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夺冠押题试卷(五)(含解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夺冠押题试卷(五)(含解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期末夺冠押题试卷(五)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填空题(共24分)
1.(本题6分)单位换算。
2.4L=( )mL 50000cm3=( )dm3=( )m3
1.03m3=( )L 765mL=( )cm3=( )dm3
2.(本题2分)467至少加( )就是3的倍数,1102至少减去( )就是2、3、5的倍数。
3.(本题2分)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 );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 )。
4.(本题2分)五年级1班有42人,2班有48人。两个班分组参加植树活动,如果两个班每组人数必须相等,每组最多可以有( )人。
5.(本题2分)26盒饼干,其中25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要保证用天平称3次能找到少了几块饼干的那一盒,最合理的分组方法是( )。
6.(本题2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 )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 )个小正方体。
7.(本题2分)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点P从A出发沿顺时针方向运动,速度为1厘米/秒。如图是三角形PAD的面积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当运动时间为3秒时,三角形PAD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AD长( )厘米,AB长( )厘米。
8.(本题2分)《庄子 天下篇》中有述:“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一尺长的棍棒,今日截取它的一半,即,明日截取它一半的一半……永远也截取不完。按照这样的方法,第三日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 ),这三日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 )。
9.(本题2分)如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它的表面积是6cm2,两个正方体拼在一起表面积是10cm2,三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 )cm2,( )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90cm2。
10.(本题2分)某新能源汽车的车牌号是“贵J·D2□□□□”,后四位从左边数第一位是最小的质数,第二位是最大的一位数,第三位是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位是最小的合数。这个车牌号的后四位是( )。
评卷人得分
二、选择题(共8分)
11.(本题1分)将下面的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
A. B. C. D.
12.(本题1分)把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值不变,分母应该乘( )。
A.2 B.6 C.3 D.8
13.(本题1分)有4颗外表一模一样的玻璃珠,其中有1颗玻璃珠是次品(质量轻一些)。根据下面小华找次品的过程,可以知道( )号玻璃珠是次品。
A.④ B.③ C.② D.①
14.(本题1分)如图三幅图分别描述三个故事,这三幅图对应的故事正确的是( )。
A.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
B.乌鸦喝水、司马光磁缸、龟兔赛跑
C.司马光砸缸、龟兔赛跑、乌鸦喝水
D.乌鸦喝水、龟兔赛跑、司马光砸缸
15.(本题1分)共享单车既环保又方便,已经成为人们绿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刘阿姨周末到湖心公园骑行,她第一段骑了计划路程的,第二段比第一段少骑计划路程的,第三段比第一段多骑计划路程的。算式“”所解决的问题是( )。
A.第二段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 B.第一段和第二段共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
C.第三段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 D.第一段和第三段共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
16.(本题1分)一个长方体,如果高增加2厘米,就变成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原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A.24 B.72 C.96 D.144
17.(本题1分)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2cm。其中长方形的长和宽为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 )。
A. B. C. D.
18.(本题1分)在如图的几何图形中再添1个,从左面观察不可能看到( )。
A. B. C. D.
评卷人得分
三、计算题(共34分)
19.(本题8分)直接写出得数。
= = 0.4×0.15= 2÷3=
= 2.4÷8= = =
20.(本题9分)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要写出主要过程)
0.875-+0.125
21.(本题9分)解方程。
x- x x=
22.(本题8分)求下面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cm)
评卷人得分
四、作图题(共5分)
23.(本题2分)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将三角形OAB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图形OA'B',请画出图形OA'B';
(2)请你在方格纸中画出一个与三角形OAB面积相等的长方形。
24.(本题3分)如图(1)是从上面看一些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平面图,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你在图(2)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从前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
评卷人得分
五、解答题(共29分)
25.(本题6分)琪琪把某天神木市的气温变化情况画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
(1)琪琪每隔几时测一次气温?这天12:00神木市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2)这一天神木市8:00~12:00的气温是如何变化的?
26.(本题5分)鲁班锁起源于中国古建筑中首创的榫卯(凹凸)结构。某创客社团最近举办了“传承工匠精神,解密非遗风采”的鲁班锁主题活动。在鲁班锁速解决赛中,小鸣用时1分,小洋用时84秒,请问谁更快?
