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法治社会 课件(共26张PPT,内嵌2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法治社会 课件(共26张PPT,内嵌2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023年底,微博上线了新功能,只要充值SVIP 就可以查看自己主页的访客记录 还能删除自己对他人的访问记录, 访客记录知情权,成为充值会员的专属福利。
2025年2月,华东政法大学学生意识到这一功能涉及侵犯用户个人信息,便一纸诉状将微博告上了法庭。相关案件经二审法官协调后,微博放宽了所有普通用户的隐身访问名额数量。
议题一
学子执剑,法义何现?
——法治社会的内涵
华政学子的地狱笑话:
“我说华政学子怎么找不到工作呢,原来都被华政学子起诉了”
“禁止携带食品入园”是霸王条款?
华东政法学生告赢了上海迪士尼!从此,上海迪士尼修改了入园规定
2021年,杜同学在使用电脑端“迅捷OCR文字识别软件”时为其账户充值购买了终身会员服务,后发现手机端不享有会员服务,用户协议中不存在不通用之款项,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起诉后迅捷方承诺整改。
此外,华政学子还起诉过新东方、猎豹移动、抖音、知网、爱奇艺、京东等。
那些被华政学子起诉的企业:
2023年,张同学以149元购买了欧莱雅女款洗面奶,而成分功效含量基本相同的男款仅售82元,存在“粉红税”和“价格歧视”之嫌,2023年7月6日,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该案决定正式受理,获全额退款。
2024年,杨同学等5人因微信提现收费存在不合理之处,将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由深圳市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审理,等候最终判决。
讨论: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拿起法律武器以个人力量状告这些知名企业有什么意义?从对个人、对企业、对整个社会三个角度进行思考。
01.对个人
作为消费者,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作为法学生,能够锻炼提升自己的法律实践能力。
02.对企业
倒逼企业优化规则与服务,促进企业合规审查与社会责任履行,警示企业遵守法律法规。
03.对社会
增强公众法律意识与维权信心,促进社会有序和谐发展。
有利于推动构建法治社会
法治社会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
法治社会的内涵
法治意识--前提
社会治理依法开展
法律实施--保证
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实施效果--目标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1.法治意识——信法
表现: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2.法律实施——守法
表现: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要求得以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社会纠纷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的维护和实现。
3.实施效果——用法
表现:在纠纷发生后,公民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解决矛盾。
04. 诉讼
01
02
03
04
03. 仲裁
02. 调解
01. 和解
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自行解决争议。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
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第三仲裁机构(具有公认地位的)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让大家来评评理)。
俗称“打官司”,在纠纷主体参与下,由法院解决纠纷,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小结: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信法
守法
用法
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议题二
消费风云,法剑何挥?
——建设法治社会
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在面对不公平、损害个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敢于亮剑。
而作为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025年的315晚会曝光的事件:
思考:作为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这些情况应当如何做?在维权的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和困难?
树立起维权意识,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敢于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曝光,推动社会舆论对相关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督,同时可以寻求市场监管局等政府部门的帮助,促进相关行业的依法治理。
当维权成本高、相关法律知识欠缺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和寻求公共法律服务,向当地法律援助中心提交申请,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可先通过人民调解组织解决,若调解不成,可向消费者协会、市场监管部门等申请行政调解,还可通过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也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有法律意识
有维权氛围
有维权依托
有解决机制
(二)建设法治社会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1.措施
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有意识
(二)建设法治社会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1.措施
①多元主体: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②社会规范: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有氛围
社会治理是指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二)建设法治社会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1.措施
①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援助。
有依托
(二)建设法治社会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1.措施
①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②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有机制
知识拓展
行政复议
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申请有关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与适当性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
行政裁决
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予和法定程序,以第三者的身份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民事、经济纠纷进行裁决。
诉讼
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全体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活动,分为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类。
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的维权实践,是法治精神的启蒙与传承。就普通消费者维权而言,依法解决消费纠纷不仅维护了市场秩序,更通过司法判例不断填补法律适用空白,倒逼企业完善合规体系。当消费者敢于运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维权时,正是法治意识深入人心的具象体现。
建设法治社会有什么意义?
(二)建设法治社会
(1)社会秩序:能够使全社会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2.意义
(2)社会和谐: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本课总结
法治
社会
法治社会的内涵
建设法治社会
★措施

是什么
怎么办
1.宣传教育树立法治意识
2.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3.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
4.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信 法
守 法
用 法
普遍公认和遵从(法治意识)
社会治理依法开展 (法律实施)
生活和谐有序 (实施效果)
意义
1.社会秩序
2.社会和谐
为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