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第1课时地球在宇宙中课件+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第1课时地球在宇宙中课件+学案

资源简介

(共92张PPT)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1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
[课标要点] [学法指导]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综合思维: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地理实践力:探索宇宙环境。
课前精梳理 自学教材 梳理知识
预习点1 宇宙
1.概念
宇宙是______和______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总称。
2.组成
(1)天体:宇宙由不同形态的______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天体类型
星云、恒星、______、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其中______和______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时间
空间
物质
行星
星云
恒星
3.天体系统
(1)形成:邻近的天体相互______,形成了以_________的天体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2)层次:A表示_______________,河外星系的级别与___相同(填字母);C表示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__。
吸引
质量大
可观测宇宙
B
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
  连一连 请将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线。
  微思考 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能形成天体系统吗?
提示: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预习点2 太阳系
1.概念:包括太阳和以______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行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
2.组成:包括______、八颗行星(A______、______、地球、火星、B______、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其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_______________等。
3.分类:分为____________、巨行星、远日行星。
4.运动规律: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卫星分别围绕各自的中心天体——行星运行,彗星围绕太阳运行。
太阳
太阳
水星
金星
木星
行星际物质
类地行星
  辨易误 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距离单位?
提示: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1012千米。
  微思考 小行星带处于太阳系什么位置?
提示:小行星带在火星公转轨道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
预习点3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就_____和_____而言,在太阳系中并不突出。
2.特殊性:存在生命。
体积
质量
  连一连 请正确连线。
  辨易误 假如某一星球,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那一定存在生命。
提示:不一定存在生命,还需要考虑其是否有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温度范围,等等。
  微思考 大气对地球生命有哪些保护作用?
提示:(1)大气是地球的“防弹衣”——可防止来自太空的陨石袭击,防御“太空之吻”。(2)大气是地球的“遮阳伞”——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生命体。(3)大气是地球的“保温被”——通过大气的热力作用,保持地温,使地球温度变化平缓,有利于生命体的发育及发展。(4)大气是地球的“保湿器”——大气能保持水分,促进水的循环。
1.判断正误。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
(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
(3)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深入,其范围将不断扩大。 (  )
(4)太阳距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10万光年。(  )
(5)在太阳系行星中,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都比较普通。(  )
(6)太阳系中各大星系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  )

×

×

×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火星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解析: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火星不属于地月系。
A
3.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
A.地球上拥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解析: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其特殊性的表现。
A
4.将天体与对应的宇宙物质连线。
月球        行星
地球        星云
太阳        卫星
蟹状星云      恒星
5.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只有温度、大气、水吗?
提示:不是。除此以外还要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课堂强研习 合作学习 精研重难
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的层次和级别
?特别提示 可观测宇宙≠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宇宙会观测得更远,也就是说,可观测宇宙的空间范围取决于科技水平,并非一成不变。
2.太阳系的主要组成
天体的判断方法
(1)看空间位置: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球表面就不是天体了。
(2)看物质形态:看其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雨。
(3)看运转轨迹:看其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特别提示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将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五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  )
①河外星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可观测宇宙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第1题,“嫦娥五号”探测器围绕月球运转,月球属于卫星。故选A。第2题,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故选C。
A
C
[解题思维]
解答本题组应从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入手。
判断是否能构成天体系统应从“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思考。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历时23天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状态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的是(  )
A.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
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
C.月球上采样的“嫦娥五号”
D.着陆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2.“嫦娥五号”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B
B
解析:第1题,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A错误;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属于天体,B正确;月球上采样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着陆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B。第2题,“嫦娥五号”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故选B。
“四看法”判断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关键在于是否相互吸引,进而达到相互绕转的程度。判断是不是天体系统要做到“四看”:
