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34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 力的合成和分解 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34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4. 力的合成和分解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目录
素养目标
01
课程导入
02
新课讲解
03
总结归纳
04
课堂练习
05
正确教育
素养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形成初步的共点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矢量、标量的概念
2.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能对力的合成和分解现象分析和推理,获得结论
3.会结合猜想设计实验并对数据和结果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能规范表达出探究结论:力的合成和分解遵从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4.积极参与实验;有对未知结论的强烈好奇心;可以与他人良好合作;体会从实验中发现规律的乐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
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
分力
合力
等效替代
F
F1、F2、F3…
力的合成
可不可以把一个力分解成几个力?该怎么分呢?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正确教育
力的分解
合力与分力的三角形定则
F1
F2
F合
F1
F2
F合
F1
F2
F合
三角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在求合力时,只要把表示原来两个力的矢量首尾相接,然后从第一个力的始端向第二个力的末端画一个矢量,这个矢量就表示原来两个力的合力
分力F1、F2
合力F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法则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力的分解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F
F1
F2
随堂小测:
1.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组分力。( )
2.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3.某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大于合力。( )
4.已知一个力,把它分解为两个力,如果没有其他条件限制,可分解为多少对分力?
×

×
F合
力的合成结果唯一
F1
F2
F3
F4
F5
F6
F
F1
F2
没有限制时,力的分解可以有无数种结果
已知一条对角线,可以画出多少个平行四边形?
怎样的分解才最符合实际呢?
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几种情形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例:已知合力F=10N,方向正东。它的其中 一个分力F1方向向东偏南600,另一个分力F2方向向东偏北300,求F1 F2的大小?
唯一解!
F2
F1
O
F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方向,求另一分力的大小方向。
例:已知合力F=10N,方向正东。它的其中一个分力F1=10N,方向正南,求F的另一个分力F2
唯一解!
F1
F
O
F2
3.已知一个确定的合力和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
两个解
F1+F2>F
F1+F2=F
F1+F2<F
F2
F1
F
F2
F1
F
F
F1
F2
F2
F1
F
无解
一个解
F1、F2和F一起构成封闭三角形
4.已知一个确定的合力和一个分力F1 的方向和另一个分力F2 的大小:
O
F
F1
θ
①当 F2 < Fsinθ 时,无解;
②当 F2 = Fsinθ 时,有唯一解;
③当 Fsinθ < F2 < F 时, 有两个解;
④当 F2 ≥ F 时,有唯一解。
θ
想一想:如图,用铅笔支起图中的绳子,F 产生了什么效果
F 的作用效果:
①橡皮条被拉伸
②掌心受到压力
A
B
C
θ
F
F1
θ
F2
力分解的原则
力分解的步骤:
4、据三角形知识求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定分力的大小;
(把力F作为对角线,画平行四边形得分力)
1、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2、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定分力的方向;
(画两个分力的方向)
F1
F2
F
物体受到斜向上拉力
分解的作用效果:
①水平向右拉物体
②竖直向上提物体
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重力G的作用效果:
①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
②使物体垂直向下压紧斜面
G
θ
θ
F2
F1
放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G 产生怎样的作用效果?如何分解?
