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习题 课件)(5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习题 课件)(5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变式训练1)
(天津模拟)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
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
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D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戊戌变法中,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解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A(X)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详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
代至90年代,排除A。
B(X)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
C(X)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时间是1912年1月至4月,与题
干时间不特,排除C。
D(V√)根据“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可知,这是南洋烟
草公司利用民众的爱国心理进行广告宣传。结合所学可知,
民国二十年是1931年,这一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所以这是九
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表现,D正确。
●。变式训练
2
(衢州中考改编)下列表述与如图报道的历史
事件有关的是
C
A.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我b形买北郡
求要切迫亲民国全
改通


B.中国进入了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組電
南全
民族生存
C.揭开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序幕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恭掉神站1经醋
【解析)本题考查西安事变。
A(X)“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与武昌起义有关,排
除A。
B(X)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果实,中国进入了北详政府统
治时期,排除B。
C(V)根据图片关键信息“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和所学知识
可知,该图报道的事件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1936
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
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
日的序幕,C项正确。
D(X)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天与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
役有关,排除D。
●。变式训练3
张家口校级一模)“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
难同胞纪念馆”1号门的墙面侧看好似一把断裂的军刀,但当
我们从高空往下俯视整个馆时,它是一艘和平之舟。由此得
知,该馆的建馆理念是
(A)
A.勿忘国耻,珍爱和平
B.淡忘过去,安于现状
C.铭记历史,彰显个性
D.遗忘过去,开创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
A()题干材料“墙面侧看好似一把断裂的军刀…和平之
舟”寓意不能忘记日军在南京所犯的罪行,要珍惜现在的和平
生话,体现了勿忘国耻,珍爱和平的建馆理念,A待合题意。
B(X)“谈忘过去,安于现状”说法错误,排除B。
C(X)“彰显个性”说法不待合题意,排除C。
D(X)“遗忘过去”说法错误,排除D。(共42张PPT)
1.(广州模拟)下图是一封从菲律宾寄往福建
晋江的侨批(汇款暨家书)。该侨批封底加
盖了“同胞尔忘倭奴之仇乎?请勿用仇货
抵制到底!”“民国贰拾年十一月拾四日”
章。该侨批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C)
同尔途倭奴
饮成弧园

民國贰拾年二月拾四日
芳工销动■的
A.甲午战败使中国主权沦丧
B.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
C.九一八事变激起抗日怒潮
D.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燃怒火
【解析】本题考查九一八事变。
A(X)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与材
料时间不待,排除A。
B(X)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
国掀起瓜分狂潮,与材料时间不待,排除B。
c(V)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倭”
指日本,“民国贰拾年十一月拾四日”是
1931年11月14日。1931年9月18日,
3
本在沈阳发动九一八事变,激起抗日怒潮,
C正确。
D(X)1919年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与材料
时间不待,排除D。
2.1931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游击
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中共满洲省委陆
续派出省委、省军委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
如杨靖宇、赵尚志等,赴东北组织开展游击
战争。这表明
(B)
A.中国的全民族抗战揭开了序幕
B.中国共产党率先开展抗日行动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建立起来
D.国际社会已援助中国进行抗战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A(X)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
始,排除A。
B(V)根据题干“1931年10月,中共中央
发出关于建立游击队、开辟游击区的指示”
“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和所学知识可知,
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游击队等指示,组织
开展游击战争,表明中国共产党率先开展
抗日行动,B正确。
C(X)1937年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
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排除C。
D(X)题干中未涉及国际社会的援助,排
除D。
3.〔原创题·家国情怀)八年级某班学生举办
东北抗日联军”相关故事会,会上小历同
学分享了如下两则故事。我们从中能感
受到
D
1939年冬,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
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与日军周
杨靖宇
旋,只能以草根树皮充饥。1940年
事迹
2月,杨靖宇壮烈牺牲,日军解剖他
的遗体时发现胃里只有草根和棉絮
“亲爱的孩子呵!母亲不用千言万语
赵一曼
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
家书
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
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共43张PPT)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使用过“停
止内战,一致抗日”“为保卫祖国流血”“坚
持抗战,反对投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标语。这些标语
(D)
A.展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可用于研究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
C.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D.反映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
A(X)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与题意
不待,排除A。
B(X)题干标语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敌
后战场进行抗战,排除B。
C(义)“直接推动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夸大了标语的作用,排除C。
D(V)题干标语体现出抗日战争时期,中
国共产党排除万难,不怕牺牲,坚持抗战的
政治立场,D待合题意
2.(江门鹤山期末)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内一
部分人认为“中国武器不如人,战必败,再
战必亡”;还有一部分人寄希望于外部干
涉。在中国共产党内,也有少数人对战争
的长期性和艰苦性缺乏准确判断和精神准
备。为此,毛泽东发表了
(A)
A.《论持久战》
B.《论联合政府》
C.《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D.《文学革命论》
【解析】本题考查《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
A(V)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武
器不如人,战必败,再战必亡”体现的是“亡
国论”。针对杭战初期国民党内流行的“亡
国论”和“速胜论”,毛译东发表了《论持久
战》,A正确
B(X)《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抗战即将
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
政治报告,与题意不待,排除B。
C(X)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
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
杭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改,彻底打败
日本侵略者,与题意不待,排除C。
3.(重庆中考)抗日战争期间,根据地实行减
租减息政策,例如减租的办法是把农民交
给地主的原租额减少25%,正租以外的杂
租、劳役和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一律取缔。
这一举措
(C)
A.消灭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B.标志着根据地民主政权的建立
C.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使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建设。
A(义)这一时期的土地制度仍是封建剥削
的土地制度,排除A。
B(X)材料未涉及根据地民主政权建立的
相关史实,排除B。
C(V)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杭日战争
时期,中共实行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
交息的土地政策,有助于团结各阶级共同抗
战,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待合题意
D(义)材料反映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
策,未涉及致后战场的局部反改,排除D。(共37张PPT)
1.〔跨学科·语文)某校开展“品诗词,学历史”
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如下是活动中搜
集到的诗词。该诗词描写了
(A
《沁园春·佟麟阁》(节选)
晓月芦沟,怎忘当年,战火曳空!