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单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构成天体系统的天体位置比较靠近时,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才足够大。如果某些天体之间相互吸引但达不到相互绕转的程度,也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因此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生命存在条件的分析
1.地球的普通性
(1)运动特征
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共面性(轨道平面)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运动方向) 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近圆性(运动轨迹) 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2)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四大行星称为类地行星。
类型 包括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密度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近 高 小 小 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中 中 大 大 小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远 低 中 中 中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宇宙环境——“安全”和“稳定”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 15 ℃,适宜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分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480 ℃和35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都在-200 ℃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1)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
(2)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3)如果地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第(1)题,行星表面温度的高低与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有关,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第(2)题,与其他七大行星相比,地球距日远近适中,温度适宜。第(3)题,如果地球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会造成地表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受热不均匀,不利于生命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1)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2)具有适宜的温度。(3)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造成地表受热不均,不利于生命的形成与发展。
[解题思维]
行星表面温度高低与距日远近有关。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突破,具体分析如下: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
1.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液态水的存在 B.宇宙辐射的强度
C.行星的体积 D.适宜呼吸的大气
2.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B.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C.地球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D.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A
D
解析:第1题,图中主要反映恒星与行星距离适中,使宜居带内行星表面的温度适中,有液态水存在。故选A。第2题,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小,受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条件,D正确。故选D。
此类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来获得分析思路,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分析如下:
教材第4页探索
提示:
1.“先驱者10号”大约飞行了51年,按每秒钟14千米的飞行速度计算,大约飞行了2.2×1010千米。太阳至海王星的距离约为4.5×109千米,因此“先驱者10号”很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
2.宇宙中有模糊的星云,闪烁的恒星,拖着长尾的彗星等。宇宙包括银河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八颗行星之一。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第7页读表
提示: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颗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类。
物理性质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成员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距日远近 近 中 远
表面平均温度 高 中 低
物理性质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质量 小 大 中
体积 小 大 中
平均密度 大 小 小
卫星数目 少或无 多 较多
有无光环 无 有 有
教材第8页思考
提示:金星离太阳近,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多,表面温度比地球高。火星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外,离太阳远,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表面温度比地球低,若地球处在金星或火星的位置,其表面温度就会过高或过低,地球将变得不再适合生物生存。
课后提素养 深刻剖析 提升能力
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它是人们基于地球的生命保障条件来划定的。2021年,科学家在恒星格利泽486的宜居带上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该行星距地球约26光年,被命名为格利泽486b。下图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恒星格利泽486处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科学家在划定格利泽486星系的宜居带时,主要是根据该星系中(  )
A.母恒星释放能量的强弱
B.母恒星运动速度的快慢
C.岩石行星总数量的多少
D.岩石行星距恒星的远近
C
A
3.行星格利泽486b所处的宜居带应为(  )
A.圆形 B.环形
C.扇形 D.方形
4.据探测,行星格利泽486b的表面温度约为430 ℃,则其(  )
A.不可能存在生命 B.不适宜人类居住
C.不利于岩石凝固 D.不具有飘浮大气
B
B
解析:第1题,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可知,半径为137亿光年的天体系统是可观测宇宙,直径为10万光年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直径为150亿千米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月地距离为38万千米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恒星格利泽486的一颗行星距地球约26光年,远大于太阳系直径,再加上银河系大约由2 000亿颗恒星组成,因此推断恒星格利泽486位于银河系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由材料“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它是人们基于地球的生命保障条件来划定的”可知,首先,宜居带本身是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环状;其次,宜居带与恒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宜居带位置划定的
表现;最后,宜居带的位置划定,最重要的是适合人类生存,也就是必须满足地表温度维持在15 ℃左右。而宜居带获得的最根本能量,来源于恒星释放的能量。因此母恒星释放能量的强弱从根本上决定了宜居带的位置划定,A正确;宜居带内的这颗岩石行星,它距母恒星的远近,能够为宜居带的位置划定提供一定依据,但无法划定宜居带的宽度范围,D错误;宜居带的位置和范围划定与母恒星运动速度的快慢、岩石行星总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B、C错误。故选A。第3题,由于行星格利泽486b是围绕恒星格利泽486公转运动的,因此宜居带的形态不可能是扇形和方形,C、D错误;材料“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
