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型政党制度如何凝聚 “中国之治” 的共识?析制度本质 —— 新型政党制度的 “新” 在何处?子议题一新型政党制度如何凝聚 “中国之治” 的共识?探实践路径 —— 从两会提案看民主党派如何助力国家治理?子议题二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2024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着力画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最大同心圆。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支持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尽责。析制度本质 —— 新型政党制度的 “新” 在何处?子议题一【多党制】一个国家中三个以上政党并立,互相争夺政权的政党制度。【两党制】代表不同政治集团利益的两大政党交替组织政府的制度。注:两党轮流执政≠国内只有两个政党。(英、美)【一党制】由一个政党长期执掌国家政权的体制。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世界典型政党制度各党势均力敌,很难有一个党派有绝对优势时,会出现以一党为主,多党联合执政的情况。(法、日)包括“绝对一党制”和“相对一党制”。(可以有其他政党,不能染指政权)思考:我国政党制度是否属于世界上三种典型政党制度 我国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属于如何理解多党合作?我国有哪些民主党派呢?名称(简称) 组织成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人士为主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经济界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文教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医药卫生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中国致公党 归侨和侨眷为主九三学社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台湾民主 自治同盟 台湾省人士民主党派的性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注意:不是政党联盟笔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地位: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党派的性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前进,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议学情境:我国政党关系的简要发展过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合作关系。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并在政府中担任重要职务中共八大邓小平提出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1989年在宪法中明确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新时代将这些党外朋友称为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中国政党关系发展过程反映出我国政党制度的哪些内容?(涵盖:基本方针、政党关系、前提保证、政治地位、活动准则)YIXUERENWU笔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4.主要内容:①基本方针:②政党关系:③前提保证:④政治地位:⑤活动准则: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注意】:民主党派不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注意:参政 ≠ 参与执政、共同执政,联合轮流执政。各民主党派不是反对党、在野党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组织上相互独立;事业上通力合作;法律上地位平等;工作上互相监督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比如:担任国家机关领导人参政权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比如:中国共产党就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选推荐名单与各民主党派协商比如:国家制定国家立法法修改草案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时,听取民主党派的意见比如:围绕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健康中国等提出意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注意:“参政党”≠参加执政、参与执政、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联合执政,而是依法享有参政权难点突破:参政权议学情境:对比中美政党制度的实践看中国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广泛包容性 vs. 集团化博弈中国美国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通过多党合作形成 “最大公约数”,共同致力于国家发展目标,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例如: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广泛参与,形成社会合力。最终实现近 1 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民主党代表科技、金融精英与少数族裔,共和党代表传统产业与保守派,政策常向特定集团倾斜,出现两党利益固化。例如:2024 年飓风 “米尔顿” 袭击佛罗里达州,因两党互相推诿责任和美国联邦与州的分权,导致灾民生活陷入困境。长期战略 vs. 选举周期短视中国美国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确保国家战略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例如:在脱贫攻坚、科技创新等重大战略中,民主党派通过提案、调研等方式深度参与,与中国共产党协同推进政策落地。两党制下,民主党与共和党围绕选举和利益集团博弈,政策立场常因政党轮替而剧烈摇摆。例如,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因政党更迭反复:奥巴马时期签署《巴黎协定》,特朗普退出,拜登重新加入,缺乏持续行动力。议学情境:对比中美政党制度的实践看中国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协商共识 vs 否决政治中国美国重大决策前通过政党协商、专家论证、基层调研等机制凝聚共识。例如,在制定 “十四五” 规划时,各民主党派提出 300 余条建议,涉及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领域,有效协调了不同阶层的诉求。出现立法僵局常态化,两党主要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在野党对执政党的决策总是为反对而反对,容易导致政府无力,疲于应对眼前事变而难有长期规划。例如:2023 年多地枪击案后,民主党提出《突击武器禁令》,共和党以 “宪法第二修正案” 为由否决,美国成为发达国家中枪击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议学情境:对比中美政党制度的实践看中国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对比结果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集中力量办大事、长期执政保稳定、协商民主聚共识” 的独特优势,实现了民主与效率、稳定与活力的统一。而美国两党制因轮流执政、利益博弈、短视决策导致治理失灵。