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放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回放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平罗中学 2024--2025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一、单选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
1 .电影《哪吒》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古代对“天命”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由殷纣王“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到《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这种变化 反映出( )
A .神权观念的消退 B .重民思想已初见端倪
C .殷商灭亡的必然 D .君权神授得到新发展
2 .在《礼记·月令》中,对“四时之禁”已有明确且完整的表述。例如“孟春之月,禁止伐木” ;“仲春二月, 安萌芽” ;“孟夏四月,毋大田猎”。据此可知,此时( )
A .政府加强土地管理 B .工商食官政策基本确立
C .儒家独尊局面形成 D .环保思想影响经济活动
3 .17-18 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这一时期,法学家普芬道夫认为中国按照军功而非血统确定阶层的 方式比欧洲贵族统治更明智;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中国已接近“理性化国家” ,沃尔夫则认为中国具有治 理国家的“特殊才智”。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 .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B .理性与科学开阔了民众国际视野
C .文化的多元碰撞丰富启蒙思想内涵 D .哲学的进步充实了人文主义思想
4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丧葬文献《亡灵书》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审判体系:死者需在冥神奥西里斯审 判庭中通过“称心定罪”环节,心脏被置于天平上与真理羽毛对比,同时背诵 400 余项无罪声明,如“我没 有杀人”“我没有撒谎”等。这反映出古埃及( )
A .崇尚追求现世生活的美好 B .司法审判注重程序公平公正
C .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D .宗教文化存在一定教化功能
5 .4 世纪,拜占庭学者瓦西里早年接受了系统的世俗教育,精通古典文学,后来致力于用古典希腊哲学 概念来思考和解释基督教教义。神学家格列高利早年对古希腊戏剧和诗歌颇有研究,后来留下大量模仿 古典叙事诗的宗教散文和神学教义论文。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 .拜占庭成为新的希腊文化中心 B .希腊与拜占庭文化的互鉴
C .文化交融促进拜占庭文化发展 D .天主教会的势力日益加强
6 .和旧大陆相比,1500 年的美洲缺少大型驼畜,也没有可以远渡重洋的大型船只。尽管中美洲的商业 非常发达,安第斯的印加人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仅靠人力,交通和贸易的效率终究受限。 这导致( )
A .古代美洲文明内部缺乏交流 B .古代美洲文明全面落后亚非
C .印加文明因交通落后而衰落 D .古代美洲文明发展相对独立
7 .有学者指出,约公元前 2000 年,印欧人开始侵入希腊,逐渐构建了希腊文明的主要成份,即语言、 文字和宗教。印欧人的一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摧毁了印度河文明,留下了大量以吠陀形式出现的文 献材料。这表明( )
A .民族战争是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 B .民族迁徙促进了区域文化发展
C .游牧经济比农耕模式更具生命力 D .人口迁徙动摇了多元文明格局
8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初,跨大西洋奴隶贸易逐渐衰落的同时,中国东南沿海出现大规模“苦力贸易” , 英国向澳大利亚输送罪犯,欧洲移民潮涌入美洲。这些人口迁移现象的共同根本原因是( )
A .工业革命后蒸汽轮船技术突破远洋运输瓶颈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对劳动力的掠夺性需求 C .殖民国家为传播基督教文明推行的文化同化政策
D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民族国家兴起引发的政治动荡
9 .下图是 1950—2021 年我国净增人口折线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对此解读正确的 是
A .国际关系演变制约人口增长 B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正相关
C .二孩政策推动人口持续增长 D .新冠疫情影响了青年生育观
10 .唐代诗人张籍的诗句“无数铃声遥过渍,应驮白练到安西” ,生动再现了当时内地同西域各地频繁密 切的丝绸贸易交往。 …… 随着商贸进入的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更是不胜枚举。对此最合理的解读是 ( )
A .唐朝文学繁荣促进了丝路文化交流 B .丝绸之路助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C .开放兼容的政策促进中外交流发展 D .唐朝对外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11 .统计显示,自 2025 年 1 月 29 日上映以来,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屡破纪录。该影片 不仅在国内热度爆棚,在国外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美国巨幕电影首席执行官里奇·盖尔方德感慨:“中国大 片的规模与创新力,正在重塑全球电影市场格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新时代中国( )
A .电影业借助传统文化得到新发展 B .动漫产业引领国际文化发展潮流
C .改革开放使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 D .经济发展助推文化强国目标实现
12 .公元前 332 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埃及阿蒙神庙参加盛大的祭祀活动时,大祭司宣布亚历山大 是太阳神阿蒙神之子、埃及法老的合法继承人。此后在亚历山大所有的政令和法令中,他都自称为“太阳 神阿蒙神之子亚历山大国王”。这说明( )
A .罗马帝国时期不同文明间的交融 B .首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形成
C .埃及文明对希腊文化的反向渗透 D .埃及文明的影响力超过希腊文明
13 .法国革命军和拿破仑在反击“反法联军”的进军中占领了莱茵河左岸,这里的徭役劳动、代役租、封 建贡赋被取消了,《民法典》得到了实行,普遍实行了资产阶级改革,公民自由平等的口号深入人心。这 说明拿破仑战争( )
A .瓦解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 .承认民族自决原则
C .重构了欧洲的政治文化 D .确立了维也纳体系
试卷第 1 页,共 3 页
14 .俄国十月革命后,被称为“拉美马克思主义之父”的马里亚特吉强调:“社会主义不能是社会主义制度 毫无生机的复制品或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应用。它必须是一种‘英雄的创造’ ,拉美的现实必须赋予它 生命。”这说明拉美地区( )
A .亟需个人英雄的创造性 B .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
C .民族独立任务的艰巨性 D .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必要性