范围”说明宜居带本身是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环形,排除A。故选B。 第4题,行星格利泽486b表面温度约430 ℃,与地球地表温度平均15 ℃相比,温度太高,不适宜人类居住,B正确;但也可能有生命存在,例如人类近年来在海底热液喷口处发现有热液生物存在,而此处温度高达400 ℃,该行星上也可能存在这种生物,A错误;由材料可知,该行星是一颗由岩石构成的岩石行星,说明在430 ℃情况下仍存在固态岩石,C错误;行星是否有飘浮大气,取决于该行星的质量和体积,即万有引力大小,与该行星表面温度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5.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________性、______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性。
(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星
天王星
同向
共面
近圆(可互换位置)
类地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
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或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系天体分布位置,可知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木星,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天王星。第(2)题,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第(3)题,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是火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类地行星。第(4)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课时作业(一) 地球在宇宙中
基础练
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中“牵牛织女星”所属天体类别是(  )
A.星云 B.行星
C.恒星 D.卫星
解析:夜晚天空中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牵牛星、织女星是银河系的恒星。故选C。
C
2.下列关于天体和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②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 ③月球是天体④可观测宇宙中,银河系是范围最广的天体系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①正确;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②错误;月球是天体,③正确;银河系和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探明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也是我们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④错误。故选A。
A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读图,回答3~4题。
3.“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
A.有肥沃的土壤
B.有适宜的温度
C.表面比较平坦
D.不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C
B
解析:第3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约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故选C。第4题,由图可知,“开普勒-22b”行星在所属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因而应有适宜的温度。故选B。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顺利进入预定空间站,开启中国探究宇宙世界的新篇章。读天体系统层级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 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 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 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和级别最低的分别是(  )
A.a和b B.d和b
C.b和c D.d和a
C
B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即可观测宇宙,①正确;a是比可观测宇宙低一级的银河系,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是b,②错误;b系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③正确;c系统是地月系,北极星是恒星,与b一样,都是恒星系统,共同存在于a银河系中,④错误。故选C。第6题,图中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可观测宇宙d,级别最低的是太阳系b。故选B。
点睛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或其他行星系统)、太阳系(或其他恒星系统)、银河系(或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7日14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7~8题。
7.“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8.下列关于“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B.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相同
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
A
D
解析:第7题,“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它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所属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应是地月系,A正确;“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但太阳系和银河系不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B、C错误;人造卫星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A。第8题,“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进入小行星带,A错误;该卫星是人造卫星,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不同,B错误;它在发射前还没有离开地球,不属于人造天体,C错误;只有当它进入预定轨道后,围绕地球转动,才成为天体,D正确。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2016年9月8日,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0.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适中的日地距离
A
D
解析:第9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故选A。第10题,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存在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水保持液态。故选D。
11.读地球所在的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2)用“∈”表示A、B、C、D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包含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  )
A.地月系和银河系 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C.可观测宇宙和河外星系 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D∈C∈B∈A
B
解析:第(1)题,A代表的天体系统半径约为137亿光年,表示可观测宇宙。D代表的天体系统级别最小、最简单,表示地月系。B代表银河系,C代表太阳系。第(2)题,从A到D,级别变低。第(3)题,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属于可观测宇宙,主要由恒星和星云组成,是同一层次的天体系统。
提升练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完成1~2题。
    
图1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图2 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
1.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
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A
D
解析:第1题,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成因类似于流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卫星,原因是其围绕地球转动,属于人造天体,D正确。故选D。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