27.(本题5分)手提纸袋做好了,小欣到文具店买了一些文具盒和一些圆珠笔,请你根据奇数和偶数的知识判断售货员找回的钱对不对。
28.(本题6分)在综合实践课上,小丽在一个棱长5分米的正方体玻璃缸里放入一个棱长3分米的正方体铁块,完全浸入,玻璃缸里原来水深4分米,放入铁块后,缸里的水能溢出多少升?
29.(本题7分)一杯纯牛奶,李敏喝了半杯后,妈妈先往杯中加入了杯纯牛奶,再兑满水。过了一会儿,李敏又喝了半杯。李敏一共喝了多少杯纯牛奶?多少杯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期末夺冠押题试卷(五)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1. 2400 50 0.05 1030 765 0.765
【分析】根据1L=1000mL,1m3=1000dm3=1000000cm3,1m3=1000L,1dm3=1000cm3=1000mL,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mL)
(dm3)
(m3)
(L)
(dm3)
2.4L=2400mL 50000cm3=50dm3=0.05m3
1.03m3=1030L 765mL=765cm3=0.765dm3
2. 1 22
【分析】一个数是3的倍数的特征是这个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一个数是2和5的倍数,其个位数字一定是0。
【详解】467各位数字之和为4+6+7=17 ,距离17最近且比17大的3的倍数是18 ,18-17=1 ,所以467至少加1就是3的倍数;
首先满足是2和5的倍数的数,形式为1100、1090、1080等,同时这个数还要是3的倍数,1102往小调整,先看1100,各位数字之和为1+1+0+0=2,不是3的倍数;再看1090,各位数字之和为1+0+9+0=10,不是3的倍数 ;1080各位数字之和为1+0+8+0=9,9是3的倍数,1102-1080=22,所以1102至少减去22就是2、3、5的倍数。
3. C A
【分析】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钟面指针转动的方向是顺时针方向,反之是逆时针方向。
【详解】
指针从D开始,逆时针旋转90°到C;指针从B开始,顺时针旋转90°到A。
4.6
【分析】根据题意,每组的人数必须相等,那么求每组最多的人数就是求42和48的最大公因数;先把42和48分别分解质因数,然后把它们公有的质因数连乘起来,所得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42=2×3×7
48=2×2×2×2×3
42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2×3=6;
所以,每组最多可以有6人。
5.将要识别的物品的数目尽可能均匀的分成三份,然后每次称重时,需要将数目相等的两份放到天平两遍称重,不断识别,一直到找到次品为止
【分析】要达到次数最少,需要将要识别的物品的数目尽可能均匀的分成三份,然后每次称重时,需要将数目相等的两份放到天平两遍称重,不断识别,一直到找到次品为止。据此答题即可。
【详解】经分析得:
将26盒分成3份:9,9,8;第一次称重,在天平两边各放9盒,手里留8盒;
(1)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手里,将手里的8盒分为3,3,2,在天平两边各放3盒,手里留2盒,
①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手里2盒中,接下来,将这2盒分别放在天平的两边就可以鉴别出次品;
②如果天平不平衡,则次品在升起的天平托盘的3盒中。
接下来,将这3盒分成三份:1,1,1。天平的两边分别放1盒,手里留1盒,称重第三次就可以鉴别出次品。
(2)如果天平不平衡,则次品在升起的天平托盘的9盒中,将这9盒分成三份:3,3,3,在天平两边各放3盒,手里留3盒,
①如果天平不平衡,则找到次品在升起的天平托盘的3盒中,
接下来,将这3盒分成三份:1,1,1。天平的两边分别放1盒,手里留1盒,称重第三次就可以鉴别出次品。
②如果天平平衡,则次品在手中的3盒中。
接下来,将这3盒分成三份:1,1,1。天平的两边分别放1盒,手里留1盒,称重第三次就可以鉴别出次品。
所以最合理的分组方法是将要识别的物品的数目尽可能均匀的分成三份,然后每次称重时,需要将数目相等的两份放到天平两遍称重,不断识别,一直到找到次品为止。
6. 8 5
【分析】
根据“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是”可知,这个立体图形,从左面看到的是2层,上、下层各1个小正方体;从上面看到的是4个小正方形,所以,上层或下层中有一层是4个小正方体,另一层最少有1个小正方体,最多有4个小正方体。据此解题即可。
【详解】4+1=5(个)
4+4=8(个)
所以,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从左面看到的是,搭这个立体图形最多需要8个小正方体,最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点睛】根据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动手搭建出立体图形或画出立体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 12 5
【分析】结合两幅图可知,点P运动到BC段时,三角形PAD的高不变,此时三角形PAD的面积最大是30平方厘米;
那么点P运动3秒,三角形PAD的面积为18平方厘米时,点P是在AB段上运动,形成的三角形PAD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点P运动3秒的路程,也就是直角三角形PAD的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据此求出AD的长度;
因为点P运动到BC段时,三角形PAD的面积最大是30平方厘米,底是AD,高是AB,根据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求出AB的长度。
【详解】1×3=3(厘米)
AD长:
18×2÷3
=36÷3
=12(厘米)
AB长:
30×2÷12
=60÷12
=5(厘米)
AD长12厘米,AB长5厘米。
8.