15 .从 14、15 世纪开始,众多私人收藏家把大批的希腊罗马文献捐给大学或者图书馆。此后,公共图书 馆和大学快速发展。 1425 年,英国建立了该国最早的图书馆;德国的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出现于 1661 年; 大英图书馆建立于 1759 年。图书馆的发展( )
A .拉开了科学革命序幕 B .意在复兴希腊罗马文化
C .服务于工业资本主义 D .有利于人文主义的弘扬
16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邑性遗址。夏代创造了一系列礼制,包括宫殿的布局、中轴线 式的布局、前后几进院落的宫室制度等。这些制度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如紫禁城。由此可见,二里头 遗址( )
A .礼制发展完备 B .都城布局遵循自然 C .文化影响深远 D .由中心向周边扩展
二、材料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对待人民的态度是一个重要议题。孔子、孟子、荀子提出了 一系列命题,例如“ 安民利民” “ 民贵君轻” “ 平政爱民” “ 顺从民意” 。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想与古希 腊时代的人本主义思想有相通之处,不过,古希腊从苏格拉底开始兴盛起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中的“ 人” 并不包括自由人之外的奴隶。 ——摘编自张弓《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演变及历史价值》
材料二 “ 君由民立,国由民兴” 。为此,历代圣贤和君王都会把“ 重民爱民” 作为维护政权稳定 的大事。“ 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取得百姓的信任,一方面要重民爱民富民,满足他们的物质 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教化取得认同与信任,启心化智,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在中华民族五
千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几十个朝代的王权更替,民本伦理思想中的启民唤智、抨击暴政,极大地推动
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 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 。
——摘编自曹凤月《我国传统民本伦理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民本思想和古希腊人本主义思想中“民”的不同。( 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践行民本思想的举措和意义。( 8 分)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开发与横贯大陆铁路建设急需劳动力。1868 年《蒲安臣条约》签订 后,大批华人以契约劳工身份赴美。至 1880 年,在美华工已达 10 万余人,承担了中央太平洋铁路最艰 险路段的修筑工作。然而,1882 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禁止华工入境且限制在美华人入籍。法案 实施后,华人社区遭受暴力袭击,财产被毁,被迫迁入封闭的唐人街。即便如此,华工仍通过洗衣、餐 饮等服务行业艰难维系生计,成为美国多元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群体。——摘编自李振华《太平洋彼岸的 开拓者:19 世纪华工赴美研究》
材料二 20 世纪初,留日、留法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力。1919 年,李汉俊、李达等留日学 生将《共产党宣言》日译本引入国内;1920 年,陈独秀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核心成员多为留 日归国学生。同期,周恩来、赵世炎等留法学生在巴黎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创办《少年》月刊宣 传革命理论。 1921 年中共一大召开时,13 名代表中 8 人具有留学背景,如董必武(留日)、李达(留日) 等。留学生群体凭借语言优势与国际视野,翻译马列著作、组织工人运动,为中共早期理论建设与组织 发展奠定基础。 ——摘编自王思远《赤色火种: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排华法案》。(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留学生与华工在近代历史中的不同作用。(8 分)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美国独立前,种植园主大量购买黑人充当劳动力,这些黑人是他们的私人物品,毫无地位 可言。在独立战争中,美国黑人踊跃报名参军,期盼和白人一起分享胜利的果实,但 1787 年宪法没有废 除奴隶制度。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1870 年美国国会通过宪法修正案:“ 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 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和限制。” 尽管如此,黑人的选举权依旧 得不到有效保证。1970 年以来,美国黑人的参政进入全新时期,黑人政治意识增强,参政基础扩大,2008 年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但美国有着根深蒂固的白人意识,时至今日,黑人依旧遭受 不平等对待。 ——摘编自陈银凤《论美国黑人法律地位的演变》
材料二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曾经是种族隔离的保护者,20 世纪 50 年代后,又承担起消除种族隔离, 实现种族平等的领导角色。最高法院重新解释了美国宪法平等保护条款的含义,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取 消了禁止黑白通婚的法律,而且宣布白人预选制、人头税以及文化测验等限制黑人选举权的法律违宪, 并对黑人的置产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联邦最高法院态度的转变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 ——摘编自李瑞《美国黑人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黑人法律地位的变化,并予以简要评价。(8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美国黑人法律地位变化的因素。(6 分)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河西地区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交融创新的聚合区。特别是汉武帝以来,汉族及其农耕文化扎根于此, 这里成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以及外来文明接触交流和文化创新的舞台。如敦煌、凉州成为了佛经翻译、 传播的中心。而在永嘉之乱后,河西一度成为中原儒家文化的复兴基地。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在西晋 永嘉之乱后,“ 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魏、齐、隋、唐之制度, 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 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 。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复经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流融通,而形成了包 括河西儒学在内的具有河西特色的本土文化。 ——摘编自雍际春《河西四郡及其战略地位论要》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河西走廊的历史地位,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