3.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围绕地球转动,因此它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所属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应是地月系,图中丁表示的是地月系,D正确;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但可观测宇宙、太阳系和银河系不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甲是可观测宇宙,乙是银河系,丙是太阳系,A、B、C错误。故选D。
D
月偏食是月食的一种,是月亮绕地球公转过程中,部分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2021年11月19日日落时分,我国多地能够观测到百年一遇的月偏食现象。下图为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2021年11月19日月偏食出现时,月球最可能位于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关于月球上无生命迹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与质量太小 B.缺少太阳光照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流水侵蚀强烈
C
A
解析: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食发生的条件是日、地、月三者一线,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出现月偏食。因此最可能位于图中C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5题,月球体积与质量太小,吸引住的大气太少,无法满足生命生存需要,A正确;月球并不缺少太阳光照,B错误;月球也位于太阳系中,同地球一样,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C错误;月球表面没有水,没有流水侵蚀作用,D错误。故选A。
点睛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①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 ℃);②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并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③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下图示意2021年11月5日7时58分地球、太阳、天王星的相对位置,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绝好机会,人们借助望远镜可以观赏到这个淡蓝色的天体。据此完成6~7题。
6.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绝好机会是因为(  )
A.天王星恰好回归至太阳系附近
B.天王星此时与地球距离最近
C.彼此遮蔽后,光线适宜
D.仰角45°最适宜观察
7.这个淡蓝色的天体(  )
A.宇宙环境不太安全
B.原始海洋中出现了蓝细菌
C.体积、质量和地球近似
D.距离太阳远,可能无生命
B
D
解析:第6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王星恰好回归至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本就是在太阳系中,不存在回归至太阳系附近之说,A错误,B正确;地球挡住太阳射向天王星的光,天王星不能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C错误;图中不能得出仰角的度数,D错误。故选B。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王星在太阳系中,宇宙环境是安全的,A错误;天王星的表面呈现淡蓝色,这是大气中的甲烷吸收了大部分的红色光所导致的,与原始海洋中出现了蓝细菌无关,天王星主要由岩石与各种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质所组成,其主要组成元素为氢(83%)和氦(15%),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可能无生命,B错误,D正确;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大得多,C错误。故选D。
8.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阅读地球和火星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探索火星的秘密,也为了解决地球上人口过多的问题,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火星。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人们对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
与太阳的
平均距离
(108km) 赤道
半径
(km) 公转
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
(地球
为1) 体积
(地球
为1) 赤道面与
公转轨道
面的夹角
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 1 1 23°26′
火星 2.279 3 396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59′
(1)火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_____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___(填“长”或“短”)。
(2)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_________(填“高”或“低”)。
4

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
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
答案:火星离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吸引住的大气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解析:第(1)题,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轨道越长,其公转周期就越长。第(2)题,火星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和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读表中数据可得出答案。距离太阳越远,行星的表面温度越低。第(3)题,分析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时,应从生命存在所需条件入手。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三个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火星上虽然有大气,但以CO2为主。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1课时 地球在宇宙中
[课标要点] [学法指导]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人地协调观: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地理实践力:探索宇宙环境。
预习点1 宇宙
1.概念
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总称。
2.组成
(1)天体:宇宙由不同形态的物质组成,我们把这些物质统称为天体。
(2)天体类型
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和星际物质等,其中星云和恒星是宇宙中的基本天体,是构成宇宙的主要物质形态。
3.天体系统
(1)形成:邻近的天体相互吸引,形成了以质量大的天体为中心,其他天体围绕这个中心旋转的天体“集团”。
(2)层次:A表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的级别与B相同(填字母);C表示太阳系;D表示地月系,其中心天体是地球。
连一连 请将常见天体及其特点连线。
提示:
微思考 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能形成天体系统吗?
提示:北斗七星各恒星之间没有相互绕转关系,不能形成天体系统。
预习点2 太阳系
1.概念:包括太阳和以太阳为中心,受它的引力支配而环绕它运行的天体所构成的系统。
2.组成:包括太阳、八颗行星(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B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及其卫星、众多的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
3.分类: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4.运动规律:太阳系中的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行,卫星分别围绕各自的中心天体——行星运行,彗星围绕太阳运行。
辨易误 光年是时间单位还是距离单位?
提示:光年是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1光年即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约为9.46×1012千米。
微思考 小行星带处于太阳系什么位置?
提示:小行星带在火星公转轨道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
预习点3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就体积和质量而言,在太阳系中并不突出。
2.特殊性:存在生命。
连一连 请正确连线。
提示:
辨易误 假如某一星球,拥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那一定存在生命。
提示:不一定存在生命,还需要考虑其是否有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温度范围,等等。
微思考 大气对地球生命有哪些保护作用?
