法典》第227条
发师可宣誓“我非有意为之”以脱罪
A.宗教神权对法律裁决具有决定性影响
B.法律注重维护奴隶阶层的平等权利
C.严格保护私有财产权及身份等级制度
D.同态复仇原则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5.《全球通史》记载:“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匈奴人的西迁迫使中亚的月氏人、大宛人向西南
迁徙,进而推动日耳曼诸部落大规模涌人罗马帝国境内。”这一连锁迁徙
A.使武力征服成为文化传播主要方式
B.直接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导致各迁徙民族彻底抛弃原有文化
D.引发了区域内文化的重构与融合
6.《新加坡公共政策年鉴》载:1959年自治后,政府重构教育体系,英语为行政语言,华语、马来语、
泰米尔语作为母语必修,但母语课程仅占课时的20%;所有学校须悬挂国旗、背诵《国家信约》。
据此可知,新加坡多元文化政策的核心目标是
A.构建实用主义框架下的国家认同
B.以教育为工具促进民族深度交融
C.通过语言统一来实现文化同质化
D.依托地理优势发展多元文化经济
7.《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记载:“上层积石冢出土的无底筒形陶器群,器表多施平行斜线
纹与三角纹,其纹饰布局与中原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高度相似;但筒形器特有的无底设计及
成组环绕冢体摆放的葬仪功能,未见于同时期其他文化。”据此可知,红山文化
A.完全继承中原仰韶文化的技术体系
B.属于中亚游牧族群南迁的文化遗存
C.兼具区域独创性与跨区域的互动性
D.与龙山文化存在密切的前后继承性
8.下表的记载体现了西周
《礼记·大传》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
《左传·桓公二年》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A.以等级固化社会结构并形成家国同构
B.分封诸侯构建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系
C.通过血缘纽带结束贵族间的权力争夺
D.利用儒家伦理道德维系宗室等级秩序
9.《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战国)赵襄子时,“中牟之人,弃其田耘,卖宅圃,而从文学者,邑之
半”。该现象反映了战国时期
A.井田制在赵国境内基本废止
B.土地私有基础上的社会阶层分化
C.重农抑商政策引发民生危机
D.学术下移导致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点石联考)高二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