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DNA的复制——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易错点分析】1.DNA 半保留复制的实验证据:梅塞尔森、斯塔尔——(稳定)同位素标记法,分离不同质量的 DNA 分子用密度梯度离心法(N、O 同位素无放射性)2.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在真核生物中,这一过程是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3.复制开始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螺旋的两条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然后,DNA聚合酶等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条子链。4.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的双螺旋将解开,互补的碱基之间的氢键断裂,解开的两条单链作为复制的模板,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氢键,结合到作为模板的单链上。由于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方式被称做半保留复制。5.15N和14N是N元素的两种稳定同位素,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同,含15N的DNA比含14N的DNA密度大,因此,利用离心技术可以在试管中区分含有不同N元素的DNA。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即:以含有15NH4Cl培养液来培养大肠杆菌,让大肠杆菌繁殖若干代,这时,大肠杆菌的DNA几乎都是15N标记的。然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l的普通培养液中。在不同时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再将提取的DNA进行离心,记录离心后试管中DNA的位置。从而证明了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易错题训练】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仅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B.先解旋后复制C.DNA聚合酶解开DNA双链D.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2.某亲代DNA分子复制时,其中一条模板链上的碱基A被G代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与DNA聚合酶的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解旋酶为氢键的断裂提供了活化能C.复制生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互补D.复制3次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子代DNA的1/83.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繁殖到子三代后提取DNA进行离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子三代中,所有大肠杆菌的DNA至少一条链含有14NC.子三代大肠杆菌的DNA离心后试管中一定出现三条带D.子三代中含有15N的DNA占全部大肠杆菌DNA的比例为1/44.真核细胞中DNA复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B.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和形成都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下图1表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复制,图2表示哺乳动物的DNA分子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1和图2中复制起点部位的A//T碱基对比例较高,易于解旋B.图1和图2表示的过程都具有多起点、双向、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C.图1和图2复制过程中,形成的两条子链一条连续,一条不连续D.图1中按照③②①的先后顺序合成子链,子链延伸方向为5'→3'6.在氮源为14N和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分别为15N-DNA(相对分子质量为a)和,15N ;-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对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Ⅰ代大肠杆菌的所有DNA分子中都同时含有14N和15NB.中带的DNA分子的每条单链相对分子质量均为a+b/4C.预计繁殖到第n代大肠杆菌时,DNA分子中含有15N的占1/2n-1D.实验结果能够证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7.大多数真核生物的DNA在复制时会出现多个复制泡。每个复制泡的两端各有一个复制叉。复制叉的延伸方向如图所示。已知复制时,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到5'方向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等的催化B.多起点双向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C.图中复制泡1~3的DNA复制是同时启动的D.子链的延伸方向为5'到3',端,且与复制叉的推动方向相同8.图甲、乙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小麦细胞的DNA复制模式图,箭头处表示复制起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子代中含15N的DNA占7/8B.小麦细胞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的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C.两者均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D.小麦细胞的DNA在不同起点处开始复制的时间可能不同9.如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某细胞内正在发生的某种生理过程,图中甲、乙、丙均表示DNA分子,a、b、c、d均表示DNA的一条链,A、B表示相关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酶A是解旋酶,能使甲解旋B.合成两条子链时,两条子链延伸的方向都是5'→3'C.图示过程主要发生在该细胞的细胞核D.正常情况下,a链与c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互补10.大肠杆菌在环境适宜的条件下,每2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科学家运用DNA紫外光吸收光谱的方法对其DNA复制方式进行研究,具体操作为:将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入普通培养基中培养20分钟,提取大肠杆菌DNA并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溶液的紫外光吸收光谱(如甲图所示);若培养时间为40分钟,则所得结果可能对应乙图中部分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紫外光吸收光谱的峰值位置即离心管中DNA的主要分布位置,峰值越大,表明该位置的DNA数量越多。A.DNA是大肠杆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每20分钟复制一次B.大肠杆菌拟核的DNA分子中,并非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C.