提示:(1)大气是地球的“防弹衣”——可防止来自太空的陨石袭击,防御“太空之吻”。(2)大气是地球的“遮阳伞”——可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保护生命体。(3)大气是地球的“保温被”——通过大气的热力作用,保持地温,使地球温度变化平缓,有利于生命体的发育及发展。(4)大气是地球的“保湿器”——大气能保持水分,促进水的循环。
1.判断正误。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2)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3)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深入,其范围将不断扩大。 (√)
(4)太阳距银河系中心的距离约为10万光年。(×)
(5)在太阳系行星中,地球的外观和所处的位置都比较普通。(√)
(6)太阳系中各大星系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上具有生命存在。(×)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火星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解析:地月系包括地球和月球。火星不属于地月系。
答案:A 
3.能够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的是(  )
A.地球上拥有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大气条件和液态水
B.地球恰好位于太阳系的中心位置
C.只有地球处在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利于生命形成、发展
D.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卫星绕转的大行星
解析: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是其特殊性的表现。
答案:A 
4.将天体与对应的宇宙物质连线。
月球        行星
地球        星云
太阳        卫星
蟹状星云      恒星
提示:
5.适宜高级智慧生命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只有温度、大气、水吗?
提示:不是。除此以外还要有安全的宇宙环境。
研习1 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系统的层次和级别
?特别提示 可观测宇宙≠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对宇宙会观测得更远,也就是说,可观测宇宙的空间范围取决于科技水平,并非一成不变。
2.太阳系的主要组成
天体的判断方法
(1)看空间位置:看其是否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例如,宇宙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是天体,返回到地球表面就不是天体了。
(2)看物质形态:看其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一些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如流星雨。
(3)看运转轨迹:看其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
例如,判断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是否属于天体。
?特别提示 天体可分为自然天体(如恒星、行星等)和人造天体(如在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个部分组成。由长征五号火箭发射升空,将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据此回答1~2题。
1.“嫦娥五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卫星 B.行星
C.恒星 D.星云
2.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  )
①河外星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太阳系 ⑤可观测宇宙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第1题,“嫦娥五号”探测器围绕月球运转,月球属于卫星。故选A。第2题,进入月球轨道的“嫦娥五号”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故选C。
答案:1.A 2.C 
[解题思维]
解答本题组应从天体、天体系统的概念入手。
判断是否能构成天体系统应从“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思考。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历时23天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状态中的“嫦娥五号”,属于天体的是(  )
A.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
B.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
C.月球上采样的“嫦娥五号”
D.着陆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
2.“嫦娥五号”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  )
A.太阳系 B.地月系
C.河外星系 D.可观测宇宙
解析:第1题,等待发射的“嫦娥五号”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A错误;奔月过程中的“嫦娥五号”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属于天体,B正确;月球上采样的“嫦娥五号”属于月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C错误;着陆后的“嫦娥五号”返回器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D错误。故选B。第2题,“嫦娥五号”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为地月系。故选B。
答案:1.B 2.B 
“四看法”判断天体系统
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关键在于是否相互吸引,进而达到相互绕转的程度。判断是不是天体系统要做到“四看”:
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单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构成天体系统的天体位置比较靠近时,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才足够大。如果某些天体之间相互吸引但达不到相互绕转的程度,也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因此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研习2 生命存在条件的分析
1.地球的普通性
(1)运动特征
从运动特征来看,地球与太阳系中的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共面性(轨道平面) 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同向性(运动方向) 公转方向都与地球的公转方向相同(自西向东)
近圆性(运动轨迹) 八大行星的公转轨道近似圆形
(2)结构特征
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共同之处,四大行星称为类地行星。
类型 包括行星 距日远近 表面温度 质量 体积 密度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近 高 小 小 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中 中 大 大 小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远 低 中 中 中
2.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密切相关,具体如下:
(1)宇宙环境——“安全”和“稳定”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首先,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受适量的太阳光热。地球表面平均温度约为 15 ℃,适宜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分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温度达480 ℃和35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温度是-150 ℃和-180 ℃;更远的天王星、海王星的表面温度都在-200 ℃以下,条件十分恶劣。
(1)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
(2)上述材料反映出地球在太阳系中独特的优越条件是什么?
