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0张PPT)第四章 光及其应用第2节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通过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了解测定折射率的方法.2.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过程和方法,明确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3.会用平均值法、图像法和单位圆法处理实验数据,能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情境导学当光以一定的入射角射入一块截面为矩形的玻璃砖后,出射方向会发生平移,用一块截面为矩形的玻璃砖、四枚大头针、一张白纸、一把直尺、一个量角器可画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并测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新知课丨必备知识解读知识点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必做实验1 实验目的与原理2 实验步骤3 实验注意事项4 数据分析方法探考法 教材深挖深挖点 光的色散链接教材第100页“发展空间”1 光的色散(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由可知,不同颜色的光,波长不同.(2)白光是复色光,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3)光的色散:复色光经过透明介质的两次折射后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2 折射时的色散图4-2-1(1)棱镜对光的作用光通过棱镜后向它的横截面的底边方向偏折,如图4-2-1 中所示的 为光的偏向角,光的偏向角越大,说明棱镜对光的偏折程度越大.图4-2-2(2)白光通过棱镜时的色散规律实验表明,白光发生色散时,红光的偏向角最小,紫光的偏向角最大,如图4-2-2所示.这说明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是不同的,波长 越小,折射率越大.由 可知,不同颜色的光在相同的介质中光速不同.3 各种色光的比较色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依次减小依次增大 由真空进入介质后,频率不变依次减小依次增大,偏折程度逐渐明显 . .明考向·出题考法例1 (2023·全国甲卷,多选)等腰三角形为一棱镜的横截面, ;一平行于边的细光束从边射入棱镜,在边反射后从 边射出,出射光分成了不同颜色的两束,甲光的出射点在乙光的下方,如图4-2-3所示.不考虑多次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E图4-2-3A.甲光的波长比乙光的长B.甲光的频率比乙光的高C.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甲光比乙光的大D.该棱镜对甲光的折射率大于对乙光的折射率E.在棱镜内 边反射时的入射角,甲光比乙光的大【解析】光路图如图4-2-4所示,在棱镜内 边反射时的入射角,甲光的比乙光的大,正确;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故甲光的频率小于乙光的频率,B、D错误;根据可知,,C正确;由于 ,根据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可知 ,A正确.图4-2-4【学会了吗丨变式题】图4-2-51.彩虹是太阳光经过雨滴的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形成的,如图4-2-5所示,图中仅作出了红光和紫光的光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波长比 光波长短B.光是红光, 光是紫光C.光在雨滴中的传播速度比 光的大D.上午的雨后看到的彩虹应该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中【解析】如图所示,第一次折射时, 光的折射角较大,而两色光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可知,雨滴对光的折射率比对光的折射率大,则光的频率比 光的频率大,所以光为紫光,光为红光,光的波长小于 光的波长,故A正确,B错误.由公式可知,在雨滴中传播时,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小于 光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根据彩虹出现的特点可知,面对太阳时看不到彩虹,背对太阳时才能看到彩虹,所以上午的雨后看到的彩虹应该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中,故D错误.解题课丨关键能力构建题型 测定折射率实验问题分析例2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如图4-2-6所示,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图4-2-6A.若、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会看不到、 的像B.为减小测量误差,、连线与法线 的夹角应尽量小些C.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 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D.若、的连线与法线夹角较大时,可能会在 一侧看不到、 的像【解析】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即、 的距离较大,通过玻璃砖也会看到、 的像,故A错误;为了减小误差,入射角应适当大一些,即、的连线与法线的夹角应尽量大些,故B错误;为了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取大些,故C正确;由几何知识可知,光线在上表面的折射角等于下表面的入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原理可知,光线一定会从下表面射出,故D错误.(2)增大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时,出射光线相对入射光线的偏移量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增大【解析】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玻璃砖的厚度是不变的,偏移的距离等于砖的厚度与折射角正切值的乘积,所以偏移的距离就越大.