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高一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期末易错题集训【易错点分析】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这些证据互为补充、相互印证,有力地支持了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进而为解释适应和物种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比较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发现,其内部结构模式一致,这说明这四种前(上)肢骨骼有共同的起源,说明它们可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来的。但是,这四种前(上)肢骨骼的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不同的环境,逐渐出现了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易错题训练】1.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测是研究生物进化最有效的方法。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不同地层的古生物化石可以推测生物进化的路线,这是最直接的证据B.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这否定了生物有共同的祖先C.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差异只有3%,这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D.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这属于胚胎学证据2.人体血红蛋白β链由146个氨基酸组成,比较不同种类动物与人体血红蛋白β链的区别,结果如下表:动物种类 短尾猿 狗 鸟 青蛙 七鳃鳗不同氨基酸的数目 8 32 45 67 125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短尾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B.该数据为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C.不同种类动物的血红蛋白运输氧气能力不同D.氨基酸不同与DNA碱基排列顺序没有关系3.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对已灭绝人种的基因组和人类进化的发现。他建立了一门全新的科学学科——古基因组学,揭示所有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基因差异。研究显示,现代人的身高、发色甚至新冠抵抗力都可能与尼安德特基因相关。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尼安德特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研究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DNA分子的相似度,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同D.现代人类与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种群基因频率存在一定差异4.从进化上看,细胞色素c是一个很保守的分子。根据细胞色素c分子的氨基酸序列可得知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因此可根据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序列或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下表为几种生物与大猩猩的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相差数。生物名称 核苷酸差异 生物名称 核苷酸差异黑猩猩 0 响尾蛇 20袋鼠 12 酵母菌 56马 17 链孢霉 6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比较解剖学的证据B.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差异越多的物种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越远C.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差异数多的,氨基酸差异数可能是少的D.黑猩猩与大猩猩的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无差异,说明它们是同一物种5.生物的进化在当今生物体上留下了许多印迹,这些印迹可以作为进化的佐证。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学科。下图表示的是不同动物及人的胚胎发育过程。下列关于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证据是比胚胎学证据更加直接和重要的证据B.图中生物各自的适应性特征体现了适应的普遍性C.地理隔离是图中不同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据上图中的生物推测,人和鱼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6.辽宁省建昌县发现了赫氏近鸟龙化石,其身体骨架结构与恐龙非常接近,但骨架周围有清晰的羽毛印痕,显示其后肢和尾部都有飞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赫氏近鸟龙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了证据B.赫氏近鸟龙化石为生物具有统一性提供了证据C.赫氏近鸟龙化石为恐龙经常使用后肢而进化为鸟类提供了证据D.赫氏近鸟龙化石为鸟类和恐龙具有某些相似的解剖学特征提供了证据7.考古学家从化石中提取古生物遗骸中的DNA或蛋白质分子并和现代生物的分子信息库进行比对,作为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证据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一般两种生物DNA的碱基序列越接近,亲缘关系越近C.可选择进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进行比对D.生物大分子具有共同点提示当今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8.达尔文提出:地球上的当今生物都是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的是( )A.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考古出土的“郧县人”头骨化石B.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结构上存在共同特点C.线粒体和叶绿体DNA的结构与原核细胞的DNA结构相似D.生物的高等和低等与其所含的基因数没有必然联系9.下列证据不属于共同由来学说的化石证据的是( )A.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低等、结构越简单,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B.赫氏近鸟龙化石的身体骨架与恐龙非常接近,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有力证据C.318万年前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与黑猩猩相似,这一证据支持人猿共祖D.人与蝙蝠、鲸和猫的骨骼结构有很大共同点,这一证据说明它们来自共同祖先10.大量的证据证实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B.人和鱼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属于胚胎学的证据C.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属于细胞水平的证据D.鲸的鳍与猫的前肢骨骼的结构相似,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11.瑞典生物学家斯万特·帕博获得了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斯万特·帕博团队完成了对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测序,同时也通过线粒体DNA测序发现了已经灭绝的新人种。研究发现,在具有欧洲或亚洲血统的现代人中,约有1%~4%的基因组源自尼安德特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需要测23条染色体C.线粒体DNA分子上每个脱氧核糖分子连接两个磷酸基团D.由现代人含有尼安德特人的基因信息推测,尼安德特人可能为人类原始祖先12.