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 15 课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课程标准】通过万里长城、故宫、京剧等,认识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意义。概念解读物质文化遗产世界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2003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三种类型文化遗产: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从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一、溯源: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乐山大佛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之后,故宫博物馆搬迁文物的计划早早的提上了日程。有人提出异地迁移,先至上海,再入南京专建之文保库。但争议纷至:有人责备:亡国亡种就在眼前,区区古物就完好如初有何意义?更有人扬言,一日故宫文物运出北平,就要在铁路上安放炸药实施爆炸。时任故宫博物院理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称文物不可不迁。圆明园遗址根据材料和图片,总结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文化遗产一直受到严重威胁战争自然灾害收藏一、溯源: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习任务:阅读p87,梳理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如何保护历代帝王、达官贵人和民间收藏家十分重视收藏各种器物、字画、书籍等,针对古代器物进行分类。著录的金石学发展为专门之学。收藏文物,成为人们拥有财富与权力的体现。欧洲各国皇室、贵族和教会,收藏艺术珍品之风颇为盛行。英国王室典藏·白金汉宫的画廊世界各国历史上都有保护及研究文物的传统。古代赵明诚《金石录》欧洲中国建立起专业化的文物保护体系,并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文物普查。1961年,公布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0处,到2019年已公布8批,总数为5058处1982年通过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1930年,设立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公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文物保护法律《古物保存法》一、溯源: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习任务:阅读p87,梳理保护文化遗产的举措。如何保护1906年颁布《保护古物推广办法》1834年,希腊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近代清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保护文物古迹的高潮。1964年《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有着深远意义。结合教材思考世界各国近现代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欧洲现代大约从19世纪开始,一些国家通过立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立法一、溯源: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材料三 “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当时著名国学家陈寅恪曾这样感慨。“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敦煌藏经洞的藏品,大约有1.37万件在大英博物馆里。真实性世界性完整性材料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持下,51 个国家参与到阿布辛拜勒神庙的迁移项目中。科学家对神庙进行精密的测量后,决定把它切割成近 2000 块,从最小的 10 多吨到最大的重达 32吨。每块石体逐一编号,把它们搬迁到比原址高 60米、深入陆地 180 米的高地上,像砌积木一样重新组装起来。整个工程花了4 年时间,于1968 年9 月竣工,耗资约 4000 万美元。由于采用了分块切割再重新组装的办法,迁移后的神殿非常完美,显得如同置身于原来的环境之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二、观今:看《世界遗产公约》宗旨内容发展完善成就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①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②对于一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③确定了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三种类型。①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②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①截至2017年,共有193个国家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这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②1978年,首批12处世界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9年,数量达到1121处。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世界遗产公约》所定义的“文化遗产”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二、观今:看《世界遗产公约》图1 大同云冈石窟图2 云南丽江古城图3 良渚古城遗址文物建筑群遗址意义:①保护遗产、传承文化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推动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②中国成为推动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体现出一个文明大国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担当二、观今:看《世界遗产公约》中国正式加入《世界遗产公约》,成为缔约国。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审议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年学习任务:阅读p90,梳理保护措施和意义。2.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强调“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确保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P90历史纵横:“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昆曲皮影戏二十四节气印刷术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②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③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什么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各国的历史遗迹与文化遗产绿色:自然遗产;黄色:文化遗产,黄绿各半:双重遗产;红色:濒危遗产意大利:古罗马城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三、展望:愿文化遗产璀璨辉煌截至2020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42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选必三P92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三、展望:愿文化遗产璀璨辉煌如何看待韩国的“文化掠夺”,谈谈你的看法,并从中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意义:①从文化层面看,有助于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②从历史层面看,记录和传承文明发展史,以史鉴今;③从社会发展层面看,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基本素材:④从政治经济层面看,在扩大对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发挥着作用。三、展望:愿文化遗产璀璨辉煌一代代人的坚守……三、展望:愿文化遗产璀璨辉煌作为当代青年,如何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传承文化?长兴公共文化日长兴县洪桥镇:“五老”演出木偶戏 传承非遗文化“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1.文物的保护原则和方法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2.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同时也有地域性和民族性带来的独特价值。( )3.2019年7月,在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的“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4.庞贝古城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希腊的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5.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6.《世界遗产公约》旨在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 )7.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正式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8.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 阅读教材P88“史料阅读”:《保存古迹推广办法章程》的拟定有何意义?提示 它是在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下制定的,说明人们对文物价值逐渐有了正确认识,意识到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阅读教材P90“学思之窗”:故宫博物院为什么把养心殿的修复定位为“研究性保护项目”?提示 可以保留这里的古建筑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可以保留这里古建筑的原状,有利于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使古建筑传统的修缮技艺得以传承。 昆曲,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约在元朝末期产生于苏州昆山一带。2001年5月昆曲成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摘自教材P92)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提示 对传承民族文化、维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着重要意义。1金石学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它是以古代青铜器和石刻碑碣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偏重于著录和考证文字资料,以达到证经补史的目的,特别是其上的文字铭刻及拓片,广义上还包括竹简、甲骨、玉器、砖瓦、封泥、兵符、明器等一般文物。金石学形成于北宋时期,欧阳修是金石学的开创者,其学生曾巩的《金石录》最早提出“金石”一词。清代王鸣盛等人,正式提出“金石之学”这一名称。2世界文化遗产所谓“世界文化遗产”是指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确定后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那些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项,都经过了一系列科学的申报、认证过程,是文化遗产中相似或相近事物中的最典型代表,所代表的是人类及自然界的最高价值。3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小结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溯源: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观今:看《世界遗产公约》展望:愿文化遗产璀璨辉煌为何保护如何保护古代:收藏近现代:立法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宗旨、内容、发展完善、成就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世界中国古代:近代:雅典卫城、古罗马城等佛罗伦萨第一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因黏合剂等材料使用不当,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 B.加强科学研究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 D.强化立法保护小试牛刀B(2021·辽宁大连高二第二学期期末·16)1909年,清政府拟定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章程》重点说明:“周秦以来碑碣、石幢、石磬、造像及石刻、古画、摩崖字迹之类,现存何县、何地,及某县某种物共有若干,某物字迹现存若干,有无断折残缺情形,拟令督抚饬属详查咨部存案备核。”据此说明清政府( )A.修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 B.建立古物保护专门机构C.重视古物的调查与保护 D.重视保护各地自然遗产C(2021.6·浙江高考·2)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题演练D(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