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中山期末)龚自珍《己亥杂诗》写道:“罂粟花前尽日看,不知春色几时还。”康有为《大同书》写道:“鸦片之毒,遍及全国,民穷财匮,国势日衰。”二者均体现当时(A)A.鸦片危害之大B.中英贸易逆差C.吏治十分腐败D.英国军事强大【解析】本题考查鸦片走私的危害A(V)据题干信息、可知,龚自珍诗中“不知春色几时还”暗喻鸦片的泛滥使得社会失去生机,如同没有了春色:康有为则直接描述了鸦片对国民、经济和国力的严重危害二者都体现了鸦片危害的严重性,A正确。B(X)材料中没有提及中英贸易的具体情况,排除B。C(X)材料反映了鸦片走私对经济、国力的危害,没有涉及吏治腐败的内容,排除C。D(X)材料未体现英国的军事力量,排除D。2.〔史料价值)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下列属于研究虎门销烟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虎门销烟(油画B.林则徐销烟池旧址【解析】本题考查史料价值的判断。A(X)虎门销烟的油画属于艺术作品,经过了艺术加工,不属于史料,排除A。B(V)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属于历史遗迹,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史料,B正确。C(X)虎门销烟浮雕属于艺术作品,经过了艺术加工,不属于史料,排除C。D(X)电影《林则徐》属于影视作品,有虚构的成分,不属于史料,排除D。3.19世纪中叶,英帝国在“自由帝国主义”理论的影响下,实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的商品打开门户。在此背景下,英国发动(A)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全面侵华战争【解】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爆发。A(V)根据题干材料“19世纪中叶,英帝国…实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迫使全世界为英国的商品打开门户”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品,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A正确。B(X)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共同发动的,排除B。C(X)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排除C。D(X)全面侵华战争是日本发动的,排除D。4.〔家国情怀)(雅安中考)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D)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共37张PPT)1.“东交民巷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徐桐居于东交民巷,并在自家大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望洋兴叹,与鬼为邻’。”与之相关的侵华战争是(B)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A(×)鸦片战争发生在1840一1842年,排除AoB(V)根据题干“从1860年开始就是外国使馆所在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此后,英、法、美、俄等国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B正确。C(×)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一1895年,排除C。D(X)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在19001901年,排除D。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这反映出(D)A.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由被动到主动B.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与外国通过通商口岸建立了平等贸易D.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解析】本题考查《天津条约》的危害。A(X)题干中两次开放通商口岸都是清政府因战败而被询开放的,排除A。B(X)此时清政府还未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B。D(V)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开放的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都位于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汉口、南京等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由此可见,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D正确。日期拍卖行拍卖品描述1861.7佳士得来自军官们的两批物品:批8件;一批23件。其中包括中国皇帝的大国玺”。1862.6佳士得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一个大香炉…曾是皇帝书房里的炉子”1864.7佳士得36件标明来自圆明园的物品。A.可用于说明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B.完整再现英法联军在战争期间的暴行C.对研究战争性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D.佐证了八国联军疯狂全面侵华的史实【解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A(X)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诉求是打开中国市场,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X)劫掠财宝只是英法联军在战争期间的暴行之一,“完整再现”说法错误,排除B。C(V)根据题干“来自圆明园的3件珐琅制品”“36件标明来有圆明园的物品”和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然后放火烧毁。清单中这些拍卖品是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劫掠所得,可以佐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侵略性质,C正确。(共9张PPT)●变式训练1)(甘孜中考)如表为鸦片战争前后英国输华商品总值变化表。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年份输华商品总值B.清政府赔款2100万银元1837年90多万英镑C.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1843年145.6万英镑D.中国完全丧失了主权1845年239.4万英镑【解析】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影响。A(X)表格反映的是输华商品总值的变化,与割让土地无关,排除A。B(X)输华商品总值的变化与赔款无关,排除B。C(V)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8371845年英国输华商品总值急剧增加。联系所学知识,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使中国表失了关税自主权,导致英国输华商品大量增如,C正确。D(X)鸦片战争后,中国表失了部分主权,完全表失主权不符合史实,排除D。●变式训练2(青岛中考)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A)A.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法国英国B.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制造C.八国联军占领并劫掠北京城强D.中国产品在国际上备受欢迎【解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A(V)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描绘的是圆明园大水法被大火焚烧的景象:第二幅图描绘的是英国和法国对圆明园进行劫掠的场景。因此,两幅图片反映的是英法联军抢劫并烧毁圆明园,A正确。B(X)“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B。●变式训练(济宁中考)《天田亩制度》规定:“凡当收成时…(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芦麻、布帛、鸡、犬各物及银钱亦然。”此规定(BA.抵制了西方侵略B.挫伤了农民积极性C.实现了社会公正D.满足了农民的愿望【解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局限性。A(X)题干中《天朝田亩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产品的分配问题,并没有涉及对西方侵略的抵制措施,排除A。B(V)根据题干“(除)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除了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粮食外,其余的所有收获物都要上交给国库,这种分配方式实际上限制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支配权,降低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改姜生话的可能性,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正确。C(X)《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但这种绝对的平均主义在实践中很难实现,因此未能实现社会公正,排除C。D(X)从题干中可看出,《天朝田亩制度》的分配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对剩余农产品的所有权,这与农民希望通过辛勤劳动改善生活的愿望相悖,排除D。(共38张PPT)1.〔家国情怀)(南充中考改编)如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这是为了纪念(C)【解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A(X)明末农民起义包括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等,与全田起义无关,排除A。B(X)三元里人民抗英发生在鸦片战争中,与全田起义无关,排除B。C(V)根据“金田起义浮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动全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C正确。D(X)林则徐虎门销烟发生在鸦片战争前与金田起义无关,排除D。2.太平天国将土地按每亩年产量的多少,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田坏田互相搭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这一政策(A)B.使太平天国建立了平等的社会C.有利于太平天国迅速攻占南京D.直接打击了外国在华侵略势力【解析】本题考查《天朝田亩制度》。A(V/)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出自《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A正确。B(X)该政策未真正实行,且太平天国政权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等级差异等问题,并没有建立起真正平等的社会,排除B。C(X)《天朝田亩制度》是在改占南京后才颁布的,排除C。D(X)这一土地分配政策主要是针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直接涉及打击外国在华侵略势力的内容,排除D。3.太平天国时期,曾出现这样的歌谣:“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该歌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B)A.太平军攻克杭州B.天京事变C.太平军北伐失败D.定都天京A(X)太平军改克杭州属于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增强了太平天国将士坚持反清斗争的信心,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B(V)“天父杀天兄”指的是太平天国领导层内部的斗争,即天京事变(韦昌辉杀杨秀清,后洪秀全又杀韦昌辉);“江山打不通”表明内部斗争使得外部战争也受到严重影响:而“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则反映了士兵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准备回到原来的生话状态,继续做长工。因此,题千歌谣反映了天京事变的影响,阝正确。C(X)太平军北伐失败与“天父杀天兄”无关,排除C。D(X)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政权的正式建立,与材料内容不待,排除D。4.〔唯物史观)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公众直接选举官吏”,主张兴建铁路、公路,奖励民间开矿等,得到洪秀全的攒赏。这些主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 鸦片战争.pptx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pptx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pptx 第一单元复习归纳.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