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件(共25张PPT)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以及亚非拉人民的抗争,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独立运动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的殖民扩张。
2.联系两次工业革命,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3.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的影响。
4.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殖民扩张对殖民地的双重影响。
政治体系: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经济体系:
新航路开辟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使亚非拉美成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的输出场所,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
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的形成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超越了西欧和北美的范围,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开展起来(英、法、美、德、意、俄、日等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与巩固)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概念解读】
从空间来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主要指广大的亚、非、拉地区。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工业革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完全形成。
【概念解读】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概况
(1)西班牙: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到16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2)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18世纪晚期)
3.统治
(1)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
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    
(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
(3)宗主国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殖民地经济的发展。
印第安人遭受奴役
2.完成: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黑奴在种植园蔗糖碾磨厂干活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情境探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三角贸易”分别对欧洲和美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释)
材料一:到达目的地(美洲)之后,黑人再次被卖到矿山或种植园做奴隶。
材料二:据统计,从1783年到1793年,利物浦(英国城市)有878艘船只,共运载过303万名奴隶,价值共达1500万英镑,每年的利润平均在30%以上。
①使美洲种植园主获得了廉价劳动力,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②使欧洲奴隶贩子大发横财,促进了欧洲原始资本的积累,推动了欧洲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第一阶段|15、16C的殖民扩张:西、葡
殖民国家 殖民范围 殖民特点
葡萄牙 亚洲沿海地区|印度的果阿、马六甲、中国澳门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西班牙 菲律宾 直接统治、掠夺财富
16世纪,葡萄牙确立了印度洋的海上霸权,垄断亚欧贸易达一个世纪之久。
15-16世纪西、葡殖民活动示意图
背景 时间 殖民 国家 殖民地 殖民扩张
的方式






15

16
世纪
中叶
葡萄牙
中国澳门等几十个商站
建立商站
控制商路
西班牙
菲律宾
掠夺财富
为什么没有像在拉丁美洲那样占领更广阔的殖民地?
①亚洲国家封建经济比较发达,有一定实力;
②西、葡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力量较弱。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第一阶段|15、16C的殖民扩张:西、葡
2、第二阶段|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地域 国家 概况
南亚 英国 17C初来到印度,19世纪中后期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
东 南 亚 荷兰 17世纪,入侵印度尼西亚。
英国 19世纪末,已侵占缅甸、马来半岛等。
法国 侵占越南、柬埔寨、老挝(印度支那三国)
美国 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1898美西战争)
西亚 英法俄等国 18世纪末19世纪初,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
俄、英 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
东亚 中国 清政府逐步沦为半殖半封社会。古老文明被冲击,被迫对外开放。
日本 1910年,吞并了朝鲜半岛。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列强对亚洲的殖民扩张——西亚
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第二阶段|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列强对亚洲的殖民扩张——东亚
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2、第二阶段|17-20C初:英、荷和法的殖民活动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1、15-19世纪中叶:
局限在沿海地区,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领重要的港口和城镇;进行奴隶贸易。
2、工业革命后,全面的殖民入侵(逐步放弃奴隶贸易)
(1)北非
①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重点,控制苏伊士运河。
②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对苏丹实行武力扩张;
③法国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
(2)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后期,
欧洲探险者纷纷深入非洲腹地探险,为进一步侵略准备地理人文资料。
(3)19世纪后期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争夺
①英、法、德各自制定了侵略计划。
②1884年柏林会议。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
在空前激烈的非洲争夺战中,英国制订了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所谓“二C计划”,企图建立纵贯非洲南北大陆的殖民帝国。法国制订了从佛得角(塞内加尔)到索马里的“二S计划”,企图横断非洲东西大陆。德国制订了从东非洲到西南非洲的斜穿非洲大陆计划。
15个国家104天的柏林会议
1884年臭名昭著的柏林会议会议期间为各自利益讨论、协商,最后柏林会议瓜分结果产生了一份总决议书。规定:签字国凡占领非洲领土时需要分别通知其他签字国,而且还要保证对所占领土有足够统治权力,否则不算有效占领。
a.背景:
抢夺殖民地过程中,列强冲突加剧,为缓和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b.内容:
确立了“有效占领”原则;“地图上作业”
c.影响:
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加快。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英国2C计划:南北贯通(开罗至开普敦)
●法国2S计划:东西贯通(佛得角至索马里)
●德国:斜跨非洲赤道两侧(西南非至东非)
欧洲列强瓜分后的非洲
(1914年)
图中各国的分界线有什么特点?它反映了什么问题?给非洲带来什么影响?
特点
分界线几乎是直线,没有考虑当地的地理面貌和土著民族的情况。
影响
土著部落、民族的分离,破坏了当地传统政治、经济及人文结构,给非洲国家间的边界、种族等冲突埋下隐患。
问题
欧洲列强瓜分非洲,无视非洲国家主权,人为划定疆界。
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
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形成标志: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亚非拉国家绝大多数地区沦为殖民或半殖民地。
1. 时间: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
体系最终形成。
2. 表现:①亚洲的绝大多数地区已经
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除日本、俄罗斯亚洲部分)
②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
③独立的拉丁美洲国家实际也成为依附于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
④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生活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据统计,1914年世界总人口约18亿,
其中5亿多人处于西方殖民国家直接统治之下,还有远超过此数的人生活在半殖民地。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3. 原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
⑴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
⑵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联系加强。
⑶在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中,资本主义各国要求独占更大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投资场所。列强掀起了大规模的瓜分世界的狂朝;努力扩大自己的殖民帝国,导致更大规模地瓜分世界。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4.影响:
(1)对殖民者:帝国主义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
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
(2)对世界: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
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当中,世界越来
越紧密地连为一体。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①破坏性:打破了当地传统的经济结构;
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②建设性:传播先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客观进步性)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情境探究】依据史料,概括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殖民扩张对亚非社会的深刻影响。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世界各国社会经济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加强,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传播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客观上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
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
——《殷海光文集》
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西方列强瓜分非洲
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欧洲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情况
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西、葡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
15-16世纪西、葡在亚洲的殖民活动
南亚:英国对印度的征服与掠夺
东南亚:荷、英、法、美汇聚东南亚
西亚:英、法、俄在西亚的势力范围
东亚:中、朝两国遭受侵略
15-19世纪中叶以前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
工业革命后欧洲殖
民者对非洲的侵略
瓜分非洲的结果
北非:英、法之间的争斗
内陆探险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柏林会议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的原因
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影响:对世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堂小结
1.15世纪末,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进行海盗式的侵
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  )
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A
课堂练习
2.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洲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
他制作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  )
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C.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D.非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
B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非洲 100 100 100 120
欧洲 103 144 274 423
亚洲 253 437 656 857
3.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客观上反映了(  )
A.非洲物资极其丰富 B.早期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C.三角贸易所经路线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B
4.咖啡、茶、糖和烟草等大宗商品的出现,世界贸易变得更加错综复杂。到1750年,除了澳大利亚以外,世界上所有地区都被纳入全球的商业网络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早期殖民扩张 B.新航路的开辟
C.工业革命开展 D.世界市场形成
A
课堂练习
5.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 (  )
C
A. 亚非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大提高
B. 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C. 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 英国在欧洲的贸易额呈下降的趋势
6. 19 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
A. 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 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 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