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五》跟习大大学引经据典2015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任何发展,都要适于本国实际国情的;任何选择,都是源于既有文化基础的。基于国情下的发展与选择——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第七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知识回顾一、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率先踏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纪,拉丁美洲完全处于殖民统治之下;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地区沦为欧美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知识回顾二、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一战前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①序幕:1804年海地独立。②拉丁美洲的全面独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了独立。③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1889年,巴西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颁布资产阶级宪法。2、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①印度民族解放运动:1885年国大党成立; 1905年提拉克领导反英斗争新高潮 ; 1908年孟买工人政治总罢工。②伊朗的立宪革命 :虽然失败,但传播了民族民主革命思想。③中国辛亥革命:建立亚洲第一共和国。3、非洲的抗争①埃及抗英斗争:1882年祖国党领袖阿拉比领导反英斗争,后失败,英国占领埃及。②苏丹马赫迪起义:起义持续近20年,失败后,英国控制了苏丹。③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孟尼利克二世领导抗击意大利的反侵略斗争胜利。提拉克阿拉比圣马丁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背景篇一战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二战后民族民主运动民族运动: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实现民族解放。民主运动:对内反对专制独裁,实现民主自由。19141945兴起高涨进一步发展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学习方法1:重视课本目录,学会用整体和联系的观点来分析背景。背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背景篇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对军用物资需求激增,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帝国主义强迫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参加或支援战争,促使殖民地附属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材料二:由于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战后帝国主义加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如进行不等价的商品交换,开办工业运输业和农场对劳动群众直接进行超经济的剥削以及举办银行高利贷业务等等,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王助民、李良玉、陈恩虎:《近现代西方殖民主义史(1415-1990)》中国档案出版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1)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促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3)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部分地区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增强;(4)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矛盾尖锐激化。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越南反法斗争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印尼反对荷兰的民族大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埃及华夫脱运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概况篇学习方法2:时空观是重要的学科核心素养。智利左派及其他社会阶层成立反法西斯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工人罢工(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重点理解:1.印尼反荷起义起义的前后两个阶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领导者从无产阶级变为民族资产阶级;斗争方式从武装起义到采取不合作政策。▲苏加诺(1901-1970年)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领袖,1927年7月成立民族主义政党民族党并任主席。学习方法3:分析变化类题目时,首先找到变化的内容,再反映变化的趋势。印尼国情:殖民当局力量强大,无产阶级力量弱小。“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只要通过‘非暴力’的方式,即感化的方式,人们所希望得到的新时代就必定会到来。”——甘地甘地主义主要内容哲学宗教观念: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为主要内容政治思想:以争取印度自治独立为主社会思想: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消灭贱民制度、实行男女平等、富人庇护穷人经济思想:限制大工业发展、发展乡村工业、提倡手工纺织 甘地(1869--1948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印度国大党领导人、印度国父,人们尊称他为“圣雄”。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独立与自治(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重点理解:2.印度的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阿姆利则惨案1600年英国殖民机构东印度公司开始侵入印度;1849年英国占领印度全境,逐步沦为英国殖民地;一战期间,印度民族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一战期间,英国从印度征募新兵1161789人,派出海外作战1215338人,死伤101439人。印度人还向英国政府捐赠了11550万镑的“战时贡献”,这个数字大大超过大战期间印度平均每年赋税收入总额。连总督哈定都不得不承认,整个印度都被英国作战部“搜罗一空”。——林承节《印度史》1919年3月,英印当局实行《罗拉特法》,规定“对煽动叛乱嫌疑犯可以不加审判即予监禁”。国大党发动了“总罢业”的非暴力抵抗运动,约2万群众在阿姆利则集会示威,英军向群众开枪镇压,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导火线。(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重点理解:2.印度的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阶段 斗争手段 斗争结果第一阶段(1920~1922年)第二阶段(1930~1934年)第三阶段(1940~1942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什么特点?特点:和平、合法;动员群众;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领导阶级;斗争持续时间长发生暴力,运动停止引发了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英印当局逮捕甘地、尼赫鲁等国大党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谷。1947年,印度独立。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名誉职位等,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不买英国布,抗税“食盐进军”引发了各地的抗税斗争发动要求英国立即撤离的“退出印度”行动学习方法4:分析革命或运动的特点,可以从时间、范围、领导者、方式、性质、群众基础、指导思想、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重点理解:2.印度的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为什么采用非暴力与不合作两种手段?