(3)如果有厚度不同的平行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用厚度____(填“大”或“小”)的玻璃砖来测量.大【解析】玻璃砖的厚度越大,则光线通过玻璃砖的侧移量越大,测量误差越小,故如果有几块厚度不同的玻璃砖可供选择,为了减小误差,应选厚度大的玻璃砖来测量.(4)在该实验中,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砖,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的图线如图4-2-7所示,从图线可知玻璃砖的折射率是____.1.5【解析】由折射率公式,代入数据,可得 .图4-2-7用插针法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的注意事项1.在入射角一定的情况下(射入待测介质),影响折射率测定的是折射角的测定,如果所测的折射角准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准确;若所测的折射角偏大,则测得的折射率偏小;若所测的折射角偏小,则测得的折射率偏大.玻璃砖平行移动,不影响折射角的测定.2.插针法的目的是找出玻璃砖内的光路,其关键是确定入射点和出射点,而入射点和出射点是利用插针后确定的直线与界面相交而得到的,故实验的关键是插准大头针、画准玻璃砖边界线,而与所选玻璃砖两边平行与否无关.3.误差分析玻璃砖摆放位置 光路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砖向上平移稍许玻璃砖摆放位置 光路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砖向下平移稍许续表玻璃砖摆放位置 光路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表玻璃砖摆放位置 光路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表玻璃砖摆放位置 光路图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入射角不变,折射角可能偏小,可能偏大,也可能不变,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能偏大、可能偏小,也可能不变.续表【学会了吗丨变式题】2.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为了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其中正确的是( )CDA.必须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B.选择的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D.大头针和及和 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解析】不必选用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A错误;选择适当大小的入射角,不能过小,B错误;为了减小观察误差,大头针应垂直地插在纸面上,C正确;为了减小误差,大头针和及和 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D正确.(2)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和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4-2-8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偏小图4-2-8【解析】甲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和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所示,入射角不变,测得折射角偏大,根据折射定律 ,测得的折射率偏小.图4-2-9(3)乙同学在量入射角和折射角时,由于没有量角器,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圆,交 延长线于点,过点和点作垂直法线的直线分别交法线于点和 点,如图4-2-9所示,则他只需要测量某两条线段的长度,就可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____(用图中线段的字母表示).【解析】根据折射定律得,由几何关系得 ,,根据题意得 ,解得 .考试课丨核心素养聚焦考情揭秘 素养点击基本考查点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通过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掌握该实验的实验原理,会用平均值法、图像法、单位圆法处理实验数据,并会分析实验误差,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升实验能力.热点及难点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的 设计和误差分析. 题型及难度 以实验题为主,难度中 等. 高考中地位 重要的实验之一. 考向 考查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例3 (2023·广东卷)某同学用激光笔和透明长方体玻璃砖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实验过程如下:图4-2-10(1)将玻璃砖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玻璃砖的边界.(2)①激光笔发出的激光从玻璃砖上的点水平入射,到达面上的 点后反射到点射出.用大头针在白纸上标记点、点和激光笔出光孔 的位置.②移走玻璃砖,在白纸上描绘玻璃砖的边界和激光的光路,作、 连线的延长线,与面的边界交于 点,如图4-2-10甲所示.③用刻度尺测量和的长度和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测得为 .【解析】③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由图可知,为 .(3)利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写出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 _ __;由测得的数据可得折射率 为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可得 .(4)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为了减小、 测量的相对误差,实验中激光在 点入射时应尽量使入射角__________.