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舞钢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七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
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1.589年,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元世祖
2.“公家运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该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3.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基于
此,他的做法是
A.澄清吏治,虚怀纳谏
B.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C.发展科举,选拔人才
D.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4.学者黄仁宇认为:武则天的统治起到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史称“武周之治”。这样评价的主
要依据是她执政期间
A.创立殿试,选拔优秀人才
B.发展生产,减轻百姓负担
C.稳定朝政,打击守旧势力
D社会安定,经济继续发展
5.“玄宗少历民间,身经迪难,故即位之初,知人疾苦,躬勤庶政。加之姚崇、宋璟等守正之辅,
孜孜献纳,故致治平。”这里的“治平”是指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元盛世
D.贞观之治
6.“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自营。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该诗歌描写的唐代生产工具是
A.筒车
B.未耜
C.曲辕犁
D.秧马
7.它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其建筑布局被诗人描述为“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这座城市是
A.隋东都洛阳
B.唐长安城
C.北宋开封
D.元大都
8.一场战乱破坏了唐朝正常的统治秩序和安定统一的局面,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这场战
乱是
A.赤壁之战
B.楚汉之争
C.安史之乱
D.肥水之战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9.唐玄宗时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这表明
唐玄宗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是
A.联姻和亲
B.发动战争
C.设置机构
D.册封首领
10.白居易《长庆集》中写到,有人拿白诗的写本和印本在街头叫卖或换取酒茶:唐文宗太和年
间,四川和江淮一带民间已经每岁“以板印历日”。由此可见当时
A.雕版印刷相当发达
B.造纸技术得以改进
C.天文历法已趋完善
D.诗歌创作十分繁荣
11.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被誉为“药王”,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于
是他撰写的医学巨著是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C.《千金方》
D.《唐本草
1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
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陈桥兵变
B.郾城之战
C.靖康之变
D.八王之乱
13.王安石把“富国强兵”作为自己推行“新法”的目标,以“理财”和“理兵”作为手段。下面与其
“理兵”相关的措施是
A.方田均税法
B.青苗法
C.保甲法
D.募役法
14.右图为辽代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
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宋朝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该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
A.经济贸易往来频繁
B.社会矛盾完全缓和
C.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D.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15.观察两宋时期的政权更替图,可以判断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西夏
北宋
金灭辽、北宋
南宋
A.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政权分立,民族交融
C.科技发达,文化兴盛
D.繁荣开放,和平共处
16.“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能够佐证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的诗句是
A.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7.油条是一种传统美食,它起源于南宋的临安,俗称“油炸桧”,意思是油炸秦桧。这样的名
称,衬托出中国人民对另一个历史人物的同情和肯定。这个历史人物是
A.岳飞
B.文天样
C.魏征
D.房玄龄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4页)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中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共20分)》
1-5:ABBDC
6-—10:ABCDA
11-15:CACDB 16-20:DACC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6分)
(1)标志:隋炀帝设置进士科。(1分)不同点:前朝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识,科举制通过
考试选拔人才,更注重才识。(1分)
(2)发展:①录取名额大幅增加;②及第后直接授官(免吏部复试);③待遇更优厚。(3分)
(3)地位: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1分,符合题意即
可)
22.(6分)
(1)共同原因:①政治腐败;②赋税徭役繁重:③自然灾害严重。(3分)
(2)影响:①在隋末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濒临崩溃。②唐末农民起义使唐朝受到致命
打击。(2分,言之有理即可)
(3)启示:要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减轻人民的负担,重视经济发展;统治者
要清正廉明,执政为民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3.(6分)
(1)特点:开明包容,注重和亲联姻。(1分)例子:文成公主人藏;尺带珠丹迎娶金城公主。(1
分,一例即可)意义: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分)
(2)事件:宋辽议和或者“澶渊之盟”。(1分)影响: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和平局面。(1
分,符合题意即可)
(3)借鉴意义: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各民族之间应友好交往、互相尊重、互相学习:
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发展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4.(6分)
(1)历史事件:图一鉴真东渡:图二玄奘西行。(2分)不同:鉴真为“输出”唐朝文化(输出中华
先进文明);玄类为“输入”佛教文化(接纳外来文化)。(1分,意思相近即可)
(2)原因:①强盛的国力和灿烂的文化;②发达便利的对外交通:③开放的对外政策。(2分,答
出任意两点即可)
(3)感悟:要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要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增强文化
自信;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便利的交通能推动对外交往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
25.(6分)
(1)特点:崇文抑武。(1分)措施:①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行三年任期制:②设置
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2)创新:建立行省制度。(1分)影响:行省制度的创立,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
革,成为我国省制的开端。(1分,照抄材料不给分)
(3)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势力过大;维护统治等。(1分,符合题
意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