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4(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4(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04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4年我国货物运输呈现“总量稳增、结构优化”的特征,下表为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及周转量数据(注:货运周转量=货运量×运输距离)。完成下面小题。
运输方式 货运量(亿吨) 同比增长(%)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
甲 418.8 3.8 76847.5 3.9
乙 98.1 4.7 141422.9 8.8
丙 51.7 2.8 35861.9 -1.6
丁 0.08982 22.1 353.9 24.8
管道 9.5 -0.5 7461.9 2.1
1.货运量最大与货运周转量最大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公路 水路 B.公路 民航 C.铁路 水路 D.铁路 公路
2.形成最大货运量与最大货运周转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公路运输的网络密度高,适合短途分散运输
②水路运输的单位能耗低,适合大宗货物长途运输
③铁路运输受限于线路布局,灵活性不足
④民航运输的时效性强,货值高但运量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A 2.A
读“我国某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形区指(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4.下列有关该地形区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广布 B.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C.边缘多流水侵蚀,多峡谷 D.冬季较少受寒潮影响
【答案】3.C 4.A
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6.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利用BDS统计受灾人数 B.利用GNSS绘制受灾地图
C.利用RS监测受灾区域 D.利用GIS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
【答案】5.A 6.C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秩BOT》节目中16个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福兮”带来的扭秧歌表演,令观众眼前一亮。16个人形机器人“福兮”不仅队列整齐划一,而且“手上功夫”灵巧多变,藏手绢、亮手绢、转手绢,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如下图)。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供应链日趋完善,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据完成下面小题。
7.“福兮”能够顺利实现自主跳舞、自主导航主要依靠( )
A.现场模仿 B.智能学习和排练 C.北斗导航系统 D.特殊新材料机身
8.广东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代替人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B.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C.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D.夯实产业基础
【答案】7.B 8.C
“石老人”是青岛的知名“打卡地”。2022年“石老人”的上半部分突然坍塌。下图为“石老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石老人”的地貌类型为( )
A.海蚀平台 B.风蚀蘑菇 C.沙滩 D.海蚀柱
10.随着海水持续侵蚀,图示陡崖与“石老人”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
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 C.先近后远 D.先远后近
【答案】9.D 10.B
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某海域某月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乙处盐度最可能是( )
A.31.5‰ B.32.5‰ C.33.0‰ D.33.5‰
12.与乙处相比,甲处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距陆远近 D.径流汇入
【答案】11.B 12.D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的一座历史悠久古镇,位于黄河和湫水河交汇处,地处当年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道水陆交通的中心点和商品集散地,明清至民国年间发展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濒临碛口镇的黄河由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黄河行船,谈碛色变”。下图示意碛口镇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碛口镇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人口
14.如今,碛口镇的主要产业为( )
A.旅游业、餐饮业、旅馆业 B.加工业、手工业、旅游业
C.电子工业、金融业 D.钢铁工业、物流业
【答案】13.C 14.A
凤凰村(28°39'N,106°32'E)是黔北丹霞山区的一个小村庄。2023年年末,该村党支部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和脱贫群众复垦撂荒地500亩。2024年春,凤凰村被当地镇政府选定为农机合作社试点村,利用复垦撂荒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亩,但复耕第一年大豆和玉米长势较差。下图示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5.当地政府成立农机合作社探索农机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机械化生产
B.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生产可提高耕作效率
C.当地土层深厚,使用机械生产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D.当地劳动力不足,机械生产可打破有地无人耕的困局
