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学低年级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专题班会设计成为人气王班会背景:小学低年段学生正处于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其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健康的心理状态。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一阶段的孩子开始渴望被同伴接纳和认可,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对他们融入集体、建立自信至关重要。在班级管理中,学生间和谐的关系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然而,部分低年段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胆小、不懂得分享、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影响了他们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因此,开展此次“成为‘人气王’”主题班会十分必要。班会目标:1.让学生了解受欢迎的行为和品质,认识到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如主动打招呼、倾听、分享等基本人际交往技巧。3.增强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培养积极友善的交往态度,感受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4.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人际交往技巧,改善人际关系,提高在班级中的人气。班会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受欢迎和不受欢迎行为的图片、动画视频,制作相关PPT;准备“友谊卡片”“魔法口袋”道具;设计“人气小调查”问卷。2.学生准备:提前思考自己身边受欢迎的同学有哪些优点。班会过程:一、趣味开场秀。1.老师走进教室,戴着夸张的魔法帽子,拿着“魔法口袋”。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口袋,里面藏着能让人变成人气王的秘密,想不想知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摸口袋,摸出写有不同表情(如微笑、生气、大哭等)的卡片,并模仿表情,让其他同学猜猜这些表情在人际交往中的感受。引出班会主题——成为“人气王”。二、知识小课堂。1.播放有趣的动画短片,内容是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耍,有的小动物很受欢迎,有的却总是被孤立。2.结合动画,利用PPT展示并讲解受欢迎的行为(如友好打招呼、乐于助人、懂得分享等)和不受欢迎的行为(如争抢玩具、嘲笑他人、不遵守规则等)。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简单解释为什么这些行为会有不同结果,如友好行为能满足他人情感需求,从而获得好感。三、游戏大冒险。1.“友谊传递”游戏:学生围成一圈,老师将一个柔软的毛绒玩具交给第一个同学,同时播放轻快的音乐。音乐响起,同学们迅速将玩具依次传递给旁边的同学。当音乐停止,拿着玩具的同学要站起来,微笑着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个优点,然后继续传递。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也增进同学间的了解。2.“我说你做”默契考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老师在PPT上展示一些人际交往场景,如向同学借文具、邀请同学一起玩游戏等。每组派两名代表,一人看场景描述,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另一人猜并模仿正确的交往行为。其他组员可以提示,完成后小组讨论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需要改进。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对人际交往行为的判断能力。四、情景大比拼。1.展示精心制作的情景图片:情景一:课间休息,小明看到同桌的铅笔掉了,主动帮忙捡起来,并微笑着说:“给你。”情景二:小红有一本好看的漫画书,同学们都想借来看,小红却紧紧抱住书说:“不行,这是我的,谁也不给看。”情景三:体育课上,小刚不小心摔倒了,小李立刻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关心地问:“你没事吧?”2.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每个情景中人物的行为是否受欢迎,并说明理由。小组代表发言后,老师结合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点评,强化学生对受欢迎行为的理解。五、秘籍总结会。1.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活动内容,一起总结成为“人气王”的秘籍,如:主动微笑打招呼,热情友善人人夸;耐心倾听不打断,尊重他人记心间;玩具零食大家享,分享快乐情谊长;同学有难伸援手,互帮互助暖心头;发生矛盾不争吵,礼貌沟通和解早。2.老师将这些秘籍写在彩色卡片上,分发给学生,让他们妥善保存,时刻提醒自己。六、总结收获,课后延伸。1.总结收获。请几位同学分享本次班会的收获和感受。老师进行总结,强调良好人际交往对个人成长和班级生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所学,努力成为班级中的“人气王”。2.课后延伸。-让学生回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人际交往技巧与家人相处,并请家长记录孩子的表现,在家长群里分享。-在班级后面的黑板报上开辟“人气王成长记录”专栏,每周评选出几位在人际交往中有进步的同学,将他们的照片和事迹展示出来,激励更多学生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班会反思:本节班会课通过观看视频、名人读书故事等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到读书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让学生分享读书故事,传授读书方法,在交流分享讨论中,梳理出读书的一些可行的方法。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在活跃的气氛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课后布置设计制作读书手抄报或阅读记录卡,作为阅读延伸,让书香伴学生成长,从而鼓励学生在阅读路上的坚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