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 全民守法 课件(共27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 全民守法 课件(共27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议题一
宠界纷纭,
有无规矩?
——全民守法的内涵
宠界纷纭,听听他们怎么说:
宠物的饲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隐患?为何频频出现此类现象?
宠物主人
法律意识淡薄
对养宠规定知之甚少: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忽视自身法律责任:没有意识到宠物伤人需承担法律责任,在宠物造成他人伤害后,拒绝承担赔偿责任。
缺乏依法维权意识:遇到不文明养宠行为或宠物伤人时,没有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极端方式,如毒杀宠物;对动物保护法律存在误解:对认为随意弃养宠物只是个人行为。
养宠法规宣传不够广泛:很多人不清楚自己在养宠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法治观念培养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良好的法治和文明养宠氛围,人们不能自觉运用法律思维和方式处理宠物问题。
部分公众法治观念欠缺
社会法治宣传教育不足
这些法律规范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
养宠人依法文明养宠
公众依法理性维权
社会管理人员依法引导
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1.内涵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全民守法的主体: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
③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公民依法享有饲养宠物的自由权利,但这一权利需以不侵犯他人权益、不危害公共安全为前提,要求宠物主人承担管理责任,如犬只登记、接种疫苗、佩戴牵引绳等。文明养宠既是行使权利的表现,也是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当养宠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他人故意伤害宠物),可依法通过诉讼或调解维护权益。对于不养宠的居民,法律赋予其免受宠物侵扰的权利(如安宁权、人身安全权),可以寻求社区调解或法律援助,减少因宠物饲养而带来的邻里矛盾。
2.原因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建设法治中国
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3.要求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具体要求: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权利和权力有什么区别?
公民有哪些权利?
权利和权力的区别?
权 利 权 力
概念 法律概念,一般指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总是和义务联系在一起 政治概念,一般指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总是和服从联系在一起
主体 享有者范围较广泛,公民个人拥有的是权利 同一定机关、职务有关,享有者特定,一般是国家机关、社会管理者行使权力
处理 方式 权利一般可以放弃或转让 权力不能放弃或转让,否则就是渎职或失职
对应 概念 一般与义务相对应 一般与责任相对应
公民的权利: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等);文化教育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等……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3.要求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原因: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2)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3)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判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
权利和义务是均等的、同等的、一样的( )
先享受权利,后履行义务( )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要求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具体要求: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
哪些是合法的手段?
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
解决争议、化解矛盾的手段
和解
调解
仲裁
当事人发生纠纷时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解决纠纷。
通过第三方的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当事人之间发生纠纷时,提交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诉讼
俗称“打官司”,由法院解决纠纷。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议题二
人犬之争,
何径可循?
——推进全民守法
小组合作探究:
面对频频发生的各种因宠物而造成的冲突和矛盾,思考当地政府、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养宠人、非养宠人(含维权困难的弱势群体)分别应该怎么做?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养宠人的责任和义务;广泛宣传文明养宠知识和法律法规;加强对宠物市场、宠物医疗机构等相关场所的监管,及时处理违规养宠行为。
1.当地政府
积极组织沟通协商;举办文明养宠宣传活动,增强居民的公共意识;制定社区养宠公约;增加巡逻频次,及时制止不文明养宠行为,设置宠物便池、宠物垃圾桶等设施。
2.居委会和物业
与养宠人进行理性沟通,合理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不满;若沟通无果,可以向社区居委会、小区物业或政府相关部门反映情况进行调解,也可寻求当地法律援助的帮助。
4.非养宠人
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依法办理养宠登记,定期为宠物进行免疫和健康检查;外出遛狗时要使用牵引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避免宠物扰民和伤人事件。
3.养宠人
观念上: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行动上:全体人民尊法守法
道德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1.观念上:
(二)推进全民守法
具体要求: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行动上:
(二)推进全民守法
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3.道德上:
(二)推进全民守法
具体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判断:法治比德治更重要( )
回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不同主体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
依法执政(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立法机关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行政机关
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监察委员会
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司法机关
公正司法
社会和公民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公 民 科学立法 关键
司法机关 严格执法 前提
立法机关 全民守法 保障
行政机关 公正司法 基础
牛刀小试:连线
课堂总结
全民
守法
全民守法的内涵
1.内涵
2.原因
3.要求
依法行使权力
依法履行义务
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推进全民守法
1.观念上: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2.行动上: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道德上: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