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为了咱们的老交情,你能不能阻止你的盟友(奥匈帝国)不要走得太远?”——你亲爱的尼基(沙皇尼古拉的小名)“我正在利用我的影响力促使奥地利人直接与你达成令人满意的谅解。”——你最诚挚的并深爱你的朋友加表兄维利德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霸权的追逐壹恐惧VS期待霸权的挑战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28日威廉二世得知塞尔维亚政府答复(塞政府几乎全部答应了奥匈提出苛刻谈判条件,)后,宣称“所有战争借口都由此丧失了”。威廉二世继续早前预定的北欧巡游7月29日威廉二世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威廉二世给沙皇发去电报:“我正在利用我的影响力促使奥地利人直接与你达成令人满意的谅解。”上述史料反映出威廉二世面对冲突是怎样的态度?7月2日威廉二世宣称:“塞尔维亚必须被扫除,就是现在。”恐惧战争为什么战争还是发生了?德国统治者“期待战争”的底气是什么?期待战争期待霸权——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包括三个部分:第一,获取更多的殖民地;第二,建立以德国为主导的欧洲经济区;第三,扩建海军。——艾莉森·基特森:《德国1858-1990:希望、恐怖与复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1913年)“战争是万事之父……战争不仅是一种生物规律,也是一种首先规律,因而是文明的不可缺乏的因素。” ——德国骑兵将领柏第德国的这些统治者们为什么在“期待战争” ?期待战争期待霸权——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英 德 法 美1870年工业产量 居世界位次 1 3 2 41913年工业产量 居世界位次 3 2 4 11913年殖民地面积 居世界位次 1 4 2 5图表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德国争夺霸权的阻力来自于哪里?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英国俄国法国领土争端与殖民地的争夺巴尔干半岛问题突尼斯问题争夺世界和欧洲霸权贸易摩擦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注:1882年,三国同盟形成;1907年,三国协约形成国家 1890年 1914年德国 2.88 11.08奥匈帝国 1.28 3.66意大利 1.48 2.82英国 3.14 7.68法国 3.74 5.74俄国 2.9 8.82欧洲主要国家国防预算的增加情况(单位:千万英镑)准备战争增强自身军事实力拉帮结派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斐迪南夫妇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7月28日威廉二世得知塞尔维亚政府答复(塞政府几乎全部答应了奥匈提出苛刻谈判条件,)后,宣称“所有战争借口都由此丧失了”。威廉二世继续早前预定的北欧巡游威廉二世劝告奥匈接受英国的调停。威廉二世给沙皇发去电报:“我正在利用我的影响力促使奥地利人直接与你达成令人满意的谅解。”7月2日威廉二世宣称:“塞尔维亚必须被扫除,就是现在。”7月29日战争恐惧俄国和奥匈帝国开始战争动员。法国、德国开始战争动员,德国宣布与俄国进入战争状态。德国向法国宣战,英国开始战争动员。英国向德国宣战7月30日8月1日8月3日8月4日霸权期待贰速决or僵持霸权的厮杀参战双方都充满乐观情绪说明了什么?速决的乐观“叶落之前,你们就能返回故乡。”——德皇威廉二世信心百倍对出征的士兵宣布“如果我们参战,我们所遭受的伤亡会很少,甚至比我们不参战也多不了多少。”——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英国妇女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的开始1914年行走在柏林街道上的德国志愿兵时间 1914.7-1918.11 战线及 交战双方英法—德东线南线西线俄—德奥俄—奥速决的乐观如果你是德国指挥官,为达到速胜目的,你会制定怎样的作战计划?速决的乐观68个师11个师施里芬计划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德军速胜计划破产。速决的乐观僵持的痛苦然而战争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的愿望和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他们原以为是单纯的军事较量,却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徐蓝《国际史视野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研究》僵持的痛苦冲锋时中弹的士兵无人认领的士兵尸骨索姆河战役,人类首次使用坦克,伤亡134万!凡尔登战役,首次使用毒气、飞机,伤亡75万!僵持的痛苦时间 1914.7-1918.11 战线及 交战双方战争阶段 及重大战役 (事件)英法—德东线南线第一阶段1914年第二阶段1915-1916年第三阶段1917-1918年西线俄—德奥俄—奥马恩河战役(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 )、索姆河战役(“索姆河地狱”)、日德兰海战1917年,美国、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1918年9月—11月,奥匈帝国、德国先后请求以十四点(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为基础进行停战谈判。——苏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践过程及历史反思》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叁曙光&祸根争霸的延续和平的曙光美国:领导世界1918年9月—11月,奥匈帝国、德国先后请求以十四点(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世界和平纲领》即“十四点原则”)为基础进行停战谈判。——苏华《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实践过程及历史反思》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一战使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总统向整个世界创造和具体化美国在这场最大悲剧中的作用……他确定了美国世界政策和整个文明世界的国际政策的理想。 ——《纽约论坛报》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的动机是什么?英法:维持霸权对德国实施一定程度的惩罚,但不能阻碍德国的统一和经济复兴,使德国成为和平的、繁荣的、民主的一员重新进入国际大家庭。英法在巴黎和会上对德政策的相同点表现为对德国进行严厉的惩罚,调整德国领土,裁减德国军备,剥夺德国的殖民地,从德国得到赔偿。——俞沂暄《国际秩序转变背景下的威尔逊主义: 起源、政策和影响 》德国最终在《凡尔赛合约》中受到的惩罚是什么?这一结果更符合哪国的预期目标,说明了什么?Oh we‘ll hang the Kaiser to a Sour apple tree!——《Are We Downhearted! No! No! No!》啊,咱们要把威廉二世吊死在一颗酸苹果树上!德国:酝酿复仇设立一个由5名法官组成的法庭,对德皇威廉二世进行审判。——《凡尔赛和约》第227条“砍他(威廉二世)的脑袋只会让他成为烈士。”——威尔逊新一轮的争霸即将开始你如何理解威尔逊这句话的含义?二战的祸根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法国元帅福熙(1919年)国霸必衰!国强必霸?“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 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中国人民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意志不动摇。——习近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