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中远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泉州中远学校2025年春季第一阶段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
(范围: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
第1卷选择题(48分)
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答案填入答题卡中,否则不得分。
1.在二里头遗址的历年发掘中,无论是宫殿区、作坊区,还是贵族居住区,均出土了大量农业 工具。以1999-2006年的发掘为例,发掘区域内共出土农业工具171件。通过计算,宫殿区与手工业作坊区农业工具的出土密度为每一百平方米1.61件,遗址东部边缘区则每一百平方米高至5.66件。这可用于探究
A.夏王朝国野分治理念 B.井田制下耕作模式
C.早期城市规划和布局 D.原始农业生产分工
2.图1为《中医阴阳五行相生相克图》。中医把人体五脏类比于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五脏中的肝心脾肺肾,五脏相生。据此可知,中医
图1
A.把人身体看作一个整体 B.强调天人合一
C.理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 D.重视辩证施治
3.秦朝对于男子的人口登记尤为严格,规定只要是男子不论是否成年都要登记年龄,同时对于 不报、虚报等情况给予重罚。除此之外,《秦律》明确规定成年人口都需登记入籍,称作“傅籍”;人口迁移居住地时也需重新登记,叫作“更籍”。这些做法旨在
A.加强对基层的治理 B.保障国家赋役征发
C.缓和社会流民问题 D.确保农业人口稳定
4.古代许多帝王在救济贫民方面提出了许多有效的举措。汉代皇帝常以郡国公田来救济贫民;宋仁宗也曾开设广惠仓,救济州县地区的贫瘠者;元世祖忽必烈更是多次下令开仓救济贫民;明太祖设养济院收养无依无靠的贫民。统治者的这些举措
A.构建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B.与儒家民本思想相契合
C.致力于缓和紧张的官民关系 D.避免了阶级矛盾的激化
5.唐朝中后期,有一部分拥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在农闲时节进城打工,成为雇佣工人。由于唐代城市对工人的需求量很大,城市里出现了按日计工资的“日佣人”和按月计工资的“月佣人”。这反映出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已形成
C.重农抑商政策逐步破产 D.社会经济活力的增强
6.北宋初年,粮食作物的种植沿袭传统的“江北之民杂植诸谷,江南专种粳稻”的农业生产格局。1215年,宋朝政府规定:两浙路、两淮路、江东西路等路,在遇到灾害而导致错失耕带的时候,农民都必须杂种麻、粟、豆、麦;杂种的收成,地主不得收其租,官府不得收 其税。这一举措
A.改变了民众的饮食结构 B.有利于推广旱稻复种模式
C.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D.提升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7.建于1865年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创造出许多“中国第一”:1876年,仿制出第一批德国毛瑟11毫米前膛步枪和制造了第一台车床;1877年,制造了中国第一艘铁甲军舰“金鸥”号;1878年,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钢制火炮。据此推知它
A.是洋务派兴办的官督商办企业 B.引进西方工厂制推动制度变革
C.完成了中国兵器的近代化改造 D.承载着近代中国富国强兵之梦
8.表1为1842-1911年中国财政税收情况统计表(部分)。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年份 田赋 盐课 厘金 关税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岁入/两 比重
1842 29585722 76% 4981845 13% - 4130455 11%
1885 32356768 48% 7934228 11% 12811708 19% 14472766 22%
1888 33243347 42% 7507128 10% 13600733 18% 23167892 30%
1894 32669086 43% 6737469 9% 13286816 18% 22523605 30%
1903 37187788 38% 13050000 13% 16252692 17% 30530699 32%
1911 48101346 27% 46312355 26% 43187097 24% 43139287 23%
A. 农业丧失产业主体 B.食盐产业仍由政府控制
地位C.中国日益卷入世界 D.政府财政压力大大减轻
市场
9.清康熙时期,石家庄是正定府获鹿县下属的一个小村庄。清光绪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的石家庄面积不足0.1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仅为600余人。随着清末修建的“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于此,石家庄成为铁路枢纽城市,先后取代正定、保定,成为华北地区的重镇,人口突破干万。这反映出
A.技术革新密切了各地联系 B.城市发展受交通变迁影响
C.交通条件决定城市竞争力 D.城市格局受限于地理位置
10.民国初年,铜涨价,私商为牟利尽力搜罗铜钱,倒卖盈利,造成市场上铜钱奇缺。茶商先后发行小额茶庄票,用于支付采茶、拣茶、制茶的人工费用。这类钱票在此称为找零票,凑整数凭票十足兑现铜元、银元或法币。据此可知,当时的茶庄票
A.具备了货币的某些职能 B.稳定了制茶业的生产秩序
C.有效地抑制私商的贪婪 D.信誉度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11.1934年年初,中央苏区通过建立由上海-香港-汕头-大浦-长汀-瑞金的秘密交通线和面西苏区成立中华商业公司汀州分公司,积极开展西药采购和运输等活动,仅三个月就采购 了价值20万银元的西药。这些活动
A.提升了抗日根据地的医疗水平 B.推动了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发展C.
