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3节 机械效率(课件)2025-2026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0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一章 第3节 机械效率(课件)2025-2026学年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40页PPT)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以及它们之
间的关系.
2.会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知道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
的方法和意义。
1. 有用功与额外功
实 例 用滑轮组提起重物 _____________ 用挖掘机挖掘、搬运泥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析 滑轮组提起重物所做的 功是我们需要的、有价 值的;克服摩擦力、动 滑轮的重力所做的功是 对我们无利用价值的, 却又不得不做的 挖掘机挖掘、搬运泥土所做
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有价值
的;克服摩擦力、抓斗和机
械臂的重力所做的功是对我
们无利用价值的,却又不得
不做的
2.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1)有用功 上述实例中,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
我们所需要的功,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做有用
功,记作 .
(2)额外功 上述实例中,我们提升重物时不可
避免的需要克服机械部件的重力和摩擦力做一定量的功,
这部分对人们既无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记
作 .
(3)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叫做总功,记作 ,
.
(4)总功、有用功、额外功的单位都是焦 .
3.由于存在额外功,即 ,总功(动力对于机械所
做的功)必定大于有用功(机械对外所做的功),即
;因此,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教材拓展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区分
区分有用功与额外功时关键看需要达到的目的.有用功和
额外功不是绝对的,要视情况而定,对一种情况来说是
有用功,对另外一种情况来说可能是额外功.
典例1 卖茶杯的人,从货架上拿起茶杯;喝茶水的人,
从桌面上端起盛茶水的茶杯,关于两人克服茶杯重力做
功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都是有用功
B.都是额外功
C.对喝茶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D.对卖茶杯的人而言是有用功
[解析] 明确做功目的才能有效辨别有用功和额外功.
在使用机械做功时,由于机械有自重,以及不可避免地存
在着摩擦,所以额外功是不可避免的.人们都希望额外功越
少越好,或者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越好.有用
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说明机械工作时的效率越高.
1.机械效率
(1)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叫做机械效率,用符号 表示.
(2)公式:.其中 表示机械效率,
表示有用功,表示总功.
2.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1)机械效率的高低表示的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
的高低.
(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一个纯数字,
通常用百分率表示,没有单位.
(3)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
做额外功,所以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机械效率总小于1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4)机械效率是体现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的性能就越好.
辨析比较
简单机械的效率的纵横比较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对比
功率 机械效率
定义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符号
物理意义 衡量做功的快慢 (能量转化的速度) 衡量能量的利用率
(有用功占比)
功率 机械效率
单位 瓦特、千瓦 等 无单位,以百分比
表示
应用方向 关注机械的输出能力 (如速度、强度) 关注能量的损耗情况
(如摩擦、发热)
影响因素 作用力的大小、运动 的距离与时间 (运动速度) 额外功的多少
(摩擦、阻力、机械
结构等)
功率 机械效率
与时间的 关系 直接关联时间 (做功相同时,时间 越短,功率越大) 与时间无关,只与有
用功和总功的比例有

是否涉及 能量损失 不涉及能量损失,仅 描述做功速率 直接反映能量损失
注:两者无必然联系.高功率的机械可能效率低,高效率
的机械可能功率小,例如,一台大功率的发动机可能因
摩擦、发热等因素导致效率较低. 反之,小型节能电机可
能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但功率较低.
3.三种机械的机械效率
装置图 计算公式
杠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图 计算公式
滑 轮 组 竖直 提升 物体 ___________ ①已知拉力、物重及绳子
段数时:

②不计绳重、摩擦时:
装置图 计算公式
滑 轮 组 水平 匀速 拉物 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图 计算公式
斜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典例2 (马鞍山期末)某同学总结了机械的几条“规
律”,其中总结正确的是( )
C
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一定是额外功
B.机械效率越大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越多
C.使用任何机械都一定不能省功
D.机械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也一定越大
[解析] 水平滑轮组中,克服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做的功
是有用功,故A错误.机械效率大的机械,做的有用功在
总功中的占比比较大,由于总功未知,故有用功的大小
未知,故B错误.任何机械都不省功,都不可能避免地需要
做额外功,故C正确.机械的功率越大,指的是做功越快,
而机械效率大,指的是有用功在总功中的占比大,这两
个是不同的概念,故D错误.