(3)如果地球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解析:第(1)题,行星表面温度的高低与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有关,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与距离太阳的远近有关。第(2)题,与其他七大行星相比,地球距日远近适中,温度适宜。第(3)题,如果地球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会造成地表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受热不均匀,不利于生命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1)主要与它们同太阳的距离有关。水星、金星距太阳近,接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天王星、海王星距太阳远,接受太阳辐射少,所以温度低。(2)具有适宜的温度。(3)自转或公转周期过长,造成地表受热不均,不利于生命的形成与发展。
[解题思维]
行星表面温度高低与距日远近有关。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突破,具体分析如下: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的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下图为天文学家公认的恒星周围“生命宜居带”示意图。横坐标表示行星距离恒星的远近,纵坐标表示恒星的大小。读图,回答1~2题。
1.在这个宜居带中,之所以可能出现生命,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液态水的存在 B.宇宙辐射的强度
C.行星的体积 D.适宜呼吸的大气
2.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
A.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B.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C.地球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D.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解析:第1题,图中主要反映恒星与行星距离适中,使宜居带内行星表面的温度适中,有液态水存在。故选A。第2题,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变小,受影响最大的是温度条件,D正确。故选D。
答案:1.A 2.D 
此类题目的解答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类比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来获得分析思路,进而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具体思路分析如下:
———————————[教材活动点拨]———————————
教材第4页探索
提示:
1.“先驱者10号”大约飞行了51年,按每秒钟14千米的飞行速度计算,大约飞行了2.2×1010千米。太阳至海王星的距离约为4.5×109千米,因此“先驱者10号”很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
2.宇宙中有模糊的星云,闪烁的恒星,拖着长尾的彗星等。宇宙包括银河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地球是太阳系中八颗行星之一。
教材第7页读表
提示: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颗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三类。
物理性质 类地行星 巨行星 远日行星
成员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
距日远近 近 中 远
表面平均温度 高 中 低
质量 小 大 中
体积 小 大 中
平均密度 大 小 小
卫星数目 少或无 多 较多
有无光环 无 有 有
教材第8页思考
提示:金星离太阳近,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多,表面温度比地球高。火星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外,离太阳远,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表面温度比地球低,若地球处在金星或火星的位置,其表面温度就会过高或过低,地球将变得不再适合生物生存。
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它是人们基于地球的生命保障条件来划定的。2021年,科学家在恒星格利泽486的宜居带上发现了一颗岩石行星,该行星距地球约26光年,被命名为格利泽486b。下图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4题。
1.恒星格利泽486处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2.科学家在划定格利泽486星系的宜居带时,主要是根据该星系中(  )
A.母恒星释放能量的强弱
B.母恒星运动速度的快慢
C.岩石行星总数量的多少
D.岩石行星距恒星的远近
3.行星格利泽486b所处的宜居带应为(  )
A.圆形 B.环形
C.扇形 D.方形
4.据探测,行星格利泽486b的表面温度约为430 ℃,则其(  )
A.不可能存在生命 B.不适宜人类居住
C.不利于岩石凝固 D.不具有飘浮大气
解析:第1题,读“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可知,半径为137亿光年的天体系统是可观测宇宙,直径为10万光年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直径为150亿千米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月地距离为38万千米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恒星格利泽486的一颗行星距地球约26光年,远大于太阳系直径,再加上银河系大约由2 000亿颗恒星组成,因此推断恒星格利泽486位于银河系中,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由材料“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它是人们基于地球的生命保障条件来划定的”可知,首先,宜居带本身是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环状;其次,宜居带与恒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宜居带位置划定的表现;最后,宜居带的位置划定,最重要的是适合人类生存,也就是必须满足地表温度维持在15 ℃左右。而宜居带获得的最根本能量,来源于恒星释放的能量。因此母恒星释放能量的强弱从根本上决定了宜居带的位置划定,A正确;宜居带内的这颗岩石行星,它距母恒星的远近,能够为宜居带的位置划定提供一定依据,但无法划定宜居带的宽度范围,D错误;宜居带的位置和范围划定与母恒星运动速度的快慢、岩石行星总数量的多少没有必然联系,B、C错误。故选A。第3题,由于行星格利泽486b是围绕恒星格利泽486公转运动的,因此宜居带的形态不可能是扇形和方形,C、D错误;材料“宜居带是指某恒星周围一定距离的范围”说明宜居带本身是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环形,排除A。故选B。 第4题,行星格利泽486b表面温度约430 ℃,与地球地表温度平均15 ℃相比,温度太高,不适宜人类居住,B正确;但也可能有生命存在,例如人类近年来在海底热液喷口处发现有热液生物存在,而此处温度高达400 ℃,该行星上也可能存在这种生物,A错误;由材料可知,该行星是一颗由岩石构成的岩石行星,说明在430 ℃情况下仍存在固态岩石,C错误;行星是否有飘浮大气,取决于该行星的质量和体积,即万有引力大小,与该行星表面温度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
答案:1.C 2.A 3.B 4.B 
5.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__,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________。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