16.当地推广“三行大豆,两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主要考虑的是( )
A.农民长期种植养成的习惯 B.政府政策的硬性要求
C.保障大豆和玉米充分采光 D.削弱风力,减少玉米倒伏
17.针对撂荒地复耕第一年大豆和玉米长势较差的问题,当地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B.大量施用化肥
C.利用挖掘机对土壤进行深翻 D.继续撂荒,次年再种
【答案】15.D 16.C 17.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数据表明:用1千克鱼食,生产至少50千克蔬菜和0.8千克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下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对此鱼菜共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B.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效益为提供绿色食品
C.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氮、磷元素
D.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固体杂质和二氧化碳
19.若采用普通泡沫浮床,在长江三角洲池塘推广该系统,面临的问题有( )
A.产品集中上市 B.设备投资过大 C.技术经验不足 D.劳动力成本增加
【答案】18.BC 19.AC
下图为“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若图中界面代表莫霍界面,甲、乙为距离界面较近的地层,则( )
A.岩浆的发源地存在于乙地层中 B.该界面在各地和地表距离相同
C.地震波向上传播时波速都增加 D.横波、纵波都可以通过甲、乙
21.若该界面为不同地质时期沉积物的分割面,甲地层中含有猛犸象化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层时期出现了灵长类生物 B.乙地层可能形成于古生代
C.甲地层时期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D.乙地层时期被子植物繁盛
【答案】20.AD 21.AC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银川—西安)高铁客运专线全线开通,开通后两地间的出行时间由11小时45分钟缩短至3小时4分钟。银西高铁桥果、隧道总长度占总里程的62.97%。下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22.银西高铁桥梁、隧道占比大,主要目的是( )
A.缩短时空距离 B.减少占用耕地 C.节省建造经费 D.克服地形影响
23.银西高铁开通后的主要作用有( )
A.增强当地农产品外运能力 B.极大便利沿线群众的出行
C.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D.加快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24.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 B.保护农田 C.防风固沙 D.提供木材
【答案】22.AD 23.BC 24.BC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2024年8月,某研学小组对澳大利亚开展了自然地理和矿业考察。重点考察了澳大利亚中部的埃尔湖流域和西部铁矿石主产区。下图为澳大利亚简图。
活动一:考察研究发现,埃尔湖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水位季节变化大。埃尔湖入湖碳量大,湖中沉积物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泥炭由植物残体在多水的无氧条件下,未完全分解堆积而成。
(1)埃尔湖主要参与 (填水循环类型)。夏季,受 、 (填水循环环节)影响,湖面扩大。(6分)
(2)关于埃尔湖多层泥炭层的成因,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填字母)(2分)
A.流域气候干旱,抑制微生物的持续分解
B.湖区地形封闭低洼,有利于有机质的汇集
C.湖内水生生物极其丰富,有机质来源丰富
D.入湖河流流经地区生物量大,提供大量的枯枝落叶
活动二:水生软体动物对水环境变化敏感。软体动物死亡后,其硬壳保留在沉积物中成为化石,对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研究埃尔湖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同学们采集了各地层中的软体动物化石。
(3)在地质史上水生软体动物在 (填地质年代)开始出现。(2分)
(4)针对此项研究内容,判断下列研学方法,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8分)
①按地层顺序,将采集的化石排序。( )
②查询所采集化石对应的生物对温度的需求。( )
③统计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 )
④对比分析,通过生物种类变化推测盐度的变化。( )
活动三:考察发现,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已探明90%集中在西澳州。2023年澳大利亚共计出口铁矿石8.92亿吨,占全球总铁矿石出口量的56%。主要出口到中国(85%),日本(6%)、韩国(5%)、中国台湾(1%)及其它一些地区(3%)。
(5)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说明西澳洲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4分)
【答案】(1)陆地内循环 降水 地表径流(6分)
(2)BD(2分)
(3)古生代(2分)
(4)正确 错误 正确 正确(8分)
(5)海运 ①铁矿资源丰富;②分布集中;③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④距离东亚市场较近或国际市场需求大。(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乔伊尔市地处蒙古国中部,畜牧业为当地的主要产业,近年来该地牲畜头数增速快,风蚀沙漠化情况十分严重,成为蒙古国典型的风蚀沙漠化新扩展区。输沙势表示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潜在最大输沙量,数值越大,潜在输沙量越大,输沙势和输沙方向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风沙活动强度和沙物质整体搬运方向。
材料二:下图为蒙古国植被分布示意图,下表为乔伊尔市某年各季节的输沙势、输沙方向统计资料(0°为正北方,东、南、西各方向依次按顺时针排布)。
季节 输沙势 输沙方向
春季 483.89 204.83°
夏季 159.23 190.11°
秋季 73.00 143.68°
冬季 19.84 143.35°