为坚持革命战争提供医疗保障D.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封锁
12.图2所示为1978-2020年中国农机数量和农业机械动力演变情况。其数据变化
图2
A.体现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 B.折射出农村改革的变迁
C.说明农业机械化存在不足 D.反映了城乡差距的缩小
13.图3所示为2004-2008年我国交通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总计。这可用于说明我国
图3
A.交通运输管理质量得到提升 B.道路建设水平逐步提高
C.交通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 D.交通法律体系趋于完善
14.2019年4月,中国政府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对非洲五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此外,我国还积极引导向非洲等粮食欠发达地区传播粮食种植技术,在东道国设立跨国粮农企业。这说明,我国
A.重视受援方粮食经济发展 B.推动世界贸易向深度发展
C.致力于可持续的多边外交 D.引导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
1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两河流域。其他地区,如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这表明
A.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 B.农业发展水平决定村落规模
C.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 D.地理环境影响了村落的布局
16.据记载,埃及新王国时期谷物的借贷,利率每年达100%而这一利息标准是得到官方认可和受到法律保护的。有关牲畜、劳力的租赁多以实物支付,合同履行中的誓言,是契约完成的担保。这表明,在当时埃及
A.借贷行为较为普遍 B.国家重视保护农业
C.借贷要素相对完备 D.民众赋税负担繁重
17.212年,卡拉卡拉皇帝给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平等的公民身份。皇帝表面上给了他们荣誉,但实际上是要利用这种方式增加帝国的收入,因为这些自由民若作为外族人,是无须缴纳大部分税款的。这说明
A.罗马帝国注意缓和民族之间的矛盾B.帝国境内的所有民众享有公民权利
C.公民群体扩大有利于巩固帝国统治 D.罗马帝国为增加收入不断扩大疆域
18.14 世纪中期,黑死病的爆发导致欧洲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直到 1500年,欧洲的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1300年的水平。面对疫情,人们希望以忏悔的方式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都无济于事。据此推断,黑死病爆发后的欧洲
A.社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B.教权权威受到了冲击
C.疫病防治意识逐渐增强 D.民众的生活水平下降
19.葡萄牙里斯本的胡椒价格,1499年为每担80杜卡特,1502年降至40杜卡特,1504年降到20杜卡特甚至更低。(埃及)开罗1505年的胡椒价格高达每担192杜卡特。1514年,连意大利威尼斯也从里斯本购买香料。这反映了
A.欧洲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 B.殖民扩张带来丰厚利润
C.葡萄牙垄断欧洲香料贸易 D.价格革命加剧欧洲分裂
20.1617年,意大利威尼斯很有权势的孔塔里尼家族首次接受了佃农们用(熟)玉米(粒)缴纳的实物地租。1618年,威尼斯共和国政府同意农业地区的农民用(熟)玉米(粒)缴纳所征的赋税。这说明,当时威尼斯
A.庄园经济出现衰退 B.玉米种植较为普及
C.民众饮食习惯改变 D.人文主义影响广泛
21.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和爱尔兰,需要早起上班的人,会雇用“敲窗人”来叫醒自己,每周只需付大概6便士。从事这份工作的人会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在早上拿着长竹竿、软锤等工具敲打客户的窗户。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工人的劳动负荷较重 B.工厂具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C.工人的生活环境恶劣 D.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
22.图4是苏联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其内部结构示意图。这次发射
图4
A.见证了大国崛起的筑梦之旅 B.表明苏联实力远超美国
C.反映了苏联航空技术的发展 D.揭开了太空冷战的序幕
23.20 世纪中期以来,英国医疗保险事业由政府直接管理,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筹集资金,随后拨款给公立医院,医院直接向居民提供免费或低价收费服务。这一做法
A.健全了英国医疗卫生体系 B.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平
C.消除了英国社会贫富差距 D.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经济负担
24.欧洲福利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在渐变。一些不触动工业社会根基的福利给付,如附加养老保险、公共住房和家庭服务等,均由国家责任转向社会、企业和个人责任,主要由国家承担或管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变成了多层次和多支柱的复杂体系。这一调整
A.扩大了福利覆盖范围 B.恢复了自由主义传统
C.精简了政府机构设置 D.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
第11卷非选择题(52分)
25.以下为某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史料素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一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连保作交子,每年与官中出夏、秋仓盘量人夫......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万百贯。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现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
-摘编自【宋】李攸《宋朝事实·财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他们研究的主题,并分别指出上述材料涉及的朝代及其类型。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自1906年丙午官制改革后,清政府设立了专管民政的民政部。民政部负责统辖警政、建设、户口统计等诸多新政事宜,卫生防疫事务也被归入民政部的管辖范围。民政部在办理卫生防疫事宜的过程中开展了一些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规、章程。1908年,民政部颁布了《预防时疫清洁规则》。该规则是近代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防疫法规。