(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行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____________行星。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系天体分布位置,可知图中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木星,D表示的天体名称是天王星。第(2)题,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第(3)题,图中E字母所表示的行星是火星,从结构特征来看属于类地行星。第(4)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答案:(1)木星 天王星 (2)同向 共面 近圆(可互换位置) (3)类地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或轨道安全,互不干扰)
课时作业(一) 地球在宇宙中
基础练
1.“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中“牵牛织女星”所属天体类别是(  )
A.星云 B.行星
C.恒星 D.卫星
解析:夜晚天空中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牵牛星、织女星是银河系的恒星。故选C。
答案:C 
2.下列关于天体和天体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②太阳系由八大行星组成 ③月球是天体④可观测宇宙中,银河系是范围最广的天体系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①正确;太阳、八大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及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构成太阳系,②错误;月球是天体,③正确;银河系和现阶段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统称为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探明的最高一级的天体系统,也是我们目前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④错误。故选A。
答案:A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读图,回答3~4题。
3.“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4.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
A.有肥沃的土壤
B.有适宜的温度
C.表面比较平坦
D.不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解析:第3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约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故选C。第4题,由图可知,“开普勒-22b”行星在所属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因而应有适宜的温度。故选B。
答案:3.C 4.B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顺利进入预定空间站,开启中国探究宇宙世界的新篇章。读天体系统层级图,完成5~6题。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 ②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a ③由b系统示意图可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 ④北极星与c是同一恒星系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和级别最低的分别是(  )
A.a和b B.d和b
C.b和c D.d和a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d是人类已知的宇宙部分,即可观测宇宙,①正确;a是比可观测宇宙低一级的银河系,水星所在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太阳系,是b,②错误;b系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所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③正确;c系统是地月系,北极星是恒星,与b一样,都是恒星系统,共同存在于a银河系中,④错误。故选C。第6题,图中同时包含太阳和地球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可观测宇宙d,级别最低的是太阳系b。故选B。
点睛 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地月系(或其他行星系统)、太阳系(或其他恒星系统)、银河系(或河外星系)、可观测宇宙。
答案:5.C 6.B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7日14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7~8题。
7.“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8.下列关于“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B.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相同
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
解析:第7题,“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围绕地球公转,因此它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所属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应是地月系,A正确;“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但太阳系和银河系不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B、C错误;人造卫星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A。第8题,“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进入小行星带,A错误;该卫星是人造卫星,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不同,B错误;它在发射前还没有离开地球,不属于人造天体,C错误;只有当它进入预定轨道后,围绕地球转动,才成为天体,D正确。
答案:7.A 8.D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2016年9月8日,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10.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适中的日地距离
解析:第9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故选A。第10题,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存在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水保持液态。故选D。
答案:9.A 10.D 
11.读地球所在的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用“∈”表示A、B、C、D代表的天体系统的包含关系:______________。
(3)下列天体系统属于同一层次的是(  )
A.地月系和银河系
B.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C.可观测宇宙和河外星系
D.太阳系和河外星系
解析:第(1)题,A代表的天体系统半径约为137亿光年,表示可观测宇宙。D代表的天体系统级别最小、最简单,表示地月系。B代表银河系,C代表太阳系。第(2)题,从A到D,级别变低。第(3)题,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属于可观测宇宙,主要由恒星和星云组成,是同一层次的天体系统。
答案:(1)可观测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D∈C∈B∈A (3)B
提升练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时隔一个月,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当日,多地网友在夜空中拍到我国空间站过境祖国上空,直呼美极了。读下面两幅图片,完成1~2题。
