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34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件(共34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社区”“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这样一个先进社区,竟然是全国首个不设街道办事处的大型居住社区。
议题一
未设街办,
谁来替代?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百步亭模式
百步亭模式是武汉市百步亭社区探索出的一种具有示范意义的社区治理模式,不需要街道办便能做到“组织百步内建立、服务百步内到位、矛盾百步内化解、活动百步内参与”。
党建引领
建立“社区党委—苑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架构,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吸纳党员参与社区工作。
多方联动
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每周一次居民议事会议,实现大事共议、要事共决、难事共解、实事共办。
居民自治
居民“提议题”、多方“出主意”、组织“拟方案”、公示“开言路”、专家“定公约”、居民“说了算”的六步议事法。
Q1:社区党委、居委会属于“基层”吗?
Q2:为何采用“六步议事法”,而不是党委、居委会说了算?
“基层”到底是指哪一层?
中国共产党组织(纵向)
国家机构(以行政机关为例)
基层党组织
领导
基层政权机关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指导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
含 义
主体
领导
地域
依托
行为
实质
特 点
1
2
3
发生领域的
基层性
民主参与的
直接性
管理活动的
自治性
不设街道办,问题照样能解决
百步亭社区居委会为居民解决的问题:
生活保障
在雨雪等恶劣天气时,组织人员清扫道路冰雪,保障交通安全和便民出行,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困难群体送菜上门。
环境与设施
邻里纠纷
社区安全
设置联调中心和调解员,调解各种邻里矛盾。如因在花坛种树引发邻里矛盾,双方互相致歉,解决了纠纷。
出现空层台阶开裂、灯线老化等问题,居委会协调各方,进行整体改造,增加文化氛围。
组织各方力量成立反诈骗宣传小组,通过线上信息推送和线下入户的方式,进行防诈骗宣传,保障居民财产安全。
Q3:居委会解决居民的问题,是在履行管理服务的国家职能吗?
Q4:在农村,也有类似于“居委会”的组织吗?
(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农 村
城 市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注意: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型,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不行使国家职能,不具有管理服务职能。
我国的第一个村委会:合寨村村委会
村委会是如何产生的?村委会有什么功能和作用?
(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性质
产生
职能
自治途径
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1.村民委员会
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维护村民合法权益,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
知识拓展:村两委
村共产党员支部委员会
村支部
村 民 委 员 会
村委会
基层党组织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两委关系:
村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性质
产生
职能
自治途径
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2.居民委员会
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居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维护居民合法权益,负责办理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居委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注意:居委会 ≠ 街道办事处
★街道办事处是基层政府在城镇的派出机构,从事相关行政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可以对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进行指导、支持和帮助,但不能直接干预。
区分: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委员会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是农村管理日常公共事务的机构
村民会议
也称村民议事会,是由村委会召集,由本村18周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它有权决定村集体的重大事项。可以评议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有权撤销或变更村民委员会不适当的决定。是村民实现直接民主的基本形式。
村民代表会议
由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代表开会,讨论决定村民会议授权的事项及村委会提交的议案,向村民会议负责。
易混易错
乡镇一级的人大和政府
基层政权机关
乡镇一级的人大
基层权力机关
乡镇一级的政府
基层行政机关
村委会和居委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 基层政权 ≠ 基层党组织 ≠ 社会团体 ≠ 国家机关
议题二
舞声扰民,
自治何法?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
百步亭社区有居民4079户,辖区交通发达,商场林立,由于公共活动区域有限,小区花园、广场等公共场所成为居民跳广场舞、练柔力球的常用场地,频繁出现的高分贝声音,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导致纠纷不停、矛盾不断。
舞声扰民的问题如何解决?居民要不要跳广场舞、在哪里跳广场舞,是由居委会说了算吗?