若大肠杆菌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则40分钟后所得结果对应乙图中的e、f曲线D.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以四种游离的碱基为材料11.某DNA分子片段中共含有3000个碱基,其中腺嘌呤占35%。现将该DNA分子片段用15N同位素标记过的四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复制3次,将全部复制产物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图甲结果;如果将全部复制产物加入解旋酶处理后再离心,则得到图乙结果。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层与Y层中DNA分子质量比大于1:3B.Y层中含15N标记的鸟嘌呤有3600个C.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倍D.W层与Z层的核苷酸数之比是4:112.某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双链环状DNA(如图1所示),在含32P标记的细菌体内繁殖时,其环状DNA复制后可能得到的子代DNA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该噬菌体DNA复制时只以a、b链中的一条作为模板C.图2中II的出现可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若图2中两类DNA的数量比为1:31,则该噬菌体DNA复制了6次13.大肠杆菌可以在快生长和慢生长之间切换(如图),在营养丰富的条件下可进行快生长。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约4.6×106bp,DNA的复制叉移动速度大约为每分钟5×104bp。下列相关叙述和推断错误的是( )A.慢生仅时,DNA复制为单起点双向复制B.快生长时,1个DNA分子经过2轮复制后得到8个DNA分子C.慢生长时,DNA完成复制需要大约46分钟D.快生长情况下细菌在上一次分裂结束时DNA已经开始新一轮复制14.环状DNA分子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如质粒DNA。在真核生物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环状DNA分子(eccDNA),它从正常基因组中分离或脱落下来并进入细胞质,无着丝粒。下图中途径1、2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两种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可能存在质粒DNAB.途径1的两个复制泡中,DNA复制起始时间不同C.途径2中,eccDNA的形成过程发生了磷酸二酯键的断裂和形成D.eccDNA经复制后一定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5.图1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Ⅰ和Ⅱ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需要的酶,将图1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1可看出DNA复制的过程是_____,Ⅰ是____酶,Ⅱ是____酶。(2)图2中,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____(填序号)交替连接而成,该DNA片段中左侧单链的上端是____(填“3'”或“5'”)端。(3)图2中④名称是_____,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A和T之间通过_____连接。(4)该过程发生的时间为______。(5)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_____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6)若亲代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100对,A+T占60%,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共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_____。(7)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则最终获得的子代DNA分子中,两条链都含15N的占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DNA复制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A错误。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B错误。解旋酶可将DNA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DNA聚合酶是以亲代DNA为模板,催化脱氧核苷酸聚合形成子代DNA的一类酶,C错误。子链延伸的方向为5'→3',故子链延伸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3'端,D正确。2.答案:C解析: D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本身不含有碱基,故DNA分子与DNA聚合酶的结合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酶的作用机制为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提供能量,故解旋酶不能为氢键的断裂提供活化能,B错误; DNA复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模板链碱基序列互补,故复制生成的两条子链的碱基序列也互补,C正确;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DNA一条链中A被G代替,则以该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均异常,而以另一条正常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均正常,复制3次后,得到8个DNA分子,4个正常,4个有差错,各占子代DNA的1/2,D错误。3.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子三代中,所有大肠杆菌的DNA至少一条链含有14N,B正确;子三代大肠杆菌的DNA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两条带,其中一条带位置居中,另一条带位置更靠上,C错误;由于DNA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进行的,子三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只有2个,故子三代中含有15N的DNA占全部大肠杆菌DNA的比例为2/23=1/4,D正确。4.答案:C解析:A、多起点双向复制能保证DNA复制在短时间内完成,A正确;B、DNA复制以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模板,所以每个子代DNA都有一条核苷酸链来自亲代,B正确;C、复制过程中氢键的破坏需要解旋酶的催化,C错误;D、DNA分子的准确复制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D正确。故选C。5.答案:A解析:A、DNA分子中A/T碱基对之间是两个氢键,G/C碱基对之间是三个氢键。复制起点部位A/T碱基对比例较高时,氢键数量相对较少,易于解旋,图1和图2中复制起点部位确实需要先解旋,A正确;B、图1中只有一个复制起点,不具有多起点特点;图2有多个复制起点,B错误;C、结合图示可知,每一条子链合成时都有连续的一部分,也有不连续的一部分,C错误;D、DNA分子复制时,子链延伸方向都是5'→3',但图1中按照①②③的先后顺序合成子链,D错误。故选A。6.