1.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设计 实验 组装一个滑轮组,使用该滑轮组提升重物,因
,因此需要测出重
物的重力,重物上升的高度 ,绳子自由端受到
的拉力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需要的器材
有弹簧测力计、刻度尺、铁架台、细绳、钩码、
滑轮
获取 信息 (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 并填入
表格.
(2)按照图甲组装
滑轮组,分别记下钩
码和绳子自由端(弹
簧测力计挂钩底部)
的位置(目的是测量
和 ).
获取 信息 (3)如图乙所示,匀速缓
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
码升高,从弹簧测力计上
读出拉力 的值,用刻度尺
测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和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
将这三个量填入表格中.
(4)利用公式计算出有用功、总功 、机
械效率 并填入表格中.
获取 信息 (5)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上面的实验
(多次实验,减小偶然因素),并将实验数据记入
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论证 通过比较四次机械效率的大小,可以得出:用同
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的机械效率并不相同.被
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这是因为使用同
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在提升相同高度时,
物体越重,人所做的有用功越多,而所做的额外功
几乎不变
评估 反思 (1)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和重物上升高度
的小技巧
①测量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时,可在绳子某处做
一带色标记,记下绳子上的标记所对应刻度尺上的
刻度线位置,绳子移动后记下标记所对应刻度尺上
的刻度线位置,两次所记刻度线位置间的距离为 .
评估 反思 ②测量重物上升的高度时,可采用与测量 时类似
的方法.记下初始时重物底面所对应的刻度尺上的
刻度线位置,提升重物后记下重物底面所对应的刻
度尺上的刻度线位置,两次所记刻度线位置间的距
离为 .
评估 反思 (2)无刻度尺求机械效率
对于某一滑轮组来说,、与绳子段数 之间存在
的关系为 ,代入机械效率公式后有
,可以看出对于某一确定
的滑轮组来说,用实验的办法求机械效率时可以不
用测和,只需测出拉力和物重 也可计算出机
械效率
典例3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活动中,
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上作一标
记(如图甲所示),然后用大小为 的拉
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总重为 的钩码,当
钩码上升的高度为 时,瑞瑞同学在与动滑轮相切的细绳
上作另一标记,并测得、两点间的距离为
(如图乙所示),则以下所求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功
B.拉力做的有用功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析] 图中、两点间的距离为 ,这并不
是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由图可知,物重由三段绳子
承担,钩码升高,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有
用功,总功. 因
为使用滑轮组要克服摩擦力和动滑轮、绳子的重而做额
外功,有用功小于总功,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1.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选A.
2.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方法 分析
增加被提升物 体的重力大小 同一个滑轮组,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
大,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减轻动滑轮的 自重 有用功不变时,减小提升动滑轮时做的
额外功,可提高机械效率
减小滑轮组自 身部件的摩擦 机械自身部件的摩擦力越大,机械效率
越低
教材拓展
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
实验器材:斜面、木块、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实验原理:.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一长木板用一木块
垫起,使其倾斜程度较小.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 .
(3)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木块沿
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4)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升的高度 和木块沿斜面移动
的距离 .
(5)根据 ,计算出此次
的机械效率.
(6)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重复测量.
实验结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斜
面越陡,机械效率就越高.
典例4 小华对他的自行车进行维护,其中
不是提高机械效率的措施的是( )
D
A.给轴承加润滑油 B.调节传动链条的松紧度
C.给轮胎打足气 D.更换车把手的塑料套
[解析] 给轴承加润滑油、调节传动链条的松紧度和给轮
胎打足气,都能减少额外功,在有用功一定时,能提高
机械效率;而更换车把手的塑料套不能减少额外功,不
能提高机械效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