【分析】把这根木棒的长度看作单位“1”,第一天取它的一半,即;第二天取剩下的一半,此时剩下,的一半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得出第三日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再把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分别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相加,即是这三日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几分之几。
【详解】第一天取它的一半,即;
第二天取剩下的一半,此时剩下1-=;的一半是;
第三天再取剩下的一半,此时剩下-=-=;的一半是;
一共取了:
++
=++

按照这样的方法,第三日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这三日截取的长度占总长度的()。
9. 14 22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
1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cm2,6=4×1+2;
2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10cm2,10=4×2+2;
3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10cm2,14=4×3+2;
……
规律:n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4n+2)cm2。
【详解】规律:n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4n+2)cm2。
当n=3时
4n+2
=4×3+2
=12+2
=14(cm2)
4n+2=90
解:4n+2-2=90-2
4n=88
4n÷4=88÷4
n=22
填空如下:
三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表面积是(14)cm2,(22)个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90cm2。
10.2904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作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自然数是0;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作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据此确定车牌号后四位每一位的数字。
【详解】最小的质数是2,所以车牌号后四位从左边数第一位是2;
最大的一位数是9,所以车牌号后四位从左边数第二位是9;
最小的自然数是0,所以左边数第三位是0;
最小的合数是4,所以车牌号后四位从左,边数第四位是4。
所以这个车牌号的后四位是2904。
11.B
【分析】根据旋转的定义即可求解。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定点-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详解】
由分析可得:将图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案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图形的方向发生改变,大小和形状不变。
12.C
【分析】通过计算得出分子加上6,是将分数的分子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得出分母也乘3。
【详解】3+6=9
分母应该乘3。
故答案为:C
13.C
【分析】找次品的最优策略:(1)把待分物品分成3份;(2)每份数量尽量平均,如果不能平均分的,也应该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只相差1。
【详解】次品质量轻一些,观察左图次品在①②中,观察右图次品是②。
故答案为:C
【点睛】在生活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轻一点或者重一点的物品,需要我们想办法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14.A
【分析】根据龟兔赛跑的成语故事,司马光砸缸,乌鸦喝水的故事分析哪幅图符合故事,进行解答。
【详解】第一幅图有两条线,说明是两种事物,根据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中途休息,符合龟兔赛跑的图;
第二幅图从线条可以看出,表示的事物越来越少。司马光砸缸说明缸里的水是越来越少,符合司马光砸缸的图;
第三幅图从线条可以看出,表示事物先上升,后下降,乌鸦喝水是先让水升高,喝完水后水面下降,符合乌鸦喝水的图。
故答案为:A
15.D
【分析】根据题意,将总路程看作单位“1”,再根据分数加减法的意义,针对每个选项具体分析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A.第二段比第一段少骑计划路程的,用第一段骑的分率减去,即为第二段骑的分率,列式为:-,不符合题意;
B.第二段比第一段少骑计划路程的,用第一段骑的分率减去,即为第二段骑的分率,再加上第一段的,即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共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列式为:-+,不符合题意;
C.第三段比第一段多骑计划路程的,用第一段的分率加上,可求出第三段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列式为:+,不符合题意;
D.第三段比第一段多骑计划路程的,用第一段的分率加上,可求出第三段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再加上第一段骑的分率,即为第一段和第三段共骑了计划路程的几分之几列式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D
