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公正司法 课件(共张28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公正司法 课件(共张28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在网络上,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淘宝上的好评,可能是刷单;直播间的众人疯抢,可能是买来的流量;豆瓣上的高分电影,评论可能是假的;微博上的社会事件,可能隐藏了关键信息……几乎到处都有“网络水军”的身影。
议题一
键盘浪涌,槌落何方?
——公正司法的内涵
2025年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揭晓了“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
全国首例“网络水军”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
案件概览:
杨某成立的杰锐传媒公司主要业务是对影视剧作品、网络游戏等在新媒体平台进行舆情监测和公关处理,共计“养号”1294个,完成“转评赞”任务24万余条,金额合计896万余元;完成“投诉拒报”任务1200余条,金额合计19万余元。
2024年4月17日,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对杨某及其所经营的3家公司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依法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全国首例“网络水军”民事公益诉讼案
思考:你认为对这起“网络水军”案的判决是否公平公正?为什么?
“网络水军”案的判决是否公平公正?
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
保障当事人权利:为杨某等人提供了法律帮助和辩护的机会;公开透明的审判过程:案件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庭审过程通过媒体报道向社会公开,判决结果当庭宣判并详细披露于国家级媒体。
正确适用法律:根据《刑法》、《民法典》、《网络安全法》做出判定,综合考虑被告的非法获利、虚假信息传播规模以及社会危害程度;
合理判定责任:“经济赔偿+行为禁止+社会公示”的责任承担方式,弥补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失,并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过程
平等正当
结果
公平正义
1.含义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公 正 司 法
公平
正义
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活动
法院 检察院
司法过程
司法结果
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平等正当
人民法院的审判结果公平正义
3.要求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2.地位
我国的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 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
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层级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注意:检察权≠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4.表现(特征/标准)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①含义: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思考:程序公正必然带来结果公正吗
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但程序公正只是结果公正的条件之一。
4.表现(特征/标准)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①含义: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③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
程序公正与结果公正的关系
程序
公正
结果
公正
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二者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前提和基础、手段和保障
结果和最终目的
议题二
水军案裁,司法何鉴?
——推进公正司法
2024年4月, 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发布民事公益诉讼公告,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并通过调查取证,掌握被告的违法证据。
2024年7月4日, 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在充分听取双方的陈述、意见和诉求后,认为被告行为损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依据《刑法》《网络安全法》等当庭判令被告删除虚假信息、注销1200余个账号、在国家级媒体公开道歉并赔偿100万元。
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调查发现,杨某某等人注册多家公司雇佣“网络水军”,有破坏网络生态和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复盘“网络水军”公益诉讼案过程:
小组合作探究:在这起案件中,法院和检察院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这起案件对于推进公正司法有什么启示?
法院和检察院发挥的作用
人民检察院
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检察院为何有权起诉杨某某等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在进行司法监督时,若发现破坏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或食品药品安全邻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诉讼。
独立行使检察权
人民法院
此外,检察院还有监督法院的判决和裁定等司法监督的职责。
依法审理案件,作出判决和裁定
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独立行使审判权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审判权:人民法院 检察权:人民检察院
(二)推进公正司法
①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法官个人)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注意:“独立行使” ≠ 不受任何主体的影响”
①依据宪法规定,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均不得干涉。
②法院受同级人大、上级法院监督; ③法院受党的领导;
④法院受各民主党派、新闻媒体、其他社会团体、公民的监督。
区分审判权与检察权
审 判 权
检 察 权
是指法院或司法机构对诉讼进行聆讯和审判的权力
审判权通常指法院依法审理和裁决刑事、民事案件和其他案件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部分地区,不同法院的审判权是不同的,通常以区域和类别划分
是国家赋予检察机关对国家的宪法、法制的统一、正确地执行进行监督的权力,是国家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
检察权是检察机关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和引导的权力
依据什么作出判决?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进行事实调查
相关法律规定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二)推进公正司法
以事实为根据,就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作为办案的科学依据,而不能凭主观想像、推测或想当然处理案件。
以法律为准绳,就是在查明犯罪事实的前提下,以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为唯一标准,对案件作出正确处理。
审判过程为何要公开?
发布民事公益诉讼公告,确保最大范围地通知社会公众有关公益诉讼的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审理,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
依法对杨某某等人作出判决,保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维护人民权益。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二)推进公正司法
①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②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被告有辩护辩论权吗?
根据《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其指定辩护人:
1.盲、聋、哑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
2.开庭审理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3.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人。
为什么律师要为坏人做辩护?罗翔:“刑事诉讼法告诉我们,任何公民未经法院的审判,在法律上都应该视为无罪的公民。”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二)推进公正司法
①强化制度: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②落实原则: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辩护辩论权
辩护权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被控告的内容进行申述、辩解的权利。
辩论权
当事人(包括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在诉讼进行中,就案件请求、争议的事实、证据材料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进行反驳和论证的权利。
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罪刑法定
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疑罪从无
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非法证据排除
总结:如何推进司法公正?
1.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课堂总结
公正司法
公正司法的内涵
1.含义 2.地位 3.要求
4.表现
(特征/标准)
(1)程序公正
(2)结果公正
推进公正司法
1.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