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议题一多彩节俗,国韵何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太阳是天上的火,火是人间的太阳。”我们国家,有一个火的民族他们有一个火的节日被称为“东方狂欢节”彝族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节日?藏族 雪顿节“雪顿”意为酸奶宴,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有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傣族 泼水节泼水节(清明节后的第10天)就是傣历的元旦傣族人民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吉祥、快乐的日子。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那达慕” 意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白族 三月街白族的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每到“三月街”期间,远至千里,近到邻县的商人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交易。维吾尔族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的盛大节日,这一天,他们要到清真寺参加会礼、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宰牲、互相串门。壮族 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仙节,是壮族的传统节日,有祭祀祖先、对歌择偶、聚餐、唱戏、抢花炮、抛绣球、斗蛋等活动。我国有超数百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强化民族认同、增进民族交流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1.我国民族格局多 元一 体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各族人民的贡献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10.1成立西藏自治区1965.9.9成立内蒙古自治区1947.5.1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10.25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3.15成立中国一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一般行政地方广东省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行使地方行政权依法行使自治权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一定自治 ≠高度自治≠完全自治区分:民族自治区与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区别 目的 解决民族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与统一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自治 程度 一定自治权 拥有除外交、国防外的高度自治权范围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香港、澳门联系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自治权=国家主权吗?不是,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我国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依法行使地方行政权依法行使自治权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民 主集 中地方性的自治权≠国家主权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自治权是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而主权包括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议题二族韵各异,如何欢庆?——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为何无论民族大小、人口多少,我国各少数民族的节日都要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与保护?◆鄂伦春族的古伦木沓节、怒族的仙女节等,都与其他民族节日一样,在当地被重视和传承。◆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周边其他民族会前来观看比赛、参与贸易等活动,大家共同庆祝。在云南、贵州等地,多个民族共同参与的花山节,各民族通过对歌、跳舞等活动,展示各自文化特色。◆傣族的泼水节吸引大量游客,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当地人民的收入。◆藏族的雪顿节,展示了藏族的唐卡、藏戏等文化瑰宝,在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各民族平等、和谐增进民族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传承文化繁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国是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的?(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建立◆形成原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取得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局面,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含义原因体现 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我国各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语言文字、各民族均有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一家亲、民族和谐相处西部大开发、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平等享受权利≠享受相同的、一样的权利共同繁荣≠同步、同时、同等繁荣(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 族 平 等民 族 团 结政 治基 础各 民 族共 同 繁 荣物质保障前提条件为什么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能够制定自己的节假日放假安排?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前提和基础聚居≠居住人大、政府地位:核心内容主体:自治机关性质:一般自治权,≠高度自治权前提和基础 :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特点: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没有国家的统一领导,没有国家的授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也就失去了合法性基础。重点突破:自治地方和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机关民族乡不属于自治地方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区域自治≠地区自治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具体有哪些权利?注意:监察机关(监察委)和司法机关(法院和检察院)不属于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权力①依法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③依法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②依法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④依法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保护和发展各少数民族节日有什么意义?民族自治地方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许多民族自治地方通过立法形式,让本地主要民族的特色节日在法律层面得到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自主安排使用财政收入,设立文化专项资金,保护和发展特色节日。在学校教育中还会融入本地民族特色节日文化内容,如在内蒙古的一些学校将那达慕大会的相关知识、习俗编入校本教材。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各民族借助特色节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民族自治地方还积极与其他地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将本地民族特色节日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朝鲜族的上元节等节日文化带到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提升了民族节日的影响力。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与历史传统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维护国家统一《西藏这百年》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②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③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地 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渊 源优越性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怎么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①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②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③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议题三节蕴文情,宗迹何寻?——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藏族 雪顿节按藏传佛教教规,坐夏的僧人解除禁期后下山,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庆祝活动包括了许多佛教宗教仪式。维吾尔族 古尔邦节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是伊斯兰教三大宗教节日之一,是日皆盛装参加会礼,游坟诵经、宴请亲友,有条件者宰牲。傣族 浴佛节即泼水节,人们要到山上采集鲜花和绿叶到佛寺供奉,妇女用清水为佛像洗尘,之后开始礼节性泼水。思考:我国有哪些宗教?为什么在我国,各种教派能够和睦相处、庆祝各自的节日?佛 教道 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我国五大宗教:中国现有宗教信徒1亿多人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8.5万余处各种宗教教职人员约30万人宗教团体3千多个,宗教院校74所当选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宗教界人士有17000余人我国是如何对待各类宗教和信教人士的?◆许多少数民族节日源于宗教信仰,藏历新年期间,人们会进行转经、祈福等宗教活动;在回族、维吾尔族等穆斯林民族的开斋节,人们通过礼拜等宗教仪式表达对信仰的虔诚……◆对于涉及宗教仪式和活动的节日,当地政府会依法对相关宗教活动场所、活动秩序等进行管理,确保节日期间的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各少数民族宗教团体和信教群众自主地组织和开展节日相关的宗教活动,如在蒙古族的祭敖包中,宗教仪式和传统习俗的传承与开展都由本民族的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自主进行,不受外国势力的干涉和支配。◆少数民族节日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保留了传统宗教仪式,还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团结友爱、和谐共处、勤劳勇敢等价值观。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信仰的自由信仰种类的自由信仰派别的自由信仰时间的自由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加强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之间以及信仰不同宗教和不同教派的群众之间的团结,将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目标上来。注意:◆国家不鼓励信教;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不允许信教。◆宗教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1)权责统一:我国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遵守法律: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3)教育分离: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管理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邪教不是宗教(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严格禁止境外宗教的渗透和发展,坚决打击宗教极端思想的传播,严密防范宗教极端行为的发生。(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宗教,用中华优秀文化浸润宗教②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③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重要任务注意:不是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以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宗教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不可能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但在我国,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因此我国宗教能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知识总结(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我国的民族格局2.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3.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易混易错1.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结构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X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X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我国的宗教团体不得与外国宗教组织进行交往。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X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