材料一: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材料二: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资本主义虽得到较快增长,有了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产阶级,然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着印度实现工业化,英国资本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印度资本仍处于严重的依附地位。——《世界现代史.上》甘地思想:爱(核心)、真理和非暴力。印度复杂的国情:种族、宗教信仰、种姓制度、殖民历史、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制。国家 领导力量 方式 结果及影响埃及 华夫脱运动 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等,以及街垒战 ①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保留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河、领事裁判权等特权;②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③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④以后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未获完全成功。摩洛哥里夫人民抗争 部落酋长 克里姆 武装起义 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1923年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埃塞俄比亚 人民武装 游击战争 最终与反法西斯同盟军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与亚洲相比,非洲民族民主运动有何新特点?由民族主义政党或当地社会的上层如酋长等领导;具有反法西斯战争的性质。非洲国情:一战后,非洲多数地区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尚处于萌芽和酝酿时期;意大利等国产生了法西斯组织,对外侵略扩张。(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墨西哥卡德萨斯改革智利左派及其他社会阶层成立反法西斯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工人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拉丁美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时期。分析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1804 海地独立(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海地独立180418231910美国门罗宣言发表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1917墨西哥颁布资产阶级宪法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使墨西哥这个盛产白银、石油的国家,简直成了“坐在金凳子上讨饭的乞丐。”在经济危机期间,经济出现衰退,政治转向保守,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阶级和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复杂,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日趋激烈。以卡列斯为首的资产阶级右翼势力,对外国垄断集团采取妥协政策,直接损害了中小资产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的左翼和中间势力)的利益。以卡德纳斯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左翼力量,主张彻底贯彻具有民主色彩的1917年宪法,主张推行土地改革和奉行独立友好的对外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1934年底,卡德纳斯以压倒多数当选为墨西哥总统。——姜天明《试论卡德纳斯改革在墨西哥历史发展中的地位》1934卡德纳斯当选总统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政治及社会危机严重外国垄断集团的经济侵略卡德纳斯当选总统墨西哥国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背景经济上保留封建大土地所有制;以墨西哥为例,分析拉丁美洲各国在独立100多年后,为什么还要继续进行民族民主革命?政治上军事独裁统治;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仍在继续;1898美西战争(三)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卡德纳斯(1934~1940)任墨西哥总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尚未完成经济上保留封建大土地所有制政治上军事独裁统治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仍在继续针对上述问题,卡斯纳斯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土地分配,取消土地分配的种种限制,取消了对庄园雇工分配土地的限制。这就把大批劳动力从大庄园中解放出来,从内部瓦解了大庄园经济。瓦解封建经济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巩固民主政体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石油国有。打击帝国主义力量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总统是通过全民选举产生的,其统治权具有民主的合法性。每届总统的任期只能是6年,不得连选连任,避免长期个人独裁制度的复活。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越南反法斗争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摩洛哥里夫人民起义印尼反对荷兰的民族大起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尼加拉瓜桑地诺抗美斗争埃及华夫脱运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特点影响篇智利左派及其他社会阶层成立反法西斯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工人罢工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哪些主要特点?民族民主运动的广泛性、持续性与多样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特点影响篇小组合作: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民族解放运动相比,这一时期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哪些主要特点?持续时间:运动性质:革命范围:斗争方式:结果影响:从1918年至1939年,民族解放运动从未间断,持续高涨。(持续性)大都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有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统一性与多样性)地区广:各国民族斗争遥相呼应,此起彼伏;参与面广:社会各阶层都有参加,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广泛性)领导阶级: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有的地区由民族主义政党或当地社会的上层如首长等领导。(多样性)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方式。(多样性)虽大多未取得最终胜利,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冲击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课堂小结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背景表现(中国、印尼、印度)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背景表现(埃及、摩洛哥、埃塞俄比亚)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拉丁美洲的民主革命与改革概况表现(尼加拉瓜、墨西哥)意义在历史感悟中回望现实“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亚非拉美地区辽阔,社会经济结构、阶级结构人口、民族、宗教的复杂性,决定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多样性和多类型性。尽管亚非拉三洲千差万别,但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社会,都面临着西方文化的严峻挑战,并且都在艰难地寻觅世俗化、现代化的出路。回顾亚非拉人民曾经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难跋涉的难忘岁月,深切感受那一个一个的来之不易,从而为取之不易的未来成功积蓄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走好未来新征程的必要条件!只要道路适足,行远且看吾辈风采;只要利国利民,治世且看吾家风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