(1)乌兰巴托至乔伊尔市的植被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植被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蒙古国森林带中的主要森林类型属于 林(阔叶/针叶),指出主要判断依据 。(8分)
(2)简述该年乔伊尔市的输沙特点。(3分)
(3)分析乔伊尔市成为蒙古国风蚀沙漠化新扩展区的主要原因。(6分)
(4)从产业持续发展角度,为乔伊尔市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1)干湿度 水分 针叶 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较低。(8分)
(2)季节差异显著,春、夏季输沙量大,以春季为主,输沙方向多偏南,集中在西南。(3分)
(3)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土层疏松;多大风,风沙严重;处于自然环境过渡地带,生态脆弱;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6分)
(4)建设人工草场,保障畜产品供应;加强畜产品开发,丰富产业类型;推动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保护生态环境,支撑产业持续发展。(6分)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04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4年我国货物运输呈现“总量稳增、结构优化”的特征,下表为不同运输方式的货运量及周转量数据(注:货运周转量=货运量×运输距离)。完成下面小题。
运输方式 货运量(亿吨) 同比增长(%)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同比增长(%)
甲 418.8 3.8 76847.5 3.9
乙 98.1 4.7 141422.9 8.8
丙 51.7 2.8 35861.9 -1.6
丁 0.08982 22.1 353.9 24.8
管道 9.5 -0.5 7461.9 2.1
1.货运量最大与货运周转量最大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
A.公路 水路 B.公路 民航 C.铁路 水路 D.铁路 公路
2.形成最大货运量与最大货运周转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公路运输的网络密度高,适合短途分散运输
②水路运输的单位能耗低,适合大宗货物长途运输
③铁路运输受限于线路布局,灵活性不足
④民航运输的时效性强,货值高但运量极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我国某地形区自然环境特征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形区指(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4.下列有关该地形区地理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石林等喀斯特地貌广布 B.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C.边缘多流水侵蚀,多峡谷 D.冬季较少受寒潮影响
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6.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灾害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利用BDS统计受灾人数 B.利用GNSS绘制受灾地图
C.利用RS监测受灾区域 D.利用GIS确定掩埋人员的位置
在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秩BOT》节目中16个身着花袄、手持花绢的机器人“福兮”带来的扭秧歌表演,令观众眼前一亮。16个人形机器人“福兮”不仅队列整齐划一,而且“手上功夫”灵巧多变,藏手绢、亮手绢、转手绢,一套动作行云流水(如下图)。近年来,广东省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供应链日趋完善,致力于打造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空天装备、深海装备、深地装备等未来智能装备产业创新发展高地。据完成下面小题。
7.“福兮”能够顺利实现自主跳舞、自主导航主要依靠( )
A.现场模仿 B.智能学习和排练 C.北斗导航系统 D.特殊新材料机身
8.广东省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
A.代替人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B.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C.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D.夯实产业基础
“石老人”是青岛的知名“打卡地”。2022年“石老人”的上半部分突然坍塌。下图为“石老人”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石老人”的地貌类型为( )
A.海蚀平台 B.风蚀蘑菇 C.沙滩 D.海蚀柱
10.随着海水持续侵蚀,图示陡崖与“石老人”所在位置之间的距离( )
A.逐渐变近 B.逐渐变远 C.先近后远 D.先远后近
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某海域某月表层海水等盐度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1.乙处盐度最可能是( )
A.31.5‰ B.32.5‰ C.33.0‰ D.33.5‰
12.与乙处相比,甲处盐度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距陆远近 D.径流汇入
碛口是吕梁山中黄河边的一座历史悠久古镇,位于黄河和湫水河交汇处,地处当年山西与内蒙古、晋陕商道水陆交通的中心点和商品集散地,明清至民国年间发展成为我国北方著名商贸重镇。濒临碛口镇的黄河由400米猛缩为80米,混浊的黄河水像一头被惹怒的雄狮——“黄河行船,谈碛色变”。下图示意碛口镇位置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碛口镇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人口
14.如今,碛口镇的主要产业为( )
A.旅游业、餐饮业、旅馆业 B.加工业、手工业、旅游业
C.电子工业、金融业 D.钢铁工业、物流业
凤凰村(28°39'N,106°32'E)是黔北丹霞山区的一个小村庄。2023年年末,该村党支部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和脱贫群众复垦撂荒地500亩。2024年春,凤凰村被当地镇政府选定为农机合作社试点村,利用复垦撂荒地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0亩,但复耕第一年大豆和玉米长势较差。下图示意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5.当地政府成立农机合作社探索农机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开阔,便于机械化生产