某科学家做了如下家兔抗血清实验:将人的血清注射到家兔体内获得家兔抗血清,再将家兔抗血清分别加入到含有其他不同种动物血清的试管中,根据试管中产生的沉淀量判断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如图为家兔抗血清与不同物种动物血清的反应强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黑猩猩和大猩猩之间能够杂交并产生可育后代B.图中五个物种都是由共同原始祖先经过染色体变异而形成的C.结合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可推断出这些动物含有与人相似的血清蛋白D.据图可知黑猩猩血清与家兔抗血清反应最强烈,说明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远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A正确;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因此比较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大小,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B错误;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既有共同点,又存在差异性,故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差异只有3%,这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C正确;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比较发现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属于胚胎学证据,D正确。2.答案:D解析:短尾猿与人体血红蛋白β链氨基酸不同的数目仅为8个,说明短尾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A正确;血红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该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B正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由题意可知,不同种类动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的数目不同,则其血红蛋白的结构也不完全相同,故运输氧气能力不同,C正确;氨基酸数目、排列顺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碱基数目、排列顺序不同,D错误。3.答案: B解析: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项正确;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B项错误;现存人类是由古人类进化而来,进化过程中存在基因频率改变,也可能存在某些基因的突变,故现存人类与灭绝的古人类之间的某些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不同,C 项正确;现代人类是由古代人类进化而来,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二者的种群基因频率不同,D项正确。4.答案:B解析: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证据,A错误;B、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差异越多的物种与大猩猩的亲缘关系越远,反之越近,B正确;C、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差异数多的,氨基酸差异数不可能是少的,应该也是最多的,C错误;D、黑猩猩与大猩猩的细胞色素c基因的核苷酸无差异,说明它们亲缘关系近,不能说明是同一物种,新物种产生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产生,D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B、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B正确;C、生殖隔离是图中不同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错误;D、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差异越小,因此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大小,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据上图中的生物推测,人和鱼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差异较大,D正确。故选C。6.答案:C解析:A、赫氏近鸟龙化石身体骨架结构与恐龙接近且有羽毛印痕,这为鸟类起源于恐龙提供了证据,A正确;B、赫氏近鸟龙化石体现了恐龙和鸟类之间存在联系,这为生物具有统一性提供了证据,B正确;C、赫氏近鸟龙化石不能表明恐龙是因为经常使用后肢而进化为鸟类的,进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错误;D、赫氏近鸟龙化石身体骨架结构与恐龙接近,这为鸟类和恐龙具有某些相似的解剖学特征提供了证据,D正确。故选C。7.答案:A解析: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是化石,A错误;一般两种生物DNA的碱基序列越接近,说明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反之则亲缘关系越远,B正确;可选择进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蛋白质进行比对,进而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水平的证据,C正确;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具有共同点提示当今生物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8.答案:D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A不符合题意;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功能和外形差别很大,骨骼结构却存在共同特点,可作为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B不符合题意;线粒体和叶绿体DNA的结构与原核细胞的DNA结构相似,说明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最初很可能是由原核生物转化而来的,可作为分子水平上的证据,C不符合题意;生物由低等逐渐进化为高等的过程中,结构愈发复杂,所包含的基因数也越来越多,D符合题意。9.答案:D解析:形成越早的地层中化石生物越低等、结构越简单,揭示了生物进化的顺序,A不符合题意;赫氏近鸟龙化石的身体骨架与恐龙非常接近,是鸟类起源于恐龙的有力证据,B不符合题意;318万年前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与黑猩猩相似,这一证据支持人猿共祖说,C不符合题意;人与蝙蝠、鲸和猫的骨骼结构有很大共同点,这一证据属于比较解剖学证据,不属于化石证据,D符合题意。10.答案:C解析:A、越早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A正确;B、胚胎学的证据是对比不同生物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人和鱼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属于胚胎学的证据,B正确;C、人和黑猩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相同,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C错误;D、鲸的鳍与猫的前肢骨骼的结构相似,属于比较解剖学的证据,D正确。故选C。11.答案:B解析:对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时需要测22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共24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B错误。12.答案:C解析:黑猩猩和大猩猩属于不同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不能生出可育后代,A错误;进化中变异的来源除了染色体变异外还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B错误;当家兔抗血清(含有抗人血清蛋白的抗体)与某种动物的血清混合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形成沉淀,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原理,可知该动物血清中含有和人相似的血清蛋白,C正确;由题意可知,反应越强烈,沉淀物形成越多,动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越近,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