图1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
图2 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
1.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
2.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
解析:第1题,图1中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形成的,成因类似于流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按照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卫星,原因是其围绕地球转动,属于人造天体,D正确。故选D。
答案:1.A 2.D 
北京时间2021年12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图为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3题。
3.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进入预定轨道后,将围绕地球转动,因此它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所属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应是地月系,图中丁表示的是地月系,D正确;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但可观测宇宙、太阳系和银河系不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甲是可观测宇宙,乙是银河系,丙是太阳系,A、B、C错误。故选D。
答案:D 
月偏食是月食的一种,是月亮绕地球公转过程中,部分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2021年11月19日日落时分,我国多地能够观测到百年一遇的月偏食现象。下图为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2021年11月19日月偏食出现时,月球最可能位于图中(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关于月球上无生命迹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与质量太小 B.缺少太阳光照
C.宇宙环境不安全 D.流水侵蚀强烈
解析: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食发生的条件是日、地、月三者一线,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地球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光,出现月偏食。因此最可能位于图中C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5题,月球体积与质量太小,吸引住的大气太少,无法满足生命生存需要,A正确;月球并不缺少太阳光照,B错误;月球也位于太阳系中,同地球一样,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C错误;月球表面没有水,没有流水侵蚀作用,D错误。故选A。
点睛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1)外部条件:①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②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2)自身条件:①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 ℃);②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并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③形成并存在液态水。
答案:4.C 5.A 
下图示意2021年11月5日7时58分地球、太阳、天王星的相对位置,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绝好机会,人们借助望远镜可以观赏到这个淡蓝色的天体。据此完成6~7题。
6.此时是观察天王星的绝好机会是因为(  )
A.天王星恰好回归至太阳系附近
B.天王星此时与地球距离最近
C.彼此遮蔽后,光线适宜
D.仰角45°最适宜观察
7.这个淡蓝色的天体(  )
A.宇宙环境不太安全
B.原始海洋中出现了蓝细菌
C.体积、质量和地球近似
D.距离太阳远,可能无生命
解析:第6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王星恰好回归至与地球距离最近的位置;本就是在太阳系中,不存在回归至太阳系附近之说,A错误,B正确;地球挡住太阳射向天王星的光,天王星不能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C错误;图中不能得出仰角的度数,D错误。故选B。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王星在太阳系中,宇宙环境是安全的,A错误;天王星的表面呈现淡蓝色,这是大气中的甲烷吸收了大部分的红色光所导致的,与原始海洋中出现了蓝细菌无关,天王星主要由岩石与各种成分不同的水冰物质所组成,其主要组成元素为氢(83%)和氦(15%),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可能无生命,B错误,D正确;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大得多,C错误。故选D。
答案:6.B 7.D 
8.火星是地球的近邻之一,也是人们准备太空移民的理想场所。阅读地球和火星的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探索火星的秘密,也为了解决地球上人口过多的问题,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火星。近30年来人类已发射了20多个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这些探测器拍摄了数以千计的照片,采集了大量火星土壤样品,人们对样品进行检验,获得了一系列有关火星的数据。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08km) 赤道半径(km)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496 6 378 1年 23时56分 1 1 23°26′
火星 2.279 3 396 1.88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59′
(1)火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________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________(填“长”或“短”)。
(2)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________(填“高”或“低”)。
(3)根据你对火星的了解,结合上表数据,分析火星上没有生命的原因。
解析:第(1)题,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公转轨道越长,其公转周期就越长。第(2)题,火星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和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读表中数据可得出答案。距离太阳越远,行星的表面温度越低。第(3)题,分析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时,应从生命存在所需条件入手。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三个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火星上虽然有大气,但以CO2为主。
答案:(1)4 长 (2)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3)火星离太阳的距离大于地球离太阳的距离,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吸引住的大气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火星上也没有液态水。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必备条件,而这三个方面火星都不具备,故火星上没有生命存在。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