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学习目标:认识20世纪以来世界与中国在交通运输事业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目录第一章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习题检测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陆海交通的发展第一章1.汽车工业的发展一、陆海交通的发展(一)陆上交通1908年生产的福特T型车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作为亨利·福特“制造大众能买得起的汽车”的产物,福特T型车在走进无数美国家庭的同时,也深刻影响了美国道路系统和城乡建设,乃至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美国也从此成为“车轮上的国度”。—《福特T型车:改变一个国家》1.1.汽车工业的发展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南海观看新中国制造的第一辆小轿车——东风CA71。1956年4月,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时,毛主席在中间插话时说:“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来开会就好了。”……东风轿车是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诞生于1958年5月12日。……最大马力70匹,最高时速128公里,参考样车是法国的“西姆卡”,发动机以德国“奔驰190”为样机,仿造为主,自主设计。……1958年5月21日,毛主席在中南海观看并乘坐了东风轿车,高兴地说:“坐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摘编自“中国一汽”官网(一)陆上交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一)陆上交通1.汽车工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截止到2019年,汽车的拥有量、汽车产量,以及进出口数量都不可与建国之初同日而语。中国的汽车制造业已经步入世界一流水平。2.高速公路建设◎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科隆—波恩高速公路”(1)高速公路的诞生:高速公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各国广泛发展。高速公路是专供汽车方向、分车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四车道以上的公路。——《经济与社会生活》哪些因素推动了高速公路的诞生?①社会经济的进步;②汽车工业的发展;③战争的需要。(一)陆上交通1933年,德国开始大规模规划、建设高速公路,形成以柏林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德国修建高速公路的意义和经验随即在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推广。通车之初的科隆—波恩高速公路新中国建立前,由于战争的破坏,公路总里程不足13万千米,新中建立后,公路建设逐渐现代化。1988年建成的上海嘉沪高速全长15.9千米(一)陆上交通2.高速公路建设改革开放后,交通网络逐渐形成。截止到2019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501.25万公里,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4.26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5月)(一)陆上交通2.高速公路建设3.高速铁路建设(1)高速铁路的诞生1964年,日本“东海道新干线”通车运营,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高铁,运营速度超过200km/h。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1978年,邓小平出访日本乘坐新干线(一)陆上交通复兴号自2010年10月26日,运行时速达350公里的沪杭高铁开通的那一刻,中国高铁,便向世界展示出一张“中国名片”,展现新时代“中国制造”的魅力。中国高铁也被外国人评为“新四大发明”之一。沪杭高铁中国高铁——中国的一张名片(一)陆上交通3.高速铁路建设(1)高速铁路的诞生2019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3.9万公里,比上年增长6.1%,其中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5万公里。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45.5公里/万平方公里,增加9.5公里/万平方公里。——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5月)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为7.6万辆,其中,动车组3665标准组、29319辆。——2019年铁道统计公报(2020年4月)【材料研读】——2019年铁道统计公报(2020年4月)到2019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3.9万千米,铁路建设当中中国最突出的成绩是高铁建设,2019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超过3.5万千米,占全球高铁网的七成。(一)陆上交通3.高速铁路建设(1)高速铁路的诞生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铁建等央企参建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由此前的8小时缩短为3.5小时。此工程是中国在境外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铁项目,并完全采用欧标和规范建设,对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摘编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2)中国高铁“走出去”◎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安卡拉)(一)陆上交通3.高速铁路建设航运业的发展(1)世界①航运技术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航海雷达的使用和海事卫星通信系统的发展。②船舶制造呈现出大型化、专业化、高速化和自动化等多种趋势。③船舶制造技术发展:最大邮轮可搭载乘客和船员约9 000人。④航运交通的发展:1994年开通的英法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和第二长的铁路隧道。(二)海上交通一、陆海交通的发展(2)中国航运业的变化:1978年前,中国造船业主要是为国防建设服务。1982年,中国首次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2018年,中国造船完工量的90%用于出口。特点: 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一、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第二章(一)世界1.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设计的“飞行者1号”成功升空,飞机时代开始了。2. 1914年:美国开通从旧金山到洛杉矶的航线,这是世界上第一条空中航线3.1919年:定期的国际航班在欧洲开通4. 20世纪70年代:能搭载数百人的宽体客机成为空中运输的主流,空中通道把人类带入前所未有的快捷时代。宽体客机二、航空的发展(二)中国1.1950年:中国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2.2018年:中国民用航空迅速发展,全年旅客吞吐量1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1 674万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二、航空的发展【材料研读】1951年,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仅仅不到2.4万人。到了2019年,民航旅客运输量已经达到6.6亿人次。——2019 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6月)北京大兴机场二、航空的发展(二)中国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第三章魏晋·驿使图元代·深青驿站遗址清代·大龙票·近代邮政现代物流业1.快捷流通:交通的进步使人流和物流时间缩短。整合了交通、仓储、通信、包装等行业的物流业,更快捷和精准地输送物资。各种交通网络将世界变成“地球村”。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2)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为人们在市内通行提供方便,如公共汽车、电车、地铁等。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3.生活节奏加快,对时间的精准度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4.随着交通成本的降低和收入的增加,大众旅游的潮流出现。普通民众从“旅”到“游”,在这一过程中放松心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5.城市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加重;进一步引发能源危机。三、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习题检测第四章1.2023年3月10日,我国成功将天绘六号A/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并成功发射的第400颗航天器,中国空间技术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A.“向科学进军”热潮的掀起B.科教兴国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D.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推动D2.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次进行了持续的、有动力的、可操纵的载人飞行,开辟了人类航空史上的新纪元。此次飞行( )A.尝试了蒸汽机的新应用B.加速了内燃机的创制C.开创人类立体交通新时代D.是石油工业发展的结果C3.2014年7月,中国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伊安高铁二期工程顺利通车。该工程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通车后,乘列车由安卡拉到达伊斯坦布尔(庞蒂克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伊安高铁的建设得益于( )A.日本“东海道新干线”的成功示范B.中国高铁的核心技术跃居世界第一C.中国高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D.中国是第一个商业运营高铁的国家C4.2011年3月,“渝新欧”国际铁路通车。铁路从重庆直达德国的物流中心,整个旅程只需16天,远快于从中国港口出发的海运航线。火车在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笔记本电脑、衣服等货物,另一个方向上运送的是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和医疗设备。据此可知( )A.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中德贸易扩大B.国家实力对比决定商品交易种类C.交通线路演进助力国际贸易发展D.“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新的成果C5.“一条高铁飞越豫鄂渝”。2022年6月20日,郑渝高铁全线开通。天堑变通途,郑渝高铁从黄河到长江,从绿城到山城,过平原、入林区、跨峻岭,全长1068公里,最快仅需4小时。作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郑渝高铁通车后将形成连接中原、华中和西南地区的快捷高速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中部和西南地区快速铁路网。这表明( )A.新型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城市化进程加快B.中国高铁在核心技术上实现了自主创新C.高铁发展使得区域性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中国的经济版图彻底地突破了地域界限C6.从1964年到1980年,国家建成了成昆、川黔、贵昆、湘黔、襄渝、阳安等铁路干线,该地区铁路里程占全国总里程的比重由1964年的19.2%提高到34.7%;货物周转量增长4倍多,占全国的1/3.上述铁路建设( )A.实现了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B.推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C.改变了中西部落后的面貌 D.践行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B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