惹英雄奋起,旗风所向,悲歌吼处,气贯长虹。
永定河边,南苑巷内,多少男儿浴血中。
一腔恨,俱凝刀枪上,怒向顽凶!
A.七七事变中国军人的抵抗
B.淞沪会战反抗日军的悲壮
C.南京大屠杀的血腥与惨烈
D.北平以及天津的相继失陷
【解析】本题考查七七事变。
A(V)根据题干信息“佟麟阁”“晓月芦沟”
“永定河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时,佟麟阁出任第二十九军
代军长,率部坚守北平南苑,在与日军激战
中壮烈殉国。因此,诗词描述的是七七事
变中中国军人的抵抗,A特合题意
除B。
C(X)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
的滔天罪行,与诗词内容不符,排除C。
D(X)诗词内容反映的是七七事变中中国
军人的抵抗,没有提到北平、天津的失陷,
排除D。
2.(郑州期末)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
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
言,宣布“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
民革命军”。据此可知
(B)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确立
B.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揭开
D.宣言加速了西安事变的解决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意义。
A(X)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排
除A。
B(V)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9
月,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以及红军改编为国
作,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式形成,B正确。
C(X)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
始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序幕,排除C。
3.〔历史解释)(商丘二模)随着民族危机日益
深重,中国共产党从“反蒋抗日”变为“逼蒋
抗日”,再变为“联蒋抗日”;国民党政府也
从坚决反共转变为与其商讨共同抗日。这
表明
(C)
A.国共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中华民族局部抗战己经拉开序幕
C.两党适时调整政策以应对时局变化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转变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国共政策
的转变。
A(X)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
宣言,标志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排除A。
B(X)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局部抗战开
始,排除B。
C(V)根据题干可知,随着民族危机日益深
重,国共两党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政策调整,
C特合题意。
D(X)材料设有体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
作用,排除D。(共45张PPT)
B
1.(茂名月考)“台儿庄捷报传出之后,举国若
狂。我军得此鼓励,无不精神百倍,各处断
壁颓垣之上,都现出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
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此次胜利
A.是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
重大胜利
B.打破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
一场胜仗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解析】本题考查台儿庄大捷的意义。
A(X)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
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
利,排除A。
B(X)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天亡中
国的迷梦,排除B。
C(V)根据题干可知,“此次胜利”是指台
儿庄大捷。台儿庄战役歼数1万余人,是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
胜仗,C正确。
D(X)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
2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
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解析】本题考查武议会战的影响。
A(V√)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汉
会战后,日本由于战线太长,兵力物力财力
日益困难,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A
待合题意。
B(X)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
主战场。B说法错误且不待合题意,排除。
C(×)1944年,中国军队开始局部反改,与
材料不待,排除C。
D(X)1938年的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克军队
取得的抗战首次大捷,排除D。
3.〔辨识历史獬释)史实是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
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
判。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D
B.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平型关设伏,歼灭
日军1000多人
C.人民游击战争创造了麻雀战、地道战、地
雷战等战法
D.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
战胜利的信心
【解析】本题考查对抗日战争历史解释的
辨识。
A(X)“淞沪会战中,中国空军首次参战,
击落了架日机”是对淞沪会战的客观叙述,
属于史实,排除A。
B(X)“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于平型关设伏,
歼天日军1000多人”是对平型关大捷的客
观叙述,属于史实,排除B。
C(X)“人民游击战争剑造了麻雀战、地道
战、地雷战等战法”是对人民游击战争的客
观钗述,属于史实,排除C。
D(V)“百团大战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
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对百团大战的评
价,属于历史解释,待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