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苏州历史中考复习压轴题抢先练(五)(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江苏省苏州历史中考复习压轴题抢先练(五)(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苏州历史中考复习压轴题抢先练(五)
1.有学者赞叹:“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宋朝科技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史实中,能佐证作者的观点的是( )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C.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2.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
A.具有家国情怀 B.主张和而不同 C.崇尚天人合一 D.重视以人为本
3.郑和船队运用“牵星板”(如下图)观测定位的方法测定天(体)的高度,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反映了明初( )
A.指南针应用广泛 B.天文导航技术先进
C.造船业成就突出 D.国家经济实力雄厚
4.画像砖是研究古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文物,这组出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像砖主要体现了当时的( )
A.民族交融现象 B.政权更替频繁
C.江南地区开发 D.商贸往来繁荣
5.下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出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①处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B.②处出现唐朝治世开元盛世
C.③处政权并立使经济持续衰退
D.④处的时代特征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6.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战国末期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号称“中国最早家书”的《黑夫木牍》,从内容来看是当时从军在淮阳参加对楚作战的黑夫,写信给兄长衷询问自己的“爵位”授予有没有得到落实。由此可推知,战国晚期的秦国( )
A.实行奖励军功的措施 B.已击败楚国统一南方
C.形成完备的邮驿系统 D.推崇厉行法治的措施
7.如果一个民族面对着深重的危机,却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只是沉浸在一片悲愤和沮丧绝望的情绪中,或者只是不顾一切地起来蛮干,那谈不上民族的新觉醒,这就需要有新的社会力量站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前头。材料中的“新的社会力量”领导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8.《京报》是明清时期刊载上谕、大臣奏章的新闻文抄。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特下谕旨:为英人递送《京报》之人,即系汉奸无疑。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恭亲王奕 派人将《京报》交由联军派发。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清廷放松对大众传媒的控制
C.西方列强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D.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深入
9.有趣的漫画为更好的学习历史增添了独特的趣味,下面四幅漫画记述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这些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①② D.①④③②
10.同学们运用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方法收集到: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队抗击日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深远影响、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的辉煌等论据。下列最能准确反映论据内涵的观点是( )
A.国共合作奠定抗日战争基石 B.民族觉醒决定抗日战争胜局
C.中共成为抗日战争中流砥柱 D.中国战场彰显反法西斯关键
11.1925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联合工、农、学三界,组织开展纪念“五一”节活动。群众沿途高呼“工作八小时”“劳工神圣”“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声势之盛,前所未有。中国共产党此举( )
A.有利于推动中国反帝爱国运动的开展 B.配合了北伐战争的胜利
C.促进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提出 D.促进了国共合作的形成
12.一些学者和智库主张亚非拉国家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粮食安全等领域深化合作。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印尼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等也被视为与万隆精神一脉相承。“万隆精神”的核心是( )
A.求同存异、团结合作、友好相处 B.尊重主权、领土完整、互不侵犯
C.争取民族独立、改变世界面貌 D.努力摆脱殖民主义带来的枷锁
13.年画是时代的记忆。下面年画《新中国的儿童》绘于1950年,画中“小兵”正在驱赶“US”大兵,其时代背景是( )
A.“一五”计划顺利进行 B.美帝国主义威胁我国安全
C.土地改革成果显著 D.“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14.编制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助手。对如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发展 B.中国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完成
C.中国跻身于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D.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成果
15.《英国史》一书提到:“威廉和玛丽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这里的“收效最好”主要体现在( )
A.让国王放弃所有权力 B.形成贵族大权独揽局面
C.和平确立君主立宪制 D.权力和平移交给了国王
16.如图,其演进主要得益于( )
A.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 B.各国政府的直接干预
C.科学技术的持续突破 D.杰出人物的创新引领
17.下图是不同时期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折线图。其中⑤段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始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帝国主义间矛盾尖锐
18.1920年,苏俄粮食歉收,余粮收集制无法征集到足够的粮食来恢复工业,有些地方发生比粮食危机更为严重的燃料危机,城市产品完全不能满足农民经济的需要。基于这一状况,苏俄开始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运动
19.小明同学运用时间轴的方式梳理了某一时期的重大史事。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亚非拉国家的发展 B.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C.经济全球化的趋向 D.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20.2024年,中国对联合国统计分组中几乎全部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记录,其中,对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增长;2025年1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样机在开展首日即售罄,其生产的四足机器人占全球市场份额超60%。这组数据可以体现出( )
A.中国主张建立新型国际关系 B.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定型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发展
21.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随着危机,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英国化解政治危机】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摘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共同应对战争危机】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则在危机中打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变成了历史的转折点。
——摘自钱乘旦《不平衡的发展》
【美国面临经济危机】
材料三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建一种新的体制结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也不能奏效,他才适用了实验性疗法。
——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1)材料一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新的政治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试举两例“共同应对战争危机”的史实;
(3)材料三中罗斯福“实验性疗法”的中心措施是什么?他推行的哪些措施让人民不再抗拒恐惧失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实验性疗法”取得了哪些成效?
22.外交是政治的延续,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加强对外交往有利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7月29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时强调:中意两国要秉持源远流长的丝路精神,从历史维度、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双边关系,推动国际社会求同化异、扩大共识,让古丝绸之路构筑的东西方交流之桥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材料二 郑和下西洋同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伽马
活动 下西洋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时间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 7次 4次 1次
人数 27800人 1000~1500人 160人
船数 最多时200多艘,最少时60余艘 17艘 4艘(一说3艘)
船只大小 长151.8米,宽61.6米 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 120吨、100吨、50吨
材料三 2024年1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四次“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指出,自2013年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带一路”始终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国际感召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增进同共建国家友谊、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
——摘自《人民日报》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西汉时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欧洲航海家远航”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一带一路”?
(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带一路”建设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而世界政治发展的趋势又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