答案:B解析:分析题意及题图可知,Ⅰ代大肠杆菌的所有DNA分子均为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A正确;中带的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4N,另一条链含15N,故每条单链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2、b/2,B错误;由于亲代DNA两条链均含15N,1个这样的大肠杆菌繁殖到第n代时,DNA分子总共有2n个,其中含有15N的有2个,占2/2n,C正确;实验结果能够证明DNA分子复制的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7.答案:B解析:DNA的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聚合酶催化子链合成,A错误;由题图可知,多起点双向复制加快了DNA的复制速度,B正确;根据复制泡的大小可以看出,复制泡3的DNA复制早于复制泡1和2启动,C错误;DNA聚合酶只能沿模板链的3'→5'方向移动,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相反,其中一条子链与复制叉的推动方向相反,D错误。8.答案:A解析:因原料中含有15N,故将甲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3次,子代中的DNA全部含15N,A错误;由图中箭头可知,小麦细胞的DNA有多个复制起点,而大肠杆菌的DNA只有一个复制起点,B正确;根据DNA的双向复制可知,两者均从复制起点开始向两个方向进行复制,C正确;根据图乙中复制泡的大小不同可知,小麦细胞的DNA在不同起点处开始复制的时间可能不同,D正确。9.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A为解旋酶,B为DNA聚合酶,A正确;B、由于DNA是反向平行双螺旋结构,子链延伸方向均为5’端一3’端,合成两条子链时,两条子链延伸的方向是相反的,B正确;C、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少量的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DNA复制主要场所是细胞核,C正确;D、a、d两条链碱基互补配对,c是以d链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新合成的,因此a、c两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一般相同,D错误。故选D。10.答案:C解析:A、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所以DNA是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A错误;B、大肠杆菌拟核的DNA分子为环状,因此每个脱氧核糖都连接两个磷酸基团,B错误;C、若大肠杆菌DNA通过半保留方式复制,则40分钟复制两次,所得结果对应乙图中的e、f曲线,C正确;D、大肠杆菌DNA复制过程中需要以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为材料,D错误。故选C。11.答案:C解析:A、X层(2个DNA含有14N和15N)与Y层(6个DNA只含15N)中DNA分子质量比小于1:3,A错误; B、1个DNA中鸟嘌呤G=450个,Y层(6个DNA只含15N)中含15N标记的鸟嘌呤G=450×6=2700个,B错误; C、在DNA分子中,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连,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的8个DNA分子中,2个DNA分子含14N和15N,6个DNA分子只含15N,所以X层中含有的氢键数是Y层的1/3,C正确; D、由于DNA分子复制了3次,产生了8个DNA分子,含16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标记的有14条链,所以W层与Z层的核苷酸之比为14:2=7:1,D错误。故选:C。12.答案:D解析:该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双链环状DNA,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该噬菌体DNA复制时,a、b两条链均可作为复制的模板,B错误;图2中I含两种类型的DNA链,Ⅱ含一种类型的DNA链,故I的出现可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Ⅱ不能证明,C错误;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故无论复制多少次,I类型DNA都有2个,由I:Ⅱ=1:31可知,Ⅱ类型DNA有62个,则共有62+2=64(个),即26个DNA,该噬菌体DNA复制了6次,D正确。13.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大肠杆菌慢生长时,DNA复制为单起点双向复制,A正确;由题图可知,快生长时,1个DNA分子复制1次得到2个DNA分子,则经过2轮复制后得到4个DNA分子,B错误;DNA的复制叉移动速度大约为每分钟5×104bp,且为双向复制,完成时间为4.6×106÷(5×104×2)=46(分钟),C正确;由题图可知,快生长情况下细菌在上一次分裂结束时DNA已经开始新一轮复制,D正确。14.答案:D解析:A、质粒为小型环状DNA分子,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都可能存在质粒,A正确;B、途径1的两个复制泡大小不一,说明DNA复制起始的时间不同,B正确;C、eccDNA从正常基因组中分离或脱落下来存在磷酸二酯键的断裂,脱落下来后形成环甚至复制过程存在磷酸二酯键的重建,C正确;D、eccDNA存在于细胞质中,复制后随机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错误。15.答案:(1)边解旋边复制;解旋;DNA聚合(2)②③;5'(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4)有丝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5)4种脱氧核苷酸(6)600(7)8解析:(1)从图1可以看出DNA复制时,解旋酶打开一段链,DNA聚合酶以母链为模板合成一段子链,所以DNA复制的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Ⅰ是解旋酶,Ⅱ是DNA聚合酶。(2)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图2中脱氧核糖是②,磷酸是③,所以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②③交替连接而成;在DNA分子中磷酸在5'端,所以该DNA片段中左侧单链的上端是5'端。(3)图2中④由胸腺嘧啶、脱氧核糖与磷酸构成,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在DNA分子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上相邻的碱基A和T之间通过脱氧核糖一磷酸一脱氧核糖连接。(4)DNA分子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前的间期,包含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5)DNA分子复制时,在有关酶的作用下,以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6)若亲代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100对,即碱基总数是200个,A+T占60%,则G+C占40%,又因G=C,所以C=G=40%×200×1/2=40(个);该DNA分子复制4次,产生的DNA分子数是24=16(个),因为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所以增加了15个DNA分子,共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是40×15=600(个)。(7)若将含14N的细胞放在只含15N的培养液中培养,使细胞连续分裂4次,子代DNA分子数是24=16(个),因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含14N的亲代DNA的两条链分别进入两个子代DNA分子中,所以两条链都含15N的DNA分子数147是14个,占子代DNA分子总数的14/16=7/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