【分析】高增加2厘米变为6厘米,说明原来高是4厘米;长方体高增加变为正方体,说明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都为6厘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abh,计算即可。
【详解】6×6×(6-2)
=6×6×4
=144(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求出原来长方体的长、宽、高。
17.B
【分析】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据此先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长和宽的和,进而推出长和宽可能的取值;最后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求出面积即可。
【详解】32÷2=16(cm)
16=3+13=5+11
13×3=39(cm2)
11×5=55(cm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2cm。其中长方形的长和宽为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39cm2或55cm2。
故答案为:B
18.D
【分析】根据题意得:原图形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呈“L”形排列,可将1个小正方体添加在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等地方,据此可依次分析选项得出答案。
【详解】A.在原图形的左下角添加一个立方体。从左面看,可以看到四个立方体,呈竖直排列。
B.在原图形的右上角添加一个立方体。从左面看,可以看到四个立方体,呈竖直排列。
C.在原图形的右下角添加一个立方体。从左面看,可以看到四个立方体,呈竖直排列。
D.在原图形的右下角添加一个立方体,但位置与选项C不同。从左面看,可以看到四个立方体,呈水平排列。
选项A、B、C的左视图都是四个立方体呈竖直排列,这是可能的。选项D的左视图是四个立方体呈水平排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原图形的左视图是竖直排列,添加一个立方体后不可能变成水平排列。
故答案为:D
19.;;0.06;;
;0.3;0;
【解析】略
20.;;
【分析】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按照加法交换律以及结合律计算;
“”先去括号,再按照加法交换律计算;
“0.875-+0.125”按照加法交换律计算。
【详解】

=1+

+(+0.625)
=+0.625+
=1+

0.875-+0.125
=0.875+0.125-
=1-

21.x= ,x=,x=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进行计算。
【详解】x-
解:x=
x=
x=
x
解:x=
x=
x=
x=
解:x=
x=
x=
22.表面积:208cm ;体积:176cm
【详解】表面积:7×4×4+4×4×2+4×4×4=208(cm )
体积:4×4×7+4×4×4=176(cm )
23.见详解
【分析】(1)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2)三角形面积=底×高÷2,长方形面积=长×宽,据此先求出三角形面积,再确定长方形的长和宽,作图即可。
【详解】(1)作图如下:
(2)3×4÷2=6
6=3×2
画出的长方形长3格,宽2格即可,作图如下:
(长方形画法不唯一)
24.见详解
【分析】结合从上面看到的平面图以及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从前面看有3列,从左往右,分别是3个、1个、1个,下齐;从左面看有2列,从左往右,分别是3个、1个,下齐;据此解答。
【详解】画图如下:
25.(1)1时;26摄氏度
(2)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分析】(1)每个格代表时间是1小时,每一个小时测一个温度,12时对应的温度是26℃;
(2)从折线图中观察到温度逐渐上升。
【详解】(1)琪琪每隔1时测一次气温,这天12:00神木市的气温是26摄氏度;
(2)这一天神木市8:00~12:00的气温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点睛】会观察折线统计图,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寻找相关信息。
26.小洋
【分析】根据1时=60秒,把分转化为以秒为单位,再比较两人的用时,用时短的就更快。
【详解】(秒)
84<105
答:小洋更快。
27.不对
【分析】根据奇数和偶数的运算性质来判断。偶数乘整数结果是偶数,偶数加偶数结果是偶数,偶数减偶数结果是偶数。我们先分析购买物品花费的钱数的奇偶性,再看应找回钱数的奇偶性。
【详解】买文具盒和圆珠笔的钱数是2的倍数,是偶数,付的300元也是偶数,偶数减偶数的差是偶数,而3是奇数,所以找回的钱不对。
28.2升
【分析】铁块放入后,水面上升,水满后则溢出,根据上升的水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铁块的体积,其中上升部分水的体积等于放入铁块前玻璃缸空余部分的容积,即玻璃缸的底面积×空余的高度1分米,铁块的体积直接利用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3×3×3
=9×3
=27(立方分米)
5×5×(5-4)
=25×1
=25(立方分米)
27-25=2(立方分米)=2(升)
答:放入铁块后,缸里的水能溢出2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利用排水法测物体的体积,物体放入在水中,完全浸没,则上升的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浸没在水中物体的体积,掌握相关等量关系是解决这道题的关键。
29.纯牛奶:杯 水:杯
【分析】李敏喝了半杯是杯,加入杯纯牛奶,此时杯子有+=杯纯牛奶,加入了1-=杯水,喝了一半,即又喝了杯牛奶的一半,杯水的一半。
【详解】+=(杯)
1-=(杯)
+=(杯)
的一半是。
答:李敏一共喝了杯纯牛奶,杯水。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加减法应用题,关键是理解一个分数的一半是几分之几。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