-摘编自纪浩鹏《清末民政部与近代卫生防疫事业-兼及善耆之历史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末构建卫生防疫体系的有利因素,并对该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在英国的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1830-1870年,法国铁路建设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一些私人公司都竞相让政府给它们颁发建造铁路的特许证。在德国,铁路私人投资占全国总投资的1/3;到1860年,德国已建成了欧洲大陆上最令人惊叹不已”的铁路网。美国的公路、运河和铁路基本上都由私人公司集资建设,西部的开发导致美国铁路建设迅猛发展。19世纪40年代,美国铁路里程达4500多公里,大大超过欧洲各国铁路里程的总和。1947年8月以后,英国政府在铁路运输、航空、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美国《1956年联邦援助公路法》规定,联邦政府将为建造州际公路承担90%的费用。1957-1969年,美国建设了65000多公里州际超级公路网。公路建设推动了旅游业和郊区的发展。
-摘编自【英】克里斯蒂安·沃尔玛尔《钢铁之路:技术、资本、战略的200年铁路史》等
材料二2012年至今,中国高铁营业里程从9356公里增长至42000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全国94.9%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高铁覆盖,累计客运量超过100亿人次;“复兴号”常态化按时速350公里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实现高铁时速350公里商业运营的国家。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纵深推进,中国与老挝、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铁路合作,在世界版图上快速输出中国技术和产品。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的中欧班列、全处链落地印尼的雅万高铁,正成为我国重塑国家间关系的新战略载体。除此之外,在国际铁 路联盟(UIC)开展的606项标准制定工作中,我国主持26项、参与21项,包括UIC高速铁路实施系列标准制定工作、UIC高速铁路设计系列标准制定工作等。
-摘编自王晴《辉煌十年:中国高铁重置世界密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欧美交通发展主体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高铁行业发展的背景及特点。(12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实现交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4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不同时代的代表性建筑不仅有典型的形制风格,还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信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围绕“历史建筑与世界发展”,提取两幅或两幅以上相关联的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泉州中远学校2025年春季第一阶段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第1卷选择题 48分(每小题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A B B D B D C B A C B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A D C C B A B B A B D
第11卷非选择题 52分
25.(8分)
主题: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2分)
朝代及类型:材料一是宋朝(或北宋),属于文献史料;(2分)材料二是明朝,属于实物史料;(2分)材料三是清朝,属于图像史料。(2分)
26.(8分)
有利因素:①受西学东渐的影响,现代政府理念传入中国;②清末新政下,近代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③清朝统治者对公共卫生的重视和关注(6分,每点2分)
简要评价:①清末民政部所构建的卫生防疫体系是中国卫生防疫体系近代化的开端;②是国人在探索近代化的过程中的一次重要的努力。(2分,任答一点即可)
27.(24分)
(1)变化:由私人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2分)
影响:①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进步;②加强了国内外市场的联系;③提升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④推动了第三产业及城乡均衡发展。(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2) 背景:①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与世界联系加强;③中国社会发展对交通革新的需求增加;④“一带一路”的实施。(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特点:①注重自主研发和创新;②规模大;③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④积极开拓海外业务。(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
①经济发展是基础;②政府科学合理规划是保障;③科学技术进步是动力;④思想观念解放是引领。(言之有理即可。4分,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2分)
评分说明:论题2分,论述8分(论题阐释2分+史实论证6分)、结论2分。
答案示例:
论题:历史建筑“水晶宫”和“江汉关”反映了世界联系的加强
论述:历史建筑作为时代产物,打上了时代烙印19世纪中期,水晶宫的建造和江汉关的设立,是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缩影,反映了工业革命对世界面貌的改变。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出现了以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万国工业博览会的举办,不仅展示了英国的工业成就,也促进了国际交流和合作。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汉口被迫开放为对外通商口岸。作为口岸关税管理机关-江汉关的设立,正处于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之时,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历史见证。
总之,19世纪中期,水晶宫的建造和江汉关的设立,是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的历史见证,展现了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其他论题(供参考):
江汉关和中国馆反映了中国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的历程
水晶宫和华尔街反映了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趋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