θ
G
F1
F2
θ
θ
F1
F2
G
θ
重力产生的效果
使物体紧压挡板
使物体紧压斜面
重力产生的效果
使物体紧压挡板
使物体紧压斜面
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常把物体所受的重力分解为( )
A.使物体下滑的力和斜面的支持力
B.平行于斜面的分力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
C.斜面的支持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D.对斜面的压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
经典例题
B
2.正交分解步骤:
力的正交分解
1.定义:把一个已知力沿着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进行分解
①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②沿xoy轴将各力分解
③求xy轴上的合力Fx,Fy
④最后求Fx和Fy的合力F
怎样去选取坐标呢?原则上是任意的,实际问题中,让尽可能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少分解力。
θ
F
Fx
Fy
Fy=F·sinθ
x方向的分力:
Fx =F·cosθ
0
x
y
y方向的分力:
合力F:
F1
F2
x
y
O
F2y
F1y
F1x
F2x
(2)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坐标轴上;
(1)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F1x=F1cosθ1
F1y=F1sinθ1
F2x=F2cosθ2
F2y=F2sinθ2
F1
F2
θ1
θ2
正交分解的步骤
(3)分别求出 x 轴、y 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Fx=F1x+F2x+……
Fy=F1y+F2y+……
(4)求共点力的合力:
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
x
y
O
FX
Fy
F
θ
大小:
方向:
已知质量为m=1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一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斜向上的拉力F=2N,求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摩擦力,g取10 m/s2
经典例题
FN
300
F
F1
mg
f
F2
解:
mg=F2+FN
f =F1

mg=Fsin300+FN
f =Fcos300
受力如图所示
得:
FN=9N
f =N
F2=
F1=
Fcosθ
Fsinθ
假期里,一位同学在厨房里协助妈妈做菜,对菜刀产生了兴趣。他发现菜刀的刀刃前部和后部的厚薄不一样,如图所示,菜刀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刀刃前部的横截面顶角较小,后部的顶角较大,他先后做出过几个猜想,其中合理的是( )
A.刀刃前部和后部厚薄不匀,仅是为了打造方便、外形美观,跟使用功能无关
B.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分开其他物体的力的大小跟刀刃厚薄无关
C.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大,分开其他物体的力的大小越大
D.在刀背上加上同样的压力时,顶角越小,分开其他物体的力的大小越大
D
正确教育
矢量和标量
1.矢量(vector):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
2.标量(scalar):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相加时遵从算术法则的物理量
例: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例:质量、路程、功、电流等
矢量和标量
① 力的分解
力的分解方法
(1)在实际问题中,要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力.
(2)力的正交分解法.
分解原则:一般情况下,坐标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为使问题简化,坐标系的选取要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
矢量和标量
1
求一个力的分力
与力的合成遵循相同的法则,互为逆运算
分力方向互相垂直
2
一个质量为m的均匀圆形晾衣网,用一根轻绳绕过钉子靠墙悬挂,如图所示,已知轻绳总长度为圆形晾衣网直径的两倍,墙壁对晾衣网的支持力为N,绳子中的张力为T,重力加速度为g,该装置的重心在圆心处,则( )
A.
B.
C.
D.
C
答案:C
解析:对悬点O分析,设圆形晾衣网的半径为R,如图甲所示,可知绳子中两个张力的夹角等于60°,设单侧绳上拉力为T,根据力的合成可得 ,对圆形晾衣网受力分析,
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由几何知识可得 ,
联立解得 ,C正确.
某同学用胶棉拖把擦黑板,拖把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黑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该同学用沿拖杆方向的力F推拖把,让拖把头在竖直黑板上匀速移动,此时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黑板受到的压力大小为
B.拖把对黑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C.上推时的推力大小
D.下推时的推力大小
D
答案:D
解析:下推时,对拖把头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黑板受到的压力大小 ,拖把对黑板的摩擦力大小 ,联立解得 ;同理,上推时,对拖把头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由平衡条件得 ,
解得 ,A、B、C错误,D正确.
唐代《耒耜经》记载了曲辕犁相对直辕犁的优势之一是起土省力.设牛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通过耕索分别拉两种犁,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如图所示.忽略耕索质量,耕地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B.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比对直辕犁的大
C.曲辕犁匀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小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D.直辕犁加速前进时,耕索对犁的拉力大于犁对耕索的拉力
B
答案:B
解析:根据力的分解可知,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和对直辕犁拉力的水平分力分别为 ,因为 ,
所以 ,A错误;同理可知,耕索对曲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和对直辕犁拉力的竖直分力分别为 、 ,因为 ,所以 ,B正确;耕索对犁的拉力与犁对耕索的拉力为一对相互作用力,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两力大小始终相等,C、D错误.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