稍小一些【解析】相对误差的计算式为,为了减小、 测量的相对误差,实验中、要尽量稍大一些,即激光在 点入射时应尽量使入射角稍小一些.本题利用激光笔测量玻璃折射率,与教材中用插针法测量玻璃折射率实验的原理相似,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考生在彻底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做到一通百通.【类题链接丨变式题】图4-2-11类题1 (2023·海南卷)如图4-2-11所示,在用激光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玻璃砖与光屏 平行放置,从另一侧用激光笔以一定角度照射,此时在光屏上的 处有激光点,移走玻璃砖,光点移到 处.(1)请在图中画出激光束经玻璃砖折射后完整的光路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光线穿过平行玻璃砖的出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平行,过作 的平行线,交于点,连接、 ,光路图如图所示.(2)已经测出,,,则折射率 _ ___________(用、、 表示);【解析】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入射角的正弦值 ,折射角的正弦值,根据折射定律可得 .(3)若改用宽度比更小的玻璃砖做实验,则、 间的距离会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小【解析】若玻璃砖的宽度变小,边与两条光线的交点距离变小,即 变小,则、 间的距离也会变小.类题2 (2024·安徽卷)某实验小组做“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及拓展探究实验.图4-1-12(1)为测量玻璃的折射率,按如图4-1-12所示进行实验,以下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填正确答案标号)A.用笔在白纸上沿着玻璃砖上边和下边分别画出直线和B.在玻璃砖一侧插上大头针、 ,眼睛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看两个大头针,使把 挡住,这样就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和入射点.在眼睛这一侧,插上大头针,使它把、 都挡住,再插上大头针,使它把、、 都挡住,这样就可以确定出射光线和出射点C.实验时入射角 应尽量小一些,以减小实验误差B(2)为探究介质折射率与光的频率的关系,分别用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从同一点入射到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保持相同的入射角,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光路图,并标记红光和绿光,如图4-1-13甲所示.此实验初步表明:对于同一种介质,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有关.频率大,折射率____(选填“大”或“小”).图4-1-13大(3)为探究折射率与介质材料的关系,用同一束激光分别入射玻璃砖和某透明介质,如图乙、丙所示.保持相同的入射角,测得折射角分别为、 ,则玻璃和该介质的折射率大小关系为___(选填“ ”或“ ”).此实验初步表明:对于一定频率的光,折射率与介质材料有关.【解析】实验探 究步骤 具体内容明确实 验目的 用插针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分析实 验原理 折射率的定义式实验探 究步骤 具体内容梳理实 验过程续表实验探 究步骤 具体内容基于证 据得出 结论 由题图甲可知,入射角相同,绿光的折射角小于红光的折射角,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绿光的折射率大于红光的折射率,又因为绿光的频率大于红光的频率,所以对于同一种介质,折射率与光的频率有关,频率大,折射率大.续表习题课丨学业质量测评建议时间:15分钟A 基础练丨知识测评1.[教材第99页“自我评价”第1题改编](多选)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甲所示,是圆心,是法线,、 分别表示某次测量时光线在空气和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该同学测得多组入射角BCA.光由经到 B.光由经到C.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D.玻璃砖的折射率为和折射角,作出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 (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则可知光是从玻璃砖进入空气的,即光由经到,由折射定律可知, ,B、C正确.2.(多选)如图所示,一光束包含两种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向两面平行玻璃砖的上表面,玻璃砖下表面有反射层,光束经两次折射和一次反射后,从玻璃砖上表面分为、 两束单色光射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A.光的频率小于光的频率 B.光束 在空气中的波长较大C.出射光束、一定相互平行 D.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小于 光【解析】光束进入玻璃砖的光路图如图甲所示, 光的偏折程度大,折射率大,频率大,所以光的频率大于光的频率,A错误;光束频率较大,根据 ,光束在空气中的波长较小,B错误;如图乙,对光根据折射定律得 ,, 根据反射定律有 ,所以,对光同理得 ,所以,出射光束、一定相互平行,C正确; 根据 ,光的折射率大,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小于 光,D正确.图甲图乙3.(2025·重庆巴蜀中学月考)某同学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所用的玻璃砖两面平行.正确操作后,作出的光路图及测量的相关角度如图甲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BCA.在插和时,只需要挡住 即可确定出射光线的光路B.、及、 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可以提高准确度C.实验中入射角适当偏大一点,测量结果更准确D.