B.耕地集中连片,机械化生产可提高耕作效率
C.当地土层深厚,使用机械生产不会破坏土壤结构
D.当地劳动力不足,机械生产可打破有地无人耕的困局
16.当地推广“三行大豆,两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主要考虑的是( )
A.农民长期种植养成的习惯 B.政府政策的硬性要求
C.保障大豆和玉米充分采光 D.削弱风力,减少玉米倒伏
17.针对撂荒地复耕第一年大豆和玉米长势较差的问题,当地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A.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B.大量施用化肥
C.利用挖掘机对土壤进行深翻 D.继续撂荒,次年再种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鱼菜共生系统是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与蔬菜无土栽培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产动物和蔬菜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关系。数据表明:用1千克鱼食,生产至少50千克蔬菜和0.8千克鱼肉。这种以菜净水、以水养鱼、以鱼种菜的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了鱼、水、菜的和谐,逐渐出现于一些大中城市的庭院和街道的暖房中。下图为鱼菜共生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对此鱼菜共生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B.家庭庭院中建立该系统主要效益为提供绿色食品
C.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水中氮、磷元素
D.蔬菜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固体杂质和二氧化碳
19.若采用普通泡沫浮床,在长江三角洲池塘推广该系统,面临的问题有( )
A.产品集中上市 B.设备投资过大 C.技术经验不足 D.劳动力成本增加
下图为“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若图中界面代表莫霍界面,甲、乙为距离界面较近的地层,则( )
A.岩浆的发源地存在于乙地层中 B.该界面在各地和地表距离相同
C.地震波向上传播时波速都增加 D.横波、纵波都可以通过甲、乙
21.若该界面为不同地质时期沉积物的分割面,甲地层中含有猛犸象化石。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层时期出现了灵长类生物 B.乙地层可能形成于古生代
C.甲地层时期形成现代地貌格局 D.乙地层时期被子植物繁盛
2020年12月26日,银西(银川—西安)高铁客运专线全线开通,开通后两地间的出行时间由11小时45分钟缩短至3小时4分钟。银西高铁桥果、隧道总长度占总里程的62.97%。下图为银西高铁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22.银西高铁桥梁、隧道占比大,主要目的是( )
A.缩短时空距离 B.减少占用耕地 C.节省建造经费 D.克服地形影响
23.银西高铁开通后的主要作用有( )
A.增强当地农产品外运能力 B.极大便利沿线群众的出行
C.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D.加快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
24.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 )
A.净化空气 B.保护农田 C.防风固沙 D.提供木材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2024年8月,某研学小组对澳大利亚开展了自然地理和矿业考察。重点考察了澳大利亚中部的埃尔湖流域和西部铁矿石主产区。下图为澳大利亚简图。
活动一:考察研究发现,埃尔湖是澳大利亚海拔最低的地方,湖水深度较浅,水位季节变化大。埃尔湖入湖碳量大,湖中沉积物有多层泥炭层,有的厚度巨大。泥炭由植物残体在多水的无氧条件下,未完全分解堆积而成。
(1)埃尔湖主要参与 (填水循环类型)。夏季,受 、 (填水循环环节)影响,湖面扩大。(6分)
(2)关于埃尔湖多层泥炭层的成因,正确的是( )(不定项选择,填字母)(2分)
A.流域气候干旱,抑制微生物的持续分解
B.湖区地形封闭低洼,有利于有机质的汇集
C.湖内水生生物极其丰富,有机质来源丰富
D.入湖河流流经地区生物量大,提供大量的枯枝落叶
活动二:水生软体动物对水环境变化敏感。软体动物死亡后,其硬壳保留在沉积物中成为化石,对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指示意义。为研究埃尔湖不同时期湖水盐度的变化,同学们采集了各地层中的软体动物化石。
(3)在地质史上水生软体动物在 (填地质年代)开始出现。(2分)
(4)针对此项研究内容,判断下列研学方法,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8分)
①按地层顺序,将采集的化石排序。( )
②查询所采集化石对应的生物对温度的需求。( )
③统计不同地层生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 )
④对比分析,通过生物种类变化推测盐度的变化。( )
活动三:考察发现,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铁矿石资源,已探明90%集中在西澳州。2023年澳大利亚共计出口铁矿石8.92亿吨,占全球总铁矿石出口量的56%。主要出口到中国(85%),日本(6%)、韩国(5%)、中国台湾(1%)及其它一些地区(3%)。
(5)澳大利亚出口铁矿石选择的运输方式是 。说明西澳洲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乔伊尔市地处蒙古国中部,畜牧业为当地的主要产业,近年来该地牲畜头数增速快,风蚀沙漠化情况十分严重,成为蒙古国典型的风蚀沙漠化新扩展区。输沙势表示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潜在最大输沙量,数值越大,潜在输沙量越大,输沙势和输沙方向能客观反映一个地区风沙活动强度和沙物质整体搬运方向。
材料二:下图为蒙古国植被分布示意图,下表为乔伊尔市某年各季节的输沙势、输沙方向统计资料(0°为正北方,东、南、西各方向依次按顺时针排布)。
季节 输沙势 输沙方向
春季 483.89 204.83°
夏季 159.23 190.11°
秋季 73.00 143.68°
冬季 19.84 143.35°
(1)乌兰巴托至乔伊尔市的植被更替体现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植被更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蒙古国森林带中的主要森林类型属于 林(阔叶/针叶),指出主要判断依据 。(8分)
(2)简述该年乔伊尔市的输沙特点。(3分)
(3)分析乔伊尔市成为蒙古国风蚀沙漠化新扩展区的主要原因。(6分)
(4)从产业持续发展角度,为乔伊尔市提出合理建议。(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