“六步议事法”解决舞声扰民问题
第一步:畅通渠道,拟定议题
广泛发动居委会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等,到沿街楼栋和中部较高楼层居民家中了解情况,收集沿街居民和广场舞爱好者双方的需求和建议,拟定防治小区噪音初步议题。
第二步:多方恳谈,共同探讨
召集城管执法部门、商场门面管理单位和居民代表等召开了8场恳谈会。双方从最初的互不让步、剑拔弩张,再到情绪缓和、冷静协商,最终共同议定了防治噪音的初步建议。
第三步:居民议事,拟定方案
居民代表召开议事会,草拟出了降分贝、分时段、AB场、“治噪轮值制”等方案。同时在居民微信群推送《没事偷着乐》《老街坊》等倡导邻里和谐的影片,改善社区氛围。
“六步议事法”解决舞声扰民问题
第四步:公示措施,不断完善
将议事会上制定的防治噪音初步措施张榜公示,通过集中座谈、发微信群等方式在更大范围内征求意见,充分吸纳居民合理意见,对措施进行修改完善,确保方案符合居民意愿。
第五步:专家审查,制定公约
发动辖区从事律师职业的居民,邀请社区规划师、司法所、公益律师等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志愿者进行审查把关,完成可行性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工作,最终形成《小区噪音微公约》。
第六步:表决通过,长效治理
召开居民代表大会,经表决,超过三分之二的居民代表同意实施《小区噪音微公约》,“舞蹈队每晚7—9点开展活动”“设备音量不得大于60分贝”等一系列的公约迅速落地。
02
03
04
05
01
06
畅通渠道
拟定议题
多方恳谈
共同探讨
居民议事
拟定方案
公示措施
不断完善
专家审查
制定公约
表决通过
长效治理
思考:在百步亭“六步议事法”解决舞声扰民问题的过程中,居民是通过哪些途径参与到社区治理的?
02
03
04
05
01
06
畅通渠道
拟定议题
多方恳谈
共同探讨
居民议事
拟定方案
公示措施
不断完善
专家审查
制定公约
表决通过
长效治理
民主选举
由居民选举产生的居委会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负责了解情况、拟定议题。
民主协商
不同利益代表方共同探讨如何防治噪音、广泛征求居民意见。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由居民代表表决通过治理方案,形成社区公约,全体居民共同遵守,共建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民主监督
将防治噪音的方案、公约张榜公示,让每个居民都了解具体细则。
(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1.民主选举
原因: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
农村: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城市: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2.民主协商
◆原因: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
◆适用范围: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于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思考:政治协商、协商民主、民主协商有什么区别?
区分:政治协商、民主协商、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侧重于协商内容的政治性
民主协商
侧重于发扬民主
协商民主
侧重于民主形式
民主协商
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具体 体现
政治协商、协商民主是民主协商的具体体现。政治协商与协商民主都是民主协商在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具体体现,是民主协商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3.民主决策
◆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
◆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做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注意: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决策,有直接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力,但没有决策权。
(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4.民主管理
◆要求: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
◆具体方法: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
(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5.民主监督
◆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
◆要求: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
知识点小结
实践形式 内容 特点
①民主选举
②民主协商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监督
通过直接选举的方式产生村委会、居委会成员
村(居)民选举当家人是基层自治的基础
在城市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
依法有序参与,合理表达,侧重讨论商量
凡关系到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事项,都要由村民(或居民)集体做出决定
农村→召开村民会议
城市→召开居民会议
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侧重基层日常管理
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
基层公共事务公开
为什么要发扬基层民主?
百步亭模式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体现。除此之外,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如安徽桐城六尺巷工作法、四川巴中山顶顶上的问榜会、江苏扬州的民生茶馆……
(四)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1.必要性
①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四)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2.重要性
①有利于发挥村(居)委会的职能及其作用,让村(居)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②有利于推动社会治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有利于创建祥和文明的社区(或乡村),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调动广大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村(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课总结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一)基层群众自治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
特点
(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
村民委员会
居民委员会
(三)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1.民主选举
2.民主协商
3.民主决策
4.民主管理
5.民主监督
(四)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
必要性
重要性
易混易错
1.村民(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X
2.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群众依法间接行使民主权利。
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X
3.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问题,由村民委员会议讨论决定。
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问题,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X
4.基层群众自治实行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共同服务、共同监督。
基层群众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