实验中大头针、 越靠近法线,测量结果越准确【解析】选项 分析 正误AB √C 入射角适当大些,折射角也会大些,折射现象较明显,测量结果更 准确. √D(2)由于实验时忘了携带刻度尺、量角器等工具,该同学利用坐标纸进行数据处理,他利用图乙可以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解析】在坐标纸上利用方格构造三角形,由图结合几何关系可得, ,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3)“插针法”确定好光路后,另一同学在坐标纸上确定界面的时候,不小心把玻璃砖整体平行上移了一小段距离 ,如图丙所示,此时他计算出的玻璃砖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不变【解析】把玻璃砖整体平行上移一小段距离 ,入射角不变,法线方向不变,玻璃砖中折射光线平行移动,折射角不变,则折射率不变.4.(浙江选考科目试题)小明同学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时,发现只有3枚大头针,他把大头针、、 插在如图所示位置,并测出了玻璃的折射率.请画出光路图,标出入射角和折射角 ,并写出折射率 的计算式.【答案】见解析【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可知 .B 综合练丨选考通关建议时间:25分钟5.新生活实际(2025·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月考,多选)昏暗路段一般会安装反光道钉用于指引道路,其内部由多个反光单元组成.如图所示,当来车的一束灯光以某一角度射向反光单元时,其中ACA.经反光单元反射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B.经反光单元反射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会相交C.不同颜色的光在反光单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D.不同颜色的光在反光单元中的传播光路相同一条光线在、 处先后发生两次反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设反光单元内发生两次反射的反射角分别为 和 ,根据几何知识可知,故有 ,折射光线与第二次反射的光线平行,结合光路的可逆性可知,经反光单元反射后的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也平行,不会相交,故A正确,B错误;不同颜色的光在反光单元中的折射率不同,根据 可知,不同颜色的光在反光单元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不同颜色的光在反光单元中的折射角不同,光路不会重合,故C正确,D错误.6.[教材第100页“自我评价”第2题改编]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图甲(1)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做实验,法线画得与界面不垂直,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由题图可知,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都偏大,而且增大的角度相同,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采用赋值法分析,假设法线与界面垂直时,入射角 为, 折射角为 ,则折射率为,若法线与界面不垂直,入射角和折射角都增大了 ,则测得的折射率为,故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偏小.偏小图乙(2)某实验小组选取了操作正确的实验记录,在白纸上画出光线的径迹,以入射点 为圆心作圆,与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延长线分别交于、点,再过、点作法线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如图乙所示,进一步测得数据 ,, ,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数值为_____(保留两位小数).1.51【解析】由题可知圆的半径为 ,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7.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两位同学分别使用横截面为矩形和梯形的玻璃砖进行实验.图甲图乙(1)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与横截面为矩形的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且以、 为界面画光路图,则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可能偏小、偏大或不变”).可能偏小、偏大或不变图甲【解析】 同学的测量得到的光路图可能出现三种可能,如图甲所示,其中带箭头的实线为实际的光路,虚线是依据界面 作出的光路,为与玻璃砖界面的交点,当出射点为 时,实际光路与实验测得的光路无异,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当出射点在点左侧(如点)时,由图甲知折射角 的测量值偏大,由知折射率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当出射点在 点右侧(如点)时,由图乙知折射角的测量值偏小,则 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可能偏大、偏小或不变.(2) 同学使用横截面为梯形的玻璃砖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乙所示,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均可图乙【解析】作出光路图如图乙所示,取小方格的边长为单位长度,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 .8.某同学测量玻璃砖的折射率,准备了下列器材:激光笔、直尺、刻度尺、一面镀有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如图所示,直尺与玻璃砖平行放置,激光笔发出的一束激光从直尺上点射向玻璃砖表面,在直尺上观察到、两个光点,读出、 间的距离为,、间的距离为 ,测得图中直尺到玻璃砖上表面距离为,玻璃砖厚度 .(1)请作出到达 点光线的光路图;【答案】如图所示【解析】根据题述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2)玻璃的折射率____,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 ______________.(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解析】根据几何知识可知得又且有得所以玻璃的折射率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