这种制度差异在危机应对、发展规划等领域尤为显著,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既避免了西方政党竞争的内耗,又突破了传统威权体制的局限,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根本性制度保障,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强大生命力。议学情境:对比中美政党制度的实践看中国新型政党的制度优势笔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5、优越性:“特”“优”“新”①独具特色:新型政党关系: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不是互相反对新型政党制度:共产党依法执政,民主党派依法参政,不是轮流执政。②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笔记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③我国政党制度“新”在何处: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 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 : 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 : 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优越性:“特”“优”“新”探实践路径 —— 从工作报告看人民政协如何助力国家治理?子议题二议一议:1.为什么两会都是在3月召开,全国政协要提前一天开会 2.什么是政协?哪些人可以当政协委员 政协会议比人大会议提前召开一至两天,主要是为了保证政协履行其职能。人大在做决策前,要把决策先提交给人民及各界代表,在政协里面进行协商、讨论、审议,政治协商纳入决策层面中,决策前要进行充分的协商,笔记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人民政协的性质: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1.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不直接处理行政事务。政协的提案没有法律约束力2.人民政协≠民主党派≠政党联盟;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主要组成单位之一。笔记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特别提醒】政协委员是通过协商推荐产生;人大代表是民主选举产生。从全国政协工作报告探职能体现将民主监督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制定《深入推进全国政协民主监督工作方案》,围绕 “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等 14 个 “十四五” 规划实施中的关键问题,开展专项监督。全年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监督报告 53 份,推动解决企业融资难、环保技术转化慢等实际问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任务献计出力:以 “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为主线,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专题调研等形式积极建言献策。全年提出提案 6019 件,立案 5091 件,办复率达 99.9%,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积极开展对外友好交往,服务党和国家对外工作大局。全国政协及所属机构组织出访23批次,同50个国家的200多个机构交流互动,新建立同41家国外智库和12个民间组织的联系,2024 年全国政协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中共中央批准的年度协商计划,开展各类协商活动94场次,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等 17 项重大议题,委员们通过深入调研、跨领域研讨,提出前瞻性建议。全年共开展视察考察调研 99 项,覆盖 31 个省(区、市),形成调研报告 42 份。运用人民政协的主题与职能,说明该报告是如何体现新时代人民政协的职能?这些职能在国家治理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参政议政主题:民主和团结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笔记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人民政协的作用①主题: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②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3.人民政协的主题和职能: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组织,有利于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更好保障最广大人民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有利于最大限度把全体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有利于促进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易错混淆——区分政协三大职能政治协商:一般在决策前和决策实施,向政协征求意见,针对国家大政方针和重大问题。(自上而下:党政机关→政协 )民主监督:一般在决策实施中,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没有强制性)(政协←→党政机关)参政议政: 贯穿整个从决策协商到决策实行的全过程,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等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侧重于民生问题。(自下而上:政协及民主党派→党政机关)笔记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增进共识、促进团结。②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5.人民政协的在新时代的工作要求理 解易混易错:提案≠议案类别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区 别 性质职权监督产生联系 国家权力机关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国家权力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民主监督,没有法律约束力,基本方式是批评和建议人民群众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协商推荐产生①都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②都有助于监督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提高的效率 ③都接受党的领导理 解人大议案政协提案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力机关,人大代表的议案一经通过,就具有法律效力。人大代表议案,一般只在大会期间提出。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政协委员提案是民主监督的一种形式,没有法律的约束力。政协委员提案,既可在全体会议期间提出,也可在休会期间提出。易混易错:提案≠议案理 解结语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创造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正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人民政协一定能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课堂小结3.民主党派的性质4.主要内容1.性质2.组成5.优越性:“特”“优”“新”3.主题4.职能5.作用6.新时代的要求1.是什么2.地位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